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类及编码标准介绍090422
- 格式:ppt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32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市统计分类标准与代码修订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日期】2009.09.22•【字号】沪统字[2009]47号•【施行日期】2009.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市统计分类标准与代码修订工作的通知(沪统字[2009]47号)各区县统计局、各调查队,市统计局和上海调查总队各业务处:为加强本市统计标准管理,准确反映统计分类的变动情况,决定开展2009年上海市统计分类标准与代码的修订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修订内容(一)主管部门(单位)名称(二)行政区划名称与城乡属性(三)商业中心区名称(四)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名称(五)都市型工业园区名称二、修订要求(一)主管部门(单位)名称修订1、中央级和市级主管部门(单位)名称与代码由市统计局和上海调查总队各专业处(单位)负责修订。
对照《主管部门(单位)名称与代码(JB001-2008)》,收集汇总本专业牵头联系的主管部门实际变动情况并提出修订意见。
2、区县级主管部门(单位)名称与代码由各区、县统计局(队)负责修订。
对照《主管部门(单位)名称与代码(JB001-2008)》,收集汇总本行政区域主管部门实际变动情况并提出修订意见。
(二)行政区划名称与城乡属性修订行政区划名称与城乡属性代码由各区、县统计局(队)负责修订。
按照《上海市城乡划分清查工作方案》(另行印发)要求,对辖区内的村级地域进行清查,同时将行政区划变动情况在行政区划地图上加以标识。
(三)商业中心区名称修订对照《商业中心区名称与代码(JB003-2008)》,市级商业中心区名称与代码由市局贸易外经处负责提出修订意见,区级商业中心区名称与代码由各区统计局(队)负责提出修订意见。
审批及颁发:分发:文件再审记录:第 1 页,共 10 页、目的依照GMP要求,确立文件分类与编码规则,便于文件管理和追溯、范围适用于文件分类与编码管理三、职责1 质量保证部负责文件体系的分类及编码规则,对各文件进行赋码。
2 各部门负责按照原则对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各部门起草文件时必须严格遵循文件编码的规四、术语无五、内容1 文件分类1.1一级文件: 阐明公司内某一体系的方针,描述体系的文件。
主要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手册、质量责任制、质量目标。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1.2二级文件:主要描述为实施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或为完成某项活动而规定的方法。
包括: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 )技术标准:包括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方案、报告等。
b )管理标准:包括计划、管理制度、清单、目录等,描述公司各主要过程的管理活动。
c )工作标准:包括部门职责、职务说明书。
d )工厂主文件。
1.3三级文件:标准操作规程(SOP),描述各管理环节的操作要素和工作流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1.4四级文件:记录、表格、合格证、图纸、标签、证书等。
2 文件编码第 2 页,共 10 页2.1文件分类编码应遵循以下原则:2.1.1系统性:统一分类,统一编码。
按照文件分类建立编码系统,由质量保证部建立公司管理文件的分类和编码系统。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1.2准确性:文件与编码一一对应,做到一文一码,一旦某文件终止使用,则该文件编码随即作废,不得再次使用。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1.3可追踪性:可查询文件的演变历史。
2.1.4识别性:文件的编码可反映出文件的文本和类别。
2.1.5稳定性: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文件,若需变动,应经批准,并随之变更相关文件的编码。
2.1.6相关一致性:文件一旦经过修订,必须给新的修订号,同时对其相关文件中出现的该文件编码进行修订。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1.7发展性:考虑将来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进。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作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与编码规则的建立对于促进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的分类与编码规则进行深入探讨。
一、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1.1 个人健康信息数据集个人健康信息数据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档案、生活习惯、就诊信息等内容,用于记录个体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情况。
1.2 医疗服务信息数据集医疗服务信息数据集包括医院信息、医生信息、科室信息、就诊信息、医疗费用等内容,用于记录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及患者的就诊情况。
1.3 疾病诊断信息数据集疾病诊断信息数据集包括病种分类、诊断编码、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用于记录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及治疗方案。
1.4 药品信息数据集药品信息数据集包括药品分类、药品编码、药品说明书等内容,用于记录药品的基本信息及使用情况。
二、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编码规则2.1 个人健康信息数据集编码规则个人健康信息数据集的编码规则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的标识编码、健康档案的分类编码、生活习惯的统一编码等内容,以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应用。
2.2 医疗服务信息数据集编码规则医疗服务信息数据集的编码规则应包括医疗机构的标识编码、医生的职业编码、科室的分类编码、就诊信息的流水号编码等内容,以实现医疗服务信息的标准化和电子化管理。
2.3 疾病诊断信息数据集编码规则疾病诊断信息数据集的编码规则应包括病种的分类编码、诊断的国际编码、治疗方案的统一编码等内容,以实现疾病诊断信息的标准化和数据共享。
2.4 药品信息数据集编码规则药品信息数据集的编码规则应包括药品的分类编码、药品的识别编码、药品说明书的统一编码等内容,以实现药品信息的全程追溯和安全使用。
三、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的应用3.1 促进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的分类与编码规则的建立,可以促进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实现个人健康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疾病诊断信息、药品信息等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一、数据分类标准科学数据分类是指将大量、复杂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
数据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的存储、检索和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在进行科学数据分类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学科领域、数据类型、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方式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科学数据分类的一般标准:1. 学科领域分类:按照数据的学科领域对数据进行分类,如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
2. 数据类型分类:按照数据的类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如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
3. 数据来源分类:按照数据的来源对数据进行分类,如实验数据、观测数据、模拟数据等。
4. 数据获取方式分类:按照数据的获取方式对数据进行分类,如采样、测量、推算、推断等。
二、数据编码规范科学数据编码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的过程。
数据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存储,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在进行科学数据编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和可处理性。
以下是科学数据编码的一般规范:1. 采用标准编码格式:采用通用的编码格式,如UTF-8、CSV等,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和可处理性。
2. 编码规则统一:对于相同类型的数据,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3. 编码标识明确:对于每个数据项,都要有明确的编码标识,以便于数据的处理和检索。
4. 编码格式规范:对于不同的数据项,要遵循相应的格式规范,如日期格式、数值格式等。
三、数据格式标准科学数据格式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的技术和规范。
数据格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存储,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在进行科学数据处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和可处理性。
以下是科学数据处理的一般标准:1. 采用标准格式:采用通用的数据格式,如CSV、Excel、JSON等,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和可处理性。
2. 数据项完整:对于每个数据项,都要有完整的描述信息,包括名称、单位、意义等。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以及应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卫生健康领域各类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方案的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1011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3745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4396疾病分类与代码3术语和定义GB/T10113中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据集dataset具有一定主题,可以标识并可以被计算机化处理的数据集合。
3.2数据集编码dataset coding在分类的基础上,给数据集赋予的有一定规律性、计算机容易识别与处理的符号。
3.3数据集标引dataset indexing指分析数据集的内容属性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数据集检索标识的过程。
4数据集概述4.1数据集基本概念数据集是具有主题的、可标识的、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集合。
a)主题:围绕着某一项特定任务或活动进行数据规划和设计时,对其内容进行的系统归纳和描述。
通常数据集主题应具有划分性和层级性,划分性是指主题间可通过不同的命名,将相同属性的主题归并在一起形成相同的类,将不同属性的主题区分开形成不同的类;层级性是指主题可被划分成若干子主题或子子主题。
b )可标识:指能通过规范的名称和标识符等对数据集进行标记,以供识别。
标识与名称的取值需要通过具体的命名或编码规则来规范。
能被计算机处理: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软硬件、网络),对数据集内容进行发布、交换、管理和查询应用。
疾病编码员的疾病分类与编码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的普及,疾病编码员在医疗机构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疾病编码员负责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分类与编码,确保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介绍疾病编码员的疾病分类与编码规范。
一、疾病分类概述疾病分类是指将各类疾病按照特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
国际上常用的疾病分类系统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国际统计分类(ICD-9-CM和ICD-10-CM)等。
1. 国际疾病分类(ICD):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套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描述系统,用于统计、分类和编码各种疾病、病伤、死亡原因和健康相关问题。
ICD按照疾病的器官系统分类,包括21个大类和数千个详细分类编码。
2. 国际统计分类(ICD-9-CM和ICD-10-CM):美国国际统计分类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进行本国内科分类的修订本。
ICD-9-CM 是第9版,ICD-10-CM是第10版。
ICD-10-CM相比ICD-9-CM更为详细和准确。
二、疾病编码规范疾病编码规范是疾病编码员进行疾病编码工作时需遵循的标准和规则,以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 ICD编码原则:疾病编码员在进行编码时需要遵循ICD编码原则。
主要包括确定疾病的确诊名称、主诊断和次诊断的编码选择、编码顺序的确定等。
2. 详细分类编码:疾病编码员在进行编码时应选用尽可能详细的编码,以确保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对于某些疾病,还需要注明其类型、部位、严重程度等特定信息。
3. 术语使用:疾病编码员应熟悉疾病的临床术语,准确理解医生的诊断描述,以便正确选择编码。
同时,编码员还需要注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不明确的术语,确保编码的准确性。
4. 更新与维护:疾病编码员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编码规范和更新内容,保持对疾病分类和编码系统的熟悉。
同时,对于疾病编码错误或争议情况,编码员需要积极与医生和统计部门沟通,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中国标准分类号中国标准分类号(Chinese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Number,CSCN)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套用于分类标准的编码体系。
该编码体系主要用于对各个行业的标准进行分类,便于标准的管理、检索和应用。
中国标准分类号的使用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医药、环保、建筑、交通、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是中国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标准分类号采用了一种层次式的编码结构,其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共分为10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又包含若干个中类,再细分为小类。
通过这种编码结构,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标准的分类关系,方便用户进行标准的检索和应用。
下面将对中国标准分类号的各个大类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大类,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对产品、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定的标准,主要包括术语、定义、分类、规范、试验方法等内容。
基础标准的编码以"A"开头,如"A01"表示术语和定义,"A02"表示分类和代码等。
第二大类,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是指对产品、设备、工艺等方面的安全性进行规范的标准,主要包括安全要求、安全技术条件、安全评价等内容。
安全标准的编码以"B"开头,如"B01"表示安全技术条件,"B02"表示安全评价等。
第三大类,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指对产品、过程、服务等方面的质量要求进行规范的标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质量评价方法等内容。
质量标准的编码以"C"开头,如"C01"表示质量管理体系,"C02"表示质量控制技术等。
第四大类,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指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标准,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环境标准的编码以"D"开头,如"D01"表示环境管理体系,"D02"表示环境监测技术等。
项目编号: ZXPR-SU020-200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Version: 2.5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监理方执行CMMI三级过程文档标准南通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评审、分发和版权编制:国土项目组编制日期:批准:批准日期:提交:提交日期:评审:评审日期:分发编号:分发日期: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 2000-2005 by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参考标准 (3)3分类、编码原则 (3)3.1 科学性、系统性 (3)3.2 相对稳定性 (3)3.3 不受多比例尺地形图的限制 (3)3.4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4)3.5 兼容性 (4)3.6 适用性 (4)4基础地理数据集的名称及代码 (5)5比例尺代码 (6)6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方法 (7)7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表 (8)附录A 图层命名规范 (37)(1)图层名称结构 (37)(2)基础地理数据子集及特征代码 (37)附录B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国土基础数据分类对照表 (39)附录C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59)附录D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81)附录E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99)附录F 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117)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市基础地理数据是指市城市地表和地下的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基础数据。
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文章标题:探寻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的价值与挑战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卫生信息数据的分类与编码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它们不仅影响着医疗行业的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也直接关系到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流通效率。
本文将围绕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展开讨论,逐步深入探寻其价值与挑战。
二、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的意义1. 卫生信息数据集的分类是指将医疗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和组织,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利用。
2. 基于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提高医疗信息的流通效率。
3. 通过分类,还可以为医疗决策和病例分析提供更为清晰和系统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意义重大且不可或缺。
三、卫生信息数据集编码规则的重要性1. 卫生信息数据集的编码是指利用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医疗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于信息的存储、交换和利用。
2. 医疗编码的规范化能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有助于医疗信息的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
3. 合理的编码规则可以为医疗信息的挖掘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有助于发现疾病的规律和趋势。
4. 编码规则的统一还可以促进不同医疗系统之间信息的互通和数据的共享,实现医疗信息的整合和共建。
四、挑战中的机遇——从简到繁的思考1. 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的建立将面临复杂的现实问题和技术挑战,但也蕴含着许多机遇。
2. 在现实环境中,不同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存在着差异性,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技术挑战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卫生信息数据集的分类和编码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4. 从简到繁,可以先从最基础的编码规则开始,并逐步完善和拓展,以应对不同层次的挑战和需求。
五、结语卫生信息数据集的分类与编码规则对于医疗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至关重要,它涉及着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大数据数据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大数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类及其分类代码。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大数据采集、交换、加工、使用以及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态环境大数据big data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过程中产生和应用的数据集合。
4 数据分类代码结构数据分类代码结构见图1。
本文件中的数据分类代码采用多字段结构,一个完整的代码由N个字段组成,其中每个字段是相应层级的代码。
各层级代码自左至右,从第一层级代码开始,后面层级依次递减,直至第N层代码。
每一层代码由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代码取值范围01-99。
本文件给出了每个层级的代码,分别使用表1至表68中给出的与相应类目名称对应的代码。
第五至第N层代码的类目参考表1至表68的形式予以设定,并确保新设定的类目名称及其在同层级类目中的唯一性,只能在已有类目下设定下一级类目。
图1 数据分类代码结构示例: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信息,代码:01010101。
5 数据分类与代码5.1 概述1本文件对生态环境大数据按多个层级进行分类,表1列出了一级类目名称、代码以及二级类目名称、代码。
一级类目包括:自然生态保护、水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土壤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及化学品、污染源、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环境督察执法、环境综合管理、环境空间信息等十三个类目,详见表1。
表2至表68列出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四级类目及对应代码。
表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表2表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表(续)3表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表(续)5.2 自然生态保护(代码:01)5.2.1 生态质量(代码:01)生态质量数据类别与代码见表2。
表2 生态质量数据类别与代码4表2 生态质量数据类别与代码(续)5.2.2 生态保护红线(代码:02)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类别与代码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