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理综第三次联考三模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23
理科综合 第 1页(共 8页)2019 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22.(6 分)(1)ABD (2 分) (2)gh (1 分)23.(9 分)1 d 22 ( ∆t )(1 分) 1.92m (1 分) 1.92m (1 分)(1)900(2 分) (2)甲(2 分) 如图所示(2 分) (3)3.8(1 分) 0.44(2 分)24.(14 分)t 1 = 3 s 时两车间的距离等于甲车在 3 s 内的位移∆s = x = 1at 2 = 9 m ①(2 分)12 1此后乙车追甲车,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设时刻为 t ′,由速度公式有 v 1 = at ' ②(1 分) 所以t ' = 7.5 s 此过程甲车位移x = 1at '2 = 56.25 m ③(2 分) 22乙车位移x 3 = v 1 (t ' - t 1 ) = 67.5 m ④(2 分) 两车距离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D C D C B D B A C B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CBCCBDBDBCDCDCDΔs 1=x 3–x 2=11.25 m ⑤(1 分) 此时乙车已超过甲。
此后甲车追乙车,甲车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 ′′,有 t ' = v= 10 s ⑥(1 分)a到t 2 = 12 s 过程中,甲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其位移 x = 1at '2 + v (t 4 2 2- t ') = 140 m ⑦(2 分)乙车的位移x 5 = v 1 (t 2 - t 1 ) = 135 m ⑧(1 分) 两车距离∆s 2 = x 4 - x 5 = 5 m ⑨(1 分) 此时甲车已超过乙车。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最大值为 11.25 m 。
(1 分)25.(18 分)(1) 金属杆获得的最大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E p= 1 mv 2 (1 分) 2ab 杆刚进入磁场时的电动势最大为:E =BLv (1 分)此时回路中的电流最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I= E = BLv (2 分 ) max2R 2R由以上三式解得: Imax = 1 分)(2) 当杆的加速度为 a 时,设此时杆的速度为 v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 BIL = ma (1 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I =BLv 2(1 分) 2R由以上两式解得: v 2 =2Rma(1 分) B 2 L2设此时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 ,由于 ab 金属杆与 R 的阻值相同,故当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 时,金m 2E pBL m2RB 2 L 22mE p 3 属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也为 Q ,此时杆的速度为 v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E = 1 mv 2+ 2Q (2 分)p2 2E pR 2 a 2 m 3解得Q =- (1 分) 2 B 4 L 4(3) 对 ab 金属杆在水平轨道的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有: -∑ B I iL ⋅∆t = 0 - mv (2 分)其中:∑I i⋅∆t = q (1 分)所以通过回路中的总电荷量有: q = (1 分)根据电流的定义有: q = I ⋅ ∆t =E∆t = ∆Φ ∆t = ∆Φ = BLs (2 分 ) 2R 2R ∆t 2R 2R其中 s 为杆滑行的距离,由此可得:s = (1 分)26.(15 分)(1)分液漏斗(1 分) 除去 HCl 气体(1 分) (2)MnO +4H ++2Cl -△Mn 2++Cl ↑+2H O (2 分 )222(3) 打开 K 1,关闭 K 2 和 K 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使分液漏斗中的液面高于烧瓶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2 分)(4) K 2(1 分) K 1 和 K 3(1 分)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 NO 和 O 2 反应(2 分)(5)①2NOCl+H 2O 2HCl+NO↑+NO 2↑(2 分) ②65.5cV% (2 分) ③偏高(1 分) w27.(14 分)(1)适当加热;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等(合理即可,2 分)(2)3Cu+2 NO -+8H + 3Cu 2++2NO↑+4H 2O (2 分)(3)(NH 4)2SO 4(1 分) 2CuSO 4+(NH 4)2SO 3+2NH 4Cl+H 2O2CuCl↓+2(NH 4)2SO 4+H 2SO 4(2 分)(4)抑制 CuCl 的水解(1 分) 减少 CuCl 溶解;乙醇挥发快,避免 CuCl 被空气中 O 2 氧化(答出要点即可,2 分)(5)0.6(1 分)1.1(1 分) (6)28.(14 分)64 y99.5xw×100%(2 分)(1)4NH 3(g)+6NO(g) 5N 2(g)+6H 2O(g) ΔH = −1805 kJ·mol −1(或其他合理答案,2 分)(2)①0.002 mol·L −1·min −1(1 分) 2.78(2 分) ②ACD (2 分)③(达平衡时间小于50 min,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即可,2 分)④逆向(2 分)(3)正(1 分)CO(NH2)2−6e−+H2O N2+CO2+6H+(2 分)29.(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2 分)(2)CO2浓度色素的数量(2 分)(3)乙甲(4)降(分)解甲30.(8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1)①等量的放射性碘溶液(2 分)②生理盐水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2)合成甲状腺激素(3)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因此丙组小鼠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2 分)31.(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1)不能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2)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3)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捕食、竞争 5 kg(2 分)32.(12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1)常染色体(1 分)亲本杂交,正反交结果相同(1 分)(2)5∶3∶3∶1 AaRR、AARr(1 分)AR(3)以F1宽叶红花作父本与F2窄叶白花测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并统计比例,子代出现宽叶白花∶窄叶白花∶窄叶红花=1∶1∶1(子代不出现宽叶红花)(4)3AaRr∶1AaRR∶1AARr(1 分)1/1533.(15 分)(1)ABE(5 分)(2)①甲气缸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杆向左移动,从而压缩乙气缸内的气体。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年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物理学科【参考答案】14.D 15.C 16.C 17.D 18.C 19.BD 20.AD 21.ABD22.(1)远小于2分(2)2.50 1分 2.00 2分等于1分23.(1) 3分(2) 2分1.2 2分300 (3) 2分AB24.(1)物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a1,mg sinθ+f+F=ma11分,f=μN1分,N-mg cosθ=01分,联立解得a1=15m/s2上滑过程经历的时间t1= v0a1=2s2分,上滑过程的位移x1=v022a1=30m 2分(2)因为x1sinθ=18m<h=20m,所以物块未从斜面顶端飞出。
1分物块下滑,撤去F之前的下滑过程中,加速度a2沿斜面向下,mg sinθ+F-f=ma21分,解得a2=1m/s2经历的时间t2=t - t1=1s 1分,v1= a2t2=1m/s 1分;恒力F撤去,物块加速度a3沿斜面向上,f - mg sinθ=ma31分,解得a3=1m/s2,经历的时间t3=v1a3=1s速度减为02分25. (1)Ft=mv1+mv2 2分v2=2m/sE=BL(v1-v2) 1分E=0.08VI=E/2r 1分I=0.4AF安=BIL 1分F安=0.016NF安=ma1分a=0.08m/s21分(2) Ft=2mv共1分v共=3m/sI F安=mv21分I F安= BILt =qBL1分q = Et/2r=△Φ/2r1分△Φ=BL(x ab-x cd)1分x ab=55mF x ab=mv共2/2+2Q1分Q =7.35J2分(3) 2Q= I有22rt2分I有=3.5A1分33.(1)BCD 5分(2)设开始时B中压强为p1,p1S=kH+mg①V1=HS T1=T加热达到平衡后,B中压强为p2,p2S=kL+mg②V2=LS T2=3T其中S为气缸横截面积,m为活塞质量,k为弹簧的倔强系数由题给条件有kH=mg③p1V1/T1= p2V2/T2④可得L2+LH-6H2=0解得L=2H⑤①②③④⑤各2分34.(1) BCE 5分(2)①由题意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分析得知,此时P点向下运动,Q点向上,它们周期相同,则T=2×(0.2 s+1 s)=2.4 s;3分②根据图象可知,λ=12 m,2分则波速v=λT=122.4m/s=5 m/s;2分③经过2.8 s质点M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理 综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合理膳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列有关健康饮食的观点,错误的是( ) A .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 .和吃熟鸡蛋相比,吃生鸡蛋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很不卫生 C .身体疲惫时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服液,可明显增强免疫力 D .长期摄入过量的动物内脏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危及生命2.囊性纤维病是由编码细胞膜上CFTR 蛋白(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该突变使得CFTR 蛋白在第508位缺少了苯丙氨酸,进而导致氯离子运输障碍,使得离子在细胞内积累。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B.CFTR蛋白缺少了苯丙氨酸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C.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D.氯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致使细胞排出水分子受阻3.伤口感染后会红肿、发炎甚至化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B.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局部肿胀C.吞噬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向伤口处聚集吞噬病菌D.痛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刺激下丘脑,产生痛觉4.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来回穿梭”,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且不消耗能量B.抗体的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C.囊泡只能将物质从胞内运输到胞外,而不能从胞外运输到胞内D.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5.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部分染色体模式图,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3、4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B.图中的染色体只有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D.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6.湿地能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理 综 (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 .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C .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D .人体内的细胞都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2.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T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艾弗里的实验能说明DNA 可以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内B .艾弗里的实验能证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C .艾弗里的实验中得到的R 型活细菌被32P 标记后可以用来培养T 2噬菌体D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3.在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有[H]产生,下列有关[H]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产生的[H]可以用于光合作用B .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能够产生大量[H]C .光合作用产生的[H]可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消耗[H]并产生大量能量4.下图表示玫瑰红和红富土两种品系的苹果,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内生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高三年级学习质量针对性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俯视图,带荧光屏的显微镜可沿图中圆形轨道转动,对图中P、Q、M三处位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在M、Q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B. 在P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C. 在Q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在M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实验的现象,大多数α粒子射到金箔上时运动方向基本不变,仍沿直线运动,只有少数粒子方向发生
改变,有的偏转超过90°,甚至有的被反向弹回,则放在P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放到Q 点和M看到闪光次数很少,且到放到Q点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到M点时观察到的闪光次数多;故B正确,ACD错误。
2.手摇式发电机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其磁通量随时间按如图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
当线圈的转速变为原
来的一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流电压的变化周期变为原来的一半。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理综(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C.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D.人体内的细胞都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艾弗里的实验能说明DNA可以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内B.艾弗里的实验能证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C.艾弗里的实验中得到的R型活细菌被32P标记后可以用来培养T2噬菌体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3.在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有[H]产生,下列有关[H]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产生的[H]可以用于光合作用B.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能够产生大量[H]C.光合作用产生的[H]可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消耗[H]并产生大量能量4.下图表示玫瑰红和红富土两种品系的苹果,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内生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