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54.53 KB
- 文档页数:17
对于长期处在潮湿环境旳重要混凝土构造所用旳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查。
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不小于 0.06%(以干砂旳质量百分率计);2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不小于0.02% (以干砂旳质量百分率计)。
未经处理旳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对耐久性有设计规定旳混凝土应进行有关耐久性试验验证。
在确定设计配合比前,应对设计规定旳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验证,例如设计规定旳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抗冻、抗碳化和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能规定,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规定旳性能规定。
具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和硫氰酸盐成分旳混凝土外加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中建成后与饮用水直接接触旳混凝土。
具有强电解质无机盐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防水剂,严禁用于下列混凝土构造:1 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旳混凝土构造;2 有外露钢筋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旳混凝土构造;3 使用直流电源旳混凝土构造;4 距高压直流电源 100m 以内旳混凝土构造。
具有氯盐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防水剂和氯盐类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构造。
具有硝酸铵、碳酸铵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和具有硝酸铵、碳酸铵、尿素旳防冻剂,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有人员活动旳建筑工程。
具有亚硝酸盐、碳酸盐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含亚硝酸盐旳阻锈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造。
未经处理旳海水不能满足混凝土用水旳技术规定。
海水中含盐量较高,可超过 30000mg/L,尤其是氯离子含量高,可超过15000mg/L。
高氯离子含量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尤其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例如,高氯离子含量会导致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使构造破坏。
因此,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下列构造中严禁采用具有氯盐配制旳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1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2 相对湿度不小于80%环境中使用旳构造、处在水位变化部位旳构造、露天构造及常常受水淋、受水流冲刷旳构造;3 大体积混凝土;4 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性介质旳构造;5 常常处在温度为60℃以上旳构造,需经蒸养旳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6 有装饰规定旳混凝土,尤其是规定色彩一致旳或是表面有金属装饰旳混凝土;7 薄壁混凝土构造,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旳梁、屋架、落锤及锻锤混凝土基础等构造;8 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旳构造;9 骨料具有碱活性旳混凝土构造。
.项目名称证明文件送检规定1、产品合格证2、出厂物理性能抽取样批量:同一水泥生产厂、同期出厂、同一出厂编号及同强度的水1水泥检报告 3、建筑资料放射性指标检泥:( 1)散装水泥:≤ 500t/ 批;( 2)袋装水泥:≤ 200t/ 批;验报告 4、物理性能进场后查验报(3)当对水泥质量有思疑或寄存期超出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告过一个月)一定复检。
做到先查验后使用,禁止先施工后查验同一世产厂、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级别、同一交货状态及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 a)热轧带肋、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及余1、钢筋2、预应钢筋3、钢绞线4、1、产品合格证 2、出厂抽检报告 3 热钢筋:≤ 60t/ 批。
( b)冷轧带肋钢筋:≤ 50t/ 批。
( c)钢筋焊接2、力学及工艺性能查验报告网应成批查收,每批应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受力主筋为同向来径的焊钢丝接网构成,重量不该大于 20t/ 批做到先查验后使用,禁止先施工后检验送检数目20个以上不一样部位取等量样品不小于。
拉伸L=+10d(2支/ 组)曲折(2支/ 组)3钢筋化学成分查验钢筋的取样要求、产品合格证要求及查验报告填写要求详见同上。
1、产品合格证2、出厂抽检报告4砌体资料、进场物理性能查验报告4、建筑资料放射性指标查验报告有以下状况之一者,均需进行钢筋化学成份查验报告:(1)入口钢筋焊接前,应进行化学成份剖析及可焊性试验;(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明显不正常现象取样批量:同一产地、同一规格的砌体:(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每一万块为一批,不足一万块时亦为一批;( 2)轻集料混凝土3小型空心砌块:每 1万块为批,不足 1万块时亦为一批;( 3)一般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每 1万块/ 批,不足 1万块时亦为一批;( 4)蒸压灰砂砖、蒸压灰砂空心砖、粉煤灰砖:每 10万块为一批,不足 10万块亦为一批;烧结砖类第 3.5 万块为一批,不足 3.5 万块亦为一批。
2023年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参考1.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目的和意义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是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通过见证取样送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筑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整个建设工程的可靠性和长期运行效果。
2.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时间节点和方式(1)时间节点: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应在建设工程开始前、建设过程中以及竣工验收前进行。
(2)方式:见证取样应由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或由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通过装饰方、业主代表等人员的全程陪同,确保各项检测工作的透明性和可靠性。
3.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内容和方法(1)内容: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土壤、砂石、混凝土、钢筋、砖瓦等各类建筑材料的抽样检测;现场施工工艺的检测与见证;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查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全面检测与见证。
(2)方法: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方法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和规程。
抽样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避免有选择性地进行取样。
取样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和封存样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于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工程工艺,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物理性能测试、化学分析、工程情况记录等。
4.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结果处理和反馈(1)结果处理: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结果应及时处理和反馈给相关的工程参与方。
对于合格的样品,可以进行标识和保留,作为后续工程质量验收的参考。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相关方面进行处理,并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2)反馈: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结果应向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业主等相关方面进行及时反馈。
通过定期开会、发出报告或书面通知等方式,向相关方面详细说明检测结果和处理意见,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管理机制(1)建立建设工程见证取样送检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材料送检要求一、送检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材料送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材料,避免其被用于工程中,从而减少工程质量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送检也是对材料供应商的一种监督,促使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
二、送检范围建筑工程中需要送检的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钢材如钢筋、钢板、钢管等,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2、水泥包括各种类型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3、砂石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骨料。
4、混凝土包括预拌混凝土和现场搅拌混凝土。
5、砌体材料如砖、砌块等。
6、防水材料如卷材、涂料等。
7、门窗包括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等。
8、电线电缆用于电气安装工程。
9、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
10、给排水管材如 PVC 管、PE 管等。
三、送检频率不同材料的送检频率有所不同,一般根据材料的使用量、工程规模和相关标准来确定。
1、钢筋通常每 60 吨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60 吨也按一批送检。
2、水泥袋装水泥每 200 吨为一个检验批,散装水泥每 500 吨为一个检验批。
3、砂石以 400 立方米或 600 吨为一个检验批。
4、混凝土每 100 立方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 立方米时,每 200 立方米取样不少于一次。
5、砖每 15 万块为一个检验批。
6、防水材料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格,按一定面积或长度进行送检。
四、送检流程1、材料进场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时,应核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并进行外观检查。
2、见证取样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见证人员的见证下,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和数量进行取样。
3、填写委托单施工单位填写送检委托单,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代表数量、使用部位、检测项目等信息。
4、送样将样品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5、检测检测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方案一、引言建设工程材料的送检是确保材料品质合格的必要环节之一,它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系统完备的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方案,以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的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送检范围和要求1.送检范围建设工程涉及的主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砂浆、沙子、砖瓦、油漆涂料等。
2.送检要求(1)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送检;(2)确保送检样品与实际使用材料具有一致性;(3)送检前应进行样品编号、记录并保存;(4)确保送检样品具有代表性。
三、送检流程1.采样根据相关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供应商或现场取得样品,采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随机选择取样点;(2)避免外界污染;(3)遵循正确的采样方法。
2.样品保存取样后,样品应按规定进行保存,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干燥性和密封性,避免样品的自然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送检样品的准确性。
3.检测送检样品应送往具备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同时,应选择与待测材料具有良好代表性且具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
4.检测结果分析检测结果分析应由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材料是否合格。
5.结果记录与报告将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取样点、取样时间、检测项目、结果等,并加盖入库章。
并出具送检报告,报告包括样品编号、送检单位、检测项目、结果等。
四、样品保存与处理1.样品保存送检样品应按相关标准要求保存并标注样品编号,保证送检样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样品处理送检样品处理应根据检测要求进行,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样品处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五、送检记录与管理1.送检记录建立健全的送检记录管理制度,确保送检过程的记录完整和准确。
记录包括样品编号、采样点、采样时间、实验室检测时间等。
2.送检管理建立样品送检管理系统,对送检流程、送检样品等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送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建设工程施工送检规定文件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建设工程施工送检是指施工单位将施工现场所生产的各类材料、构件、设备等送交工程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和验收,以确定其质量和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建设施工图纸和质量控制规范,编制施工工艺和程序,并结合对材料、构件、设备等的检测要求,制定相应的送检计划和方案。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每一批次的送检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标识和登记,并配合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进行取样、检测和验收。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保障施工现场检测的安全和通畅,并按照相关要求提供必要的配合和支持,以确保检测和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合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对送检材料、构件、设备的检测和验收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七条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进行送检材料、构件、设备等的检测和验收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送检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检测和验收,并向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和验收意见。
第九条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应当对施工单位送检的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监督和抽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构件、设备的质量和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十条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发现送检的材料、构件、设备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时,应当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和追踪,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对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和验收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监理单位或相关第三方机构应当定期向施工单位提交送检材料、构件、设备的检测和验收情况的报告,并参与相关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评审和改进。
一、施工工具、设备使用前的检验1、进行建筑物定位放样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平仪、标尺、钢尺等都应经过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有合格报告书和合格标识后,方可入场使用。
2、进行各类配比计量的衡器,如地磅、台磅、磅称、手提称、天平等都应经过当地县级以上技术监督局属下的计量所进行检测,具有合格标识或合格报告书后,方可入场使用。
3、对进场的各类建筑机械、设备,如打桩机、提升机、塔吊、打夯机、砼搅拌机、砂浆搅拌机等等,使用前必须经过具备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有合格标识或合格报告书后,方可进行使用。
二、建筑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1、对于地方材料,如砂子、石子、粘土、石灰、水、机砖、空心砖等原材料,使用前必须送到具备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进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后,凭检验合格报告单,方可用于该工程。
2、水泥进场除了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外,还要按不同标号、不同编号和进场批次由监理人员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 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并由监理人员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钢筋的焊接不论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还是气压焊,均应在现场按每一个检验批或分项工程由监理人员抽取试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
5、防水材料进场应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工地应按规定取样复试(应由监理人员见证)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当采用防水涂料,其涂膜总厚度不得少于2mm;当采用防水卷材,则卷材质厚不得少于4mm。
6、混凝土预制构件,如预制桩、预制门窗过梁、预制木砖、预制砼板等所有预制构件,进场后要进行非破损的强度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后方可使用。
三、“二强”试块强度的检验1、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验: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试件的留置要符合如下规定: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建筑材料送检统一规定一、背景和目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提高建筑材料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钢材、玻璃等建筑材料。
三、送检要求1.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标明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2.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对其生产的建筑材料进行内部质量检测,并建立相应的检测记录。
3.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按要求对产品批次进行抽样送检,并向质检部门提交产品送检申请。
4.建筑材料送检应由专业化、独立性的检测机构进行,并确保检测机构有权经过检验后签发检验合格证明。
5.建筑材料送检前应进行合理包装和标识,以确保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四、送检程序1.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准备好样品,并填写送检申请表。
2.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将样品送交质检部门,并随附送检申请表和产品技术标准。
3.质检部门收到样品后,进行检验前的样品信息记录和标识,并安排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
4.实验室进行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并签发检验合格证明。
5.质检部门将检验结果及合格证明发送给建筑材料生产企业。
五、检测要求1.建筑材料的检测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建筑材料的检测应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3.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应与产品技术标准进行比较,评估其是否合格。
4.建筑材料的检测应报告结果真实可信,不得作假,不得篡改数据。
六、结果处理1.如果建筑材料经检测合格,质检部门将签发检验合格证明,并将结果告知建筑材料生产企业。
2.如果建筑材料经检测不合格,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及时对产品进行处理,例如退货、更换等,并整改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下次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七、监管和处罚1.质检部门对建筑材料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稳定。
工程材料验收与送检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材料的验收与送检流程,确保所有使用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适用于本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
二、材料验收基本要求1. 材料到货前,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准备好相应的验收工作。
2. 材料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材料的外观、规格、型号等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无明显缺陷。
3. 对于需要送检的材料,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以及设计要求,及时送检。
4. 送检结果应在使用前获得,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三、送检材料的范围和标准1. 主要结构材料如钢筋、水泥、砖瓦、砂石等必须进行送检。
2. 防水材料、绝缘材料、装饰材料等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是否送检。
3. 送检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四、送检程序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送检时间。
2. 送检前,施工单位应填写送检申请单,并由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3. 送检材料应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4. 送检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获取检测报告,并与监理单位共同审查。
五、不合格材料的处理1. 如检测结果不合格,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材料,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2. 对于不合格材料,施工单位应配合监理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如果必要,可对同一批次的其他未使用材料进行全面复检。
六、记录和报告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材料验收和送检记录,包括材料进场记录、送检申请单、检测报告等。
2. 所有记录应由监理单位审核,并在工程竣工时作为重要文档存档。
七、责任与监督1. 建设单位应对材料验收与送检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执行。
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材料验收与送检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
3. 违反本制度的,将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建筑材料送检规定一、送检的意义建筑材料送检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材料进行检测,可以验证其性能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从而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保障工程质量。
同时,送检也是对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一种监督,促使其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送检的范围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类主要材料都需要送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钢材:如钢筋、钢板、钢管等,用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2、水泥:包括各种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3、砂石: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骨料。
4、混凝土:包括预拌混凝土和现场搅拌混凝土。
5、砖和砌块:如烧结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用于墙体砌筑。
6、防水材料:如卷材、涂料等,用于屋面、地下室等防水工程。
7、门窗:包括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等,其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等需要检测。
8、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用于建筑节能保温。
三、送检的频率送检的频率应根据材料的使用量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材料,应按照一定的批量进行送检。
例如,钢筋通常每 60 吨为一个检验批;水泥每 200 吨为一个检验批。
四、送检的流程1、取样取样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按照标准方法进行。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材料的整体质量状况。
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取样方法和数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2、填写委托单取样后,应填写详细的委托检测单,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使用部位、取样数量、见证人员等信息。
3、送样将样品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送样过程中应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检测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
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出具报告检测完成后,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判定结论等内容。
五、送检的注意事项1、送检时间材料应在使用前进行送检,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建筑材料取样送检监理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交底人:
接受单位:接受人:
一、担当检测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担当检测单位分为外委和内有,要求全部的检测材料必需送至省级以上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CMA)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二、取样应符合的规定
在取样送检过程中,应依据下列规定进行取样送检,其中未尽事宜应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验收规范、技术规程、检测单位制度等执行。
1、钢材、接头取样试验的批量应符合下规定
四、见证取样应符合的规定
1、建筑工程中涉及结构平安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送检时,要求通知监理人员在现场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合格的对外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要求施工单位在送检前,应先考察检测单位是否具备条件,条件符合后,施工单位应上报有关检测单位资料予监理审查。
2、涉及结构平安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3、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⑴用于承重结构的砼试块;
⑵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⑶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⑷用于承重墙的砖和砼小型砌块;
⑸用于拌制砼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⑹用于承重结构的砼中运用的掺加剂;
⑺地下、屋面、厕浴间运用的防水材料;
⑻国家规定必需实行见证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4、见证取样应制作见证记录。
最新版建筑材料送检规范一、引言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送检。
本规范旨在规范建筑材料的送检程序和方法,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沙子、砖块等。
三、送检程序1.建立送检申请:由工程负责人或建设单位填写《建筑材料送检申请表》,详细描述送检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供应商等信息。
2.材料接收和样品准备: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样品,并由材料供应商和工程负责人共同确认,包装完好,保证送检样品与实际材料一致。
3.送检材料登记:将送检材料的相关信息录入《建筑材料送检登记簿》,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批号、供应商、收样人等信息。
4.送检材料送样:送检材料由工程负责人或其委托的人员将样品送至指定的检测机构,同时将送检材料的《送检通知单》交给检测机构,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检测机构接收检测:检测机构在接收到送检材料后,核对样品信息,并按照《建筑材料检测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检测结果反馈和处理:检测机构对送检材料进行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工程负责人,如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并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7.结果记录和归档:工程负责人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作为建筑材料质量的证明文件。
四、送检要求1.建材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2.送检材料应按照要求提供充分且符合实际情况的样品。
3.送检材料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测试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放射性等。
4.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设备,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并按照实际情况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五、附则1.建设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应保证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有故意提供虚假样品的情况,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汇总20221214.docx 文档一: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汇总1.0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设工程材料送检的相关流程和要求,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0 送检材料清单(此处列出送检材料的详细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等细节)3.0 送检流程3.1 提交送检申请(描述提交送检申请的具体要求,包括填写送检申请表格、提供相关证件、检测费用等)3.2 样品制备(说明样品制备的步骤和要求,包括采样方法、样品保存条件等)3.3 检测项目选择(介绍不同检测项目的选择原则,根据材料特性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3.4 实验室检测(描述实验室检测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实验室操作规范、设备仪器要求等)3.5 报告解读与评估(说明如何解读检测报告以及对结果进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4.0 送检要求4.1 样品采样(描述样品采样的方法和要求,包括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等)4.2 样品包装与保存(说明样品包装和保存的要求,包括包装材料、保存条件等)4.3 送检申请表(介绍送检申请表的填写要求,包括必填项、附加说明等)4.4 送检费用(说明送检费用的支付方式和标准,以及退费规定)5.0 结论与建议(在送检材料得到检测结果后,给出结论和相应的建议或改进措施)6.0 附件(列出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送检申请表格、合同文件等)7.0 法律名词及注释(对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进行解释和注释,以确保读者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文档二:建设工程材料送检操作指南1.0 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建设工程材料送检的具体操作指南,包括送检流程、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2.0 送检流程2.1 送检申请(描述如何填写送检申请表,包括必填项、相关要求等)2.2 样品采集(说明样品采集的步骤和方法,包括采样器具、采集点位等要求)2.3 样品包装(描述样品包装的要求,包括包装材料、封装方法等)2.4 送检送样(说明送检材料的递交方式、送样点位等具体事项)3.0 样品接收与处理3.1 样品登记(介绍样品登记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样品编号、登记表格等)3.2 样品保存(说明样品保存的要求,包括保存条件、存放位置等)3.3 样品检验(描述样品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3.4 实验室检测(说明实验室检测的要求和流程,包括操作规范、设备要求等)3.5 数据记录与报告(描述数据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包括记录表格、报告等)4.0 结论与评估(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结论和评估,包括合格判断、不合格处理等)5.0 附件(列出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送检申请表、样品登记表等)6.0 法律名词及注释(解释和注释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以确保读者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
建筑工程各类材料送检取样规范建筑工程材料送检/复检要求汇总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分为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和冷轧扭钢筋。
对于热轧光圆钢筋,执行标准为GB 1499.1-2008,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取样4根,2根做拉伸试验,2根做弯曲试验。
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检验项目包括拉伸、弯曲和原材重量偏差。
热轧带肋钢筋执行标准为GB 1499.2-2007/XG1-2009,验收批次与热轧光圆钢筋相同。
检验项目包括拉伸、弯曲、原材重量偏差和抗震性能。
余热处理钢筋执行标准为GB -1991,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取样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每批应做1个拉伸试验和1个弯曲试验。
检验项目包括拉伸、弯曲、原材重量偏差和抗震性能。
冷轧带肋钢筋执行标准为GB -2008,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取样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每批应做1个拉伸试验和2个弯曲试验,牌号CRB650及以上每批应做2个反复弯曲试验。
检验项目包括拉伸、弯曲、原材重量偏差和抗震性能。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执行标准为GB/T 701-2008,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取样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应做1个拉伸试验和2个弯曲试验,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检验项目包括拉伸、弯曲和原材重量偏差。
冷轧扭钢筋执行标准为JG 190-2006,每批不大于20t,由同一型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规格、同一台(套)轧机生产的钢筋组成。
检验项目包括拉伸、弯曲、原材重量偏差和抗震性能。
七、冷拔低碳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的验收应按照执行标准 19-2010进行。
每批冷拔低碳钢丝应由同一钢厂、同一钢号、同一总压缩率、同一直径组成。
甲级冷拔低碳钢丝每批质量不大于30t,乙级冷拔低碳钢丝每批质量不大于50t。
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1.引言建设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的送检。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以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率和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2.送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各类材料的送检,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砂浆、混凝土、钢筋、砖、涂料、地板、管材等。
3.送检程序3.1样品采集每批材料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
样品应从供应商指定的生产线/批次中随机抽取,抽样过程应遵循抽样原理及技术规范。
3.2样品封装样品应根据其特征进行适当的封装处理,以确保样品不会因受潮、变质、损坏等原因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3.3检测项目及方法检测项目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国家标准确定,可以包括外观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3.4检测设备和环境送检单位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和设施,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检测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校准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4.送检报告送检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编制送检报告。
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测项目及结果、检测方法、检测日期等内容。
送检报告应及时提交给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确保及时了解材料的质量状况。
5.不合格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退换货或补货要求。
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合同签订方进行报告并协商解决。
6.文件管理送检单位应对所有送检材料的相关文件进行管理,包括样品采集记录、送检报告、供应商资质文件等。
这些文件应妥善保存,方便查阅和追溯。
7.验收标准调整根据施工材料的质量情况和施工需求,工程监理单位可以对验收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调整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合同签订双方的协商一致。
8.培训与交流送检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材料送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同时,应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提高材料送检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汇总一、送检范围二、送检单位及责任1.送检单位可以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
2.送检单位应开展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送检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送检单位应负责送检材料的选择、保管、运输等工作,并保证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送检流程1.送检前准备:确定送检目的、确认送检标准。
2.选择送检样品:根据送检标准和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样品。
3.包装和标识:对送检样品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样品不受环境和运输的影响。
4.样品提交:将包装好的样品送往指定的检验机构,并填写送检申请表。
5.检验过程:由检验机构进行相应的化验、试验、检测等。
6.检验结果:检验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并将结果及时告知送检单位。
7.合格材料:检验结果合格的材料可以进行使用。
如有不合格的材料,应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送检材料应代表该批次材料的整体质量,不得进行人为选择和精心包装。
2.送检材料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送检材料不受损坏和污染。
3.送检单位应妥善保管送检样品,防止损失和混淆。
4.送检单位应与检验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送检单位应对不合格材料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五、法律责任对于故意伪造、篡改送检材料的行为,将依法进行追责。
对于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规范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以上是建设工程材料送检规范的汇总,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送检工作,以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