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换算
- 格式:ppt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3
公元前后世纪换算1.公元前1年至公元前100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公元前200年为公元前2世纪。
以此类推,公元前1501年至公元前1600年为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601年至公元前1700年为公元前17世纪。
2.公元前221年,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公元221年,应该说是公元3世纪前期。
这是对的。
公元前的世纪不妨可统一为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余类推。
如果硬要更精确,也可以把公元前200年、100年这样的年份称为公元前3、2世纪之交的一年,前2、1世纪之交的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某世纪上半叶、下半叶的时段恰与公元后相反。
按时间先后分的,过完公元前220年才到公元前221年。
前期肯定是先发生的,后期后发生的。
比例如公元前12世纪上半叶指公元前1200年至前1149年,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指公元前50年至前1年。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
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
这就是纪年法。
我国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现在的教材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
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
小学历史换算公式大全1. 公历与农历互转
公历转农历
公历年份 Y 转农历年份 L 的计算公式:L = Y + 2697
农历转公历
农历年份 L 转公历年份 Y 的计算公式:Y = L - 2697 2. 年代换算
公元年份转纪年
公元年份 A.D. 转纪年计算公式:纪年 = A.D. + 2697
纪年转公元年份
纪年转公元年份 A.D. 计算公式:A.D. = 纪年 - 2697 3. 时代转换
公元年份转朝代
公元年份 A.D. 转朝代计算公式:朝代 = (A.D. - 2697) / 68 + 1
朝代转公元年份
朝代转公元年份 A.D. 计算公式:A.D. = (朝代 - 1) * 68 + 2697
4. 世纪与年份转换
世纪转年份
世纪 J 转年份计算公式:年份 = (J - 1) * 100 + 1
年份转世纪
年份转世纪 J 计算公式:J = (年份 + 99) / 100
5. 过去与未来年份换算
过去年份换算为现在
过去年份 P 转现在年份 C 计算公式:C = P + (当前年份 - 当前年份的世纪起始年)
未来年份换算为现在
未来年份 F 转现在年份 C 计算公式:C = F - (当前年份 - 当前年份的世纪起始年)
以上是小学历史换算公式的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历史时间的计算和表述历史学是一门以时间、空间为维度的科学。
谈及任何历史事件、事物、人物,都要界定它的时间段落和空间范围。
历史的空间范围这里不去说它。
历史的时间是历史学习中经常运用的一个概念,比如:人类的历史有多少年?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具体指多长时间?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这就涉及到如何计算时间的问题。
我们知道,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是公元纪年,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得出几点在公元纪年中计算和表述时间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历史年代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标志开始纪年,把这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发生在这一年前的事,由这一年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某某年。
如: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的1046年,就称为公元前1046年:发生在这一年后的事,由这一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某某年,或直接说某某年。
如中国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一年是公元后第2008年,就称为公元2008年,或直接说2008年。
二、世纪、年代的计算方法在公元纪年中,每实年称为一个“年代”;每百年称为一个“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二十年叫某世纪初,最后十年又叫某世纪末。
1.世纪的计算方法。
将已知年份与100相加,然后去掉后面两位数字,就是已知年份所处的世纪。
但要注意的是:“年份”是公元前,世纪也是公元前;“年份”是公元,“世纪”也是公元。
如:公元前1046年所处世纪的计算方法是:1046+100=1146,去掉1146后面两位数字,得公元前1046年在公元前11世纪;公元2008年所处世纪的计算方法是:2008+100=2108,去掉后面两位数字,得公元2008年在公元21世纪。
2.年代的计算方法。
看已知年代的十位上的数字。
如: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问:1949年是20世纪什么年代?1949十位上的数是4,即1949年是20世纪40年代;同理,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问:公元前356年是公元前4世纪什么年代?356十位上的数是5,即公元前356年是公元前4世纪50年代。
公元和世纪的换算公式要谈谈公元和世纪的换算,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哦!大家都知道,公元是我们用来标记年份的方式,而世纪则是把这些年分成一百年一组,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朋友面前聊到历史,突然说:“哎,你知道吗,公元2023年其实是21世纪?”朋友可能会一脸懵逼,问你怎么回事。
这时候,你就可以发挥你的“历史小能手”本领,跟他们讲讲这个换算的秘密。
公元和世纪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鸡和蛋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
公元是年份,而世纪是把这些年分组的工具。
简单来说,前100年是1世纪,101到200年是2世纪,以此类推。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就像数数一样,谁都能做到。
比如说,公元2000年是20世纪末,而公元2001年则踏入了21世纪。
没错,千年交替的那一瞬间,我们就像坐上了时光机,来到了新世纪。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有人会搞混呢?其实啊,这就像吃饭时不小心夹了盘子一样,大家总是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很多人觉得,公元的数字和世纪的数字是一回事,结果一算,哦,错了!这就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像个小调皮鬼,老是喜欢捣蛋,让人哭笑不得。
你看看,公元1999年就要被称为20世纪末,结果2000年开始的时候,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欢庆新世纪的到来。
现在,假如你要换算一下,比如说你看到个年份,公元1850年,你怎么知道那是哪个世纪呢?很简单!把年份除以100,然后向上取整。
比如1850除以100,得到18.5,向上取整就是19,所以1850年是19世纪。
听起来像个数学题,但其实也不过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谁说历史就不能用点数学呢?就像我们在厨房里做菜,要有点创意,才能做出好吃的!再来说说公元的起点,大家都知道公元元年是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基督教的朋友可能对此很熟悉。
这一纪元开始了无数故事,有的悲伤,有的欢喜。
换句话说,公元就像是一条河,流淌着历史的点滴。
而世纪,则是河流旁边的里程碑,标记着每个重要的时刻。
无论是战争、和平,还是科技的进步,都是在这条河流中不断涌现。
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口余春富关键词历史时间计算题学习历史离不开时间。
学习历史需要弄清时间。
一、计算世纪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采用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法,是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即以公元元年作为开始纪年的标志。
在这以前发生的事,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在这以后发生的事,由元年开始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
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由此,可以得知“世纪”这个概念,是公元纪年法的专属概念,不属于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及其它纪年法。
依公元纪年法,耶稣出生之年为公元元年,“元年”之“元”即“一”的意思,就是公元1年。
“世纪”以“百年”为单位,一个世纪等于100年。
判定一个历史年代处于何世纪时,只要将其百位数或千位数加1即可。
例如,359年,其世纪数为百位数3+ 1=4,即359年处于4世纪;1453年,其世纪数为千位百位数14+1=15,即1453年处于15世纪。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世纪都有100年。
还有两个特殊的“世纪”,那就是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99年一前1年)、公元1世纪(1年99年)。
此外,公元2000年,属于公元20世纪。
(1999年2月9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刊登:今年1月15日,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等5个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一致认为21世纪应该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另外,世纪的早期、中期、末期的划分法:早期是每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是从每个世纪的30-70年,末期是每个世纪的最后30年。
例如,20世纪末期就是从1970年至2000年。
如:下列关于夏朝建立时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21世纪C.公元前21世纪早期D.公元前21世纪末期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时间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A是夏朝建立的时间,B是把A转化为世纪,C是转化为世纪的早期,比B更具体,D错在不是末期。
历史年代换算展开全文历史年代换算1、公元前1世纪即公元前1年至99年公元前2世纪即公元前100年至199年公元前6世纪即公元前500年至599年所以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2、屈原公元前278年投江,2007年是纪念他逝世多少周年纪念?解答这样的题的方法是:两者相加-1。
因为公元前1年和公元1年之间,没有公元0年。
自己可以画个数轴看一下。
如公元前2年和公元2年是3周年看数轴是否这样。
以此类推,所以278+2007-1=2284周年3、(1)计算的年代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直接相减。
如200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多少周年?即2008-1918=90(年)。
所以200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
(2)计算的年代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则二者相加后再减1(因为没有公元0年)。
如2008年是秦国建立221+2008-1=2228(年)。
(3)换算中华民国纪年。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
计算中华民国多少年:民国多少年+1912-1=公元多少年,例;民国2年是公元那年?2+1912-1=1913(年) 例如2008年是中华民国2008―1912+1=97(年)。
(4)世纪的计算:取年代的百位数前的数再加1。
如2006年是21世纪,公元前2006年是公元前21世纪。
(5)年代:年代的十位数上数字称为年代。
如1978年为20世纪70年代,但一般的情况下从十位数上的00——20不用年代。
如2006年我们一般不说21世纪00年代,只说21世纪初。
(6)初期和末期:一个世纪的初期和末期在计算时,要注意公元前后的问题。
如2006年是21世纪初,但公元前2006年就是公元前21世纪末;1991年是20世纪末,而公元前1991年则是公元前20世纪初。
(7)天干地支纪年:这是中国古代传说的纪年方法。
考纲上涉及的有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丑条约(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
方法速查——年代换算一、解题知识必备1.公元纪年的界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
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
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2.世纪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
3.中华民国纪年是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纪年的方式,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
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第1年,即中华民国元年,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
二、年代计算方法1.世纪纪年的计算方法(1)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
举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加1就行了;公元前2070年就是公元前21世纪,也是在百位“0”上加1就行。
(2)世纪换为年代:一个世纪(100年)的跨度。
举例:19世纪指从1800~1899年;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公元前500年。
(3)世纪初和世纪末的区分: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后期),小数为初期(前期);公元前大数为初期(前期),小数为末期(后期)。
举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
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
例1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解析世纪纪年法需要在百位“2”上加1,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
又因为公元前大数为初期,那么公元前273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前期。
答案 A2.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1)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
如:前190—前145年,其时间差应该是190-145=45。
(2)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
如:前6年—公元57年,其时间差是6+57-1=62。
例2秦朝(前221~前207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公元纪年法为了准确地记载年份,人类发明了纪年法。
古今中外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纪年法,例如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是世界通行的纪年体系,其他纪年法表示的年份都可以换算成公元年份。
(一)基本概念公历纪元简称公元,是一种源自西方基督教的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在此之前称为公元前,在此之后称为公元后或者直接称公元。
公元前3年→公元前2年→公元前1年→公元1年(公元元年)→公元2年→公元3年注意: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者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就是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
任何纪年法都没有0年,“元年”就是第1年,“元年”之后就是第2年。
公元前的年份要倒着数,例如:公元前221年早于公元前200年,但是公元前的月份和日期依然是正着数的。
公元后的年份要正着数,例如:2015年晚于2013年。
再次强调:公元前的年份要倒着数,公元后的年份要正着数。
公元前和公元后的月份、日期都要正着数,1月在前,12月在后;1日在前,31日在后。
(二)计算两个年份的时间间隔①两个年份都是公元前或者都是公元后,则两者数值相减公元前2070年和公元前221年相差多少年?2070-221=18491903年和1973年相差多少年?1973-1903=70②一个年份是公元前、一个年份是公元后,则两者数值相加再减1公元前1600年和公元2012年相差多少年?1600+2012-1=3611注意:“3000年前”和“公元前3000年”并不相同。
如果以2010年为原点,那么3000年前大约是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1000年和公元2010年相差约3000年,而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2010年相差约5000年。
(三)年份和世纪的换算一个世纪等于100年。
一般情况下,世纪数为千百位数值+1,例如:公元1050年,10+1=11,所以是公元11世纪公元575年,5+1=6,所以是公元6世纪公元35年,0+1=1,所以是公元1世纪公元5年,0+1=1,所以是公元1世纪公元前2070年,20+1=21,所以是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4+1=5,所以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7年,0+1=1,所以是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3年,0+1=1,所以是公元前1世纪特殊情况:1800年是18世纪,1900年是19世纪,,2000年是20世纪,2100年是21世纪。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换算)方法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换算)方法一、世纪:100年一个世纪,百位前面数值加1,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0+1=11,所以,公元11世纪;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2+1=3,所以,公元前3世纪;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0+1=1,所以,公元前1世纪;例:公元9年(西汉结束),0+1=1,所以,公元1世纪。
二、年代:10年一个年代十位数字是几就是几十年代1.早期(初期):世纪头二十年例:20世纪早期,1900——1919年左右;例:前594(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6世纪早期。
2.晚期(世纪末):世纪最后10年例:1885年(汽车产生),1898年(戊戌变法),19世纪晚期;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晚期。
3.上半期(上半叶):世纪前50年例:1800年——1850年左右,19世纪上半期。
4.后半期(下半叶):世纪后50年代例:1851年——1899年,18世纪后半期。
三、××纪元多少年1.××纪元多少年是公历多少年:计算方法:纪元开始+多少年-1例:道光二十年是:1821(道光元年)+20-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例:中华民国26年是公历多少年:1912(民国元年)+26-1=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大屠杀)四、两者间隔1.两者都是公元前或两者都是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直接相减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多大?551―479=722.一个公元前,一个公元后:计算方法:数值相加后减1,例: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相距多少年:476+476-1=951年(PS.中国常用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帝号纪年年号纪年详细见教材23页了解即可)。
公元前后世纪换算1.公元前1年至公元前100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公元前200年为公元前2世纪。
以此类推,公元前1501年至公元前1600年为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601年至公元前1700年为公元前17世纪。
2.公元前221年,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公元221年,应该说是公元3世纪前期。
这是对的。
公元前的世纪不妨可统一为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余类推。
如果硬要更精确,也可以把公元前200年、100年这样的年份称为公元前3、2世纪之交的一年,前2、1世纪之交的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某世纪上半叶、下半叶的时段恰与公元后相反。
按时间先后分的,过完公元前220年才到公元前221年。
前期肯定是先发生的,后期后发生的。
比例如公元前12世纪上半叶指公元前1200年至前1149年,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指公元前50年至前1年。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
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
这就是纪年法。
我国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现在的教材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
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
初中历史:时间计算题
开始时间
我们先来算算从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往前或往后推算。
比如我们要计算:从公元2022年算起,往前推算100年,结果是多少?
我们可以利用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
起始时间 - 推算年数 = 结果时间
所以,我们可以套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2022 - 100 = 1922
所以,从公元2022年往前推算100年,结果是公元1922年。
两个日期之间的年份差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差的年数。
比如我们要计算:从公元1922年到公元2022年相差了多少年?
我们可以利用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
较大年份 - 较小年份 = 年份差
所以,我们可以套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2022 - 1922 = 100
所以,从公元1922年到公元2022年相差了100年。
年份之间换算为年代
有时候,我们会用年代来表示一段时间,而不是具体的年份。
比如我们要计算:从公元1600年到公元1700年,我们可以把
这段时间称作什么年代?
我们可以利用下面这个简单的计算方法:
较大年份 - 较小年份 = 年份差
然后,我们可以将年份差除以10,再加上1,这样就可以表示这段时间的年代了。
所以,我们可以套用这个计算方法来计算:
1700 - 1600 = 100
100 / 10 = 10
10 + 1 = 11
所以,从公元1600年到公元1700年可以称作17世纪。
总结
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时间的差距和年代的转换。
记住这些简单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历史中的时间。
初中历史时间换算教案
1. 理解和掌握历史时间的换算方法;
2. 掌握公元年、年代、年份之间的互相转换;
3. 能够正确表达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教学重点】
1. 公元年、年代、年份之间的换算;
2. 练习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
1. 公元前的年份如何计算;
2. 跨越历史时期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知道历史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吗?公元年和年代有什么区别?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营造学习氛围。
二、交代记叙环节(15分钟)
1. 讲解公元纪年的起点和计算方法;
2. 介绍纪年的概念和常见的历史年代;
3. 指导学生如何互相转换公元年、年代和年份;
4. 给出例题进行解答,巩固学生的理解。
三、拓展练习环节(15分钟)
1. 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四、巩固总结环节(10分钟)
1. 让学生互相交流答题经验和心得;
2. 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 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并将不理解的问题在下节课时提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历史时间的换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表达不同历史事
件发生的时间点。
在巩固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意识和思维能力。
年代换算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年代换算方法!你说这年代换算啊,就好像是时间的魔法一样。
咱先从简单的开始说哈,比如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
咱都知道,1912 年是民国元年,那要是碰到个民国多少年的,咱就把它加上1911 不就成了公元纪年啦!就好比说民国10 年,那就是 1911 加 10 等于 1921 年嘛,这多简单呀!再来说说古代的纪年法和现在的换算。
像那干支纪年法,什么甲子、乙丑之类的。
这就有点像给时间穿上了特别的衣服,每60 年一个循环。
要把它换算成咱现在熟悉的公元纪年,那可得下点功夫呢。
这时候就得去查资料啦,看看历史上发生的大事,找到对应的干支纪年,再去推算。
还有那年号纪年法,古代皇帝不都爱弄个年号嘛。
像什么贞观啦、开元啦。
这就好像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记。
要把年号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那也得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脉络。
比如说贞观元年,咱就得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啥时候开始用这年号的,然后才能准确换算呀。
你想想,这年代换算就像是在时间的长河里穿梭,一会儿到古代,一会儿又回到现代。
咱就像是时间的探险家,在不同的年代之间跳跃。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像是个时间魔法师呢!咱再打个比方,年代换算就像是搭积木,每一块积木都代表着不同的年代,咱得把它们准确地拼在一起,才能还原出完整的时间画面。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呀,得有耐心,还得有点历史知识。
而且,学会了年代换算,咱就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啦。
知道那些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和咱现在隔了多少年。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能和古人对话一样,能感受到他们那个时候的生活和气息。
所以说呀,这年代换算可不是什么无聊的知识,那可是打开时间大门的钥匙呢!咱可得好好掌握,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
比如说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来一句:“嘿,你知道这个事发生在啥时候吗?我告诉你,那可是公元多少年或者是民国多少年的事哟!”那多牛呀!总之呢,年代换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学会。
世纪与年代1、世纪。
一般是100年为一个世纪,只有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后1世纪分别是99年。
因无“公元0年”,因此从公元1年到99年为一世纪,而公元100年则为2世纪的开始。
元年至99年为一世纪,100年至199年为2世纪,200至299年为三世纪……世纪的前期和后期。
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世纪初和世纪末,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
世纪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40年为中期。
两个世纪之交的特殊称谓。
一般把上一世纪的最后20年到下个世纪的最初20年称为“××世纪末××世纪初”。
由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上,很多大事集中于19世纪的最后10年和20世纪的最初10年,故习惯上把1890—1909年,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年代。
一般是10年为一个年代。
如“1870—1879年为19世纪70年代。
历史时间的计算与对换1、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历史时间,计算时间差直接用“减法”。
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
如:太平天国运动(1851.1—1864.7)年差13年,月差6个月,故谓“坚持战斗14年”。
如果月差小于半年,则舍去不提。
例: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又如:中国共产党至今走过了多少年的历程?要得出结论可用2007-1921﹦86(年)。
2、如果计算公元前后的时间差,则以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时间直接相加,所得之和再减去一年。
因为公元前1年过后就是公元后1年,中间无“公元0年”的时界。
例:光武帝(公元前6年—57年),那他的年龄是6+57-1=62。
3、民国纪元与公元纪年的时间对换。
若将民国对换为公元年,则是“1911年+民国年”;若将公元年对换为民国年,则为“公元年-1911年”。
初三历史换算练习题1500字【前言】历史换算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进行换算与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关联关系。
下面将针对初三历史换算练习题展开讨论,帮助同学们巩固历史知识。
【一、公元年代换算】1.把公元2019年换算成西元前的年份。
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公元纪年前一年为公元前1年,故:公元2019年 - 1 = 西元前2018年2.把西元前2020年换算成公元年份。
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公元前纪年后一年为公元1年,故:西元前2020年 + 1 = 公元1年【二、历史事件时间计算】1.若某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00年,该事件与今天相差多少年?当前年份为2022年,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可得:2022年 - 公元前500年 = 2522年故该历史事件与今天相差2522年。
2.某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50年,距今多少年?当前年份为2022年,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可得:2022年 - 50年 = 1972年故该历史事件距今50年。
【三、历史年龄计算】1.如果某历史人物出生于公元前560年,去世于公元前480年,他的历史年龄是多少岁?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可得该历史人物的历史年龄计算如下:公元前560年 - 公元前480年 = 80年故该历史人物的历史年龄为80岁。
2.某历史人物出生于公元20年,去世于公元50年,他的历史年龄是多少岁?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可得该历史人物的历史年龄计算如下:公元50年 - 公元20年 = 30年故该历史人物的历史年龄为30岁。
【四、历史时期计算】1.某历史时期从公元前221年持续到公元10年,该时期的年数有多少年?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可得该历史时期的年数计算如下:公元10年 - 公元前221年 + 1 = 232年故该历史时期的年数为232年。
2.某历史时期从公元98年持续到公元220年,该时期的年数有多少年?根据公元年份的换算规则,可得该历史时期的年数计算如下:公元220年 - 公元98年 + 1 = 123年故该历史时期的年数为1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