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专题 书法篆刻
- 格式:doc
- 大小:278.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方法;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书法和篆刻技能。
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a. 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介绍书法的分类和特点;c. 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方法。
2. 篆刻基础知识:a. 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介绍篆刻的分类和特点;c. 讲解篆刻的基本刀法和技巧。
3. 书法和篆刻实践:a. 给学生提供书法和篆刻的练习材料,如毛笔、宣纸、篆刻刀等;b. 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刀法的练习;c. 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和篆刻作品的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书法和篆刻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分别介绍书法和篆刻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技巧讲解:详细讲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构图方法、刀法和技巧,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实践:提供练习材料,让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刀法的练习,逐渐提高技能水平。
5. 创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和篆刻作品的创作,注重个性和创新。
6.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7. 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和经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 书法和篆刻的经典作品图片;2. 毛笔、宣纸、篆刻刀等相关工具;3. 练习材料和作品展示板。
教学评价:1. 学生的练习笔画和刀法是否准确;2. 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具有个性和创新;3. 学生对书法和篆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技巧,并能进行创作。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学生对书法和篆刻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练习和创作。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学会区分阴文与阳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印石的选择、刻印步骤等。
3. 阴文与阳文的区分。
教学难点:1. 刀法的运用和力度控制。
2. 刻印步骤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名家书法作品、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些著名的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印石的选择、刻印步骤等。
2. 讲解阴文与阳文的区别,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字体进行篆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刀法、力度等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篆刻基本技法,提问学生阴文与阳文的区别。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继续进行篆刻练习。
2. 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篆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仿刻。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鼓励大家互相学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篆刻艺术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篆刻,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美术《篆书欣赏》答辩题目及解析一、请说一说你在本课中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参考答案】首先,在本课中,我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学生分工合作、在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下收集有关篆书的文化历史常识和知识,了解其随着时间和科技以及审美的提高字形、章法发生的改变。
其次,设疑引导。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寻找差异和变化,积累审美经验,认识字形的变化。
最后,发表看法。
学生对篆书有一定认识后,我会鼓励学生主动欣赏金文、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大胆向全班阐述本组的鉴赏结论。
学生在孜孜不断的求知,组织发表语言看法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更是提高素养的必经之路。
二、请简要介绍一下“书法”沿袭。
【参考答案】首先,字体的复杂性。
汉字的历史形态本身是丰富多样的。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还有处于这些形态之间的各种过渡样式,各种历史形态和过渡样式之间,又是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的,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大。
可谓林林总总,自身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系统。
其次,结构的可塑性。
汉字作为记录工具,每个字都有其构形上的基本要求,以保证字义识读的准确性。
但是,这个要求并不是僵化的。
只要保持其点划和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稳定,其正斜、长短、方圆等等,在处理时都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书写者的笔下,汉字的形体总是千变万化而非千人一面的,即使是清代馆阁体也不例外。
再次,点划的多样性。
每种汉字字体,都有相应的点划形态上的基本规范。
但这同结构一样,并不是僵化的。
在书写过程中,其具体形态具备极大的可塑性。
而汉字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在塑造点划形态上具有优越的性能。
两相结合,使得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元素----点划的形象,具有了无限的丰富性。
最后,篇章的综合性。
由单字、单词组织起来的汉字篇章,同其他文字的篇章一样,总是在符合语法的前提下,具有无限组合的可能。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美术鉴赏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鉴赏基础基础知识】1.美术作品的分类:根据艺术门类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依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分为: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以艺术语言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2.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所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广义的说,参与美术作品表达的一切都有语言的属性,狭义的说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方面。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
为了把语言元素组织体现出来,美术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手段,在西方绘画中就是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画中就是笔墨、章法、皴法等。
3.具象艺术:⑴具象艺术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它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按照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世界来描绘对象。
⑵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
⑶具象艺术的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
4.怎样鉴赏具象艺术?⑴首先是要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肖像就是它表现的是历史上的具体的人,而主题性作品更具广泛的代表性,是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写照。
⑵再者就要看作品的环境表现,因为在具象美术作品中,典型形象是与典型环境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对于具象形象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
5.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⑴意象艺术: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表现为目的,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世界,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性艺术类型。
⑵作品形象的怪异性。
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得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怪异丑陋,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更典型。
6.抽象艺术是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高中美术鉴赏全册提纲编:李苹 2011-12-28第一课:美术作品的特征一、门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二、特征:三、画幅形式:第二课:学习鉴赏美术作品三个角度方法造型特点第三课、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特点造型手法第四课、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山水空间分析方法风景山水表现方法风景山水创作思路风景第五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中写生西中构图西中表现方法西中审美追求西第六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建筑: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欧洲、伊斯兰同:故宫异:布局凡尔赛第七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宗教建筑:国家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道教建筑背景:1世纪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儒道之学结合中国宗教建筑佛教建筑寺院种类佛塔藏传佛教建筑:布达拉宫、雍和宫神庙: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庙时代:中世纪西方宗教建筑教堂教类:样式第八课、中西神像雕刻内容:造型:中国古代类别宗教雕刻特点:古希腊:西方宗教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17世纪第九课中西古典园林什么是园林造园理念:自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类别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特点造园理念西方古典园林法国:凡尔赛宫园林特点第十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特点:古希腊雕塑建筑特点:古罗马雕塑建筑特点:文艺复兴意大利三杰及代表作第十一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背景浪漫主义特点代表人物背景现实主义特点代表人物背景印象主义特点代表人物特点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第十二课后印象与西方现代派美术局限性后印象特点价值代表人物特点表现主义现代派美术野兽派立体主义不同画派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第十三课20世纪中国化的创新与继承徐悲鸿中西融合林风眠李可染齐白石借古开今黄宾虹潘天寿第十四课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创作明清,随天主教传教士郎世宁等传入中国起点20世纪初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办新型美术学校中国油画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点普及,广泛应用于历史画、肖像画创作。
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中西多次双向交流,形成多元发展20世纪30年代有鲁迅先生引进、倡导创作木刻在中国兴起起点借鉴西欧版画创作经验,以写实主义手法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版画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艺以木刻版画创作,宣传先进文化发展解放后,版画多元发展,并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高中美术课《中国书法-篆书学习鉴赏与互动》说课稿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高中《书法》的第一课内容,在学习当中,介绍书法的五种书体:篆,隶,行,楷,草。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对书法的五种书体有基本的了解,增加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篆书的基本知识。
2.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知道书法的五种书体。
②让学生能够认识分辨五种书体的具体表现形式。
③通过学习篆书,让学生对篆书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加强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修养和鉴赏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对篆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风格以及各种风格的代表作,如何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4.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程度,收集一些书法的相关资料,包括五种书体的范本,以及自己的书法作品。
二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结合高中生对书法的审美认识,采用图片演示,范本讲解以及作品欣赏等,激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教学相统一,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老师的教学教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下获得知识,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不断的保持兴趣,与老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始终在积极性的作用下得到知识,让学生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主要是学习篆书的发展历程和风格流派,了解篆书的典型作品代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的是互动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提出疑问,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着名的书法家?有哪些书体?每种书体有哪些典型的代表作?学生相互交流之后,展示我书写的几幅书法作品,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堂课程的学习目标,导出课题--篆书鉴赏,并板书之。
一单选题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线、面、(),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来的。
A纸B色C笔D染A答案B对具象艺术特点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来描绘对象(客观性、视觉真实性)B强调再现性C具象艺术只是原封不动地描摹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的样子,没有作者的主观感受D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是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A、摄影A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经验及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
A触觉感知B视觉感知C听觉感知D天性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为最美。
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大都是按照这个比值设计和创作的。
A5:8B6:8C6:9D5:6答案A《奔A毕沙罗B莫奈C雷诺阿D德加答案B《高康大》《三等车厢》的作者是政治讽刺家()A米勒B毕沙罗C雷若阿D杜米埃()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同,仿佛是梦境或潜意识。
如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就是这类作品。
其中描绘的“妖怪”式的人物令人惊讶。
A波普主义B表现主义C超现实主义D立体主义的目的。
()A对B不对答案A具象艺术不具有再现性、典型性、叙事性。
()A对B不对答案B美术依据艺术门类可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摄影、书法(篆刻)等六大类。
()A对B不对。
答案A中国人物画重视对人物的形体结构的表现,形体比例严谨客观,追求再现性表现。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多种多样,有的是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有的则是针对艺术问题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他们有的视觉更具有敏感性,是以艺术视觉的眼光来看世界的。
()A对B不对答案AA B C D答案D下面哪种颜色最能表现快乐的心情?BCD这一雕塑作品的光源来向是(以观看者的左右判定):A左下B右下C左上D右上答案D下面几张图画中,符合成角透视基本原理的是()A B C DA D没有123A1B2 C3D都一样答案A下列作品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分别属于哪三种美术语言类型的作品?A抽象艺术、具象艺术、意象艺术B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具象艺术C抽象艺术、意象艺术、具象艺术D意象艺术、具象艺术、抽象艺术AC“造型艺术的一种。
高中美术鉴赏复习试题答案(2017年)高中美术鉴赏(必修)测试(2012年4月)一、填空题:1、美术的六大门类是:雕塑、(绘画)、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电脑绘画)。
(P5)2、抽象艺术包括(冷抽象)和(热抽象)。
(P23)3、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彩)。
(P29)4、西方美术语言表达手段有:明暗、空间、透视、构图及肌理等。
而中国美术语言表达手段有:(笔墨)、(章法)、皴法等。
(P8)5、人们称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称为“艺术美”。
(P28)6、美术形象,既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P28)7、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由(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
(P29)8、黄金分割率为(5:8或1:0.618),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都是按照这个比值去设计和创作。
(P32)9、从题材上分,中国被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10、绘画《岩间圣母》是(达・芬奇)的代表性绘画作品之一,还有《岩间圣母》、《自画像》、《利塔圣母》、《最后的晚餐》等美术作品。
11、(浮世绘)是日本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种类之一,代表作品有《三美图》。
(P62)12、(西班牙)国家的阿尔塔米拉和(法国)国家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突出体现了人类早期绘画水平。
13、古埃及绘画以附于墓室墙体的壁画为代表,与(浮雕)具有相同的艺术特征。
(P57)14、体现出古代各民族在艺术上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是古埃及与古代两河地区的(古代两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以及古希腊早期壁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相似特征。
(P57)15、中国古代雕塑从内容上分为两类,它们是(人物)、(动物)。
16、商代时上代青铜器中将动物装饰与实用器皿的几何造型相结合的典型作品,代表作品主要有《四羊方尊》、《司母戊方鼎》、《马踏飞燕》、《长信宫灯》。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了解重要的书法家和流派,了解中国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及表现形式;对书法作品的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3、情感目标:对书法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形式、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了解中国文字形成的源流和发展的历史,领略文字书写的艺术美,认识书法艺术与一般文字书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造型美。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教材。
学生用具:课本。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引入新课:(5分钟)1、直接板书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板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阅读,粗略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2、提问: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书法。
什么是书法?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书法:“书”中国文字;“法”是书写者内涵、性格、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即书写方法。
(板书)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写字是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这是人类艺术产生的极源。
同样人们在书写活动中,也有美的追求,希望把字写得漂亮,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以前是处于本能,后上升到自觉的一种行为,所以产生了书法这门艺术。
本课主要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评述一件书法作品,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演变,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墨、结构、章法、气韵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法字艺术样式。
步骤:欣赏、分析、评述。
三要素:笔法、结构(结体、章法)、墨色。
3、识字游戏,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老师分别请两位男生,女生上黑板书写出老师出的文字,猜猜看是什么字,没有请到的同学可以在下面自己书写,比比看谁猜得多。
课程名称:高中美术篆刻艺术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 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
- 理解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2.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篆刻工具,如刻刀、印泥、印石等。
- 能独立完成篆刻作品,包括设计、刻制、印泥上色等步骤。
- 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篆刻基本技法的掌握。
- 篆刻作品的创作与完成。
2. 教学难点:- 篆刻刀法的运用与掌握。
- 篆刻作品的整体布局与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具:篆刻教材、刻刀、印泥、印石、毛笔、砂纸、圆镜、毛刷等。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艺术特点。
2. 介绍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二、讲授新课1.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
- 刀法:讲解不同刀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如切、冲、削、剔等。
- 章法:讲解篆刻作品的整体布局,包括字体、间距、线条等。
- 布局:讲解篆刻作品的构图,包括留白、对称、平衡等。
2. 介绍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刻刀、印泥、印石等。
三、示范与练习1. 教师示范篆刻的基本技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篆刻,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篆刻,提高自己的技艺。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二、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篆刻风格和技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九:书法篆刻重点难点中国书法源源流长,它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好书法这一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
要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有以下重点需要掌握:(1)了解我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2)掌握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的书体特征。
(3)进行名作赏析。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
我们应该明确篆刻的含义、历史以及工具材料,并能进行名作赏析。
知识归纳书 法一、概述1.中国书法的特点: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化与具象性的统一;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2.中国书法的类别。
(1)按字体分,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按字迹显示的材料分,有甲骨文、金文、简牍书、石刻文、纸本书等。
(3)按书法风格分,有王(羲之)体、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苏(轼)体、赵(孟頫)体、董(其昌)体等(4)按书法的幅式、形式分,有中堂、斗方、条幅、条屏、对联、横披、扇面、册页等。
3.中国书法的发展:中国书法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划分为若干历史发展阶段:(1)先秦书法 。
自有汉字产生至秦朝之前的文字,都属于“篆”字中的“大篆”。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书法作品主要有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帛书和简书。
(2)秦代书法 。
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布“书同文”政策,以小篆推行天下,与大篆相对应的小篆产生了。
(3)汉代书法。
汉代初期,篆书仍是正体,但汉字的隶变趋势在发展,西汉晚期,这种隶变已逐渐完成,这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完成。
到东汉时期,隶书作为一种字体和书体已完全成熟。
(4)魏晋南北朝书法。
这一时期是楷书及与之相应的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
并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
(5)隋唐书法。
隋唐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通行天下。
尤其是楷书达到完全成熟。
唐揩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
(6)宋代书法。
宋代仕人对唐代书法的“尚法”有所改变,文人在行草书方面崇尚自然率意的情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7)元代书法。
元代书家对宋代的“尚意”书风有所不满,提倡学古人,发晋唐,被人称课标要求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为复古。
赵孟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楷书名家。
(8)明代书法。
明初朝廷各类文书,多用规整的小楷,楷法精到纯熟,称为“台阁体”。
明中期出现了“吴门书派”。
明晚期出现放逸书风,一些文人追求个性,喜作大幅草书。
(9)清代书法。
清代出现了类似明朝的“台阁体”的“馆阁体”书法。
与“馆阁体”大异其趣的是扬州八怪的书法。
(10)近现代书法。
受西方现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
二、篆书发展: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篆书,也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甲骨文。
到商周时期出现金文,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石鼓文、简牍书、帛书等,这些都属于大篆,秦以后篆书经过统一规范称小篆,又称秦篆。
特征:笔法单纯;字体略长;章法变化篆书名作西周《散氏盘铭》西周《虢季子白盘铭》春秋《侯马盟书》秦《石鼓文》秦《虎符》清邓石如《唐诗集句》三、隶书发展:隶书萌芽于战国时代,经过秦、西汉时期的发展演变,到东汉时代已经完全成熟。
特征:点画;结体;章法隶书名作:东汉《石门颂》东汉《乙英碑》东汉《礼器碑》东汉《西岳华山庙碑》东汉《曹全碑》东汉《史晨碑》东汉《张迁碑》清伊秉绶《节临〈张迁碑〉》清何绍基《五言联》四、楷书发展:楷书萌生于东汉,从魏晋开始取代隶书而成为通行的正体汉字,到唐代达到完全成熟。
“唐揩”被后人视为楷书的经典。
唐碑、魏碑是两类不同风格的楷书。
特征:点画精到、结字方正、章法规整楷书名作:唐欧阳询《化度寺碑》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唐颜真卿《颜勤礼碑》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元赵孟頫《三门记》五、行书发展:行书又称“行狎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行书萌生于东汉。
成熟于东晋。
特征:点画或减或连;结字规整中求变化;行书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列,讲究行气,注重字与字上下之间,行与行左右之间的顾盼,布局上显示规整中的率真与自然行书名作:《兰亭序》王羲之给《兰亭诗集》所作的序言《祭侄文稿》唐朝颜真卿书《黄州寒食诗帖》苏轼《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唐朝李邕撰文并书《苏轼重九词》董其昌书。
六、草书发展:草书的发端可追溯到秦以前,单草书真正成型并趋于成熟是在汉魏晋时期特征:点画简;章法变;结构活草书名作:王羲之《十七贴》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贴》黄庭坚《诸上座贴》祝允明《春日醉卧诗卷》篆刻一、篆刻的含义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统称。
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门类。
二、篆刻的历史早在奴隶社会,印章作为交接凭信的一种工具,与社会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政权的发展,印章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
唐代已有文人的斋号印出现,宋代文人画兴起,画家开始在作品落款时盖上自己的印章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但宋元时期文人画家几乎都是不会镌刻,他们写好印文,然后请高手匠人镌刻,直到明清时期,文人才真正介入篆刻创作。
三、印章的历史名称玺-秦代以后,玺为皇帝专用印-秦汉时期官方印章统称印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被称为章印章-汉武帝时期开始印和章连称为印章印信-汉魏的大量私印称印信四、篆刻的工具和材料古代用于印章的材料有金、玉、铜、象牙、陶、骨、石等;工具:刻刀、笔墨纸砚、砂纸、镜子、刷子、拓包等;印石:青田石、寿山石、冻石、鸡血石等。
1.学习篆书是篆刻的基础,参考书有《说文解字》、《金文编》等。
2.章法是篆刻的核心。
“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在此适用(疏可走马,密不通风)。
3.刀法是完成篆刻的手段:冲刀法、切刀法、单刀、双刀。
4.篆刻的阴、阳文:阴文又称白文,即红地白字;阳文又称朱文,即白地红字。
跟踪练习一、填空题1.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文字是____________。
2.唐代楷书达到完全成熟,楷书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显示了楷书发展的最高成就,所以__________被后人视为楷书的经典。
3.唐以后楷书作为“正体”为历代所重,元代________是唐以后最有影响的楷书名家。
4.明朝初期,朝廷应用文书,多用规整的小楷,楷法精到纯熟,被称为“________”5.伊秉绶是清代人,以擅写_____书而著名.6.楷书发展成熟以后,出现了名垂后世的楷书大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欧颜柳赵”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
7.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8.篆刻中的阴文又称_________文,阳文又称_________文。
二、选择题1.青铜铭文是一种书体形态吗?()A.是 B.不是2.先秦书法基本上属于()A.大篆 B.小篆 C.行书3.哪个朝代的隶书体现了隶书的最高水平?( )A.秦 B.汉 C.唐 D.宋4.宋人尚意,一改唐人尚法,苏、黄、米、蔡等书法名家都以重意趣的()见长。
A.篆 B.隶 C.楷 D.行草5.邓石如是清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A.《兰亭序》 B.《胆巴碑》 C.《石门颂》 D.《唐诗集句》6.《石门颂》属于哪种书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7.何绍基是清代著名隶书法家,其代表作是( )A.《五言联》 B.《节临<张迁碑>》 C.《兰亭序》 D.《史晨碑》8.魏碑是()的一种。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9.下面对楷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体略长 B.点画精到 C.结字方正 D.章法规整10.下面哪件是颜真卿的作品?A.《化度寺碑》 B.《颜勤礼碑》 C.《玄秘塔碑》 D.《三门记》11.判断以下说法:甲骨文属于篆书()A.正确 B.错误12.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下面四件书法作品的字体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楷书、行书、隶书、篆书 B.行书、楷书、篆书、隶书C.隶书、行书、篆书、楷书 D.行书、隶书、篆书、楷书13.王羲之(今山东临沂人)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书体为()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九:书法·篆刻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甲骨文 2.唐楷 3.赵孟頫 4.台阁体 5.隶书6.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7.篆书 8.白文朱文二、选择题1.A 2.A 3.B 4.D 5.D 6.B 7.A 8.C 9.A 10.B 11.A 12.D 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