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记的历史纪年方法及如何计算年代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历史年代数据记忆方法一、引言历史年代是了解历史事件发生顺序和历史演进的重要依据。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记忆历史年代是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历史年代数据记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关联记忆法关联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将历史事件与其他信息进行关联,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与熟悉的人物、地点或事物进行关联,从而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假设我们要记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年代:1. 前1600年:商朝建立我们可以将商朝与商业进行关联,想象商人在这个时期繁忙地进行商业交易。
2. 前1046年:西周建立我们可以将周字与世界进行关联,想象西周在这个时期影响了整个世界。
3. 前221年:秦朝建立我们可以将秦朝与秦始皇进行关联,想象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朝代。
通过这种关联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其他容易记忆的信息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三、时空轴记忆法时空轴记忆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时间轴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空间的关系,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1.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2.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3.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4.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5.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6.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7.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通过这种时空轴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轴,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四、数字编码记忆法数字编码记忆法是一种将数字与特定的信息进行关联,帮助记忆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历史年代中的数字与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编码,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年代进行编码:1. 前1600年:商朝建立(编码:16)2. 前1046年:西周建立(编码:10)3. 前221年:秦朝建立(编码:22)4. 618年:唐朝建立(编码:6)5. 1271年:元朝建立(编码:71)6. 1368年:明朝建立(编码:68)7. 1644年:清朝建立(编码:44)通过这种数字编码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历史年代与具体的数字进行关联,帮助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一、世纪:100年一个世纪,百位前面数值加1,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0+1=11,所以,公元11世纪; 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2+1=3,所以,公元前3世纪; 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0+1=1,所以,公元前1世纪;例:公元9年(西汉结束),0+1=1,所以,公元1世纪。
二、年代:10年一个年代1.早期(初期):世纪头二十年例:20世纪早期,1900——1919年左右;例:前594(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6世纪早期。
2.上半期:世纪前50年例:1800年——1850年左右,19世纪上半期。
3.中期:40——60年代例: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9世纪中期。
4.后半期:世纪后50年代例:1851年——1899年,18世纪后半期。
5.晚期:80——90年代例:1885年(汽车产生),1898年(戊戌变法),19世纪晚期;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与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晚期。
三、××纪元多少年1.××纪元多少年就是公历多少年:计算方法:纪元开始+多少年-1例:洪武十三年就是:1368(洪武元年)+13-1=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例:道光二十年就是:1821(道光元年)+20-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例:中华民国26年就是公历多少年:1912(民国元年)+26-1=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大屠杀) 2.现年就是××纪元多少年:计算方法:现年-纪元开始+1例:1894年就是光绪多少年:1894-1875(光绪元年)+1=光绪20年(甲午中日战争)例:1949年就是中华民国多少年:1949-1912(民国元年)+1=民国38年(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注:洪武元年、道光元年、光绪元年等材料一般会告诉。
民国元年1912年要掌握。
四、某事件距今多少年计算方法:现年-事件发生年例:2009年就是美国联邦制共与制政体确立多少年:2009年-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与制政体确立)=220年五、两者间隔1.两者都就是公元前或两者都就是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直接相减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多大?551―479=72例:今年就是京张铁路通车(1909年)多少周年?2009-1909=1002.一个公元前,一个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相加后减1,例: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与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相距多少年:476+476-1=951年。
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纪年法及推算和转换方法我国古代通常使用三种纪年法。
一是帝号纪年法:帝号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的谥号。
我国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等年代。
鲁国史书《春秋》记录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衰公十四年”的历史。
“宣王”“衰公”都是帝王或诸侯的谥号。
这种纪年的方法就是帝号纪年。
二是年号纪年法: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录在位的年代所定的名号,是皇帝继位后颁布年号用来纪年的,比如康熙41年、建安25年等等。
年号是由汉武帝始创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这年为建元元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
年号一般是新皇继位或有重大事件时更换。
明以前的帝王,在位期间多不止一个年号。
如汉武帝在位54年,就用11个年号。
明清皇帝在位期间一般只用了一个年号(除明英宗因两次登基使用两个以外),所以我们习惯使用年号称呼皇帝,如明太祖的年号为洪武,清圣祖的年号为康熙。
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我国历史上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三是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字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叫“地支”。
据古书上说,干支是太古轩辕时令大挠所作,十天干是用以名日,十二地支用以名月,后来人们将十天与十二地支互相配合,以每二个字成为一个数,用以称年,即以天干首字甲,地支首字子合为“甲子”的称第一年,依次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直到最后癸亥为第六十年。
60年后周而复始,故有“六十花甲子回头”之称。
中国历法一直就是采用干支来纪年的,其至还可以纪月,纪时。
从殷商出土甲骨卜辞可知,三千多年前古人已很熟练地用干支来纪日;西汉末开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到现在可以说干支纪年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独立完整的历法系统,即“干支历”。
教材中有些地方涉及到干支纪年,如“岁在甲子(指公元184年),天下大吉”,“甲午战争”(指1894年),戊戌变法(指1898年)等,就是采用干支纪年方法。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五胡十六国口诀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孔孟儒,行“仁政”;道“无为”,老庄兴;子墨子,讲“非攻”;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
叛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安禄山,史思明,骑胡虎(755),溜山城(763)。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洪秀全,拜上帝,太平天国大起义;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南京定都换了天。
地球的形状口诀赤道鼓,两极扁;北极长,南极短。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辽吉黑,云贵川,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二江二湖二河山,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历史纪年的换算法一、公元纪年(1)100年为一个世纪,其计算办法是百位数加1。
例:公元前221年,百位数2加1等于3,为公元前3世纪;60年,百位数0加1等于1,为1世纪。
(2)10年为一个年代;一般世纪的前20年称为早期或初期,20—29年成为20年代,其余以此类推;一个世纪的前50年称为上半期,40—60年称为中期,后50年称为下半期,80—90年称为晚期;注意:公元前的年份是倒着算的,与公元后相反。
例:1840年为19世纪40年代,属19世纪中期;公元前209年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公元前494年为公元前5世纪早期,1919年为20世纪早期,1993年是20世纪晚期。
(3)两个年份间隔的计算办法①两者都是公元前的,前数值减后数值。
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活了多少岁?551-479=72,即72岁,是周岁。
②两者都是公元后的,后数值减前数值。
例:今年是中共成立多少年?2016-1921=95,即95年或95周年。
③一个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两数值相加后减1(因为公元元年即为公元1年,无公元0年的概念)。
例:秦朝的建立与唐朝的建立之间间隔了多少年?221+618-1=838,即838年。
二、民国纪年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民国××年+1911 =公元××××年。
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公元××××年-1911 =民国××年。
例:民国38年是公元××××年?38+1911=1949,即1949年;反过来,1949年是民国××年?1949-1911=38,即民国38年。
三、年号纪年年号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纪元元年年份+××年-1 =公元××××年。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及年代文科知识中很多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有了好的记忆方法,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及年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何快速记忆历史年代第一,分清公元前后,掌握年代与世纪换算法。
在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部分,许多同学往往只记住年代的数字,却分不清究竟是在公元前还是公元后如何分清呢?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是中国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这件事,凡发生在它以前的(即西汉为界)都是公元前,在此以后的都是公元后;而世界史可以公元前27年罗马屋大维建立元首制为界,凡在此之前都是公元前,此后的都是公元后。
如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73年,而汉代班超出使西域则在公元73年。
一个世纪是100年,有些同学以为年代与世纪的换算只要除以或乘以100就可以了,其实是不对的。
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1994 年不是19世纪,而是20世纪;同样,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那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
因为公元1年是1世纪,101年则是2世纪,1001年是11世纪,2001年是21世纪,依次类推。
所以,若将世纪换成年代,就应该将世纪数减去1再乘100,同样,把年代数先除以100,再加上1,就是世纪数。
第二,联想记忆法。
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其经历时间相同,如隋统一全国(581—589年),安史之乱(755—763年),抗日战争(1937— 1945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都经历8年时间,所以只要记住其开始(或结束)年代,就可推算出其结束(或开头)年代,这样只要记住一头就行了。
第三,对比记忆法。
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一年代(或世纪)有时会发生几件大事,我们如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就便于记忆了;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雅典梭伦改革;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召开,第三国际成立等等。
1.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也称为基督纪年法,是指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作为计时的起点。
公元纪年法广泛应用于西方文化,其起点约定为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之间的一些时刻,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纪年。
2.农历纪法:农历纪法是指以农历的月相和天干地支纪年为基础的计时法。
中国传统的农历纪法是按照月亮的运行周期来计算的,每个月是一个单位。
农历纪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
3.伊斯兰纪年法:伊斯兰纪年法,也称为伊斯兰历法或回历,是以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派开始传播为起点的纪年法。
伊斯兰纪年法以穆罕默德在公元622年迁徙至麦地那为起点,每年为基准计算。
4.佛历纪年法:佛历纪年法是根据佛教的历法来计算时间的一种纪年法。
佛历纪年法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起点以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年份为基准,将该年份标记为佛历纪年法的0年。
5.朝代纪年法:朝代纪年法是指以各国朝代和皇帝的改朝换代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中国历史中,由于不同时期的朝代更替频繁,因此采用朝代纪年法来标记时间。
例如,汉代、唐代、明代等。
6.地方纪年法:地方纪年法是指根据地方政权或地区的历史事件作为计时的方法。
地方纪年法主要有以王国建立或重要事件为依据的纪年法。
例如,日本的平成纪年法以皇太子即位为起点。
在推算纪年时,人们常常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学的发现,结合已有的纪年法,进行年代推算。
例如,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学的发掘,可以推算出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
纪年法和推算法在各个文化和地区的应用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为了对历史进行系统的记录和研究。
通过纪年法和推算法,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和年代进行对应,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类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法与时间计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法和时间计算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个朝代都制定了不同的历法来记录和计算时间,以满足政治、社会、农业等方面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历法和时间计算方法。
一、农历农历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历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和农村生活。
农历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计算时间。
每一个月亮的运行周期约为29.5天,一年大约有12个月。
然而,农历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因此会出现闰月来平衡阴阳历的差异。
农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是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周期来制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历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套完整的时间系统,包括了年、月、日的计算。
农历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农业指导,还在政治、宗教以及节日庆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夏历夏历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历法,主要用于商、周、秦等朝代的时间计算。
夏历是以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基础的。
一年的时间被分成十个月,每个月都有30天。
夏历广泛应用于农业、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
夏历的历法制订是根据对太阳运行周期的观测和计算得出的。
这种历法的特点是月份有规律地分配,每个月都有30天。
然而,由于太阳的运行周期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夏历的准确度略有差异。
三、黄帝纪年黄帝纪年是中国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时间计算方法。
根据传说,黄帝是中国古代的始祖,他的统治年代也被用作一种纪年法。
黄帝纪年是以黄帝的在位年数为起点,进行时间计算的方法。
黄帝纪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古代的历史记录和文献中。
很多古代文献中都会以黄帝纪年为时间参照点,方便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回溯。
四、太阳历太阳历,也称为公历,是中国在清朝末期引入的一种历法。
太阳历是以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基础,每年大约365天。
与农历不同,太阳历是更加准确的历法,可以更好地用于天文学和科学计算。
太阳历广泛应用于现代中国,成为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时间系统。
它以年、月、日的方式进行计算,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以确保每年的总天数接近365天。
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一)利用世纪记忆年代。
例如世界近代史上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有关的历史年代必然是17xx年,如1755年来克星顿枪声,北美大陆会议召开,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转折点等。
像这样出现众多事件的课很多,应用世纪记忆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二)前后联系记忆法。
对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的年代可以进行_前后联系。
如对东西方奴隶社会的终结时间由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可联系公元前476年,我国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当时我国奴隶制终结时间,早于欧洲。
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三)表格记忆法。
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四)以熟记的重大历史年代作跳板,对历史年代进行意义识记,又分:1-推算年距法,如以1840年为跳板《南京条约》是后二年签的,即1840+2=1842;金田起义晚11年,即1840+11=1851。
2.间隔推算法:如每隔两年发生的历史事件: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护法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党的成立,此外每隔3年、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只要在学习中注意学结,就不难记忆。
3.周年记忆法:如2001年是党成立8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200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90周年。
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五)运用数字特征记忆法。
①自然数排列,如1683年清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②左右轴对称,如公元476年,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和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在公元前476年即属此种类型。
历史年代时间记忆方法(六)谐音记忆法。
利用1一9数字发音记忆,如记忆马克思出生年代,1885年,可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直哭”,这句话,既记住了年代,还领会了马克思作为导师的伟大之处。
历史年代时间记具体记忆方法:(1) 时间有先后,你只要把大事年表里的重要事件多看几遍,自然记牢了。
中国历史年份的算法有哪些中国历史悠久,由于历史记录的不完整和风雨侵蚀,有些年份未被准确记载。
同时,由于不同朝代的历法和记录方式不同,有些年份存在疑惑或者争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历史年份的算法。
一、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史上使用较广的算法之一。
按照干支纪年法,每60年为一个甲子周期,将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年份。
这种算法至今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农历中广泛使用。
二、黄历纪年法黄历纪年法是中国传统农历日历中使用的一种算法,最早的黄历纪年法是阴阳历。
根据这种算法,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新月开始,共有353-355天。
根据年份的差异,有些年份甚至会有13个月。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使用阳历,但是黄历仍然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广泛的农历日历。
三、皇纲历皇纲历是中国古代官方历法,由皇帝掌管,设置官署公布。
在历史上的皇纲历中,一年分为24个节气和11个月,每月有30天,这种算法相当于每年354天。
当时的皇纲历在后世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例如嘉庆皇帝时代,为了给皇帝过生日而推迟了一个月。
四、夏历夏历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历法,据书籍记载,夏历由尧帝制定。
夏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总共360天。
夏历主要在商朝和西周时期被使用,后来逐渐被万年历和阴阳历所替代。
五、满洲历法清朝时期,满洲历法被推广使用,它是满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满洲历法根据太阳运行周期制定,一年共分12个月,但是月份的名称与其他历法中略有不同。
满洲历法也曾在朝鲜半岛和蒙古地区得到了应用。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年份的算法非常丰富多彩,其中干支纪年法和黄历纪年法是最为常用的。
这些历法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历史年代记忆法第一类,趣味式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
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
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
也叫顺口溜法。
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
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
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
”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
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
”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
也称远近对照法。
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
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
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
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记忆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怎样计算历史年代一、公元纪年的由来:1、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纪年,作为纪年开始的标志,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法。
2、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
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3、世纪纪年: 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10年为世纪的末期。
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
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加1就行了。
公元前也是如此,例: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
如由世纪换为年代,需知道一个世纪的跨度。
例:19世纪指从1800年-1899年。
但是注意,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年-公元前500年。
比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请转化为世纪纪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
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
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而公元前恰恰相反,大数为初期,小数为末期。
二、计算年代: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例: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岁,而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例:光武帝(公元前6年—57年),那他的年龄是6+57-1=62岁。
练习:1、公元前7世纪是从年到年。
2、公元7世纪是从年到年。
3、公元前120年是世纪年代。
4、1270年是世纪年代。
5、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他活了岁。
6、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公元9年,西汉存在了年。
中国历史纪年法1、君主在位纪年法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
初中历史 速记口诀 历史常用纪年法归纳总结初中历史速记口诀和历史常用纪年法可以归纳总结如下:
历史常用纪年法:
1.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此后年份递增。
2.帝王年号纪年:中国古代帝王在位期间,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承,会使用年号来表示年份。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明朝万历皇帝的年号是“万历”。
3.干支纪年:中国古代使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合来表示年份。
比如,2020年是庚子年,2021年是辛丑年。
4.民国纪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使用民国纪年来表示年份。
比如,1911年是民国元年,1949年是民国38年。
初中历史速记口诀:
1.唐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始于874年,坚持了10年,所以唐末农民起义是在884年黄巢牺牲后失败的。
2.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为期8年,是1937年爆发的,由此可以推算出它结束于1945年。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整整两百年后英国才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所以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发生的。
4.金灭辽:金建立于1115年,十年后灭辽,所以金灭辽是在1125年。
这些口诀和纪年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一、世纪:100年一个世纪,百位前面数值加1,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0+1=11,所以,公元11世纪;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2+1=3,所以,公元前3世纪;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0+1=1,所以,公元前1世纪;例:公元9年(西汉结束),0+1=1,所以,公元1世纪。
二、年代:10年一个年代1.早期(初期):世纪头二十年例:20世纪早期,1900——1919年左右;例:前594(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6世纪早期。
2.上半期:世纪前50年例:1800年——1850年左右,19世纪上半期。
3.中期:40——60年代例: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9世纪中期。
4.后半期:世纪后50年代例:1851年——1899年,18世纪后半期。
5.晚期:80——90年代例:1885年(汽车产生),1898年(戊戌变法),19世纪晚期;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晚期。
三、××纪元多少年1.××纪元多少年是公历多少年:计算方法:纪元开始+多少年-1例:洪武十三年是:1368(洪武元年)+13-1=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例:道光二十年是:1821(道光元年)+20-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例:中华民国26年是公历多少年:1912(民国元年)+26-1=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大屠杀)2.现年是××纪元多少年:计算方法:现年-纪元开始+1例:1894年是光绪多少年:1894-1875(光绪元年)+1=光绪20年(甲午中日战争)例:1949年是中华民国多少年:1949-1912(民国元年)+1=民国38年(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注:洪武元年、道光元年、光绪元年等材料一般会告诉。
民国元年1912年要掌握。
四、某事件距今多少年计算方法:现年-事件发生年例:2009年是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确立多少年:2009年-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确立)=220年五、两者间隔1.两者都是公元前或两者都是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直接相减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多大?551―479=72例:今年是京张铁路通车(1909年)多少周年?2009-1909=1002.一个公元前,一个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相加后减1,例: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相距多少年:476+476-1=951年THANKS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历史事件巧记顺口溜170万年前,元谋人在云南。
20--70万年间,北京人已出现。
公元前一千三,商王盘庚把都迁。
公元前1046,武王伐纣建西周。
商鞅变法(前)356,战国形势乱悠悠。
长平之战(前)260,纸上谈兵等于零。
揭竿而起(前)209,张楚政权不长久。
(秦朝江山不长久)公元前138,张骞就出发。
公元前119,张骞原路走。
(前)221,秦统一;221,蜀汉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西汉,定都在长安。
208,孙刘发,曹操赤壁败回家。
263年,魏灭蜀汉,三国要完。
三国归晋280,人民享太平。
淝水之战,383年,苻坚对谢安,洛涧失利中流箭,狼狈逃窜。
494,迁都事,魏孝文帝改姓氏。
589,隋取周,南北分裂告结束。
都江堰,李冰建,岷江中流分两边,外分洪,内浇灌,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入平原,天府之国人人赞,造福千秋传万年。
秦始皇,建集权。
废分封,立郡县。
车同轨,书小篆,又隶书,为新言。
统货币,长城建。
度量衡,两千年。
汉武帝,能纳言,罢百家,儒术延,推恩令,巧夺权。
强监察,无欺瞒。
战匈奴,守边关。
出西域,派张骞,丝绸路,美名传。
中华科技世领先,造纸术,在西汉,蔡伦改,东汉间,四世纪传朝鲜。
东汉医学有贡献,神医华佗“麻沸散”。
张仲景,箸《伤寒》,“医圣”美名万人传,“众方之祖”人称赞,推动医学大发展。
《九章算术》最领先,总结周秦到两汉,面积容积连生产,负数方程能计算。
祖冲之,宋齐间。
圆周率,精计算,比欧洲,早千年。
贾思勰两魏间,《齐民要术》写生产。
《水经注》,是名篇。
地理学,郦道元。
价值高,成书难。
东汉初年佛教传,人人很喜欢,王公贵族想成仙,等级秩序不改变。
百姓生死轮回返,因果报应讲在先,忍受人生苦和难,来生幸福乐升天。
佛教教义广流传,努力修行影响远。
白马寺汉明建,南朝北朝兴寺院,龙门云冈有佛像,石窟艺术大发展。
佛教传入道教产,三教共栖世少见。
《史记》箸者司马迁,编著通史三千年,纪传体,树典范,开创廿四史首篇。
历史年代记忆方法记忆历史年代,是学好历史的重点。
可是学生往往面对历史年代枯燥无味,难学难记,望而生畏。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历史年代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年代记忆方法1、对照式用中外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
也称远近对照法。
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
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
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
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年。
5)中外对照法。
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
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
再如中日甲牛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前221年是秦统一了中国,公元221年则是蜀国的建立;又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3、比较式。
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
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
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
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历史年代记忆方法2、推导式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
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
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
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
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
最直观的历史纪年方法及如何计算年代
安徽省涡阳县楚店中学周之栋总结归纳2009.06.06初稿2012.04.25修改
(内部资料、不得外传)
(一)公元纪年法
1.1个世纪=100年世纪数=年代中的百位数+1
1世纪:1--100年前1世纪:前100--公元元年
2世纪:101--200年前2世纪:前200--前101年
3世纪:201--300年前3世纪:前300--前201年
21世纪:2001--2100年前21世纪:前2100--前2001年
2.世纪分段
初期:前20年前期:前30年中期:中间30年
后期(晚期)后30年末期:后20年
3.年代一个年代=10年
初期0--20年20年代20--29年30年代30--39年4.时间跨度
AB=|A-B| CD=D-C BC=|B+C|-1 AD=|A+D|-1 (二)其他纪年方法
1. 民国X年=公元Y年—1911(Y≧1912年)
2. 伊斯兰教历X年=公元Y年—621(Y≧622年)
安徽省涡阳县楚店中学周之栋总结归纳2009.06.06初稿2012.04.25修改
(内部资料、不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