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15
年产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一、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年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料准备、反应体系、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年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设计。
二、原料准备1. 环氧树脂:选择高纯度的环氧树脂作为原料,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2. 硬化剂: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硬化剂,并确保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
3. 促进剂:添加适量的促进剂,能够加速反应速度,提高产品的固化性能。
4. 填料: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填料,并控制其加入量,以获得理想的性能。
三、反应体系1. 反应容器:选用耐腐蚀、耐高温的不锈钢反应容器,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搅拌装置:采用高效的搅拌装置,保证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3. 加热系统:根据反应体系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加热系统,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4. 环境控制:确保反应过程在洁净、无尘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杂质的污染。
四、工艺流程1. 原料配比:按照一定的比例准确称取环氧树脂、硬化剂、促进剂和填料等原料。
2. 搅拌混合:将原料倒入反应容器中,启动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混合,确保原料均匀分散。
3. 加热反应:根据反应条件,控制加热系统温度,使反应体系达到理想的反应温度。
4. 固化成型: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式,如注塑、压制等,进行固化成型。
5. 后处理: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除气、修整等处理,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
6. 包装储存:将成品包装储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五、质量控制1. 原料检测:对每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反应监控: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调整工艺条件。
3. 产品检验:对成品进行物理、化学等性能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4. 工艺改进:根据产品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六、结论年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目录汉字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绪论1.1环氧树脂定义1.2、环氧树脂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及趋势1.3、环氧树脂特点和用途1.4、环氧树脂常见技术术语和质量指标1.5、环氧树脂分类第二章环氧树脂生产关键原材料2.1、环氧树脂生产关键原材料及规格2.2、环氧树脂生产关键原材料性质第3章工艺步骤设计3.1 工艺步骤框图3.2工艺步骤叙述第4章物料衡算4.1 计算条件和数据理4.2 原料用量计算4.3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4.3.1 溶解4.3.3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4.3.4 环氧树脂搜集第5章热量衡算.5.1计算依据5.2 常见热力学数据计5.3缩合工段热量衡算第6章设备选型6.1计算条件确定.6.1.1 操作工时和生产周期确实定6.2 缩合工段反应岗位设备选型.6.2.1物料体积计算6.2.2反应釜选型6.2.3校核传热面积6.3.1缩合工段苯回收岗位设备选型6.3 其它设备选第7章厂区部署和车间部署设计7.1工厂设计内容和规范7.2 厂址选择7.3 车间部署7.3.1 辅助生产和行政-生活部署7.3.2 厂房布局7.3.3 厂房长、宽、高和层数确定.7.3.4 厂房内部署第8章“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8.1 废水处理8.2 套用和回收利用3、环境保护方法第九章环氧树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年产3000吨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蔡成云摘要:环氧树脂生产工艺通常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现在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和中分子量固体环氧树脂,通常全部采取一步法工艺;高分子量环氧树脂采取二步法。
二步法工艺优点:和一步法相比,它含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少、工时短、无三废排放和产品质量易调整控制等优点。
以双酚A(BPA)为关键原材料,合成环氧树脂称为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是现在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环氧树脂,因为它应用遍布国民经济众多领域,所以又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
它属于缩水甘油醚型。
本文介绍了年产3000吨环氧树脂车间设计,从技术、工程经济、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叙述,内容关键包含:设计依据,工艺路线论证,工艺步骤设计,全步骤物料衡算,全步骤能量衡算,工艺设备选型和计算,车间部署设计,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劳动组织,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程经济,工艺细节改善设计等内容。
3240环氧树脂板生产工艺环氧树脂板是一种高性能、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通常用于制造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设备等领域。
生产环氧树脂板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材料准备:•环氧树脂:选择高质量、适用于特定应用的环氧树脂。
•硬化剂: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硬化剂。
•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等,用于增加板材的强度和刚度。
2. 配方设计:•确定合适的环氧树脂、硬化剂和增强材料的配比,以满足所需的性能要求。
3. 表面处理:•增强材料表面可能需要进行处理,如清洁、打磨,以确保树脂能够更好地与增强材料结合。
4. 浸渍:•将切割好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等)浸渍于混合好的环氧树脂和硬化剂中。
•确保浸渍均匀,避免气泡和干燥不均。
5. 叠层:•将浸渍好的增强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叠加,形成板材的结构。
•可以采用多层叠加,以增加板材的厚度和强度。
6. 固化:•将叠好的材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固化。
•固化过程中,环氧树脂和硬化剂发生反应,形成硬而坚固的结构。
7. 剪裁和修整:•将固化后的板材剪裁成所需的尺寸。
•进行表面修整,确保平整度和外观质量。
8. 热固化:•将板材放入热固化炉中,进行高温处理,提高板材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
9. 检测和质检:•对板材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10. 包装和出厂:•对合格的环氧树脂板进行包装,并进行标识。
•出厂前进行最终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以上是环氧树脂板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可能会根据产品的具体用途和制造商的工艺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环保和安全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
设计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工艺需要考虑原料配比、反应条件、设备选型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于环氧树脂的原料配比,需要确定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配比比例。
一般情况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配比为1:0.8-1.2,即树脂和固化剂的摩尔比为1:0.8-1.2、此外,还需要考虑添加剂的配比,如溶剂、促进剂、防腐剂等。
确定合适的配比比例可以保证反应的完全性和产品的质量。
其次,对于环氧树脂的反应条件,需要考虑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等因素。
根据环氧树脂的特性,反应温度一般在70-120摄氏度之间,反应时间在1-3小时之间,反应压力一般为正常压力下进行。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另外,对于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工艺的设备选型,需要选择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设备。
常用的设备有反应釜、分离釜、过滤设备、脱水设备、干燥设备等。
这些设备要具备较大的工作容量和高效的操作性能,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另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还需要考虑原料的存储和供给问题。
环氧树脂的原料一般为液态,需要有合适的储存罐和输送系统来保证原料的供给。
对于反应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需要设置合适的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设备,确保环境友好。
最后,对于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工艺的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升,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
综上所述,设计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工艺需要考虑原料配比、反应条件、设备选型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规格书:
建设项目:1000吨/年环氧树脂生产装置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1000吨/年环氧树脂生产装置
2、建设地点:XXXX
3、建设内容:设计、施工购置1000吨/年环氧树脂生产装置,生产
各种型号环氧树脂。
4、主要参数:年产量1000吨;最大蒸汽消耗量4240t/h;最大电量
消耗量7100KW;最大水量消耗量400m3/h;工艺结构为全封闭式合成反应,批次加工;采用气釜合成,气釜蒸汽投加;使用单一原料,不含腐蚀性物
质和有毒物质;设备选型满足突发情况下的超量负荷要求。
二、工艺流程
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反应、蒸发、烘干、洗涤、翻瓶、过滤、研磨、分装、成品贮存共九个过程,简要如下:
1、反应:环氧树脂的合成主要是在反应釜中进行,采用的反应釜主
要有气釜和固定床釜。
2、蒸发:经气动器或分流器将混合物蒸发干净,蒸发期间加热以加
快分离过程。
3、烘干:通过特殊的潮能烘干机,经加热蒸发残余的水分,以达到
规定的要求。
4、洗涤:蒸煮后的环氧树脂经过洗涤机洗涤,清洗去除杂质和残余的溶剂。
5、翻瓶:环氧树脂经过洗涤后通过翻瓶机转移到瓶中。
一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一、引言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
其合成工艺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的传统方法传统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双酚A、缩水甘油醚等原料按一定比例称量;2.缩聚反应:将双酚A和缩水甘油醚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控制温度和时间;3.环氧化:在缩聚反应后,通过加入环氧化剂,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4.分离和提纯: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最终产品。
传统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存在着原料消耗多、能耗高、产物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
三、改进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为了解决传统合成工艺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新型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原料选择:优化原料比例,使用高纯度原料,降低原料消耗;2.缩聚反应条件优化:采用新型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3.环氧化方法创新:采用新型环氧化剂,改善环氧化反应过程,提高产物纯度;4.分离和提纯技术改进:引入先进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提高产物纯度和产率。
改进后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能够显著降低原料消耗,减少能耗,提高产物质量稳定性,符合现代工业的要求。
四、应用前景改进后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对材料性能、质量稳定性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新型合成工艺得到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水性环氧树脂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1. 加工原料:环氧树脂(环氧乙烯醚二聚物),链增长剂(环氧丙烯酸),柔化剂(2-)等。
2. 水溶性助剂:消泡剂、去膜剂、减毒剂、稳定剂等。
二、原料计量与搅拌
1. 按设计配方精确计量环氧树脂、链增长剂、柔化剂等主要原料放入反应槽中。
2. 加入水溶性助剂,开机搅拌均匀,得到均质的原液。
三、反应
1. 调节温度在30-50°范围内,开启动机进行反应12-24小时。
2. 在反应过程中定期取样检测酚类含量,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四、产品处理和包装
1. 反应后产品通过精密过滤除去结垢和杂质。
2. 检测产品标液的酚类含量、值等物化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3. 装填或小袋包装,出库发货。
五、质量控制
品质管理全过程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客户标准。
产1500吨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采用一步法工艺生产双酚A型环氧树脂,即把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在催化剂氢氧化钠作用下进行缩合,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开环和闭环反应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是低分子量的液态环氧树脂。
本文从合成工艺、生产技术、车间布置、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年产Annual output 1,500 Tons Bisphenol A Epoxyres in Process Design Abstract:The design uses a one-step process to produce bisphenol A epoxy resins,epichlorohydrin and bisphenol A that is under the effect of sodium hydroxide condensation catalyst,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performed open-loop and closed-loopa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111224....................................................................................................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艺流程设计.. (5)2.1 工艺流程框图 (5)2.2工艺流程叙述 (6)3物料衡算 (7)3.1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7)894.3 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25)5 设备选型 (26)5.1反应釜的设计 (26)....................................................................................................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氧树脂铸模工艺流程
环氧树脂铸模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1. 制作原型:首先根据所需铸件设计和制作精密的原型模型。
2. 模具准备:对模具基材进行处理,确保表面清洁、干燥和平整,如有必要,使用环氧砂浆修补缺陷。
3. 胶模混合:按照一定比例准确称量环氧树脂和硬化剂,并充分搅拌均匀以形成浇注胶液。
4. 浇注模具: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迅速倒入模具内,填充所有细节部分,可能需要分层浇筑并等待前一层初步固化后继续下一层。
5. 固化与脱模:待环氧树脂在模具中完全固化(时间依据产品厚度和树脂类型而定),然后安全地从模具中取出,得到树脂铸件。
6. 后处理:包括修整铸件边缘、打磨抛光等步骤,最终获得高精度的环氧树脂铸件。
论文设计了一种用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对生产方法、生产工艺、设备装置、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都进行了详细设计说明,这对于环氧树脂的增韧工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环氧树脂应用广泛,利用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有实验室研究,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快推进其工业生产,很有意义。
论文设计有条理,论述全面细致,书写良好。
设计总说明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品种。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耐热及粘接性能,然而环氧树脂在韧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改性来增强其韧性。
本设计中,用聚氨酯来改性环氧树脂来增强韧性,因为聚氨酯具有柔性的大分子链,高弹性及很好的耐振耐磨性能,用来增韧环氧树脂可获得性能优异环氧树脂基体,而环氧树脂增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弹性体改性,因此本设计选用了聚氨酯作为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同时聚氨酯的引入也使体系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设计任务书,本设计进行了年产1000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认知实习,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设计。
针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后产品在技术上的严格要求,本设计选择了相应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条件。
根据有关实验得到结果,改变环氧树脂与聚氨酯两组分的质量比,改性环氧树脂的硬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断裂伸长率、维卡软化点和Tg都发生了变化。
随着聚氨酯加入量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大,但聚氨酯加入量大于20%后,拉伸强度急剧下降,表明80/20时性能最佳,因此本设计中,环氧树脂与聚氨酯预聚体的质量配比取80/20。
因此,本设计中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4。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方法有一步法、预聚体法(二步法)、半预聚体法,一般现在的企业中以一步法,二步法为主。
本设计中选用一步法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一步法是把聚醚二元醇和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有机锡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合成;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有反应型和非反应型,本设计中选用反应型的方法,通过反应型的方法会增加体系黏度,用稀释的方法降低黏度,这样保证了产品的黏度。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设计》技术报告题目:年产30000吨E51型环氧树脂工艺设计姓名:**学号:*************年级:精细化工3班指导教师:***时间:2011 年10 月10 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化工工作站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教师:桑红源目录一.摘要 (1)二.关键词 (1)三.论文 (2)1 环氧树脂定义 (2)2 生产原理 (5)3 E51型环氧树脂产品说明及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6)4 工艺流程设计 (7)5 工艺配方、主要控制参数、消耗定额及主要生产设备 (10)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年产30000吨E51型环氧树脂工艺设计一.摘要:以双酚A(BPA)为主要原材料,合成的环氧树脂称为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环氧树脂,E51型环氧树脂即属于此类树脂,由于它的应用遍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因此又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
它属于缩水甘油醚型。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本工艺采取两步法,并通过五次加碱以减少ECH在碱性介质中的水解损失。
与一步法相比,它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少、工时短、无三废排放和产品质量易调节控制等优点。
本文重点介绍了年产30000吨的E51环氧树脂的工艺原理,设计依据,工艺路线,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选型,产品配方与原料消耗指标等内容。
二. 关键词:E51环氧树脂;二步法;工艺流程设计;五次加减绪论1.1环氧树脂定义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泛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为骨架并能通过环氧基团反应形成有用的热固性产物的高分子低聚体(0ligolner),是一种从液态到粘稠态、固态多种形态的物质。
它本身几乎没有单独使用的价值,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熔聚合物才有应用价值,故属于热固性树脂。
最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
环氧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重要合成材料。
它具有很强的附着力、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设计一个年产3万吨的环氧树脂工艺,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产品的原材料和配方。
环氧树脂主要由环氧树脂单体、固化剂、稀释剂和助剂组成。
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市场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环氧树脂单体和固化剂。
例如,选择刚性环氧树脂单体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选择柔性环氧树脂单体可以增加其韧性和柔软性。
同时,合理选择稀释剂可以调节产品的流动性和涂装性能。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工艺流程。
环氧树脂的制备通常包括单体合成、混合、固化和后处理等步骤。
单体合成是将环氧树脂单体合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树脂基体,通常通过聚合反应或环氧化反应进行。
混合是将固化剂、稀释剂和助剂等添加到树脂基体中进行均匀混合。
固化是将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固化反应,形成具有所需性能的树脂材料。
后处理包括产品的研磨、清洗、干燥等步骤,以获得最终的产品。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生产设备和工艺参数。
根据年产3万吨的目标产量,我们可以选择大型反应釜、混合槽、固化窑等设备。
反应釜和混合槽应具备搅拌、加热、冷却等功能,以满足反应和混合过程的需求。
固化窑应具备恒温控制和通风排气功能,以实现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同时,我们需要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如反应温度、固化时间、混合速度等,通过试验和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质量控制和环保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产品的生产和检测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危险品储存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年产3万吨的环氧树脂工艺需要从原材料和配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工艺参数、质量控制和环保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环氧树脂模压成型工艺流程环氧树脂模压成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制造工艺,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模具设计、树脂涂布、脱泡固化、硬化成型和后续处理等步骤。
首先,在环氧树脂模压成型工艺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直接影响成型零件的质量和成型效率。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要求等方面,确保模具结构合理、易于制造和使用。
在模具设计确定后,接下来是树脂涂布的过程。
树脂是环氧树脂模压成型的关键材料,其选择直接决定了成型零件的性能和外观。
在树脂涂布过程中,需要将环氧树脂根据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在模具内均匀涂布。
树脂的均匀涂布可以保证成型零件的密实性和表面质量。
脱泡固化是环氧树脂模压成型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树脂涂布后,需要将模具进行脱泡处理,以去除树脂中的气泡,确保成型零件的密实性。
脱泡的过程通常需要将模具放置在真空环境中,利用真空负压将气泡排出树脂,然后进行固化处理,使树脂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成型。
硬化成型是环氧树脂模压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固化处理后,即可进行硬化成型。
硬化的过程需要根据环氧树脂的性质和工艺要求,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树脂完全固化。
硬化完成后,可取出成型零件进行后续处理,如去除余料、表面处理等。
最后,在环氧树脂模压成型工艺中,需要注意控制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确保成型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要定期对设备和模具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稳定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环氧树脂模压成型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综上所述,环氧树脂模压成型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制造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精心操作。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升成型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愿我们在环氧树脂模压成型领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行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1。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方案标题: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方案:从原料选取到产品优化的综合分析摘要:本文将介绍环氧树脂生产工艺的设计方案,从原料选取到产品优化,通过深入探讨关键环节和技术参数,旨在帮助您了解环氧树脂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
同时,我会分享我对环氧树脂生产的观点和理解,让您对这一领域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第一部分:引言1.1 环氧树脂的应用前景1.2 相关环氧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原料选取2.1 主要原料介绍:环氧树脂和固化剂2.2 原料质量要求和选择标准2.3 原料配比设计和优化第三部分:反应工艺3.1 树脂合成反应过程3.2 固化反应的控制和监测3.3 温度、压力和搅拌方式的选择与调控第四部分:加工工艺4.1 反应物料的贮存和处理4.2 粘度调节与稀释剂的应用4.3 水分控制与溶剂去除第五部分:产品优化5.1 助剂选用与影响因素5.2 增韧剂和填料的应用及效果评估5.3 产品质量检测与改进方案第六部分:总结和回顾6.1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的关键要素6.2 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发展方向6.3 对环氧树脂生产工艺的观点和理解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将对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方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我们先从原料选取开始,详细介绍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选择标准和质量要求,然后探讨了反应工艺和加工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参数。
同时,我们还讨论了产品优化的相关问题,包括助剂选用、增韧剂和填料的应用以及产品质量检测与改进方案。
最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提出了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的关键要素,并分享了对这一领域的观点和理解。
我对环氧树脂生产工艺的观点和理解是: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在工艺设计中,选择适宜的原料、合理控制反应工艺参数、优化加工工艺、精确进行产品优化是关键。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例如新型助剂的应用、工艺流程的优化等,将进一步推动环氧树脂产业的发展。
环氧树脂施工工艺设计1.引言2.材料准备在进行环氧树脂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所需用量,根据施工面积和厚度计算所需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量。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搅拌桶、搅拌器、滚筒、刮刀等。
3.施工准备在进行环氧树脂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面,确保其干燥、平整,并清除任何尘土、油污等杂质。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基面处理,包括打磨、喷砂等,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附着力。
4.施工步骤(1)搅拌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照规定的配比,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倒入搅拌桶中。
使用搅拌器将两种物质充分混合,直到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2)涂布环氧树脂:使用滚筒或刷子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涂布在施工面上。
在涂布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涂布,确保涂层的厚度一致。
(3)放置和固化:将涂布好的环氧树脂放置在施工现场,根据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等待其固化。
固化时间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
(4)修整和修复:在环氧树脂固化后,进行修整和修复工作。
使用刮刀等工具,将不平整、凹陷等缺陷处进行修整,确保施工面平整、光滑。
(5)表面处理: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研磨、抛光等,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光泽和美观度。
5.防护措施在进行环氧树脂施工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环氧树脂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其次,注意通风,在施工现场设置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环氧树脂挥发物的积累。
另外,处理废弃物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结语本文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环氧树脂施工的工艺,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准备、施工步骤、防护措施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施工操作,可以确保环氧树脂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施工要求。
目录中文摘要第一章绪论1.1环氧树脂定义1.2、环氧树脂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1.3、环氧树脂的特点和用途1.4、环氧树脂的常用技术术语和质量指标1.5、环氧树脂的分类第二章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2.1、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2.2、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的性质第3章工艺流程设计3.1 工艺流程框图3.2工艺流程叙述第4章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设计4.1工厂设计的容与规4.2 厂址的选择4.3 车间的布置4.3.1 辅助生产和行政-生活布置4.3.2 厂房的布局4.3.3 厂房的长、宽、高和层数确定.4.3.4 厂房布置第5章“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5.1 废水的处理5.2 套用和回收利用5.3、环境保护措施第6章环氧树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摘要:环氧树脂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目前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和中分子量固体环氧树脂,一般都采用一步法工艺;高分子量环氧树脂采用二步法。
二步法工艺的优点:与一步法相比,它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少、工时短、无三废排放和产品质量易调节控制等优点。
以双酚A(BPA)为主要原材料,合成的环氧树脂称为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环氧树脂,由于它的应用遍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因此又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
它属于缩水甘油醚型。
本文介绍了年产3000吨的环氧树脂的车间设计,从技术、工程经济、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容主要包括:设计依据,工艺路线论证,工艺流程设计,车间布置设计,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劳动组织,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工程经济,工艺细节改进设计等容。
关键词:环氧树脂;二步法;车间工艺设计论述1.1环氧树脂定义定义:分子中含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最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
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英文名称:Diglycidyl ether of bis phenol A(缩写DGEBP A)1.2、环氧树脂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
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
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
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
1934年Schlack用胺类化合物使含有大于一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聚合制得了高分子聚合物,并作为德国的专利发表。
1938年这后的几年间瑞士的Pierre castan及美国的S.O.Greenlee所发表的多项专利都揭示了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经缩聚反应能制得环氧树脂;用有机多元胺类或邻苯二甲酸均可使树脂固化,并具有优良的粘接性。
这些研究成果促使了美De Voe-Raynolds公司在1947年进行了第一次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环氧树脂的制造。
不久瑞士的CIBA公司、美国的Shell公司以及De Chemical公司都开始了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开发工作。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氧树脂在电气绝缘浇铸、防腐蚀涂料、金属的粘接等应用领域有了突破。
于是环氧树脂作为一个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了。
我国的环氧树脂的开发始于1956年,在、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
1958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
生产的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以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品种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我们必须用跳跃式发展模式,向着“规模化、高纯化、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功能化”六化方向发展,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环氧树脂的需求。
1.3、环氧树脂的特点和用途(1)粘接强度高,粘接面广。
几乎可粘接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有“万能胶”的美称。
(2)良好的加工性。
加工时常温常压。
广泛用作涂料、灌封料及浇注料等。
(3)优异的电绝缘性。
用作绝缘材料、电工浇铸及电子灌封(4)机械强度高。
用作结构胶、高强耐磨地坪等。
(5)收縮卛低。
尺寸稳定,不易变形,不易开裂等。
(6)稳定性好,防腐性能优异。
广泛用作防腐涂料。
1.4、环氧树脂的常用技术术语和质量指标(1)平均聚合度(n)分子中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称为聚合度。
由于环氧树脂是聚合度不同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聚合度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聚合度。
平均聚合度决定了环氧树脂分子量的大小(2)平均分子量(M)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与聚合度成正比例。
所以也可以说环氧树脂是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它们分子量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
(3)分子量分布由于环氧树脂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通常用分子量分布来表示。
环氧树脂在合成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差异、工艺操作条件不同等,导致产品的分子量分布亦不相同。
平均分子量相同的环氧树脂,如果分子量分布不同,那么其某些物化性能也不同。
分子量分布越窄,则树脂性能越稳定。
(4)环氧基含量反应活性极大的环氧基是环氧树脂的重要官能团,其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因此它是控制和鉴定环氧树脂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环氧基含量来划分不同型号的环氧树脂。
环氧基含量有以下三种表示方法:a、环氧值(Ev)环氧值是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厂家习惯采用的表示方法。
它是指每100g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称为环氧值。
单位:eq/100g。
b、环氧当量(En)环氧当量是美国、西欧和日本习惯使用的表示方法。
它是指含有1克当量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称为环氧当量。
单位:g/eq。
环氧当量、分子量和环氧值之间的换算关系:En=M/2=100/Ev。
c、环氧基百分含量(Ec)环氧基百分含量是俄罗斯、东欧等国习惯采用的表示方法。
它是指环氧树脂的每一分子中所含环氧基的百分比含量。
单位:%。
它与环氧值之间的关系Ec=Ev×43。
(5)软化点环氧树脂是一种混合物,没有明确的熔点,只有一个熔融温度围,称为软化点。
单位:℃。
(6)黏度黏度是环氧树脂应用时十分重要的指标,它对操作性、脱泡性等有很大影响。
单位:Pa.s或mpa.s。
黏度与分子量成正比例,黏度和软化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大小。
单位换算1Pa.s(帕斯秒)=1000mpa.s(毫帕斯秒)=1000cP(厘帕斯)。
(7)杂质含量环氧树脂的主要杂质包括总氯(有机氯、无机氯)、挥发份及带色基团等。
现生产中要尽量减少杂质的含量。
1.5、环氧树脂的分类由于原材料与生产工艺的不同,环氧树脂有许多种类和型号,也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若按其化学结构和环氧基的结合方式可分为以下六大类:缩水甘油醚型、缩水甘油酯型、缩水甘油胺型、脂环族型、线性脂肪族型和混合型环氧化烯烃。
以双酚A(BPA)为主要原材料,合成的环氧树脂称为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环氧树脂,由于它的应用遍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因此又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
它属于缩水甘油醚型。
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市场占有量约占环氧树脂总量的85%。
本书中所说的环氧树脂,如不加具体说明,便是指BPA型环氧树脂(又称E型环氧树脂)。
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根据其分子量的高低,可分为低分子量树脂(M≤400)、中等分子量树脂(M=400-1400)、高分子量树脂(M=1400-8000)和超高分子量树脂(M=10万-45万)。
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能,随分子量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下:分子量↑软化点↑环氧值↓环氧当量↑羟基含量↑固化物柔韧性↑固化物硬度↓固化温度↑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固化主要通过环氧基反应,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环氧基的作用减少,羟基作用增大,超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则不需要借助固化剂便能形成坚韧的涂膜。
第二章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1、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1)BPA :白色片状或粒状晶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醇、 醚、丙酮及碱性溶 中,室温下微溶于甲苯、二甲苯,加温下溶解度急剧增加。
(2)ECH :是一种易挥发、无色透明液体,有毒!对皮肤有灼伤作用,能严重刺激眼睛,具有和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有麻醉性,能溶解于醇、醚及甲苯中,微溶于水。
比重1.18,纯品沸点116.2℃。
取样化验时,要取上层。
(3)液碱:淡紫色液体,无机械杂质,强碱性,腐蚀性较强。
(4)甲苯:无色有芳香性气味的易燃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和丙酮。
比重0.866,纯品沸点110.28℃,取样化验时,要取下层。
第3章 工艺流程设计3.1 工艺流程框图:上一章已对工艺路线进行了选择,在此基础上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组成和顺序如下图所示: 3.1. 1 合成:700C双酚 环氧氯丙烷循环使用环氧氯丙烷NaOH3.2工艺流程叙述:下面流程是从中试角度来进行描述的,其中所用投料量1. 把双酚A 投入溶解釜中,然后通过环氧氯丙烷,将夹套通水蒸气的温度加热升温到70O C 左右。
2. 溶解后,用泵压入带搅拌的反应釜,开始搅拌,并滴加碱液。
控制反应温度为50-55O C ,维持一定时间至反应结束后,再在 100减压至94.661kPa ,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供循环使用。
3. 回收结束后再次加入苯溶解,在 65~700C 下再次加碱液,反应结束后用夹套水冷却,静置,把苯溶液抽吸到回流脱水釜,下层的盐脚可以加苯萃取一两次,抽吸后放掉。
4 在回流脱水釜回流至蒸出的苯清晰珠为止。
然后冷却,静置. 经过滤器至贮槽,沉降后抽人脱苯釜脱除苯,先常压无液温110O C 以上开始减压至140-143O C 无馏出液为止,放料,即得成品。
第4章 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设计4.1工厂设计的容与规:工厂布置是设计的一个要环节,其布置是否合理,不仅与施工、安装、建设、投资密切相关,而且与车间建成后的生产、管理、安全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工厂布置涉及的对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各种物料和从事生产的操作人员工厂布置的基本任务是结合厂区自然条件和外部条件确定生产工厂中各种机器设备的空间位置,使获得最经济合理的物料和人员的流动路线。
就大的空间围而言,就是在一个地区厂位置的确定是为就寻找最佳的厂外运输路线;就小围而言,就是在一个厂区,厂房位置的确定是为了寻找最佳的厂运输路线。
这说明厂址选择工作和工厂布置工作任务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在不同工作阶段工厂布置的着重点。
对于工厂布置,按我国习惯分法,可划分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
车间布置是工艺专业向其他非工艺专业提供开展车间设计的基础资料之一。
若车间布置不合理,不仅将直接影响到操作条件的好坏、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还导致基建时工程造价高、施工安装不便,甚至造成车间建成出现一系列生产和管理的负面问题;因此本设计在车间布置时严格遵守如下设计规和规定:GBJl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1987年)T5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78年)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1985年)HGJ21-89 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格(化学工业部1989年)中华人民国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1987年,试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1998年修改)药品生产管理规(中国医药工业公司,1985年)洁净厂房规(GB50073-2001)4.2 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应从国家政策、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的这条生产工艺路线属于污染较严重的一种,建议不要把厂址选在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