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史日本动画史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35
日本动漫50年经典作品简介日本动漫(1950年—1980年)。
每次回想起那还在记忆中留驻、带给我们无限乐趣的画面,内心都会蓬发出激动。
那时的《大闹天宫》、《哪吒》、《铁臂阿童木》、《花仙子》等故事,构筑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对动画的疑问是:为什么动画片这么少呢?每天只有可怜的半小时。
当我们还在一个劲地回味《大闹天宫》、《铁臂阿童木》的时候,国内漫画和动画的热潮像地火般席卷所有青少年,但日本动漫仍然是其中的主流,国产作品还居于二、三线甚至更低的位置。
纵观彼邦数十年的动漫成就,其魅力作品的旋涡早在半世纪前已经开始形成。
在此我们对日本的动漫作品来一次概括的总览,探讨一下日本动画的独特魅力。
乘风破浪巨轮启航1950—1970年1950—1970年的日本动漫画是确立风格与技法的一个时代,由手冢发展起的新类型漫画绘画,以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为主的娱乐故事,逐渐向题材的多元化延伸。
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并公映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故事以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蓝本,当时在日本本土和海外都得到很好的评价。
60年代后的作品,包括《太阳王子大冒险》、《巨人之星》和《穿长靴的猫》等等,都对后来的日本动画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铁臂阿童木》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的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当年的小朋友们最熟悉的作品。
故事讲述茶水博士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拟人类机器人阿童木对付邪恶的机器人和恶势力,在手冢作品乃至动漫界都堪称经典。
阿童木一夜之间成为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
由于以前收看不到中央电视台,笔者至今也没看过《铁臂阿童木》的动画片,但一直保存《铁臂阿童木》连环画。
故事里除对阿童木的除暴安良的描述外,设立的幻想世界的架构对机器人世界的和人类社会并存的探讨,和最近全球热播的《A.I》如出一辙,绝对没有过时。
《铁臂阿童木》对我国动画影响十分深远,当年看了《铁臂阿童木》后立志加入动画行列的大有人在。
《森林大帝》也在我国播出过,同样是手冢治虫的作品,讲述森林里,几代狮子王出生、死亡以及小狮蕾欧成长的故事。
日本动画发展史范文1917年,日本最早的动画电影《帝亚尔》问世,这部黑白无声动画由日本画家大久保彦左卫门创作。
《帝亚尔》通过将绘画和摄影技术结合起来,唤起观众的共鸣,被视为日本动画产业的开端。
1923年至1933年之间,随着日本电影产业的发展,一些短篇黑白动画开始出现。
这些作品既有商业性质的动画片,也有以宣传军事和政治思想为主题的动画。
1933年,日本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短片《色彩的发明》上映。
该作品由了日本动画先驱吉田竞佐彦执导,对日后的日本动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动画产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1958年,由小田部羊一执导的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传》上映,该片以骨骼动画为特色,超越当时的日本动画技术水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196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日本动画开始转向以电视动画为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骨牌游戏》、《宇宙小子》等。
这些作品影响了整个日本电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为后来的动画创作奠定了基础。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是日本动画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动画作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例如《铠甲勇士》、《蜡笔小新》等作品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此外,1988年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魔女宅急便》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日本动画产业的里程碑。
进入21世纪,日本动画产业逐渐迈向全球化。
日本动画作品得到了更广泛的国际认可和传播。
例如《新世纪福音战士》、《死亡笔记》、《攻壳机动队》等在海外市场取得了较高的人气。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流媒体平台的兴起,日本动画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作品通过在线平台全球同步发布,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日本动漫的历史日本动画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一、战前草创期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
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
二、战后探索期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74年为止。
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
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
三、题材确定期题材确定期(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
四、突破期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
五、成熟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
动画进入成熟期后,便出现数部佳片。
如《古灵精怪》;电影《机动战士GUNDAM-逆袭》及《王立宇宙军》;和日本电视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为主要对象的文艺动画连续剧《相聚一刻》等。
六、风格创新期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
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
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孤独相呼应。
中外动画史知识点总结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静态图像或绘制的图像来制造运动感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以传统手绘形式创作的,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
动画可以用来表达各种情感和故事,并在儿童和成人之间都很受欢迎。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史进行概述和总结,从早期传统动画到现代计算机动画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动画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动画历史1. 中国古代动画中国古代动画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铜铸铜器上的动态图案,如成语故事《发现油断桥》、《筷子的发明》都是运用了动态图案进行讲述的。
而《画虎图之石》更是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动态的史诗故事。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动画的起源。
2. 海外早期动画在国外,动画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欧洲艺术家们使用了“留连图”这一技术,通过快速翻动一副图画的页面来产生运动的效果。
这种技术后来被引入到摄影,并发展成了动画的基础技术。
3. 早期动画发展19世纪后期,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动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不同国家,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探索动画的可能性。
早期动画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包括纽约的布莱克顿和芝加哥的史蒂芬斯,并且出现了光绘动画和玩具电影。
二、中国动画的发展1. 早期中国动画中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
由于受到西方动画的影响,中国的早期动画作品更多地是仿制外国作品,比如《狐狸枪手》和《大闹天宫》等。
2. 20世纪中叶的动画在20世纪中叶,中国的动画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政府支持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广东省美术制片厂等。
这一时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
3. 当代中国动画21世纪初,中国动画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动画,并且在国际上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例如,《大鱼海棠》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都为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树立了更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