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学习笔记与学习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96.72 KB
- 文档页数:10
荷载与结构设计之我见[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程领域整体工作水平大幅提升,各类工程建设均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设计建造趋势,建筑工程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近年来,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关于荷载取值与结构设计工作的研究,致力于深入把握荷载及结构设计二者的相关理论,通过调和二者之间关系,推动工程的优化设计。
本文便以建筑工程为主题,通过分析荷载含义、荷载效应的组合方式,以及结构设计的含义与方法,谈论了二者的关系。
[关键字]建筑工程荷载结构设计关系建筑工程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及工程内部的各种荷载的影响,而决定其结构的具体设计与使用状况,为工程的沉降或者变形等问题埋下触发的契机。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深入地把握设计工作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认真地立足于不同的荷载效应组合形式对结构的要求,来组织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以使建筑工程的设计建造达到标准的寿命期限。
可见,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采用合理的荷载效应组合值,才能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等,为此设计人员不断地加强了对于其设计工作的研究。
1 荷载含义与荷载效应组合概念1.1 含义根据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结构设计术语方面的专业规定来讲,荷载便是某种作用的具体体现,指的是使结构或构件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外力或其它因素,或习惯上指施加在工程结构上使工程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的各种直接作用,则被命名为荷载。
荷载是造成结构的约束或外加变形的主要因素。
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1)永久荷载。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核载。
(2)可变荷载。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核载。
(3)偶然荷载。
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1.2 组合方式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中心点法和设计验算点法的基本思路及其优缺点文摘:在采用结构的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度时,采用一次二矩法,其中包括中心点法和验算点法。
中心点法不考虑基本变量的实际分布,导出结构可靠指标的公式。
但是荷载一般服从极值Ⅰ型分布,结构抗力服从正态分布,,而当量正态模式,并把极限状态函数推到多于两个变量的非线性的跟一般的情况,就是验算点法。
中心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β值是近似的,存在误差。
验算点法可对可靠度指标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但较复杂。
关键词:可靠指标、失效概率、中心点法、验算点法、迭代法。
《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将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呢,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成为可靠性。
可靠度是对可靠性的概率量度,在可靠性度分析中,首先应建立结构的功能函数,进而确定结构构件或体系的极限状态方程。
结构的功能函数可以用一下变量表示:Z=g(X1,X2,…Xn),适中的变量表示基本变量。
若另R 表示结构抗力,S 表示荷载效应,则Z 为随机变量,Z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①Z=R-S >0,结构处于可靠状态。
②Z=R-S=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③Z=R-S <0,结构处于失效状态。
已知随机变量Z=R-S 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图所示,失效概率Pf为密度函数与OZ 负轴所围成的面积,可靠概率Ps 为剩余面积。
又Z Zμβσ=,可以看出β与Pf 值一一对应,β越大,Pf 越小。
运用中心点法时,导出结构的可靠指标的计算公式,在分析是采用泰勒公式不考虑基本变量的实际分布,直接按其服从的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在分析时采用泰勒级数在中心点展开。
在使用中心点法时,主要思想是把荷载和抗力所服从的函数根据β的定义把二者的函数标准化后求出β.当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相互独立,且均服从正态分布时,可靠度指标为:当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相互独立且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可靠度指标为:β=lnR μβ=当多个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时,在实际工程中,状态函数的基本变量往往不止一两个,也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桥梁、高层建筑等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对荷载进行分析和结构设计的方法。
荷载是指作用于结构体上的外力、内力和反力等,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
荷载包括静载和动载两种,其中静载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恒定力或偏移力,主要有自重荷载、活载、额外荷载和温差荷载等;动载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变化力或偶发力,主要有地震荷载、风荷载和运载荷载等。
在荷载分析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荷载标准进行计算。
在荷载分析中,首先需要确定设计等级和荷载组合,在国家和地方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设计等级分为一般建筑、重要建筑和特殊建筑等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的结构设计都有相应的要求。
荷载组合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荷载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组合,在设计等级允许的范围内确定结构各部分的荷载。
荷载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
静力分析是指根据结构和荷载的力学原理进行计算,包括静力平衡、应力、变形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
动力分析是指根据结构和荷载的振动特性进行计算,包括地震响应分析、风振分析和振动控制等方面的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特定的荷载情况进行参数确定和材料选择。
参数确定包括截面尺寸、杆件长度、连接形式等方面的确定,材料选择包括材料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选择。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实际性能和使用环境,以及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来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构造形式。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是结构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越来越趋向于高效、精确和可靠。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荷载的特性分析、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结构的健康监测和结构的可持续性设计等方面。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结构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保证结构完整、稳定、安全可靠。
为此,设计者必须掌握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知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
首先,在进行荷载与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完成荷载的计算和校核,确定荷载体系下的荷载情况,并考虑其变化的规律。
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分析荷载的类型和大小,确定结构受力的特点和状况,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应该根据结构要求,准确地确定结构的实质性特征。
如等,梁柱杆的截面形状、材料性质、节点细节等要素的确定都非常重要,要根据荷载、结构的结构特性,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此外,荷载与结构设计过程也包括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分析,以及抵抗外力的设计和实施。
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国家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结合实际结构情况,分析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状态变化,实施合理有效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最后,在结构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对荷载和结构设计方法进行认真的校核和检验,以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中,要定期对结构负载、抗震设施以及支撑系统等进行监测检测,以验证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总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结构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荷载、结构特点和状况,结
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确保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这门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实践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理论为主,实践为辅。
该课程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联系范式、直接实践、统筹实训、工作项目”等多种形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门课程作为建筑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融入思政元素方面占有较大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增强课堂学习上的思政教育。
通过讲课课件或精选背景文献,结合实践课程,让学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轻松理解和认同共产党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和学习责任意识。
其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领会和深入学习国家规划,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正确把握规划思想,着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发展规律,科学分析问题,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做到认识自身,明白发展路径,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加强专业职业意识,增加自我修养,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还要把注意力投向推动全面贯彻“人文社会科学技术双一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素质教育历史使命。
要鼓励学生进行“双学位创新创业”,即通过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全面创新性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效果和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创造性发展和自我超越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上,主要侧重于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及鼓励学生学习双一流和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学习总结论文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学习总结论文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工程结构是我们学习围绕的中心,而工程结构设计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程结构有两项基本功能:一个是提供良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满足人类使用要求、审美要求的结构空间和实体;另一个是承受和抵御结构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作用。
很多工程结构的设计都基于对荷载的设计,每一个工程结构都要承受各种各样的荷载作用,如房屋结构要承受自重﹑人群和家具以及设备重量﹑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桥梁结构除了要承受本身自重﹑各种附加恒载﹑人群荷载外,还要承受车辆荷载﹑车辆制动力和冲击力﹑风荷载﹑地震作用﹑撞击力和曲线桥梁车辆离心力等。
这些力或荷载通过直接作用将使结构产生内力和变形,除此之外还有温度变化﹑材料的收缩和膨胀等的间接作用引起的结构的振动﹑约束变形或外加变形。
荷载和间接作用统称为作用。
总而言之,荷载效应和间接作用效应在工程应用中无处不在。
作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反映了作用的某些基本性质或作用效应重要性的不同。
以下对其进行分类:1)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1.永久作用 2.可变作用 3.偶然作用2)按随空间位置的变异分类:1.固定作用 2.自由作用3)按结构的反应特点分类:1.静态作用 2.动态作用我国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经历了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法、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阶段。
其中容许应力法是建立在弹性理论的基础上;破损阶段法是考虑结构在材料破坏阶段的工作状态进行的结构设计的方法;极限状态法进一步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根据统计分析确定可靠概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方法。
作用的正确分析与计算关系到结构设计时的经济性,使用时的安全性,维护时的有效性。
作用作为结构破坏的唯一因素,所以正确分析与计算很重要。
由于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很复杂,所以对作用进行适当的简化非常必要。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荷载与结构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不仅涉及到结构构建的计算,还与安全、经济等相关。
因此,如何正确地计算和预测结构构建的荷载和结构设计,已经成为有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计算荷载是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核心。
计算荷载分为实验测量和计算推导两类。
实验测量的方法是对现有的物理结构模型进行测量和检测,并根据获得的数据来估算其荷载。
它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测量数据是固定的,而且一般针对一次性使用。
计算推导的方法是基于模型和理论来计算和预测结构构建的荷载。
计算推导的方法有许多优点,如高效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可以有效地计算并预测复杂结构的荷载。
计算荷载后,下一步就是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根据计算出的荷载来确定安全、经济、施工和运行等性能指标的设计过程,旨在满足荷载、结构安全要求并降低成本。
结构设计主要有三大部分:结构构造,构件材料和结构参数设计;考虑结构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特性,结合各种加工技术与结构构造的特征,设计这些构件的参数,以便能够满足荷载、结构安全及其经济性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施工质量的问题,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性。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进行荷载计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荷载的方法;其次,要详细地分析结构构造和构件材料,针对每一个构件,设计参数,按照荷载水平对构件法向力进行充分考虑;然后,要考虑施工质量;最后,考虑经济性。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要求各个环节井然有序,以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与经济性。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材料属性、构件布置、施工工艺等,也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要素。
总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众多的因素需要考虑。
它不仅要求结构设计者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还应该注重多方面的综合性考虑,以确保结构的安全与经济性。
07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结构承受的各种荷载以及结构的设计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荷载和结构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从荷载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对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荷载设计方法1.根据工程用途确定荷载类型:根据工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确定适用的荷载类型。
常见的荷载类型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温度荷载、地震荷载等。
2.确定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根据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确定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
常见的荷载大小确定方法有规范、经验公式、推导公式等。
3.荷载组合与组合系数: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对不同荷载进行组合,并根据不同荷载的统计特性确定相应的组合系数。
常见的组合系数有活载系数、重力系数、风力系数、地震系数等等。
4.荷载作用形式和荷载传递路径:根据荷载作用的性质和结构的组成,确定荷载的作用形式和传递路径。
不同荷载的作用形式和传递路径对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5.建立荷载模型和荷载计算: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荷载设计要求,建立合理的荷载模型,并进行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可以采用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弹性分析等方法进行。
1.确定结构类型和布局:根据工程用途、荷载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类型和布局。
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板壳结构等,布局包括平面布局和立面布局等。
2.结构受力分析:根据荷载作用形式和传递路径,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分别对结构的不同部位进行受力分析,也可以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进行。
3.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并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确定、材料强度的使用等。
4.结构稳定性和抗震设计:对于长跨结构和高层建筑等,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相关的稳定性分析和抗震设计。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1 荷载与作用1.1 什么是施加于工程结构上的作用?荷载与作用有什么区别?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引起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例如结构自重,楼面的人群、家具、设备,作用于桥面的车辆、人群,施加于结构物上的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它们都是直接施加于结构,称为直接作用。
另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例如基础沉降导致结构外加变形引起的内力效应,温度变化引起结构约束变形产生的内力效应,由于地震造成地面运动致使结构产生惯性力引起的作用效应等。
它们都是间接作用于结构,称为间接作用。
“荷载”仅指施加于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而“作用”泛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的所有原因。
1.2 结构上的作用如何按时间变异、空间位置变异、结构反应性质分类?结构上的作用按随时间变化可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按空间位置变异可分为固定作用和自由作用;按结构反应性质可分为静态作用和动态作用。
1.3 什么是荷载的代表值?它们是如何确定的?荷载代表值是考虑荷载变异特征所赋予的规定量值,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标准给出了荷载四种代表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荷载可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规定不同的代表值,其中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其它代表值都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考虑相应的系数得到。
2 重力作用2.7 当楼面面积较大时,楼面均布活荷载为什么要折减?民用建筑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建筑物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当楼面面积较大时,作用在楼面上的活荷载不可能同时布满全部楼面,在计算楼面梁等水平构件楼面活荷载效应时,若荷载承载面积超过一定的数值,应对楼面均布活荷载予以折减。
同样,楼面荷载最大值满布各层楼面的机会更小,在结构设计时,对于墙、柱等竖向传力构件和基础应按结构层数予以折减。
2.10 屋面活荷载有哪些种类?如何取值?房屋建筑的屋面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上人屋面应考虑可能出现的人群聚集,活荷载取值较大;不上人屋面仅考虑施工或维修荷载,活荷载取值较小。
荷载与结构设计-第一章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因素总称。
3.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速度、加速度等4.直接作用:作用在结构上的力的因素,称为荷载。
5.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作用的范围比更大,包括各种间接作用。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是直接作用。
6.结构设计的目标就是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足以抵抗内力,而变形控制在结构能正常使用的范围内。
7.间接作用:能够引起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非直接作用因素(地震、温度变化、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焊接等)称为直接作用。
8.作用分类:按时间变异分类:永久(焊接)、可变(车辆人员风雪温度)、偶然(地震爆炸);按空间位置分类:固定、可动;按结构反应分类:静态、动态。
第二章2-11.结构的自重:由地球引力产生的组成结构的材料重力:G b=γV或G=Σγi V i2.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所组成的三相非连续介质。
有效重度:γi'=γi—γw3.深度Z处水平面上的竖直自重应力:δcz = γz4.2-31.雪压:单位面积底面上积雪的自重。
s=γd2.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3.雪的重度是随雪深和时间变化的。
为工程应用方便,将雪重度定为常值,即以某地区的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后所得雪重度平均值或某分位值作为该地区的雪度。
4.海拔高度对基本雪压的影响:一般山上的积雪比附近平原地区的积雪要大,而且随山区地形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
原因:温度低,降雪机会多,积雪的融化延缓。
5.影响屋面雪压的三个因素:风、屋面形式、屋面散热。
6.风对屋面积雪的影响:飘积作用1)风把部分本将飘落在屋面上的雪吹积到附近地面或其他较低的物体上。
2)屋面雪荷载小于地面雪荷载。
3)风的漂积作用大小衡量:μe=平屋面雪压/地面雪压,μe随风速增大而减小。
04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在工程设计中,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荷载及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确定荷载、结构模型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荷载设计方法是确定结构所承受的外部荷载的过程。
荷载分为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类。
静态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和变动荷载。
永久荷载是指结构始终存在的荷载,如自重、装修负荷等。
变动荷载是指结构中存在时间变化的荷载,如活荷载和风荷载等。
动态荷载是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荷载,如地震荷载和振动荷载等。
在荷载设计中,必须确定荷载的大小、组合和分布等参数。
荷载的大小可根据规范和经验来确定。
荷载的组合是指不同荷载按一定比例相加产生的荷载。
常见的荷载组合有工作状态组合和极限状态组合。
工作状态组合是指不同荷载按其中一种概率同时作用在结构上的组合,用来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安全可靠。
极限状态组合是指不同荷载按其中一种概率同时作用在结构上的组合,用于考虑结构在极端情况下的破坏机制。
荷载的分布是指荷载在结构上的传递方式。
常见的荷载分布有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和边界荷载等。
均布荷载是指荷载在结构上均匀分布的荷载。
集中荷载是指荷载只集中在结构上的特定点或线上。
边界荷载是指荷载只集中在结构的边界上。
荷载的分布对结构的效果和性能有着很大影响,设计中要合理选择荷载的分布方式。
结构设计方法是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的过程。
结构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和破坏的能力。
结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发生超限应力和破坏的能力。
结构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造价和材料消耗来满足指定的结构要求。
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布局、结构型式、荷载计算、受力分析和材料选择等步骤。
结构布局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空间条件,确定结构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
结构型式是指根据不同的荷载类型和结构目标,选择适合的结构型式。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第1章荷载与作用荷载是指对结构施加的外部力、外部力矩和其他外部影响的集合,包括重力、风载、地震力、温度变形、膨胀、收缩、振动、冲击以及其他外部作用。
在结构设计中,准确确定和合理估计荷载及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荷载是影响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
一、重力荷载重力荷载是指由于结构自重、装置质量、活荷载等引起的荷载。
在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计算结构自重,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他附加荷载,如活荷载、设备负载等。
然后根据规范要求,将这些荷载作用于结构的不同部位,并根据不同荷载的作用方式进行荷载组合,得出最不利的荷载组合。
二、风载荷载风载荷载是指风对结构及结构上的设备和构件产生的静力和动力作用。
风载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到风压力、风力矩和横风振动等影响因素。
风压力的计算通常采用规范给出的公式,根据结构的形状、高度、风向和地理位置等确定不同部位的风压力大小。
风力矩的计算是指根据风车在结构上的位置和大小计算风对结构产生的力矩。
横风振动是指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发生的横向振动,其计算需要对结构进行风工程风洞实验或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振动特性和风荷载。
三、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对结构产生的地震力和地震位移。
地震荷载是结构设计中最重要、最复杂和最不确定的一种荷载,其计算涉及到地震波的特性、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地震位移的计算等。
地震力的计算可以根据规范给出的公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地震工程领域常用的弹性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
地震位移的计算通常采用勘探工作,结合地震波特性和土层属性等,估计地震引起的地震位移。
四、温度变形荷载温度变形荷载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的热膨胀、热收缩和热应力等引起的荷载。
温度变形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结构的材料特性、温度变化范围和结构的限制条件等。
对于大型钢结构,通常采用线膨胀系数和面膨胀系数来计算温度变形荷载。
对于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和钢筋的线膨胀系数来计算热膨胀、热收缩荷载。
结构设计实习心得在我进行结构设计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结构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在结构设计实习中的心得体会:第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结构设计知识只是理论层面,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很多实际因素,例如材料的特性、建筑环境等。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和构造方式,并进行实际计算和设计。
第二,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结构设计实习中,我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合作,例如建筑师、土建工程师等。
与他们紧密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
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个结构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第三,细心和耐心。
在结构设计实习中,我发现细心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设计结构需要仔细思考和计算,不能有任何马虎和疏忽,否则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我在实习中注重每一个细节,尽量去挖掘和解决问题。
同时,耐心也是必要的,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可以保持耐心,不放弃,继续努力。
第四,不断学习和提高。
结构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在实习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因此,我积极地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相信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结构设计师。
综上所述,结构设计实习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细心和耐心。
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的职业发展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特点及重要性“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土木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这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先修课程是“概率论”、“数理统计”、“结构力学”等,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将为后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等课程打下基础。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结构理论与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数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重点介绍常用的结构可靠度计算和设计方法以及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与现行设计规范的联系。
[1]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构可靠度理论在工程结构领域进入实用阶段,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建立结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结构设计规范体系。
我国工程技术界非常重视结构可靠性问题,先后编制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等多个统一标准。
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加深理解并运用好这些统一标准及相应的设计规范体系。
该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可靠性理论的一次二阶矩方法即近似概率法(水准Ⅱ),主要学习中心点法、验算点法;荷载及抗力的统计分析;结构可靠性设计,包括我国“统一标准”采用的设计可靠指标,实用设计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系数、结构抗力分项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的确定原则方法;结构体系可靠度。
全课程教学学时为16课时,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可见,课时少、难度大而内容重要是这门课的特点,也是这门课程教学的最大突出矛盾。
二、“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对“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这门课程的重视不够,教学课时曾一再被压缩。
同时教学内容除了结构可靠度理论外,还增加了“荷载”这一块的内容,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土压力等,这使得可用于教授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学时更为减少。
[2]另一方面,学生本身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普遍认为结构可靠度知识对今后工作的帮助不大,在工程实践中不需要用到“如此高深”的理论。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荷载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外载和自重等作用力。
结构设计方法是根据荷载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因素,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和连接方式等。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关系是,荷载是结构设计的起点和基础,结构设计方法是根据荷载的作用特点和要求,通过分析、计算和优化等手段确定结构的设计方案和参数。
常用的荷载包括活荷载、恒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力学方法、弹性力学方法、极限平衡法、试验方法等。
力学方法是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受力平衡、材料强度和变形等基本原理,对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确定结构内力、刚度和变形等参数,进而进行结构设计。
弹性力学方法是在力学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结构的材料弹性特性,采用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能原理,对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
极限平衡法是一种经验方法,适用于一些复杂结构的设计,通过对结构的破坏机理和强度要求进行分析,确定结构的安全系数和极限荷载。
试验方法是通过设计和进行承载性能试验,直接观测和测量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等情况,从而验证和修正设计。
综合运用这些荷载和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结构的合理、安全和经济设计。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第一篇: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1-本课程的工程应用现状和前景: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工程结构荷载和可靠度设计方法应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一个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师,应当掌握各类工程结构荷载的类型及取值方法、工程结构可靠度原理及设计方法。
⑵工程结构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承受其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和作用,所以在各类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当中,应当掌握结构上出现的荷载作用与效应,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避免因为荷载的疏漏或偏差,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⑶工程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并要以最经济的手段保证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抵抗自然界各种作用力,将结构的变形控制在满足正常使用的范围内。
2-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和深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下列主要内容:⑴土木工程荷载的分类及代表值;(2)建筑结构荷载的确定和计算(其中包括地震作用);⑶桥梁工程荷载的确定和计算;(4)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及规范设计表达式。
3-本课程和前期以及后期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和前期课程的关系: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数学、力学知识,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
合理确定工程结构上作用的荷载值,是进行力学分析计算的首要前提,力学计算才有用武之地。
本课程和后期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对后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等专业课程学习也会有所帮助。
特别是对顺利完成土木工程的毕业设计(结构设计),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建设法规》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设程序、工程建设执业资格、工程发包与承包、工程建设合同、建设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建设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法规。
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与工程建设有密切关系的合同法、房地产法等相关法规。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学习笔记与学习心得姓名:图尔荪江。
斯拉吉学号:1083310402班级:0833101时间:2010.12.23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史 (3)第二章荷载的概率模型与统计分析 (3)2.1作用和荷载 (3)2.2 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3)2.3荷载的概率模型 (4)第三章抗力的概率模型与统计分析 (4)3.1抗力随机性与影响因素 (4)3.2构件抗力的概率模型 (5)第四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一)─基本情况 (5)4.1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与极限状态方程 (5)4.2 正态分布情况 (6)4.3 对数正态情况 (7)4.4 分项系数的一般形式 (7)4.5 失效概率与可靠度指标的一般形式 (8)第五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二)─一般情况 (8)5.1 功能函数非线性情况 (8)5.2基本变量非正态情况 (9)5.3 基本变量相关情况 (10)第六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三)─规范应用情况 (10)6.1 标准和规范的作用与发展 (10)6.2作用代表值 (11)6.3 实用设计表达式 (12)6.4 规范和标准中的设计表达式 (12)学习心得 (13)第一章 绪论1.1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史.1、允许应力设计法(ASD ) []kμσσσ=≤ k —安全系数2、破损阶段设计法(LFD )μM kM ≤ 塑性理论 3、极限状态设计法(LSD )结构的极限状态分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多系数设计表达式,...),(122111G f k f k Rni Lki LiGk f f R S S γγγγγ≤+∑=其中,为恒荷载效应和活荷载效应标准值;和为活荷载系数和恒荷载系数。
R 是抗力,是抗力系数,f 是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相应的分项系数。
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发展历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evel1(1950年——1970年)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evel2(1970年——present )近似概率设计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evel3(2000年——present )全概率设计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evel4(present ——future )最优概率设计法第二章荷载的概率模型与统计分析2.1作用和荷载.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或分布荷载,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焊接等)的原因的总称称为作用,荷载指的是直接的作用。
作用按随时间的变异性分类有三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2.2 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永久荷载的标准值()G G K G δμ645.11+=可变荷载的标准值(1)保证概率法在设计基准期T 内,荷载保证率为时对应的荷载分位值。
(2)重现期法(年一遇的荷载值)(3)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2.3荷载的概率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态分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极值I型分布第三章抗力的概率模型与统计分析3.1抗力随机性与影响因素抗力:结构构件抵抗结构外加作用的能力。
其分为两类:强度:结构构件抵抗结构外加作用的内力;刚度:结构构件抵抗结构外加作用的变形。
在结构设计中,结构的强度是最主要的,主要讨论强度抗力的统计分析。
构件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材料性能的不确定性;几何参数的不确定性;抗力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
构件抗力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为:a.构件材料性能的随机性b.构件几何参数的随机性c.构件抗力计算模式的随机性3.2构件抗力的概率模型构件的抗力一般都是多个随机变量的乘积,也即是根据中心极限定理,近似认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服从正态分布,则Y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第四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一)─基本情况4.1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与极限状态方程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通常用失效概率来表示。
若结构的功能函数为,则失效概率为但由于计算复杂,一般采用可靠指标来表示。
可靠指标定义为功能函数的平均值和其标准差的比值,即极限状态方程Z=R-S=0,失效概率为或4.2 正态分布情况假设功能函数为 Z=R-S ,其中R、S均服从正态分布。
称Z为安全裕度,Z<0表示结构可靠;Z>0表示结构失效;Z=0表示极限状态。
其中,β称为可靠度指标,是衡量结构可靠性的度量。
可靠指标越大,结构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的保证率越大,也即结构的可靠性越高。
(1)若采用直接设计法(2)若采用单一系数设计法/(3)若采用分项系数设计法; ;4.3 对数正态情况当时,4.4 分项系数的一般形式当随机变量不是服从正态活着对数正态的时候,若仍要以分项系数的形式表示,则可以将其转化为标准的正态分布后再列出表达。
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导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β=d可靠指标是指在标准化空间中,坐标原点到极限状态方程表示的直线的最短距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5 失效概率与可靠度指标的一般形式.失效概率的一般形式()()ds s f s F P sRf ⎰+∞∞-=()[]()drr f r F PRsf⎰+∞∞--=1可靠指标的一般形式β=-Φ-1(P f )=Φ-1(1-P f ) P f=Φ(-β)第五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二)─一般情况5.1 功能函数非线性情况1.中心点法(MVFOSM ) (1)线性LSF(2)非线性LSF2.验算点法(AFOSM )令,则一阶泰勒级数展开式为 令,,则5.2基本变量非正态情况等效正态化原则:(1)在设计验算点处,等效正态化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值与原非正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值相等。
(2)在设计验算点处,等效正态化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值与原非正态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值相等。
非正态随机变量的PDF非正态随机变量的PDF5.3基本变量相关的情况第六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三)─规范应用情况.6.1 标准和规范的作用与发展规范的作用:建筑结构的建造过程包括:设计,构件制造,运输,建造,验收,使用,维修,撤除;设计规范的作用是保证建造结构满足社会可接收的安全水平;它是设计,建造,承包和投资人沟通交流的依据。
标准与规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古代,人们往往将结构的安全责任都归咎于设计者和建造者,早在公元前1780年的汉莫拉比法典就有相关记载;在1667年,伦敦制定了第一步全面的建筑法案;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发展,各国相继有了工程机构,在20世纪初,英国等编制了建筑材料标准;1922年,英国首次提出了用于采用容许应力设计法德钢桥设计标准,并在1932年出版了钢结构设计标准;40年代,航空业的发展首先使得规范体系面临危机,于是规范开始大步发展,先后经历了想极限状态设计的发展、分项系数体系对单一安全系数或荷载系数的取代、改进组合效应的处理方法、应用可靠度理论确定合理的分项系数等。
6.2作用代表值在结构设计中,考虑不同的设计状况和不同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需要不同的作用代表值。
1、标准值荷载标准值是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作用于结构可能的最大荷载,它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计算方法在第二章中已经说明,不再重复。
2、常遇值荷载常遇值为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经常作用于结构的可变荷载值,它是用于校核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代表值。
计算方法:已知可变荷载的在非零适时域内任意时点的概率分布为,对于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设计基准期内超过的总持续时间与整个设计基准期T 的比率与超越概率p*有如下的关系:qp T T r q t*/==其中,q 是荷载的非零概率。
当给定,则的计算表达式为:)1(11qr F Q t Q-=-3.准永久值荷载准永久值是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经常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可变荷载值,其为用于校核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代表值。
4.组合值荷载组合值为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考虑施加在结构上的多种可变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值而采用的一种荷载值。
计算方法:要求结构在单一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可靠度与在两个及其以上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可靠度保持一致。
6.3 实用设计表达式一、一般表达式二、荷载分项系数的确定 1.设计值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服从正态分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6.4规范和标准中的设计表达式.结构设计要考虑的有:两种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四种设计状况:持久性、短暂性、偶然性、地震六种荷载组合: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基本组合、偶然组合、地震、正常使用状态设计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准永久组合学习心得工程可靠度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凡涉及结构的工程如建筑、港口、水利水电、海洋、公路、铁路等,无不以工程可靠度理论为最高设计指导,可靠度理论的应用无所不在。
综观全书,工程结构设计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即使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在此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
换言之,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在结构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选择一种最佳平衡,力求以最经济的途径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设计工作期)内完成预定的各种功能。
结构设计从早期的“生物比拟法”、允许应力设计法、破损阶段设计法到近期的可靠性设计法,经过了凭经验设计到依靠理论设计的艰辛历程。
虽然理论还有待完善,但随着数学的发展、理论的不断进步,可靠性设计必将走得越来越远。
结构可靠度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对结构安全性检验提出了建立在概率分析基础上的一系列性的概念、原理、方法和衡量标准,综合考虑了工程结构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结构可靠性有了一个客观的统一度量。
结构可靠度方法的重点是如何确定可靠指标,一般有中心点法、验算点法、当量正态化法、响应面法、蒙特卡洛法等,确定可靠指标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决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可靠性设计既然是概率设计,那么概率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概率论为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不但各种作用和抗力的描述和影响都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甚至可靠指标也有其明确的几何意义。
但凡自然学科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何况与工程实践息息相关的可靠性设计,概率论的发展必将促进可靠性的长远进步。
从本课程的学习中,悟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可靠度理论是为了使成立而发展起来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选择了可靠度理论。
由此明白,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好的问题,就像20世纪的数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正因为有希尔伯特的著名的23个问题。
当有了一个好的、难缠的问题,将所有精力聚焦在这个问题上,思考与之相关的任何事情,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终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最终解决它。
问题是发展的动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