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
- 格式:pdf
- 大小:115.98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2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的数,要视情况而定。
2、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估大或估小)往往是把题目中的数据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例1】下列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多少,连一连。
【分析】据整数的估算方法:把整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和整百数来算,据此解答。
【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人法进行估算。
【例2】下表是丁丁统计全校学生喜欢吃哪种水果的情况。
桃梨苹果303人198人399人估一估,爱吃梨和苹果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画“√”。
700人600人500人【分析】把198看作200,把399看作400,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700人600人500人√【点评】把198看作200,把399看作40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例3】猜一猜,小朋友的家离学校分别有多远?浩浩家离学校多远?(在你认为正确的数据下面画“△”)妍妍家离学校多远?(在你认为正确的数据下面画“〇”)880米2千米920米300米【分析】妍妍家离学校比玲玲近一些,所以妍妍家离学校可能是880米;浩浩家离学校比玲玲家远得多,所以浩浩家离学校可能是2千米。
【解答】解:880米2千米920米300米〇△【点评】“近一些”和“远得多”是关键的条件。
【例4】如表是某小学的人数。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1□920628□(1)五年级的人数最多,三年级的人数最少。
(2)五年级最多有289人,最少有280人。
(3)如果三年级有199人,那么三、四年级大约一共多少人?【分析】(1)比较百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即可;(2)按照个位数的大小解答即可;(3)把三、四年级人数近似成整百的数即可。
【解答】解:(1)五年级的人数最多,三年级的人数最少。
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2、减法:
(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
关的实际问题。
3、加减法的验算: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0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知识点0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可以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也可以同时把被减数和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的整十数减去减数的整十数,再用被减数的一位数减去减数的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先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也可以把被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十几的数,把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的整十数减去减数的整十数,再用被减数十几的数减去减数的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还可以用凑十法计算。
知识点0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计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计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注意: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竖式计算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知识点04:用估算解决问题1.取近似数取近似数时首先确定在哪两个整百数或是整十数之间,然后看离哪一个数更近,取其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练习题】一、直接写出得数。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个加数的十位是4,另一个加数的十位是3,它们和的十位是()。
A7B1C7或者8D8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加法的进位问题。
解答时要分两种情况考虑: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满十不需要向十位进一。
此题目没有提供个位上数字的信息,所以两者都要考虑,所以可能是7也可能是8,选C。
解答:C【例2】妈妈花了650元买了一件上衣和一双鞋子,上衣和鞋子的价格都是几百几十数,上衣和鞋子的价格分别是()元。
A350和250B270和380C50元和600D330和33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此题注意,答案C是一个干扰信息,50元与600元的和是650元,但是不符合另一个条件(都是几百几十数)。
通过计算发现只有270+380=650且满足都是几百几十数,其余答案不符合条件。
解答:B【例3】丁丁和冬冬是环保小卫士,丁丁收集了385节废旧电池,冬冬说:“我收的比你多,我收了大约420节,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最大的一位数。
”冬冬收了()节废旧电池。
A419B421C399D418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排除法来解答数字组合问题。
解答时注意答案要符合“大约是420”和“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最大的一位数”这样两个条件才行。
最大的一位数是9,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9,大约420节,1+9=10,2+1=3,9+9=18,1+8=9,所以只能是418。
解答:D【例4】小茜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是592。
你知道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已知被减数十位上的2抄成了7,结果差就多了70-20=50;减数个位的5抄成8,结果差就减少了8-5=3;所以最后得到的差比正确的差多了50-3=47,正确的差是592与47的差,应是54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部分重难点(一)数与代数1.乘法重点与难点的说明: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运算的基础,是一位数乘一位数(表内乘法)、一位数乘整十数、一位数乘整百数、0乘任何数的乘法运算,以及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其中,一位数乘整十数与0乘任何数的乘法运算是必须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运算,通过迁移原理也就能掌握一位数乘整百数的乘法运算。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是理解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的基础和关键。
其算理就是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转化为求两个部分“积”(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和”。
算法是多样的,但算理不会改变。
这个算理其实就是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在没有提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之前,它已经作为思维对象存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之中)。
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的运算,目的有二:一要突破“进位”这个难点,过好“进位”这个关;二要把这种形式运算的方法迁移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由于后续学习乘法与除法的需要,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要求“会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所以,一位数乘两位数要淡化笔算,加强口算。
2.除法重点与难点的说明:教学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就是除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
学习除法也必须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重点与难点的说明:体验1毫米、1分米和1千米有多远,1千克有多重是重点。
能例举日常生活中大约是1毫米、1分米、1千米长的物体,举例1吨、1千克和1克重的物体,就能使这些质量单位在学生的思维中变得具体、有意义。
其次是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认识时、分、秒重点与难点的说明:重点是了解1秒有多长,知道1分=60秒,1时=60分的相互转换。
难点是计算经过的时间,化解这个难点的办法是借助钟面的直观,进行计算;其次控制难度(二)空间与图形认识周长重点与难点的说明:周长是个重要概念,也是个难点。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知识点总结1. 加法的计算:研究了两个两位数相加的方法,如十位数相加和个位数相加,以及进位的概念。
加法的计算:学习了两个两位数相加的方法,如十位数相加和个位数相加,以及进位的概念。
2. 退位减法:研究了两个两位数相减的方法,如个位数相减和十位数相减,以及借位的概念。
退位减法:学习了两个两位数相减的方法,如个位数相减和十位数相减,以及借位的概念。
3.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回顾了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了相反数的概念。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回顾了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了相反数的概念。
4. 数字排列与顺序关系:研究了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大小顺序的规律。
数字排列与顺序关系:学习了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大小顺序的规律。
5. 位置与方向:通过图形和数字的对比,了解了位置和方向的概念,如上下左右。
位置与方向:通过图形和数字的对比,了解了位置和方向的概念,如上下左右。
6. 加减法的练应用:通过练题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用能力。
加减法的练习应用:通过练习题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梳理1. 进位退位的概念理解和运用:对于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进位和退位,需要理解其概念及操作方法,并能在实际运算中应用。
进位退位的概念理解和运用:对于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进位和退位,需要理解其概念及操作方法,并能在实际运算中应用。
2. 借位还位的概念理解和操作:对于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借位和还位,需要理解其概念及操作方法,并能在实际运算中应用。
借位还位的概念理解和操作:对于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借位和还位,需要理解其概念及操作方法,并能在实际运算中应用。
3. 相反数的运用:在加法和减法中,需要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能够正确地计算出相反数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相反数的运用:在加法和减法中,需要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能够正确地计算出相反数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数字大小比较和顺序的掌握: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和排列顺序,需要掌握数字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数字的大小顺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0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可以将其中的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口算出结果。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位),可以先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口算出结果。
知识点0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不退位):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减数中的整十数,再用得数减去减数中的一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当个位数字不够减时,应将减数分成几十几(与被减数个位相同) 和一位数,再依次相减。
知识点0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如果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3.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口算,也可以列坚式计算口算: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看成两位数加法或减法进行口算,然后在所得结果的后面加0。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如果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 1,在本位加10再减。
知识点04:用估算解决问题1.当只是判断够不够,而不需要求具体数值时,没有准确计算的必要,只要估算就可以了。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的数,要视情况而定。
3.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估大或估小),往往是把题目中的数据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考点01:千以内加法【典例分析01】工地上有930袋水泥,这两辆卡车能一次运走吗?【变式训练01】两只小白兔一共收了多少根萝卜?【变式训练02】今天准备700张快递单够吗?【变式训练03】学校礼堂共有850个座位,够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坐吗?考点02:千以内减法【典例分析02】3月15日,新星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教学计划
元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本P9~20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
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梳理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方法 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 2:把两个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一,在十位上加 10 再减。
3. 解决问题(1)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选用合适的估算策略(估大或估小),可以把单位数看成整百数,也可以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
二、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重点:(1)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3)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来解决问题。
首先要确定要估大还是估小,然后可以先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来估算,看是否能得出结果,若不能,再看成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来估算。
如果是花钱、租车等同类型估算,一般把数往大估。
三、易错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容易马虎出错。
如:37+35=72,易算成 62;82-47=35,易算成 45。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加法时,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忘向百位进1;笔算减法退位时忘记百位减去退位的 1。
如:280+370=650,学生易算错为 550,520-360=160,易算错为 260.3. 估算未找准接近的整百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习题时间专题:1、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小格,这一时刻是(7 )时(30 )分。
2、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15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40 )秒3、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9 )时(35 )分4、1时30分到2时30分,经过了(1)小时5、1时30分=(90 )分120分=(2 )时180秒=(3 )分6、判断: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v )7、时间比较:60分(= )1时1分30秒(= )90秒100秒(> )50秒180秒(= )3分200分(> )2时1时20分(< )120分8、根据已给时间在钟面上表示:3:30分8:40分9、(1)一列火车本应早上7:35到达,现在要晚点18分。
它什么时候到达?7:35+18=7:53(2)一列火车18:20开车,小敏的爸爸乘车到火车站需要45分,小敏的爸爸至少需要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18:20-45=5:35(3)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他从8:30到11:30可以做多少个玩具?11:30-8:30=3:00 3*8=24(4)同学们进行钉扣子比赛。
小凡3分钟钉了6粒,小林4分钟钉了12粒。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快,为什么?6/3=2 12/4=3 2<3(5)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
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件零件?54/6=9 9+2=11三年级(上)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距离、重量换算专题:1、3米=()分米7千米=()米13毫米+17毫米=()厘米20厘米—1分米=()分米9000米+7000米=()千米5千米—2000米=()千米2、比较大小:2吨()3千克600克()5千克15吨—500千克()10吨40吨()5600千克3、填单位:一棵大树高14()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农场有45吨粮食,算一算,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卡车能否9次将这些粮食运完?5、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9只重200千克的箱子,超载了吗?6、张大爷有一块长1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要在菜地的周围上篱笆,购买40米篱笆够了吗?有余数的除法:1、十月份有31天,共有()个星期;如果10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那么31日应该是星期()2、一个数除以7的商和余数相同,这个数可能是()3、判断:1吨—400千克=9600千克()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这两个数()4、(1)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2)橡皮擦厚约10()填单位5、列式计算(1)60里面最多有几个7?还多几?(2)比9的5倍还多11的数是多少?(3)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和余数分别是多少?6、小红摘来21朵花,送给朋友5朵,剩下的每2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7、一条绳子剪成3米一段的,可剪4段,还余2米,这条绳子有多长?8、用2米长的铁丝做长为2分米,宽为1分米的长方形,最多能做几个?还剩多少分米?三年级(上)第第二单元测试卷1、(1)一、二、三年级参加学校拔河比赛的有226人,其中二、三年级有187人,一年级有多少人?(2)一、二、三年级参加学校拔河比赛的有226人,其中二、三年级各有55人,一年级有多少人?(3)一、二、三年级参加学校拔河比赛的有226人,其中二、三年级分别有50人、56人,一年级有多少人?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分米,长是15分米,宽是()分米2、学校的旗杆高大约是16()3、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自编例题)4、足球运动员每天沿长方形的足球场跑6圈,足球场长100米、宽70米,足球运动员每天要跑多少米?5、(1)把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把一张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3)把一个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铁丝框拆开,重新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1、除数是一位数,商是9,余数是8,被除数是()2、()÷()=()······3,除数的范围是()3、()÷()=()8······6,被除数最小是()4、()÷()=()3······2,当除数最小是()时,被除数是()5、()÷7 = 6······(),余数最大是()6、求被除数最大是几,余几?()÷5 = 10······()()÷6 = 3······()()÷8 = 4 ······()()÷9 = 1······()7、40个同学到科学实验室上课,每六个同学一桌,至少需要几张桌子?8、有一批铁皮重62吨,用载重量9吨的卡车运,需要几辆车?四边形专题:1、万以内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2、脱式计算255—2×6 723—9÷33、用铁丝围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秒的认识1.计堂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2.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1时=60分,1分=60秒。
时间的计算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易错探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个位数U易错点:①笔算D才数位没有对齐a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口算:把儿百儿十肴作儿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a2,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②笔算加法时,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应向前一位进I t③笔算退位减法时,要记得减去退的1,举例探析:判断对错:匠底%&督金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将要算的数肴成与其最接近的整百薮或几百几十敛再进彳亍计算;探析:①相同数位没有对齐;②十位满十没有向百位进1;③百位上数没有减1。
正确式子应为:辱薛廖励善勤睇圈i@a®asi ffi保加滞第三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富米、分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粘确时,逋常用毫米作单位,2.直尺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3.10厘米的长度是1分米,1分来=10厘米,10个1分来的长度是1米,1表=10分表。
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1千米=1000米吨的认识1.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弦,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2…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易错探析易错点:①用尺子测堕长度时操作错误,0刻度线没有对齐。
②非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举例探析:①判断:L cm D(x)探析:0刻度线没有对齐,实际长度比2cm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材3~4页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体验时间的长短。
难点: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知识点: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在短跑比赛中,通常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时。
交通路口的信号灯也是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时的。
3.有些时钟有3根针,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秒。
4.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分=60秒。
5.知识巧记:时间单位时、分、秒,由大到小已排好。
相邻进率为六十,进率特殊要记牢。
时间的计算教材4~5页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有关时间的计算。
难点:能解决与经过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分相加。
知识点二:计算经过的时间1.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2.知识巧记: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进率为六十;经过时间巧计算,数格、减法均精确。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把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14页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
知识点一: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
1.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共安排了4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的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例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
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个加数的十位是4,另一个加数的十位是3,它们和的十位是()。
A7B1C7或者8D8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加法的进位问题。
解答时要分两种情况考虑: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满十不需要向十位进一。
此题目没有提供个位上数字的信息,所以两者都要考虑,所以可能是7也可能是8,选C。
解答:C
【例2】妈妈花了650元买了一件上衣和一双鞋子,上衣和鞋子的价格都是几百几十数,上衣和鞋子的价格分别是()元。
A350和250B270和380C50元和600D330和33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此题注意,答案C是一个干扰信息,50元与600元的和是650元,但是不符合另一个条件(都是几百几十数)。
通过计算发现只有270+380=650且满足都是几百几十数,其余答案不符合条件。
解答:B
【例3】丁丁和冬冬是环保小卫士,丁丁收集了385节废旧电池,冬冬说:“我收的比你多,我收了大约420节,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最大的一位数。
”冬冬收了()节废旧电池。
A419B421C399D418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排除法来解答数字组合问题。
解答时注意答案要符合“大约是420”和“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最大的一位数”这样两个条件才行。
最大的一位数是9,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9,大约420节,1+9=10,2+1=3,9+9=18,1+8=9,所以只能是418。
解答:D
【例4】小茜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是592。
你知道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已知被减数十位上的2抄成了7,结果差就多了70-20=50;减数个位的5抄成8,结果差就减少了8-5=3;所以最后得到的差比正确的差多了50-3=47,正确的差是592与47的差,应是545。
解答此类问题注意:根据减数不变,差随被减数的增加而增加,随被减数的减少而减少。
被减数不变时,差随减数的增加而减少,随减数的减少而增加。
解答:70-20=508-5=350-3=47592-47=545
答:正确的商是545。
【例5】小明做加法时,把个位上的6看成了8,把十位上的3看成了5,结果得800,这道加法实际应是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已知一个加数的个位上的6看成8,把十位上的3看成5,也就是把一个加数36错误的看作58来计算,结果得800,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用错误的结果800减去58就可以求出原来的哪个加数,即
800-58=742,再用742+36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解答:800-58+36=742+36=778
答:这道题实际应得778。
【例6】把3、6、9、12、15、18、21、24、27填在合适的方格里,在横行、竖行、斜行上的三个数的和是45。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九宫格”问题。
解答时,先观察这几个数会得出3+27=30、6+24=30、9+21=30、12+18=30,它们加15后得45,这样就有3+27+15=45、6+24+15=45、9+21+15=45、12+18+15=45四种情况。
另外6+27+12=45、6+21+18=45、18+3+24=45、24+9+12=45,所以“把3、6、9、12、15、18、21、24、27填在合适的方格里,使每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得45”有4种排法。
解答:
【例7】在□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3□0□50
+□7□-3□0
92048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答数字谜为。
解答时,无论加法还是减法,一般先从个位开始分析和思考,然后逐位推理分析出每个数位上未知的数,最后求出答案。
(1)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和也是0,所以可以推出另一个加数个位上也是0;一个加数的十位上是7,和的十位是2,想:谁加上7的结果有2,只有5,这样可以推出十位上□中的数是5;最后想百位,一个加数百位上是3,还有一个进位的1,最后和的百位上的数是9,所以百位上的□中因是9-3-1=5。
(2)被减数十位上是5,差的十位是8,想:5-?的结果与8,只有7,这样得出减数的十位上是7,最后想:?-3=4,注意借走的1,得出3+4+1=8,这样得出被减数十位上是8。
解答:350850
+570-370
920480
【例8】豆浆机每台售价是699元,榨汁机每台售价是270元,妈妈带1000元可以购买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估算法解答购物钱数够不够问题。
解答时,先把699看成700,把270看成300,这样虽然可以得出700+300=1000,但是还是购买的,因为估算时,把699看成700,270看成300,都是估大了些,所以够买。
解答:699+270≈700+300=1000(元)答:可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