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17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范本一、用电设备1. 所有用电设备是否定期检修、保养和维护,并记录?2. 是否有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3. 是否有无线电干扰的设备,是否影响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二、电器插座和配线1. 所有电器插座是否安装牢固,接头是否牢固、电线表面是否完好?2. 是否有使用劣质插座、电线?是否有国标标识?3. 插座插头是否插紧,没有空松?4. 是否存在线路过载问题?5. 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有划痕、断裂,是否需要更换?三、照明设施1. 照明设施是否正常工作?2. 是否有因电线老化、损坏导致的照明设施故障?3. 照明设施的开关是否正常、接触良好?4. 是否存在照明过暗或过亮的问题?四、紧急切断设备1. 是否设置了紧急切断设备,位置是否明确、易于操作?2. 紧急切断设备是否定期检查、保养和测试?五、防雷设施1. 是否安装了合适的防雷设施?2. 防雷设施是否正常工作?3. 是否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六、电气保护设备1. 是否安装了合适的电气保护设备,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2. 电气保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3. 是否定期检查和测试电气保护设备,确保其有效性?七、电气接地1. 是否进行了合适的电气接地,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2. 是否定期检查电气接地情况,确保其有效性?八、电缆敷设1. 电缆敷设是否规范合理,是否存在绕线过度、交叉敷设等问题?2. 电缆敷设是否受到机械损伤?九、电压等级分项检查1. 是否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进行分别检查和维护?2. 是否定期进行电压等级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十、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电气设备1. 是否对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测和维护?2. 是否存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电气安全隐患,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是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范本,用于企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以确保企业的电气安全。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范本(二)电气安全检查表一、电气配电系统安全检查1. 是否有与电气相关的运行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2. 是否有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并经常进行培训和倡导?3.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测?4. 电气设备是否有明确的负荷标识和运行状态标识?5. 电气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和定期维护?6. 是否有安装地面敷设的可靠接地装置?7. 是否对过载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8. 是否有电气设备的布线图并能准确识别电气设备?9. 是否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标识和分类管理?10.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漏电保护和短路保护?二、电气设备安全检查1. 电气设备是否安装在无气候影响的地方?2. 电气设备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3. 电气设备是否有专门设立的电气间或防护措施?4.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进行定期检查?5. 电气设备是否设有保护盖和报警装置?6.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无负荷试运行?7. 是否有电气设备的台账并能准确识别位置和型号?8.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防尘、防潮和防腐蚀处理?9. 电气设备是否有合格证书和检测报告?10.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三、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检查1.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2. 是否有电气设备的操作指南并进行定期更新?3.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 电气设备使用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6.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和紧急停止装置进行测试?7. 电气设备使用人员是否能正确使用电气设备?8. 是否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处理?9. 电气设备使用人员是否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10. 是否有电气设备使用安全记录和事故报告?四、电气安全紧急处理1. 是否有电气设备故障和事故的紧急处理流程?2. 是否有相关的应急设备和应急预案?3.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应急保护措施进行定期演练?4. 是否有紧急联系人和电话号码?5. 是否有紧急排查和隐患报告制度?6.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紧急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7. 电气设备故障和事故是否能及时得到快速响应?8. 是否及时通报上级部门和相关负责人?9. 电气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是否能够保持迅速高效?10. 是否对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事故进行调查和追责?。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执行检查记录表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安全健康。
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在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执行检查,记录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管理制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一、检查对象本次检查的对象为本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
二、检查目的1.全面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2.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检查内容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实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质量;4.危险化学品和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5.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的完善情况;6.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检查内容。
四、检查结果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实行情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难,难的是要将制度全面地执行下去。
本次检查中,对企业的各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发现企业各规章制度建立较为完善,但执行效果不尽理想。
部分制度虽然规定明确,但未能严格执行,存在统一标准不高、违反制度现象较多等问题。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本次检查中,发现企业建立了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通过制度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详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岗位职责的落实不够到位。
责任不明确、责任划分模糊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本次检查中,发现企业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未得到完全落实。
有统计显示,企业全员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欠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危险化学品和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和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次检查中,对企业危险化学品和生产设备等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危险化学品和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历史上一直是企业存在的难点,还存在未分类、未标识、未监管、未保管等多方面安全隐患。
5.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的完善情况在本次检查中,发现企业对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量化管控不到位,设施不规范,设施完好率较低。
电力安全检查记录本第一章电力安全检查概述1.1检查目的:本次电力安全检查的目的是确保电力设备和电线电缆的安全使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和生活的用电安全。
1.2检查范围:本次检查范围包括电力设备、电线电缆、电源插座、用电设备等。
1.3检查人员:本次检查由电力安全检查组成员进行,组成员包括电力工程师、电工、安全管理员等。
1.4检查时间和地点:本次检查时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5日,地点为XXXX公司生产车间、办公楼等。
第二章电力设备检查2.1设备档案:电力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商、安装时间、检修记录等。
通过查阅设备档案,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2.2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明显损坏、变形、积尘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损坏情况,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3设备电气连接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牢固,接线是否规范。
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并记录。
2.4设备运行状态检查:通过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异味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检修。
2.5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查阅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确认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维护,维护内容是否及时、完整。
对于维护不合格的情况,追究责任并进行改进。
第三章电线电缆检查3.1电线电缆使用情况检查:检查电线电缆的种类、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老化、磨损等情况。
对于不合格的电线电缆,及时更换。
3.2电线电缆接头检查:检查电线电缆的接头是否焊接牢固,绝缘层是否完好。
对于存在问题的接头,进行修复或更换。
3.3电线电缆敷设方式检查:检查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与其他设备或物体相互干扰。
对于存在问题的敷设方式,进行调整。
3.4电线电缆标识检查:检查电线电缆的标识是否清晰、正确,确保使用人员能够准确识别电线电缆的用途和规格。
第四章电源插座检查4.1插座安装位置检查:检查插座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与易燃易爆物品相近,是否易于使用人员接触。
安全检查记录表(周检)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第一段:在安全检查中,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和施工用电都得到了检查。
发现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各种材料都标有清晰的标示牌。
机具设有防雨防砸棚,并挂有操作规程牌。
钢筋机具和木工机具旁还挂有灭火器。
边坡支护需要加强。
第二段: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现场的资料审核规范,与施工进度同步。
施工用电方面,楼已立即整改搅拌机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失灵的问题,其他方面符合TN-S系统用电要求。
现场使用大量材料,有些堆放混乱,应规定堆放地点。
由于雨水较多,2#楼西北边坡需要加固处理。
第三段: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现场设置了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等九牌一图内容比较齐全。
施工现场施工作业区与非施工作业区(办公、生活区)有明显区域划分和隔离。
材料的堆放需要规范有序,现场场地较小,堆放有些混乱。
集水坑四周需要做临边防护,以免坠落。
边坡防护问题需要尽快处理。
第四段: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用电方面,楼已立即整改搅拌机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失灵的问题,其他方面符合TN-S系统用电要求。
检查日期11年9月18日检查人员记录人检查记录: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下:①施工现场有明显的噪音污染,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影响。
②塔吊专用配电箱,要搭设单独的防雨防砸棚,确保塔吊用电安全。
③2#楼南侧电缆裸露在外,要穿管处理,防止电缆被砸坏。
④现场大量的使用材料,材料堆放有些混乱,应该规定的地方堆放整齐。
⑤要定期给班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确保生产安全。
检查评价:整个现场总的来说基本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整改。
安全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中联天御一期1~3#楼检查单位:XXX一期项目部检查人员:记录人检查日期:2011年10月16日检查记录:1.现场材料堆放较混乱,应及时安排班组整理。
2.施工楼层使用的配电箱几乎不关门,下雨时容易淋湿,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范本一、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1、检查电气设备的数量、分布、主要用途和电源线路。
2、检查相关的电气设备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安装、连接和接地。
3、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并保持正常运行。
4、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路是否有相应的电气保护装置,并能正常工作。
5、检查电气设备的开关、插座、接头是否安装正确、可靠并保持正常运行。
6、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并保持正常运行。
7、检查电气设备周围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8、检查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9、检查电气设备的老化、损坏、松动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10、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经过相关的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修知识。
11、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良好的环境。
二、电气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1、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明确、完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警示和提醒。
2、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并定期组织演练。
3、检查电气设备周围是否存在防火、防爆、排气等安全措施,并保持有效。
4、检查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乱接、乱拉电源线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5、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存在不当使用、私拉乱接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教育和管理。
6、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7、检查电气设备周围是否存在易燃物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封堵和安全管理。
8、检查电气设备周围是否存在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9、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存在饮食、吸烟、违禁品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教育和管理。
10、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是否出现疲劳、不适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休息和调整。
电力站安全检查表
电力站安全检查表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站的正常运转,并及时
发现和排除各种潜在危险和隐患。
下面是电力站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供电系统
- [ ] 检查主变压器,确保无渗漏和异常。
- [ ] 检查高压开关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 [ ] 检查低压开关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 [ ] 检查配电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正常运行。
- [ ] 检查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确保无异常。
油系统
- [ ] 检查油箱的油位和油质,确保正常。
- [ ] 检查油管和油泵设备,确保无渗漏和异常。
- [ ] 检查润滑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冷却系统
- [ ] 检查冷却水的循环,确保正常流通。
- [ ] 检查水泵设备,确保运行正常。
烟气系统
- [ ] 检查烟囱的烟气排放,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 [ ] 检查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安全装置
- [ ] 检查消防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 [ ] 检查气体灭火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环境保护
- [ ] 检查噪音和振动的排放,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 [ ] 检查污水排放是否正常。
以上是电力站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在执行检查功能时,应严格按照文档要求操作,有任何问题及时处理,保证电力站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年月日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应得分检查扣分扣分说明1 对员工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培训的记录员工了解公司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理念及主要负责人承诺1书2 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3 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4 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5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6 领导干部值带班记录7 安全奖惩记录8 各级人员熟悉自己的安全职责9 安全领导小组名单10 安全管理网络图1 风险评价小组名单2 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3 工作危(wei)险分析记录表4 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5 工艺危(wei)险分析记录表6 新、扩、改建项目风险评价记录7 事故及变更后风险评价记录8 拆除工程风险评价记录9 风险评价汇总统计表10 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11 员工熟悉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重大隐患项目,制定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整改资金,12限期整改,未整改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13 重大隐患项目,建立重大隐患项目档案14 对隐患项目进行检查监控15 对重大隐患项目召开安全会议专项研究、解决16 建立重大危(wei)险源台帐、档案17 重大危(wei)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检查记录18 重大危(wei)险源应急预案重大危(wei)险源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记录、总结、评价)、修19订20 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台账21 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定期维护保养记录22 变更申请验收表定期进行(每年一次)风险评价及控制效果评审的记录或者报23告1 按规范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2 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 安全操作规程清单4 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发放记录5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并是最新版本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者投用前,编制新的6操作规程7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和评审记录8 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的记录1 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的记录2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3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台帐4 员工二、三级安全培训、考核记录5 转岗、复岗人员培训记录6 施工、实习、参观人员培训记录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培训,取得资格证;按期进行复审;7建立有特种作业人员台帐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按规定8进行专门培训,并经考试(核)合格后上岗9 员工再培训记录10 员工培训内容、学时满足要求11 员工培训档案(员工教育培训卡)12 各类人员岗位标准13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1 涉及本单位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记录2 项目执行变更管理3 检维修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4 生产设施台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更新5 安全设施台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更新6 安全设施明确专人负责管理7 安全设施检查维护保养记录8 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9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验报告10 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和维护记录11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记录12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请资料13 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定期校验、检修记录14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15 员工工艺安全培训记录16 紧急停车系统分布图及维护记录17 监控、报警系统、联锁系统维护、调试记录18 工艺控制流程图及自动化控制资料19 系统气密、置换及动设备空试记录20 装置开车方案21 开车前隐患排查与整改记录22 停车方案及停车操作记录23 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记录24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的安全监督指导25情况26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台帐27 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应急预案,半年进行一次演练28 检维修作业交出单和验收单29 检维修前进行风险分析30 检维修方案31 对检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记录32 拆除设施批准文件、施工方案33 拆除作业风险分析记录34 拆除作业设备管道分析、验收合格记录1 危(wei)险作业票证存根2 危(wei)险作业进行风险分析3 危(wei)险作业采取安全控制措施4 检修、施工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5 各种危(wei)险作业落实防范措施,配备监护人员6 危(wei)险作业登记台帐7 安全标志一览表8 警示标志和告知牌管理台账1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 职业防护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公用劳防用品和各种防护用具要定点存放,建立台帐,并维3护保养,并有记录4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帐5 个体防护用品台账管理人员对防护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使用情况应进行6检查,并有记录1 化学品普查更新记录(定期普查表)2 危(wei)险化学品台帐3 化验室化学试剂分类清单4 危(wei)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5 危(wei)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检查记录6 危(wei)险化学品管理检查记录7 剧毒化学品收发台账。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5.1 目标(40分)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
5.3 安全生产投入(40分)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60分)
5.5 教育培训(80分)
5.6 生产设备设施(800分)5.
6.1 设备设施管理(120分)
5.6.2设备设施保护(30分)
5.6.3 设备设施安全(220分)
5.6.4 设备设施风险控制(400分)
5.6.4.1 电气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60分)
5.6.4.2 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20分)
5.6.4.3 锅炉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50分)
5.6.4.4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40分)
5.6.4.5 水轮机组风险控制(60分)
5.6.4.6 大坝风险控制(40分)
5.6.4.7 风力发电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80分)
5.6.4.8 其它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50分)
5.6.5 设备设施防汛、防灾(30分)
5.7 作业安全(400分)
5.7.1 生产现场管理(80分)
5.7.2 作业行为管理(240分)
5.7.3 标志标识(40分)
5.7.4 相关方安全管理(30分)
5.7.5 变更管理(10分)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40分)
5.10 职业健康(100分)
5.10.1 职业健康管理(30分)
5.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10分)
5.10.3 职业健康防护(50分)
5.10.4 职业危害申报(10分)
5.11 应急救援(60分)
5.12 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40分)
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