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球上生物的起源
- 格式:docx
- 大小:17.52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材分析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根据教师所掌握的材料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及精心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中体验探索生命起源的乐趣。
科学总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作出各种假设,经过重重关卡,最后寻找到真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命起源的猜想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生命的起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进行分组互动讨论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多媒体视频和分析资料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教师: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学生: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展示有关生命起源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进而导入本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新课教学:一生命起源的过程地球生命的诞生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同意“化学进化学说”。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40亿年前的地球状况,并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题。
学生活动:通过视频和课本了解原始地球的状况。
思考题(课件):1.地球产生的年代?2.原始地球的状况如何?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材分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价值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五、教学准备:教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③教师准备好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学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②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六、课时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八、板书设计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的观点:神创论宇生学说热泉生态系统自然发生说 1、原始大气的成分:没有氧气化学进化学说 2、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的形成 3根据米勒等人的实验: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二、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简单的有机物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原始生命九、教学反思:。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
1、教法:描述、讨论、资料分析;
2、学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推测。
学生活动:
资料分析
教具准备:
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介绍“宇宙起源”的内容。
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
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
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
这就是行星的形成。
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
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
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海洋。
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学生观察资料,分析讨论题
1、地球上的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
体,但是没有生物体赖以生存的气体---氧气,而现在的大气中,氧气的
含量占百分之二十一左右。
2、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火山爆发,熔岩横流,大气中缺少氧气,所以不
存在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可以为生物体起源于太空这
一观点作证据之用。
4、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
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生命的起源是从无机物开始的这一说法就被
印证了。
小结:
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