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九章组织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0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组织变革考点29 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方式与内容(★★★一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论述)1.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能高。
2.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科技进步的影响。
(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
(5)全球化。
3.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因:(1)战略的调整。
(2)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
(3)员工受教育的提高。
(4)组织规模和范围扩大,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得不适应。
4.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管理者、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5.按照变革的程度与速度,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6.渐进式变革是管理者逐步地修正和改正一些事情,以渐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
激进式变革是管理者快速地抛弃传统的习惯做法,以激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
7.组织变革的内容:(1)人员变革:组织成员在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2)结构变革:对组织设计、权利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例如,可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或者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
(3)技术变革:是对组织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4)组织文化变革。
考点30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阻力、组织变革新举措(★三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1.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一种三步骤变革过程分析方法。
他的“解冻—变革—再冻结”的模型被许多管理者所采用。
2.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利益和权力的恐惧、保守的组织文化、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变革。
3.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1)开诚布公地与员工沟通。
(2)让员工参与到变革中。
(3)利用成功的变革模式。
(4)减少不确定性。
(5)谈判。
4.组织变革的动力则是发动、赞成和支持变革并努力去实施变革的驱动力。
5.组织变革新举措:(1)组织结构扁平化(2)组织运行柔性化(3)组织协作团队化(4)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管理学原理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一套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符号和语言等。
它是组织成员相互交流和相互认同的基础,对于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管理学原理中,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共享性、稳定性、导向性和动态性。
首先,组织文化具有共享性的特征。
共享性是指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持有并遵循的。
组织文化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共性的认知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可以提升组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合作。
共享的组织文化可以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组织氛围和品牌形象。
其次,组织文化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稳定性是指组织文化的持续存在和纪律性的特点。
组织文化不仅是组织的历史积淀和传统,也是组织内部的一种惯性力量,难以快速改变。
组织文化的稳定性可以确保组织在外部环境变化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也可以提供组织内部的一种参考标准和行为准则,使组织成员能够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
再次,组织文化具有导向性的特征。
导向性是指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引导组织成员朝着组织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的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成员的目标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组织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最后,组织文化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动态性是指组织文化能够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都在不断变化,组织文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性,以应对这些变化。
组织文化的动态性可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变革,推动组织不断优化和提升,保持竞争优势。
总结来说,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共享性、稳定性、导向性和动态性。
共享性可以增强组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稳定性可以提供组织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导向性可以引导组织成员朝着共同目标发展;动态性可以提升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