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98.00 KB
- 文档页数:49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为了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上报验收工作,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对象清查数据上报(一)上报资料内容及要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逐级上报的清查数据成果,应包括如下资料:1、《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开展情况,②水利普查区划数量及分布,③各类普查对象数量及分布(依据清查结果汇总),④清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⑤进一步做好清查登记工作的措施和打算。
2、《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汇总表》(见附件1)。
清查数据汇总表主要反映各类普查对象的数量、构成及分布。
编制清查数据汇总表,应在运用基层登记台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汇总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一步整理分析完成。
3、《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清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数据审核的内容、方法和依据;②清查数据的总体质量情况,包括清查对象漏报、错报情况、清查表数据漏填错填情况、清查数据汇总结果(主要指各类普查对象数量、构成和分布等汇总指标)的合理性,与已有数据成果的一致性等;③数据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置情况,包括一些数据处理特殊情况说明;④下一步做好普查对象补查、补报的措施和建议。
4、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文件。
数据内容为本级水利普查区划范围,所有普查对象清查结果的数据记录集合。
(二)上报资料格式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同时上报清查数据成果的电子文档1份和纸质文档资料2份。
1、电子文档。
包括:清查数据为slpc格式的文件(即基层登记台帐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要求),文字报告和汇总表为金山office或微软office文件格式。
水利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水利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水办[2011]161号2011年4月2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档案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档案局,部直属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精神,为切实加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促进各级水利普查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水利普查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现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结合实际,在水利普查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水利普查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普查工作档案管理规定》和《水利档案工作规定》,结合水利普查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普查档案是指全国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水利普查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
水利普查档案属于水利科技档案范畴,是水利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依据国家档案法规和本办法要求,建立健全水利普查档案工作制度,认真履行档案工作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水利普查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有效利用。
第四条水利普查档案工作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档案工作应接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表上报阶段督导检查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表上报阶段各项工作,指导各流域机构、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做好普查表的填报与审核、普查数据的逐级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根据《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1号)和《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2号)要求,特制定填表上报阶段督导检查工作方案。
一、督导检查目的通过开展填表上报阶段的督导检查,督导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推动、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完成任务,确保水利普查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
二、督导检查依据1、《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水规计[2010]498号);2、《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账建设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0‟92号);3、《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1‟20号);4、《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1‟6号);5、《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1‟38号);6、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1号);7、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2号);8、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有关技术规定和文件。
三、督导检查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一)主要内容针对填表上报阶段的总体工作安排,督导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技术准备方面。
检查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在正式普查表填报前,是否按照国水普办…2012‟1号文要求,做好了有关技术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是否组织完成地、县级水利普查机构水利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升级换代,尤其是单机部署地区;●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是否已将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下发的河湖名录和水资源分区名录、相关的电子图下发至县级水利普查机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是否根据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下发的河流名录和矢量图编制完成100m2及以上分县河流名录和分县河段长度,并下发至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是否已按照普查时点要求,完成普查对象名录的复核确认和更新工作;●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是否已完成各专业普查表的所有数据采集工作,包括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和空间数据等;●是否按照国务院水利普查办第二阶段普查培训安排完成了地县级普查培训工作,尤其是关于普查表数据表内表间审核、关联审核、归并审核、逐级汇总审核等培训工作;●是否已进行了软硬件环境的优化,确保普查数据录入与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等等。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及相关工作要求,制定《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主要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的任务、内容、措施和方法进行规定。
具体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按照水利普查各阶段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质量是水利普查工作的生命,质量控制是确保水利普查成功的关键。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水利普查资料的收集和填报工作,不得指使、默许和姑息弄虚作假行为,不得肆意篡改普查资料,并按照本《细则》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第四条质量控制的目标。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水利普查工作依法开展、规范实施,确保普查对象应查尽查、不重不漏,确保普查内容应填尽填、完整规范,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来之有据,确保普查成果符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各项目标要求。
第五条质量控制的任务。
为确保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分阶段组织做好检查督导、审核验收、抽查评估等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水利普查工作和各阶段数据成果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六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全过程、全员质量控制原则。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前、事中和事后影响水利普查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尽可能前置质量控制关口,加强对水利普查重要内容、关键节点、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
切实将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水利普查的每一个岗位和人员,构建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
二是坚持逐级、分类质量控制原则。
逐级明确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的责任和要求,尽可能将普查质量问题控制在下级普查机构、基层填表单位和数据采集现场,确保质量控制要求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各技术支撑单位和统计、业务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尽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分类做好普查质量问题分析与诊断,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切实有效。
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月目录一、组织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行环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重要工作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分工和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数据处理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涉密资料使用及保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数据上报 (7)九、工作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行方案为有序开展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保证其顺利实行,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实行细则》以及结合本县实际状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模式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旳数据处理工作在五河县水利普查办公室领导下,在省市水普办数据处理组旳技术指导下,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行、逐层上报、超级汇总、集中处理、专业把关”旳原则统一组织实行。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阶段数据审核、上报和验收办法正文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上报和验收办法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5月目录一、对象和流程 (1)二、各级普查机构职责和时间安排 (5)三、数据审核 (6)(一)清查数据审核内容 (6)(二)清查数据审核遵循的原则 (7)(三)清查数据审核形式及要求 (7)(四)集中会审审核结果处理 (10)四、数据上报 (12)(一)上报资料内容及要求 (12)(二)上报资料格式 (13)(三)上报方式 (13)(四)上报程序 (13)五、数据验收 (14)(一)验收内容与依据 (14)(二)组织实施 (15)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上报和验收办法为切实做好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全面完成普查对象清查工作,确保清查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细则》、《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及其相关工作规定和技术要求,特制定《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上报和验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本《办法》由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水普办”)组织编制,各级普查机构应遵照执行,切实推动和开展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上报和验收工作。
一、对象和流程本《办法》涉及的清查数据是指已填报的清查表(共32张表),见表1。
其中,河湖基本情况普查由省水文局全面负责(共9张表),并遵照本《办法》规定完成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审核、上报和验收工作。
省、地和县级普查机构完成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灌区专项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6个专项清查数据的审核、上报和验收工作(共23张表)。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对象数据审核、上报和验收流程见图1。
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省级验下班作方案为切实做好水利普查清查数据省级验收,提高数据质量,依照国普办《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治理方法》和《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验收规定》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大体原那么依照统一方式、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工负责的原那么,省级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验下班作由省水利普查办统一领导,省水利普查办有关成员单位、各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省级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验下班作以对象清查数据为中心,以质量操纵为主线。
二、要紧任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全省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进行汇总、审核、验收,全面、客观、真实评判数据质量,完成省级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验收和上报。
三、要紧内容(1)资料完备性检查。
检查上报资料是不是完整、内容是不是齐全、格式是不是正确、程序是不是标准、上报资料之间是不是矛盾。
(2)数据功效审查。
对数据功效进行审查,检查汇总数据的合理性、逻辑关系的一致性等。
对数据质量进行抽查,定量评估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
(3)评价清查数据质量。
依据上报资料检查、数据功效审查结果等对清查数据质量进行评判。
四、验收程序(1)组建验收组。
验收组由普查办领导、水利厅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有关技术支撑单位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拟定验下班作方案。
对验收的组织实施、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时刻安排等作出具体安排。
(3)进行数据审核。
依照验下班作职责分工,由验下班作组人员分专业对清查数据进行审核,形成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1)全面审核。
通过对对象清查数据汇总表的审核分析和历史资料比对,检查普查对象数量、结构和散布的合理性,分析和核实异样值数据的靠得住性。
2)抽样复核。
别离抽取必然比例的普查样区(抽样比例见附件1)进行数据复核。
一是通过对象关联关系检查、与历史资料比对等方式,审查对象清查漏报(即,存在关联对象或历史资料存在、并已经核实,但未报清查名录数据)和错报情形(即,虽报清查名录数据,但对象类别界定错误),计算普查对象漏报率和错报率。
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一、总体要求 (1)二、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 (1)三、数据处理人员岗位设置 (2)(一)五类数据处理人员岗位 (2)(二)省级、县级数据处理人员专用岗位 (3)四、专用软件开发部署和环境准备 (3)(一)专用软件部署 (3)(二)数据处理环境建设 (4)五、前期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4)(一)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4)(二)水利普查区划和流域分区 (5)(三)工作图册编制与分发 (5)六、清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6)(一)县级清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6)(二)地市级及以上清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7)七、普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8)(一)县级普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8)(二)地市级及以上普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9)八、进度安排 (11)(一)县级数据处理进度安排 (11)(二)地市级数据处理进度安排 (11)(三)省级数据处理进度安排 (11)九、保障措施 (12)一、总体要求1、数据处理工作应遵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中明确规定的技术路线和其它相关要求。
2、各专业技术人员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人员等要密切配合,严格遵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的规定,按照水利普查工作的总体进度安排,合理安排数据处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数据处理工作如期完成。
3、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明确数据处理岗位设置和职责,制定相关管理规定,落实责任分工,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把质量关,确保水利普查数据质量。
4、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系统备份、数据备份、病毒防护、运行监控等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保密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做好普查数据保密和安全的相关技术防范措施建设。
二、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1、主要任务各级水利普查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包括:普查基础资料准备,环境准备和专用软件部署,各级数据处理人员的培训,各类普查数据的录编审汇、上报验收、质量抽查、分析加工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正安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正水普办[2011]14号-------------------关于报送《正安县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县级验收成果》的报告市水普办: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和黔水普办[2011]66号《关于对市级水利普查清查成果数据进行抽查验收的通知》有关要求,我县成立“正安县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成果验收工作组”于2011年6月28日~30日对正安县土坪镇、安场镇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成果进行了核查验收。
现将《正安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县级验收成果》报送市水普办,请予审核。
附:《正安县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成果验收的意见》正安县水利普查办公室二○一一年七月一日遵义市正安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成果验收的意见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规定,并参照黔水普办[2011]66号《关于对市级水利普查清查成果数据进行抽查验收的通知》的要求,正安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水普办)成立“正安县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成果验收工作组”,于2011年6月28日~30日对正安县土坪镇、安场镇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成果进行了抽查验收。
验收工作组在内业审核的基础上,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质量抽查办法》(国水普办[2011]47号)的要求,对清查对象进行了现场抽查和复核,并在现场与土坪镇、安场镇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土坪镇、安场镇水利普查办)交换了意见,提出了整改要求,验收意见如下:一、正安县行政区划情况正安县位于贵州北部,县境东西长62.5km,南北宽79.2km,国土面积2595km2。
东邻务川,南靠凤冈、湄潭,南西靠绥阳,西界桐梓。
全县辖19个乡镇,其中11个镇,6个乡,2个少数民族乡,144个村,6个社区、2个居委会,1844个村民组。
全县总人口62.3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0042万人,非农业人口4.3728万人。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家级数据汇总分析工作安排一、接收入库1、各地整改重报表格数据的接收、入库、分发与内网发布(10月18日)●国普办、各流域机构同步开展表格数据接收处理工作。
●国普办接收各地上报数据,并及时通过内网将上报数据导入表格数据接收库。
●水利信息中心及时将入库数据分发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在入库处理完成后,通过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在水利部内网发布表格数据接收库,供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和各流域水利普查机构进行跨专业、跨流域查询分析。
2、各地整改重报空间数据的接收、入库与内网发布(10月25日)●国普办、各流域机构同步开展空间数据接收处理工作。
●国普办接收各地上报空间数据,及时交由水利信息中心进行检查,导入空间数据接收库。
●水利信息中心在10月20日前,完成各地上报空间数据入库处理,并在10月25日前,通过水利普查空间数据质量协查系统,及时在水利部内网发布空间数据接收库,供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和各流域水利普查机构进行空间数据查询、审核、分析时使用。
3、河湖、水保数据的接收、入库和发布(10月20日)●河湖组协调南科院,向国普办提交并向流域水利普查机构分发(1)河湖名录数据;(2)河湖数字水系矢量数据,包括河湖水系轴线和流域分区单元的空间线划数据;(3)河湖基本情况、水文(位)站、最大洪水等普查表数据。
●水保组协调水保中心,向国普办提交(1)日降水量、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2)水蚀、风蚀、冻融蚀野外调查数据;(3)侵蚀沟道普查表数据;(4)水保措施、治沟骨干工程等普查表数据;(5)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图、侵蚀沟道图。
●水利信息中心,完成河湖、水保表格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合并处理、入库和内网发布。
二、汇总分析4、各地整改重报数据的复核确认(10月20日)●各流域水利普查机构,在10月15日前,向国普办提交相关地区普查数据审核整改落实情况的检查报告。
●国普办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对各地上报数据进行复核确认,并就复核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省级水利普查机构进行沟通协调。
水利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家档案局•【公布日期】2012.05.24•【文号】水办发[2012]249号•【施行日期】2012.05.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档案管理正文水利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水办[2012]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及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及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及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部队后勤部、水利都直属各单位:为加强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工作的管理,规范档案验收行为,统一档案验收标准,确保档案验收质量,更好地促进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工作的开展,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水办[2011]161号)和国家有关档案法规制度要求,水利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在验收过程中要严格验收标准与程序,切实把好档案验收质量关,确保水利普查档案能够达到完整、准确、系统要求。
水利部和国家档案局将结合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工作开展情况,会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办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有关单位组织的档案验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档案局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验收质量,依据水利部、国家档案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水办[2011]16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普查档案特点,制定本办法。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省级水利普查数据上报与验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规定,省级以下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一、上报资料及要求省级水利普查机构上报的普查成果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水利普查调查成果1、普查数据汇总表。
包括:(1)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汇总表(共24张),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国水普办[2011]40号)的有关要求,对经过普查对象复核确认、补充完善后的清查表数据进行汇总。
(2)普查数据汇总表(共102张,见附件1),按地级普查区划、二级流域水系和地级行政区划套三级水资源分区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利用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进行处理、打印或导出,形成正式上报的汇总表成果。
2、普查基础数据集。
包括通过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专用系统录入处理的所有清查表数据、取用水台账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辅助表数据。
3、普查成果分析报告与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1)普查成果分析报告,包括普查区经济社会与水利发展概况,普查对象数量及主要成果,数据审核及质量状况等内容(具体编写格式及要求,见附件2)。
(2)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报告,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审核办法》有关要求分专业编制。
(二)水利普查对象空间标绘成果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国水普办[2011]10号)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1]31号)的有关要求,上报普查对象空间标绘的电子数据和相关资料。
(三)全口径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推算成果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2]13号)的有关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形成如下成果。
1、全口径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汇总表(共15张,详见附件3)。
相关汇总表用全国统一下发的水利普查供用水量汇总平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打印或导出。
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按地级行政区划套三级水资源分区进行汇总计算,形成正式上报的汇总表成果。
2、全口径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推算成果分析报告。
报告应从经济社会指标获取和按三级水资源分区离散化处理、调查数据汇总及用水指标推算采用、分行业净用水计算、区域全口径供用水量汇总、区域供用水量平衡等6个方面对全口径经济社会用水成果的形成进行说明,并对全口径推算成果与常规水利水务统计、水资源公报等已有成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
详见附件4。
(四)大型水利工程资料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大型水利工程上报资料要求》(国水普办[2012]7号),提交相关成果资料。
(五)河湖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情况的普查成果按照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水土流失情况普查的有关成果要求,进行汇总上报。
(六)普查工作报告从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人财物等保障措施落实、组织推动、人员培训、宣传动员、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等)、普查对象清查、台账建设、数据获取、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保密工作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对普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具体编写格式及要求,见附件5。
(一)上报形式水利普查成果的报送形式包括纸介质和光盘介质。
1、纸介质成果。
包括各类普查数据汇总表、成果分析报告、大型水利工程资料、空间数据上报材料和普查工作报告等。
各类纸质成果要按照A4幅面、70克规格白色复印纸打印装订成册,上报数量分别为3份。
2、光盘介质成果。
包括普查基础数据和空间标绘数据成果、各类汇总表、数据成果分析报告和普查工作报告。
(1)普查成果分析报告和普查工作报告。
金山或微软办公系统文字处理格式的电子文档各一份,有关内容与纸质报告一致。
(2)各类普查汇总数据。
金山或微软办公电子表格文件格式的电子文档一份,有关内容与纸质报告一致。
(3)普查基础数据集。
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专用软件封装数据格式(SLPC格式)的文件一份。
(4)空间标绘数据。
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数据封装格式文件一份,包括相关上报材料文件各一份。
(二)上报方式纸介质和光盘介质普查成果均由专人报送。
报送人员必须2人以上,且均应为水利普查机构正式人员。
(一)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汇总上报水利普查成果前,要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以下简称《数据审核办法》,国水普办[2012]12号)及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2]17号)所要求的流程、方法和标准,对本地区水利普查数据质量进行审核把关,做好审核结果处置和审核报告编写,并通过本地区专家审查、成果协调和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审议。
其中,上报的普查数据汇总表(102张),应在对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中228张汇总表进行全面审核无误后,方可逐一打印、盖章和成册后报出;上报的普查成果分析报告,应在完成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的基础上进行。
(二)水利普查数据成果要以省级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公文上报。
公文名称为《关于上报XX水利普查区水利普查数据成果的报告》,并附普查成果上报资料清单,见附件6。
(三)纸介质的普查汇总表、成果分析报告和普查工作报告等,应分别装订成册,并由省级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签字,加盖省级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章。
(四)省级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将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同时,抄报相应的流域机构水利普查办公室。
(五)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正式上报普查成果后,要随时接受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审核质询,并按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审核意见,做好复核、确认和答复。
必要时,做好成果完善和重报工作。
正式普查成果一经上报,未经上级水利普查机构许可,不得重报。
四、普查成果验收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完成各省级水利普查成果审核后,组织做好省级水利普查成果的验收工作。
普查成果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普查成果的完备性验收和普查数据的质量验收。
普查成果的完备性验收,主要根据全国水利普查统一要求和本省水利普查新增任务,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普查形成的最终成果进行完整性验收;普查数据的质量验收,主要根据普查数据质量合格认定标准(详见《数据审核办法》及技术规定要求),结合本省普查数据成果审核审定情况和上级水利普查机构下发的审核意见,对本省水利普查数据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分项评价和分地区评价。
省级以下水利普查成果的验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由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规定。
五、汇总上报时间安排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按照《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2号)的时间节点安排,组织做好普查成果汇总、审核、上报工作,在2012年6月25日至30日,报送水利普查调查成果、普查对象空间标绘成果和大型水利工程资料;在2012年8月25日至31日,报送全口径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推算成果和水利普查工作报告。
附件1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表单位: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上报日期:2012年月日目录一、水利工程基本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1、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0-1-1)2、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0-1-2)3、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1-1-1)4、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1-2)5、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1-3)6、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2-1-1)7、水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电站类型、工程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1-2)8、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1-1)9、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1-2)10、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4-1-1)11、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1-2)12、引调水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5-1-1)13、引调水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取水水源类型、引水方式、工程规模、工程任务分类(表号:H205-1-2)14、堤防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6-1-1)15、堤防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堤防类型、堤防级别、堤防型式分类(表号:H206-1-2)16、农村供水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集中分散、供水规模分类(表号:H207-1-1)17、农村供水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源类型、工程类型、供水方式分类(表号:H207-1-2)18、农村水工程规模汇总表—按地区、水源类型、工程类型、供水方式分类(表号:H207-1-3)19、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及供水人口汇总表—按地区、供水规模分类(表号:H207-1-4)20、塘坝工程数量和容积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8-1-1)21、塘坝工程主要效益汇总表--按地区、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8-1-2)22、窖池工程数量、容积、主要效益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8-1-3)(二)按流域水系分类23、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0-2-1)24、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0-2-2)25、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1-2-1)26、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2-2)27、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2-3)28、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表号:H202-2-1)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2-2)30、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2-1)31、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2-2)32、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4-2-1)33、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2-2)34、堤防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6-2-1)35、堤防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堤防类型、堤防级别、堤防型式分类(表号:H206-2-2)(三)按水资源分区分类36、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0-3-1)37、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0-3-2)38、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1-3-1)39、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3-2)40、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3-3)41、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2-3-1)程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3-2)43、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3-1)44、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3-2)45、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4-3-1)46、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3-2)二、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47、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1)48、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2)49、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经济社会指标汇总表--按调查对象所在地分(表号:H300-1-3)50、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指标分析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4)(二)按水资源分区分类51、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1)52、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2)53、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经济社会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3)54、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指标分析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4)三、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55、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1-1-1)56、规模以上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1-1-2)57、规模以下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主要取水用途分类(表号:H401-1-3)58、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2-1-1)59、河流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3-1-1)60、湖泊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分类(表号:H404-1-1)61、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5-1-1)62、入河湖排污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规模分类(表号:H405-1-2)(二)按流域水系分类63、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1-2-1)64、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2-2-1)65、河流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3-2-1)66、湖泊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4-2-1)67、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5-2-1)68、入河湖排污口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规模分类(表号:H405-2-2)(三)按水资源分区分类69、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1-3-1)70、规模以上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1-3-2)71、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2-3-1)72、地表水水源地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取水水源类别、水质目标类别、供水用途分类(表号:H402-3-2)73、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5-3-1)四、水土保持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74、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506-1-1)75、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507-1-1)(二)按流域水系分类76、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按流域分类(表号:H506-2-1)五、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77、普查表填表单位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1)78、普查填表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2)79、普查填表单位信息化情况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3)80、水利单位供水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4)81、水利行政机关财务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1-1-1)82、水利事业单位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2-1-1)83、水利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3-1-1)84、水利社团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4-1-1)85、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5-1-1)六、灌区专项(一)按行政区划分类86、灌区专项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700-1-1)87、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节水灌溉方式分类(表号:H701-1-1)88、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地区、水源工程分类(表号:H701-1-2)89、灌区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灌区规模分类(表号:H702-1-1)90、灌区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地区、渠(沟)道级别分类(表号:H702-1-2)91、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水资源三级区、节水灌溉方式分类(表号:H701-3-1)92、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水资源三级区、水源工程分类(表号:H701-3-2)七、地下水取水井专项(一)按行政区划分类93、地下水取水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0-1-1)94、规模以上机电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1-1-1)95、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2-1-1)96、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3-1-1)(二)按水资源分区分类97、地下水取水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0-3-1)98、规模以上机电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1)99、规模以上机电井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2)100、规模以上机电井2011年取水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3)101、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2-3-1)102、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3-3-1)附件2: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章)二〇一二年月审定:审核:编写:(报告正文)一、概述本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河湖水系、水资源条件和水利水务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