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4.19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新班,我都会和学生制定一些班规,班规涉及很多方面,如:回家作业、眼保健操、值日生、红领巾佩戴、自习课纪律等等。有了班规,为管理班级,提供了不少便利。学生犯了“事”,不需要班主任一个个抓来,苦口婆心地,好好教育一番,有班规呢,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教育学生的那番话,班规都替你说了。班主任省事,时间就腾出来了。

然而,有了班规,班主任就能高枕无忧了?那未免不切实际,夸大了班规的作用。一条班规,即使有再好的执行力,它的作用也有限,班规只能规范大部分学生的行为,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班规对他们不太起作用,甚至不起作用。明知道要戴红领巾,他偏不戴,明知道不能违反自习课纪律,他还会东张西望,管不住自己的嘴。对于这些学生,班规显得苍白无力。

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曾说过:“一个新制定的班规,如果绝大多数人能够执行,少数人偶尔违反,个别人经常违反,这可能是最正常的情况。”依我看,大部分的学生能按照班规办事,说明这条班规已经制定得很合理了,个别学生的行为,除了要让他们在班规的约束下,更需要班主任个案诊疗,制定出适合这类学生的方法。这样,有班规约束,又有个案诊疗,才是比较科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