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经过(优选.)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战斗原来是这样打赢了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场的作战,是抗美援朝初期规模最大的一场胜仗。
它让“联合国军”(以下简称联军)以大吃一惊的方式明白了志愿军的战斗力。
此战,志愿军几乎全歼韩2军(含韩6、7、8三个师),使美2师遭受“溃灭”式重创(突围后一度只剩20%的人员)。
此战38军的表现,使彭德怀在核电中直言“三十八军万岁!”并因而使38军有了“万岁军”的称号。
此战中的龙源里周边战斗,让作家魏巍亲眼目睹后写下了不朽雄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现在我就尝试用尽可能直白的语言,讲清楚这次战役的来龙去脉,并尽可能讲清楚胜负的前因后果。
一、双方实力对比与基本意图此战,志愿军方面有6个军。
从西向东,分别是:50军、66军、39军、40军、38军、42军。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以下简称志司)的想法是:西线志愿军共6个军18个师;当面西线联军大致实力为5-6个师;所以以18个师围歼敌军5-6个师,应该是有把握的。
志愿军的意图是“以正合,以奇胜”,分步骤如下:1.以50军、66军、39军作为“正集团”,当面诱敌深入;2.以40军、38军、42军成为“奇集团”,在“正集团”诱敌深入后,突然出击,以“左勾拳”形式,猛烈突破敌军右侧翼;3.“奇集团”突破敌军右翼后,从敌军右翼突入到敌军后方,切断敌军退路;4.“奇集团”得手后,“正集团”发起猛攻,相当于以“奇集团”为砧,以“正集团”为锤,将西线联军一举全歼。
志司的想法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当面敌军确实实力合5-6个师。
不对,是因为这5-6个师的地面火力密度甚至超过志愿军5-6个军,而且这还没算上联军的空中火力。
所以,以志愿军6个军用一次战役全歼当面敌军5-6个师,其实是不太现实的。
当面联军都有哪些部队?有美军4个师(骑1、2、24、25),英军两个旅(27、29)、土耳其旅以及韩军4个师(1、6、7、8)。
英军两个旅加上土耳其旅,三个旅的实力总合,大致相当于一个美军师。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作者:非成败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时间:2020.12.13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第一次战役将美军击退到清川江以南。
1950年10月19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侵占平壤后,气焰十分嚣张。
他调集13万人的兵力,从东西两线多路向朝鲜北部边境地区冒进。
西线由美军第8集团军指挥1军和南朝鲜2军团等共6个师、1个旅、1个团的兵力,于10月25日推进到清川江以北的博川、云山、温井、熙川,其中南朝鲜军一部于26日进到鸭绿江边的楚山等地。
英军27旅由博川继续向新义州前进,其先头部队进至新义州东南20多公里的南市洞。
美军24师由博川继续向朔州前进,其先头部队进到距中朝边境40余公里的大馆以南的院兴洞。
南朝鲜军6师主力由温井向北镇、碧潼前进。
东线由美10军指挥5个师向北进犯,南朝鲜军首都师和3师占领五老里、咸兴后,继续向北部边境图们江推进;美军陆战1师经咸兴向长津、江界迂回前进;美军7师经咸兴向北部边境惠山镇方向前进。
美机到处扫射轰炸,地面部队和坦克到处袭击窜扰。
麦克阿瑟妄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全歼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定方针和部署是,先敌进至德川、宁远东西一线组织防御,初期只打防御战,稳住战局,待补充新的武器装备后再配合人民军举行反攻。
由于美军已抢先占领志愿军预定进占的地区,因此,原来的防御部署方案已不可能实施。
10月21日,彭德怀在北镇西北的大洞里会见金日成,研究了战场形势,商讨了作战问题。
10月21日至25日,彭德怀在大榆洞指挥所根据敌情的发展变化和毛泽东的一系列电报指示,适时地定下转变战略的决心,会同邓华等研究制定战役计划,采取了一系列应急作战措施。
首次战役的作战方针是,将原定的阵地防御改为以运动战为主,从运动中寻机歼敌。
为不贻误战机,以各军、师分别歼敌一两个团,争取全战役歼敌一两个师的兵力,制止"联合国军"向中朝边境的进攻,稳定战局。
具体打法是,先打推进速度快、战斗力较弱的南朝鲜军,后打美、英军。
从熙川向德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割断东、西两线敌人的联系,不让其互相支援,集中主力打击西线进犯之敌。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主要战役。
经过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志愿军在云山战斗中俘虏美军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战斗中痛歼美军。
(图片来源:大众网)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首次反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后,美军仍判断中国不会出兵,而继续分兵冒进。
10 月25日,在鸭绿江以南50公里处的温井地区,志愿军首战南朝鲜军,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正式开始。
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之战打响。
2日,志愿军攻克云山。
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抓住敌人骄傲轻敌、分兵冒进的良机,利用敌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采取隐蔽接近敌人,乘敌不备突然发起反击的方式,歼灭敌军1.5万人。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取得了同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作战的经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整顿的时间。
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在占领熙川后,向球场洞方向突击。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狙击手。
(资料图片来源:环球网)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朝鲜北部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反击战役。
美国侵略军虽遭第一次战役打击,却还认定中国军队不可能大规模入朝,认为其参战兵力不过6至7万人,仍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
11 月6日,“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攻。
24日便集中美英军队全部及南朝鲜军队大部共22万余人,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向北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为粉碎敌军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请示中央军委,决定利用美恃强骄傲的情绪,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将敌诱至定州、香枳山、新兴洞、妙香山等志愿军预定地区,然后突然反击,在运动中歼灭敌军。
长津湖的寒冰与上甘岭的烈焰——抗美援朝的两场关键战役引言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转折点!其伟大之处有三:从军事上来说,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极致;从政治上来说,宣告了西方几百年来掠夺殖民历史的终结;从文化上来说,宣告了中华文明重新崛起,文明最终将战胜野蛮!就是这场今天看来意义非凡的战争,当年选择是否打这场战争却颇费周折。
当年的美国是如此之强大,连强横的斯大林都畏之如虎,退避三舍,不要说直接和美国交手,就连帮一把中国都几乎不敢。
国内除了毛主席外,几乎也没有人敢于想象和美国人打仗,甚至连率军出征的将帅都很难找到!最适合的两个将领,一个病倒,一个装病,唯有浑身是胆的彭大将军敢于临危受命,二话不说,连亲人都不告别,拎包就走!这种打遍天下无敌手之英雄气概,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悲壮和马革裹尸之豪情!彭大将军率军出征在随后的三年战争中,志愿军历经十次战役,战线从鸭绿江边推移到37度线,又从37度线退回到38度线,每一场战役都是铁马金刀硬碰硬,每一场战斗都是泥肉搅拌血满天!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场关键战役!虽然这两场战役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不算最大,持续时间也不是最长,死伤人员也不算最多,但却是环境最恶劣、战斗最残酷、过程最熬人的两场战役!在这两场战役中,再好的武器装备都放在了次要位置,代之以双方的精神心理和意志力的较量,这两场战役的胜负最终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胜负!长津湖战役——两个自信对手的全力对撞1950年10月25日开始的第一次战役是一场遭遇战,仿佛是藏在门后的主人家仓促间给予入侵者一记闷棍,双方都没有来得及拿出真本事。
这一记闷棍没有把美国人打晕,他们相信枪炮的威力!在屠杀印第安人的北美地区,在西欧北非战场上,在太平洋战场上,以及在不久前对付朝鲜人民军的战场上,他们都一次又一次地验证过,在猛烈的炮火面前,一切对手都会被消灭!他们拥有最先进强大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上帝站在他们那一边,他们坚信: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滚滚铁流了!志愿军不信这个邪!他们来自于最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脚登草鞋布履踏遍了世上最艰难恶劣的征程,手握大刀长矛击败了世上最凶残的鬼子,在经历了世上实力最不对称的战争洗礼后夺取了政权。
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经过穿插三所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的基础上,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军及李伪军诱至预定战场,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
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我军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敌占地区,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扭转了朝鲜战局。
此战役中,第38军的三所里穿插战,第20军长津湖围歼美第1陆战师的战斗是最为经典的行动。
请君入瓮诱敌深入敌军经过我第一次战役打击后,企图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查明志愿军实力和行动企图,以航空兵摧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和渡口,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兵;然后发起攻势,以美军第10军在东线经长津湖西进,美军第8集团军在西线由清川江北上。
两军在江界以南武坪里会合,再向北推进,赶在鸭绿江冰封前,在朝鲜北部地区消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
我志愿军摸清敌意,准备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计划在西线将敌军诱至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集中6个军歼灭之;在东线将其诱至旧津里、长津湖一线,由第9兵团的3个军歼灭之。
此时,入朝志愿军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在东西两线均形成优势兵力。
11月6日,敌军以一部兵力开始实施试探性进攻。
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节节抗击,主力向后转移,7日开始先后放弃黄草岭、飞虎山、博川和德川等阵地。
10日,敌军全线向北推进,但行动比较谨慎,前进速度缓慢。
志愿军为诱其尽快进入预定战场,遂于16月停止反击行动,继续北撤。
敌军被我军继续后退所迷惑,错误地以为我军是“怯战退走”,以为我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便加快进攻速度。
至21日,敌军西线部队进至嘉山、龙山洞至德川、宁远一线,东线部队进至长津湖地区,进入了我军战役预定范围。
此时,志愿军主力已全部转移至预定集结地域,西线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军和第42军主力已分别到达定州西北、龟城、泰川、云山、德川以北及宁远东北地区,东线第9兵团第20、26、27军已全部到达长津湖地区。
感⼈的爱国经典故事优选6篇 爱国是调节个⼈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
我们作为中国的⼀份⼦,我们要热爱中国。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6篇爱国⼩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家! 爱国⼩故事1 1952年10⽉14⽇,上⽢岭战役开始。
10⽉19⽇夜,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地表⾯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出,主动请战,消灭敌⼈⽕⼒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所携弹药⽤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的⾝躯堵住了敌⼈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爱国⼩故事2 1948年5⽉25⽇,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超过⾝⾼,两头桥台⼜⽆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左⼿托起炸药包,右⼿拉燃导⽕索,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的⽣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爱国⼩故事3 马⽴训是⼋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
抗⽇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
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新爆破技术,采⽤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式,炸死⽇伪军500余⼈,被誉为“爆破⼤王”。
1942年7⽉,在攻打岳家村⽇伪军据点战⽃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军毯扎成炸药包,⽤⼿榴弹引爆,炸掉据点,全歼守军。
同年8⽉,在⼭东泗⽔县孙徐战⽃中,连续炸毁⽇伪军4座碉堡,炸死⽇伪军60余⼈。
1944年5⽉,在攻打⼭东平⾢县庞庄⽇军据点战⽃中,他炸开第⼀道障碍后,利⽤有利地形,⼜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向纵深发展。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
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根本扭转朝鲜战局的一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作者:张德彬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2020年第9期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北部的清川江和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此役,志愿军一举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其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文/张德彬“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至11月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
一次战役,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给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打击,西线志愿军部队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东线将敌阻于黄草岭一线。
挫败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迎头打击,但由于伤亡不大,尤其是美军主力未受大的打击,加上志愿军的实力也未完全暴露。
因此,麦克阿瑟仍然坚持军事进攻迅速占领整个朝鲜的既定方针,并拟定了新的总攻势计划。
其计划是: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以查明志愿军的实力和企图,同时以航空兵摧毁与封锁我后方交通和补给线,并摧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
尔后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朝鲜北部,赶在鸭绿江冰封前攻占全朝鲜。
11月9日,总攻势计划得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同时批准了麦克阿瑟关于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计划。
“联合国军”随即展开了为期两周的“空中战役”,对朝鲜北部狂轰滥炸,将清川江以北的城镇、村庄、铁路、桥梁炸成了一片废墟。
并对鸭绿江上的国际桥梁进行轰炸,意图切断中国军队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补给通道,对志愿军来说整个战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抗美援朝战争的发生经过介绍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那么你了解抗美援朝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发生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抗美援朝是朝鲜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想要干涉朝鲜内政的想法彻底破灭了,也在某种意义上保障了亚洲地区的和平,所以朝鲜战争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既然抗美援朝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这么大,那么抗美援朝过程中有哪些挫折或者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发生了那些事情呢?根据相关的学说叙述,抗美援朝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一九五零年的十月到一九五一年的六月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批进入朝鲜境内,并且帮助朝鲜向美国发起进攻。
因为美国的空军力量非常强大而朝鲜和中国的空军力量都还不太成熟,所以在这一时间段内中国、朝鲜和美国的战争主要集中在晚上和环境比较恶劣的时间段,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美国的空军无法作战。
在第一阶段,双方一共发生了五起战役,第五场战役是历史记载中抗美援朝过程中规模最大上网也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消耗了美国大量的军队使得他们不得不从攻击战转向防御战。
抗美援朝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是在第五次战役之后,在历史记载中第五次战役过后美国同意停战,但是还有相关人员说第五次战役之后还有第六次战役发生在19521年的夏天和秋天。
但是这种说法还没有被证实,所以说抗美援朝过程中共有五场规模比较大的战役。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结果抗美援朝战役又被称为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发生在朝鲜和美国之间的一次战争,主要目的是阻挡以美国军队为首的军队来袭。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和苏联以及韩国都参与了战争,这场战争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一场战争的伤亡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数量最高的一场战争,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队愿意短暂的停战。
那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据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长,在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紧接着就展开了第五次战役,这一次战役美国军队的主要目的就是切断中国和朝鲜军队的后勤供应线,他们意识到中国的后援军队会不断得到达战场并且战争物资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能够有效的遏制中国和朝鲜军队物资的增加,美国军队决定将切入点定位在中国部队的侧后方,试图在这里开辟出新的战线。
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战役汇编抗美援朝战争前言决策出兵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并派遣第7舰队侵占台湾海峡。
8月起,美国空军不断侵入中国东北地区领空进行轰炸扫射。
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严正警告,越过三八线,进攻朝鲜北方,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
在此严重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
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0月19日起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
至1951年6月,中朝人民军队经过5次运动战役,将“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并进行了多次反击战役,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绞杀战’和细菌战,迫使其接受停战谈判。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人名单毛泽东签署的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至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清川江以北和长津湖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1950年10月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10个师另1个旅、1个空降团共13万余人兵力,越过三八线,于19日占领平壤,并继续向朝中边界推进,企图于感恩节(是年11月23日)前占领朝鲜全境。
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龟城、泰川、德川、球场一线开进。
此时,“联合国军”继续向朝中边境地区冒进。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随即调整部署,决心集中5个军另1个师于西线寻歼南朝鲜军,而后再在运动中歼灭冒进之敌。
被美军飞机轰炸后的安东(今辽宁丹东)一角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遭遇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歼其1个营和1个炮兵中队,当晚占领温井,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29日,第40军主力在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歼灭南朝鲜军4个营的大部;第39军进至云山地区,与第40军对美军骑兵第1师和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形成包围态势;第38军在南朝鲜军第8师南撤后进占熙川。
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作者:姜廷玉来源:《百姓生活》2013年第10期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上旬,为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共歼敌23万人,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稳定战局第一次战役是在敌进我进的遭遇状态下交战的。
1950年10月25日战斗打响时,志愿军主力仍在向战场开进中,而敌军则以团甚至营为单位组成战斗群高速推进。
志愿军遂以军、师为单位分头歼敌,边打边进。
在敌我双方都不摸底的情况下,志愿军在遭遇战中以伏击和突击取胜。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这次战役称之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
第一次战役于1950年11月5日结束,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从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此次战役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0.62。
第二次扭转战局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结束,分为东、西战场进行。
战役规模和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远胜于第一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投入13个师3个旅又1个团22万人,志愿军投入9个军30个师38万人。
整个战役分为诱敌深入、战役反击和战役追击3个阶段。
志愿军收复了平壤和朝鲜“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半岛和瓮津半岛,使“联合国军”的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的企图遭到彻底失败,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对美军打击最大的一次战役,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人。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第三次损失最小第三次战役是对于有防御准备之敌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志愿军八大血战抗美援朝战争为朝鲜战争之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在经历了长期矛盾和冲突积累后,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进行统一战争,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8月中旬,北朝鲜人民军将韩国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领土。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将战火扩大至中国鸭绿江边。
名扬朝鲜战场——志愿军朝鲜八大血战盘点(1)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2)血战长津湖血战长津湖是在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猖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
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1950年11月7—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1、西线地区作战部队:第38军(第112师,第113师,第114师) 第39军(第115师,第116师,第117师) 第40军(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 第42军(第124师,第125师,第127师) 第50军(第148师,第149师,第150师) 第66军(第196师,第197师,第198师) 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2、东线地区作战部队(第九兵团) 第20军(第58师,第59师,第60师,第89师) 第26军(第76师,第77师,第78师,第79师) 第27军(第79师,第80师,第81师,第94师)美军远东总部 1、西线作战地区:美军第8集团军美军第1军(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韩国伪军第1师) 美军第9军(美军骑兵第1师,美军第2师,美军第25师,土耳其旅) 韩国伪军第2军(伪军第6师,伪军第7师,伪军第8师) 预备队(英军第29旅,美军空降第187团) 2、东线作战地区:美军第10军(美军陆战第1师,美军第3师,美军第7师) 韩国伪军第1军(伪军首都师,伪军第3师)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针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的心里状况,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共歼“联合国军”三万六千余人(其中美军二万四千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敌占地区,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初步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
第一“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双方的企图和部署一。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经过
穿插三所里血战长津湖
第二次战役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的基础上,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军及李伪军诱至预定战场,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
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我军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敌占地区,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扭转了朝鲜战局。
此战役中,第38军的三所里穿插战,第20军长津湖围歼美第1陆战师的战斗是最为经典的行动。
请君入瓮诱敌深入
敌军经过我第一次战役打击后,企图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查明志愿军实力和行动企图,以航空兵摧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和渡口,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兵;然后发起攻势,以美军第10军在东线经长津湖西进,美军第8集团军在西线由清川江北上。
两军在江界以南武坪里会合,再向北推进,赶在鸭绿江冰封前,在朝鲜北部地区消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
我志愿军摸清敌意,准备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计划在西线将敌军诱至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集中6个军歼灭之;在东线将其诱至旧津里、长津湖一线,由第9兵团的3个军歼灭之。
此时,入朝志愿军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在东西两线均形成优势兵力。
11月6日,敌军以一部兵力开始实施试探性进攻。
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节节抗击,主力向后转移,7日开始先后放弃黄草岭、飞虎山、博川和德川等阵地。
10日,敌军全线向北推进,但行动比较谨慎,前进速度缓慢。
志愿军为诱其尽快进入预定战场,遂于16月停止反击行动,继续北撤。
敌军被我军继续后退所迷惑,错误地以为我军是“怯战退走”,以为我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便加快进攻速度。
至21日,敌军西线部队进至嘉山、龙山洞至德川、宁远一线,东线部队进至长津湖地区,进入了我军战役预定范围。
此时,志愿军主力已全部转移至预定集结地域,西线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军和第42军主力已分别到达定州西北、龟城、泰川、云山、德川以北及宁远东北地区,东线第9兵团第20、26、27军已全部到达长津湖地区。
西线战场
38军、42军双层穿插断敌退路11月25日黄昏,我志愿军在西线发起战役反击。
26日,第38、第42军占领德川、宁远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打开了战役缺口。
“联合国军”为堵缺口,急调土耳其旅由价川向德川方向、美军第1骑兵师由顺川向新仓里方向机动,以阻止志愿军前进。
第38、第42军分别向军隅里、三所里和顺川、肃川攻击前进,实行双层战役迂回,切断美军第8集团军退路。
担任外层迁回任务的第42军攻击北仓里,继续向假仓里方向前进。
担任内层迁回任务的第38军在戛日岭、于口站地区击破土耳其旅的阻击,占领裴德站、瓦院地区。
该军第113师于27日晚从德川出发,沿小路向三所里穿插,14小时跋涉70余公里,于28日8时到达三所里,切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通往顺川的退路。
第39、第66军进到宁边以南地区,第40军进至院里地区,第50军进到埔川以西地区。
至此,美军第9军第2、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第1骑兵师,李伪军第1师各一部陷入志愿军的三西线美军总退却美集团军司令死于乱军之中29日,西线敌军开始全线退却。
为集中主力围歼美军,我38军第113师在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阵地坚决阻击南逃与北援之敌。
30日,敌调集上百架飞机和上百辆坦克反复攻击我阵地,但突围和北援之敌相隔不到1000米,却可望不可及,始终不能突破我阵地。
12月1日,美军第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
敌撤退中,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慌乱中翻车致死。
东线战场
美第1陆战师被斩成数段
志愿军在西线发起反击后,东线美军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第1师)并指挥李伪军第1军团(辖首都师、第3师)仍继续向北推进。
美第1陆战师是东线主力,该师是仁川登陆作战的主力部队,下辖第1、第5、第7陆战团和第11陆战炮团。
至11月27日,其主力位于柳潭里、下碣隅里地区,一部在富盛里、古土里。
东线我军第9兵团第20、第27军在长津湖地区完成了反击作战准备,第26军主力正开往长津湖地区。
第9兵团为抓住美军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令第20、第27军于27日黄昏发起反击。
战至28日晨,我军将敌陆战第1师主力及第7师1个加强团分别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和新兴里地区,并攻占富盛里、死鹰岭、新兴里阵地,切断了美军各被围部队之间及其与后续部队的联系。
美军共4个团、1个坦克营、3个炮营约1万余人被我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
美第1陆战师像一条长蛇被我第20军各部切成首尾彼此不能相顾的数段,柳潭里是其第7陆战团、第5陆战团的一个营、第11陆战炮团2个营,下碣隅里是该师师部、第1陆
战团2个营、第5陆战团1个营和1个坦克营,该师其他兵力被我分割于富盛里以南地区,分割围歼之势已达成。
美陆战1师疯狂反扑企图突围美军被围部队为打通彼此之间联系,连续不断地猛攻志愿军死鹰岭、富盛里、新兴里阵地。
第9兵团一面组织抗击,一面调整部署,准备攻歼被围之敌。
28日晚,第27军和第20军分别对新兴里和下碣隅里展开攻击,但因兵力不足,冻伤较多,仅在外围毙伤美军1000余人。
29日,美军第1陆战师被围部队分别向第20军扼守的死鹰岭和富盛里阵地猛攻。
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1个排扼守阵地,连续打退美军8次进攻。
在全排仅剩两名伤员,且弹药已尽的情况下,负伤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保住了阵地。
第60师在富盛里、小民泰里一线阵地击退美军多次进攻,并乘胜向古上里方向实施反击,毙伤俘敌近千人。
美第1陆战师疯狂南逃志愿军层层阻击30日晚,第27军集中第80师和第81师主力对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第32团1个营及师属炮兵营发起进攻,战至12月1日将其全歼。
1至2日,第27军主力和第20军第59师与从柳潭里撒退的陆战第1师主力展开激战,歼其一部。
3日,陆战第1师主力丢弃重装备撤往下碣隅里,6日晨,在大量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经古土里继续向南突围。
当日,志愿军第26军也投入作战,尾敌追击。
12日,美军陆战第1师在第3师的接应下撤回五老里。
其间,志愿军层层阻截,步步紧追,先后毙伤俘美军1400余人。
陆战第1师凭借装备优势,才逃脱被全歼的命运。
志愿军打到“三八线”美第10军被赶下海
在东西两线遭到沉重打击后,敌军于12月3日命令部队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
4日,志愿军乘胜追击。
6日,志愿军第39、第40军各一部和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平壤。
人民军第1军团越过“三八线”解放延安半岛和瓮津半岛。
东线,美军第7师一部和李伪军第3师、首都师于14日撤至朝鲜东海岸的兴南地区,美军陆战第1师余部亦撤向咸兴、兴南一带。
人民军于9日收复元山,将美军、南朝鲜军陆上退路切断。
美军被迫调集300余艘舰船到兴南港,准备全部从海上撤退。
志愿军第26、第27军不顾连日作战疲劳,同人民军第3军团一起展开追击,17日占领咸兴,19日占领涟浦机场并歼敌一部。
敌军在兴南港以陆海空火力构成严密火网,掩护其部队登船从海上撤逃。
24日,中朝人民军队收复兴南地区。
至此,除襄阳外,敌军全部被打退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遂告结束。
尾声
此役,志愿军取得了超出预定计划的胜利。
志愿军歼灭李伪军第7、第8师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给美军第2、第7师和陆战第1师沉重打击,重创美军第25师、第1骑兵师,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火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并将战线推至“三八线”南北地区,粉碎了敌军迅速占领朝鲜北半部的企图,迫使其由进攻转入防御。
本战役作战中,志愿军共伤亡3万余人。
面包围之中。
除安州至肃川公路外,敌军所有退路均被我军切断。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