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故事:先例,旧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译文: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 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 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 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 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成约而还。
·
类别
释义
示例
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根”,“道”的本义 本义
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是“路,道路”
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 如“本”的引申义为“根本、本来、原本、基
引申义
相关的其他意义
本”,“道”的引申义为“方法、道理、主张”
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 如“草菅人命”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
3.通假字
分类
说明
例句
例句解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
(“本字”)在字义上一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
中“偿”,理解为“责任”是
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 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 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
字义 分析
字来解释,A字的字义与 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
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
(《报任安书》) ②
病(
扩大
义项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劝阻) 不真实的)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
词义 缩小
范围缩小
臭(古:气味。今:一种难闻的气味) 。今: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