TS16949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流程
- 格式:xls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IATF16949: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的基本流程虽然汽车行业现在正如日中天,而且汽车行业多为外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付款也较及时,正成为国内许多中小企业追逐对象,但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及这个行业要求如何,正为许多公司所困惑,本文在此做简单介绍。
本文的开发流程是基于Tier 1 中一个全球知名公司开发流程所写,具体每个企业会有细小改变,但是总体流程类似,因为他们都基于TS16949这个质量标准而进行工作的。
本流程较一般公司严格繁琐,一般而言,现在越来越多公司要求获得TS16949认证,所以TS16949将会成为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目前取得ISO9001是最基本门槛。
TS16949目前已经改版为IATF 16949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1、潜在供应商选折一般而言,采购员会根据需求挑选出三到四家供应商,取得最初报价和该公司相关资料,比如生产规模,质量管理,主要产品,生产设备,测量设备等。
初报价主要是为从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几家出来做比较,其他资料主要为供供应商开发工程师了解。
(为挟制采购员,达到质量要求,汽车行业一般有供应商质量工程师,称SQE、SQA、SQD、SDE等,S为supplier、Q为quality、E为engineer、A为Assure、D为develop。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称呼,但是职能大体相同。
)有的还发个可行性报告给你填写。
2、潜在供应商评审当潜在供应商选择出来后,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会协同采购去评审供应商(有些公司会有工程人员参与,但是主要责任人为供应商开发工程师,嗬嗬,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啦,是要让供应商质量工程师满意,他在这步中掌握你的生死!),一般而言,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评审表格,客户会提前发给你这个评审表格和他们的行程,做的专业的会如此,刚入行的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也许不会这么做。
或者公司比较随便的,但是你可以提前询问得到。
尽管不同公司不同的表格,但是内容大体相同。
有的粗略些,有的重过程,有的重程序。
汽车新零部件开发的主要阶段和程序一、决策阶段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必要的先行试验,作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
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初期工作,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包含下列程序。
(一)市场调查和预测。
内容包括国外市场有无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1、国内外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水平对比;2、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及市场竞争能力等;3、顾客对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意见和对新产品的要求;4、提出新产品市场预测报告。
(二)技术调查内容包括:1.国内外技术方针策略;2.过内外现有的技术现状,产品水平和发展趋势;3.专利情况及有关最新科研成果采用情况;4.功能分析;5.经济效果初步分析;6.对同类产品质量信息的分析、归纳;7.同类企业与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8.新产品的设想,包括产品性能(如环境条件、使用条件、有关标准、法规、可靠性、外观等),安装布局应执行的标准或法规等;9.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根据需要提出攻关课题及检验大纲。
(三)先行试验根据先行试验大纲进行先行试验,并写出先行试验报告。
(四)可行性分析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其内容:1.分析确定产品的总体方案;2.分析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含功能参数;3.提出攻关项目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4.技术可行性(包括先行试验情况,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分析);5.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6.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7.企业生产能力分析;8.经济效果分析:(1)产品成本预测;(2)产品利润预测。
(五)开发决策1.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报告及开发项目建议书一类文件。
开发项目建议书内容:(1)新产品开发项目(顾客需要、目标预期效果);(2)市场、顾客调查结果(市场动向、预测需要量);(3)技术调查结果(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4)新产品基本构思和特点(初步设想、包括外观要求);(5)开发方式(自行开发或需引进技术,确定先行研究的内容);(6)必要的投资概算;(7)可行性分析;(8)销售设想(时间、数量、价格、利润)即竞争性分析。
TS16949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流程一、项目启动阶段:1.项目立项: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等。
2.项目团队组建:确定项目经理和相关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二、项目准备阶段:1.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2.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监管可行性等。
3.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工作分解结构、里程碑和资源计划等。
4.客户要求分析:分析和理解客户的特定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项目的技术方案。
三、设计和开发阶段:1.设计方案制定:根据项目目标和客户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输出的产物和验收标准等。
2.产品设计:进行产品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确保产品满足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3.零部件供应商评估:根据项目要求,评估和筛选零部件供应商,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4.产品原型开发: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原型,进行测试和验证,优化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5.生产工艺设计:制定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检验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一致性。
6.零部件采购和生产:完成零部件的采购和生产,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能力。
四、验证和确认阶段:1.样品验证:对首批产品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和客户要求。
2.合规性评审:对产品和过程进行合规性评审,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首件批准:对首批产品进行批准,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进行批准记录和文档管理。
4.项目评估: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供改进措施和意见。
五、生产和交付阶段:1.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的控制。
2.产品检验和测试: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3.产品包装和交付:对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安全交付给客户。
4.客户满意度评估: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估和调查,获取客户反馈和改进建议。
汽车零部件研发流程及方法深度解析!按照惯例high之前先看个美女美女与“野兽”,赏心悦目有木有!一、开发流程框架1、项目企划—V1项目组针对主机厂整车开发需求,需明确客户开发需求,详细了解整车开发的品质及周期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评估自身设计开发能力、品质能力、生产能力、风险评估及效益评估,这就需要公司全体技术成员参与评估是否立项。
如是全新产品开发则需从以下各技术参数细化:材料、性能、外观、尺寸、模具、生产、设备等。
如是“半开发件”则可依据公司之前类似产品开发经验、技术能力来评估可行性。
2、项目输入—V2根据客户的整车开发需求:如产品物理和功能特性、产品应用范围和环境、产品寿命、可靠性、可用性、产品法规要求、试验要求、性能要求等制定产品开发计划表、新产品的需求定义表来明确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的输入整车或系统及参数需求。
对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必须列出清单并显著的标明版本号,并得到客户确认,使项目技术输入没有任何问题,保证产品开发风险最小化。
3、产品设计与开发—V3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品质要求,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阶段需充分评估产品的设计风险及预防措施,并评估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首先,给出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技术任务书)其目的在于阐明产品设计理由,正确解决产品的选型问题,并明确产品的基本结构特征,其应包括:1)系统及外形、整体结构设计;2)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3)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其次,进入技术设计阶段它是产品的定型阶段,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工艺性、经济性都取决于此阶段,应包括:1)整体结构设计于计算;2)技术经济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3)修正总体方案;4)产品标准化程度的落实措施;5)特殊外购件、原材料采购供应的可能性,特殊零部件外协加工可能性;最后,进入工作图设计1)提出全部产品工作图样、设计文件并进行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2)进行早期质量问题分析并采取措施;3)对图样及设计文件进行会签、审批;4)对标准化工艺性审查等。
汽车零部件开发与制作流程一、需求确定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与制作流程首先需要明确客户需求。
从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三个方面,了解客户对于新零部件的需求,包括功能、性能、成本等要求。
二、概念设计在需求确定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的概念设计。
通过思维导图、草图、CAD等工具,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初始设计方案。
在这一阶段,需要考虑零部件的结构、外形、材料以及与其它零部件的配合等。
三、系统设计基于概念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通过计算、模拟等手段,对零部件的结构、功能、性能等进行分析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确定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以及与整车的匹配要求。
四、详细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的详细设计。
包括CAD三维建模、零部件尺寸和公差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路线确定等。
此阶段需要与制造工厂和供应商密切合作,确定零部件的最终设计方案。
五、零部件制造根据详细设计方案,进入零部件的制造阶段。
制造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测,确保零部件的制造符合设计要求。
制造工艺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成型、表面处理等。
六、品质检验制造完成后,对零部件进行品质检验。
通过严格的检测手段,检验零部件的尺寸、外观、性能等,确保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不合格的零部件需进行返工或重新制造。
七、装配与测试经过品质检验合格的零部件,进入汽车的装配过程。
根据车辆的设计方案,将各个零部件按照配合要求进行装配,形成最终的整车。
装配完成后,对整车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
八、市场推广整车制造完成后,进行市场推广。
通过广告、展览、宣传等方式,将汽车零部件的特点和优势传达给潜在客户。
同时还需要收集客户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
结论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与制作流程包括需求确定、概念设计、系统设计、详细设计、零部件制造、品质检验、装配与测试以及市场推广等环节。
通过有效的流程管理和协作,确保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客户的需求,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汽车零部件开发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制造、测试和验证等环节。
以下是汽车零部件开发的典型流程。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
在此阶段,开发团队与客户或产品经理进行讨论和交流,明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技术要求。
同时,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法规要求进行调研,确定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前景。
接下来是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开发团队将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要求,进行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材料选择。
设计团队需要采用CAD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并进行结构强度和功能仿真分析。
同时,还要考虑生产工艺和成本的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和经济性。
在设计阶段完成后,进入制造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样品的制造和试验,包括手工制作样品和进行数控加工。
此外,还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工艺和工艺路线的规划,并制定生产计划。
制造阶段还包括供应商和生产线的选择、工艺能力的评估和生产线的调试。
随后是测试和验证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各种性能和功能测试,包括静态强度测试、动态载荷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将与需求分析阶段的要求进行对比,以验证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同时,还要进行可靠性评估和寿命试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是产品发布阶段。
在通过测试和验证后,产品将进行批量生产,并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
此阶段还包括市场推广、产品宣传和销售团队的培训。
同时,还需要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包括维修手册、技术培训和售后支持。
总结来说,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制造、测试和验证以及产品发布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细致而科学的规划和执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只有经过全面的开发流程,才能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的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基本流程1.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供应商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然后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具体的零部件需求和技术要求。
2.寻找合作机会:供应商通过各种渠道,如展会、网络等,寻找合适的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
同时,供应商还可以通过建立业务关系来提供样品和技术分享。
3.制定合作协议: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协议的制定,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合作细节,包括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等。
4.技术开发与设计:供应商进行零部件的技术开发和设计,包括进行原型的制造和测试。
根据汽车制造商的需求,进行产品功能和性能的优化。
5.技术验证:供应商进行技术验证,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和标准,验证零部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汽车制造商的技术标准。
6.生产和交付:供应商进行批量生产,包括工艺优化、设备采购和组织生产。
同时,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期,提供汽车制造商所需的零部件。
7.后续服务和持续改进:供应商在零部件交付后,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同时,供应商进行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汽车制造商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以上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基本流程的详细介绍。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寻找合作机会,制定合作协议,进行技术开发与设计,进行技术验证,生产和交付零部件,提供后续服务和持续改进。
这一系列流程的目的是确保零部件能够符合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和标准,以确保最终的汽车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达到要求。
汽车零部件研发整体流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各种技术,以确保汽车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整体流程的角度,为您详细介绍汽车零部件研发的过程。
1. 需求分析:研发汽车零部件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
这需要与汽车制造商、市场研究人员和顾客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市场趋势,确定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设计和制造的目标。
2. 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
这是一个创意和创新的阶段,设计师和工程师会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他们会考虑到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制造可行性和可行性等因素,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就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这包括对零部件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详细规划。
设计师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制定和模拟设计方案。
他们会考虑到材料的选择、制造工艺和装配要求等因素。
4. 材料选择:根据详细设计,进行材料的选择。
这需要考虑到零部件的性能要求、制造成本和可靠性。
设计师会评估各种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机械性能,以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5. 制造和加工:在材料选择确定后,就需要进行制造和加工。
这包括使用各种工艺和设备来加工和制造零部件。
制造工程师会选择最佳的制造方法,并确保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达到设计要求。
6. 试验和验证:制造完成后,零部件需要进行试验和验证。
这是为了确保零部件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
试验工程师会制定试验方案,进行各种试验,例如材料强度测试、耐久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7. 生产和装配:在试验和验证通过后,就需要进行量产和装配。
这包括确定生产工艺、制定装配方案、采购原材料和组装零部件。
生产工程师会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8. 售后服务:完成生产和装配后,零部件需要提供售后服务。
这包括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和维修服务,以确保零部件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满意度。
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必要的先行试验,作出开辟决策的工作阶段。
是新产品研究开辟的初期工作,对新产品研究开辟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包含下列程序。
内容包括国外市场有无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1、国内外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水平对照;2、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及市场竞争能力等;3、顾客对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意见和对新产品的要求;4、提出新产品市场预测报告。
内容包括:1. 国内外技术方针策略;2. 过内外现有的技术现状,产品水平和发展趋势;3. 专利情况及有关最新科研成果采用情况;4. 功能分析;5. 经济效果初步分析;6. 对同类产品质量信息的分析、归纳;7. 同类企业与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8. 新产品的设想,包括产品性能(如环境条件、使用条件、有关标准、法规、可靠性、外观等),安装布局应执行的标准或者法规等;9. 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根据需要提出攻关课题及检验大纲。
根据先行试验大纲进行先行试验,并写出先行试验报告。
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其内容:1. 分析确定产品的总体方案;2. 分析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含功能参数;3. 提出攻关项目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4. 技术可行性(包括先行试验情况,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分析);5. 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6. 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7. 企业生产能力分析;8. 经济效果分析:(1) 产品成本预测;(2) 产品利润预测。
1. 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报告及开辟项目建议书一类文件。
开辟项目建议书内容:(1) 新产品开辟项目(顾客需要、目标预期效果);(2) 市场、顾客调查结果(市场动向、预测需要量);(3) 技术调查结果(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4) 新产品基本构思和特点(初步设想、包括外观要求);(5) 开辟方式(自行开辟或者需引进技术,确定先行研究的内容);(6) 必要的投资概算;(7) 可行性分析;(8) 销售设想(时间、数量、价格、利润)即竞争性分析。
1. 2. 3. 4. 5.技术输入及技术消化过程开发OTS样件试制与提交过程开发的关键点生产启动1 / 28技术输入及技术消化2 / 281.技术输入的内容客户提供的技术输入资料一般应包括:- 三维数据、二维图纸- 标准- 样件、样板- 产品技术规范等(如DTS、性能要求、外观要求)2.技术资料清单- 对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必须列出清单- 需要得到客户确认,使项目技术输入没有任何问题,保证产品开发风险最小化;- 技术资料清单中必须显著地标明版本号3 / 283.技术消化及资料输出- 初始BOM、总体工艺方案说明、初始过程流程图- 关键工序设备、工装模具、检具和工厂需求- 项目投资估算、财务分析,拨款申请- 编制详细的项目开发进度计划——根据项目开发内容和客户的进度要求- 制定项目开发质量目标——不同客户、车型,技术要求,产品质量目标是不同的- 项目初始化会议及问题清单- 产品特殊特性清单4 / 28过程开发5 / 28策划和编制过程开发的技术文件1.BOM-输入:所有产品技术资料和技术消化的资料.-输出:完整的产品BOM表,其内容应包括零件分级和装配关系,材料、标准、外形尺寸、用量等.2.过程流程图-输入:初始过程流程图、BOM表.-输出:过程流程图,包括工艺过程、过程特性、工艺节拍和人员等.3.PFMEA-输入:产品特殊特性清单、过程流程图、同类产品的PFMEA.-输出:PFMEA,反映过程的风险指数RPN值以及纠正、预防措施.6 / 284.控制计划——过程策划的关键所在-输入:BOM,过程流程图,PFMEA,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关键设备、工装、检具清单;-输出:从采购、物流到制造、装配、检验、成品包装、发运、交付全过程的“控制计划”,“ 产品与过程特殊特性清单”.5.设备、工装和模具、检具和量具、工位器具、工具清单-输入:过程策划阶段的完整的控制计划;-输出:设备、工装、模具、检具、量具、工位器具、工具及其他辅助设施清单.6.原材料、外购件开发(略)-输入:相关技术资料、产品特殊特性清单、BOM、技术协议等;-输出:收到合格的原材料与外购件.7 / 287.设备、工装、模具、检具、工位器具开发-输入a. 设备、工装和模具、检具和量具、工位器具、工具清单等;b. 产品技术资料、控制计划、与以上内容相关的技术信息;-输出a. 供应商选择与确定;b. 技术要求或技术协议;c. 签订商务合同;d. 供应商开发管理;e. 产品试制预验收、包装发运、安装、调试、验收、交付等.8 / 28OTS样件试制与提交9 / 281.试制准备-产品初始过程流程图-产品样件控制计划——是必要的样件试制阶段的技术指导和质量保证文件-试制准备:a. 编制试制行动计划b. 按试制阶段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人、机、料、法、环的策划与准备10 / 282.样件测量与试验-按照产品图纸、特殊特性以及技术规范要求编制试验大纲和测量计划,并得到客户的签字确认.-试验与测量误差:样件几乎不可能100%合格,因此在提交样件认可时,必须对试验与测量结果进行技术分析,确定产品问题的技术风险,可能的话,可以事先提交客户进行协商.-出具合格的试验及测量报告(在问题分析以及已制定整改措施的前提条件下).11 / 283.样件提交-确保物流包装不影响样件质量-参与在客户那里进行样件试装与试制,及时发现问题-参与客户对样件的尺寸、材料、性能认可12 / 284.零件履历表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应该建立产品的零件履历表(病历卡),作用如下:-对产品开发全过程有完整的改进记录-对重复性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改进的依据-可以制定有效的FMEA-对同类产品或零件的开发有指导作用13 / 28过程开发的关键点14 / 281.对技术输入资料的消化工作-通过技术资料消化,工程督导应负责列出技术资料清单,内容包括:3D数据、二维图纸(GD&T)、工程规范(标准)、顾客提供的样件、样板等,并及时提交客户进行内容和版本的确认.-技术输入资料一般都不完整,或者有些不能理解,因此在项目初期,需要与客户开项目会议,将这些问题正式提出(需加入开口问题清单跟踪).-只有技术资料消化透彻,技术输入资料齐全,项目才能顺利地开展.15 / 282. 总体工艺方案的确定-技术消化后,需要工程尽快输出初始BOM表和过程流程图.-项目组应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第一次工程审核,以确定项目的总体工艺方案:零件自制还是外购、自制件采用何种工艺方案、工艺如何布局等.-在总体工艺方案确定之后,工程督导才能输出正式的BOM表和过程流程图,整个项目的过程策划工作才会有实质性的启动.16 / 283.客户对样品和过程认可的要求-了解客户对送样及认可的要求,并贯彻到项目核心小组中的每位成员.-不同的客户对产品和过程的认可要求是不同的,同一个客户对不同车型和不同零件的认可方式也是不同的.-在项目开发初期,就需要向客户了解项目最终的认可要求和流程;这样项目的开展就会有很强的针对性——满足客户的要求;项目组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技术资料消化后,项目组应及早制定产品认可计划,其内容包括:尺寸测量计划、功能试验大纲、材料试验清单,并报客户进行确认;一旦客户确认以后,项目组马上就可以落实具体测量和试验计划并加以实施。
汽车零部件研发流程APQP表单输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在不断的壮大,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以及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汽车零部件的研发需要经过漫长而严格的过程,需要项目团队的共同参与,执行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APQP主要应用在各个汽车行业的主机厂、零部件厂商在研发新项目时所遵循的汽车类的项目管理框架。
主要涉及的质量标准IATF16949,是汽车类企业需要进行认证的体系。
汽车零件部件研发流程可总结成6个阶段,分别为RFQ阶段GATE0(项目企划—V1),项目策划及确立阶段GATE1(项目输入—V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GATE2(产品设计与开发—V3),过程设计与开发GATE3(过程设计与开发—V4),产品及过程确认阶段GATE4(产品和过程确认—V5),量产阶段及项目总结GATE5(项目输出—V6)。
以下是针对研发流程的每个阶段过程输出进行详细讲解。
RFQ阶段GATE0(项目企划—V1)该阶段也属于前期阶段,主要是收集市场需要信息,项目组针对主机厂整车提供的开发需求,确定客户产品开发需求,详细了解整车开发的品质及周期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评估自身设计开发能力、品质能力、生产能力、风险评估及效益评估,这就需要公司全体技术成员参与评估是否立项。
同步针对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能力等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
产品需求包括:产品物理功能特性、产品运用范围和环境、产品寿命、可用性、可靠性、法律法规要求。
可行分析包括:市场调研(同行业质量的可靠性,资料的收集跟分析)、政策分析、技术分析、专利分析、SWOT分析、产品定义建议、资源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项目进度分析。
关键输出物:《客户项目信息表》、《客户技术资料》、《客户样件》、《客户需求表》、《成本策划分析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策划及确立阶段GATE1(项目输入—V2)根据客户的整车开发需求,如产品物理和功能特性、产品应用范围和环境、产品寿命、可靠性、可用性、产品法规要求、试验要求、性能要求等制定产品开发计划表、新产品的需求定义表来明确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的输入整车或系统及参数需求。
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流程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流程这事儿!你想想看,一辆汽车那可是由无数个零部件组成的呀,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
那要怎么让这些零部件乖乖听话,完美配合,造出一辆厉害的汽车呢?这可不容易哦!首先得有个超级棒的想法吧!就好像你要盖房子,得先想好盖个啥样的。
然后呢,就得去研究研究,这些零部件都有啥要求,得达到啥标准。
这就跟你找对象似的,得知道自己想要啥样的,对方得有啥优点才行。
接下来,设计图纸就该出场啦!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就像给零部件们画个画像,告诉它们该长成啥样。
设计师们可得绞尽脑汁,把每个细节都想得明明白白。
然后就是选材啦!这可不能马虎,就跟你买衣服一样,得挑质量好的,穿着舒服的。
零部件的材料也得耐用、可靠,不然半路上出问题可就麻烦啦!制造环节那可是重头戏啊!工人们就像魔法师一样,把那些原材料变成一个个精致的零部件。
这可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细心,可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制造好了还不算完,还得测试呀!就像你考试一样,得看看你到底学没学好。
零部件也得经过各种严格的测试,确保它们能正常工作。
再然后就是装配啦!把这些零部件都组装到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
这可不是随便放放就行的,得按照规矩来,不然车子可跑不起来。
最后,还得再测试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这就好比你出门前得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对劲。
你说这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流程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一场大冒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要是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啦!所以啊,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人的努力,我们哪能开上这么好的汽车呀!他们就像幕后英雄,默默地为我们的出行保驾护航。
咱可得好好感谢他们呀!所以啊,这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流程可真不是闹着玩的,那是需要一群有智慧、有勇气、有耐心的人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基本流程(完整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基本流程虽然汽车行业现在正如日中天,而且汽车行业多外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
付款也较及时,正成为国内许多中小企业追逐对象,但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及这个行业要求如何,正为许多公司所困惑,本文在此做简单介绍。
本文的开发流程是基于Tier 1 中一个全球知名公司开发流程所写,具体每个企业会有细小改变,但是总体流程类似,因为他们都基于TS 这个质量标准而进行工作的。
(如有在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告诉我具体公司,本人愿意提供咨询。
)本流程较一般公司严格繁琐,一般而言,现在越来越多公司要求获得TS 认证,所以TS将会成为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目前取得ISO9000是最基本门槛。
1.潜在供应商选折一般而言,采购员会根据需求挑选出三到四家供应商,取得最初报价和该公司相关资料,比如生产规模,质量管理,主要产品,生产设备,测量设备等。
初报价主要是为从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几家出来做比较,其他资料主要为供供应商开发工程师了解。
(为挟制采购员,达到质量要求,汽车行业一般有供应商质量工程师,称SQE.SQA SQD.SDE等,S为supplier ,q 为quality ,E 为engineer ,A 为Assure. D为develop。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称呼,但是职能大体相同。
)有的还发个可行性报告给你填写。
2.潜在供应商评审当潜在供应商选择出来后,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会协同采购去评审供应商(有些公司会有工程人员参与,但是主要责任人为供应商开发工程师,嗬嗬,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啦,是要让供应商质量工程师满意,他在这步中掌握你的生死!),一般而言,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评审表格,客户会提前发给你这个评审表格和他们的行程,做的专业的会如此,刚入行的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也许不会这么做。
或者公司比较随便的,但是你可以提前询问得到。
尽管不同公司不同的表格,但是内容大体相同。
有的粗略些,有的重过程,有的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