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精编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275.98 KB
- 文档页数:9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讲授新课】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
3、表现和特点:(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表现为:(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1 •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撤退”的重大意义在于A.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B. 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C. 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D. 促进了内地工商业的迅速发展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段,被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C.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3.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1895至1912年,初步发展B. 1912至1919年,发展缓慢C. 1927至1936年,短暂春天D. 1949年之后,迅速消亡4.下图是根据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 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B. 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C. 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扩大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5.下图(1927—1937年官民营资本),这材料主要用于研究A. 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1 / 7B. 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6.下表所示为1872—1910年中国进口棉纱和棉布的数量。
它反映出近代中国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 民众的购买力低下C. 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 外国棉布出现滞销7.下列是《益世报》所载上海海关1918年7月和1919年7月部分日货输入情况比较表,导致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 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C. 民族资本主义快发展D. 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D. 洋务运动的诱导9.根据下表信息可知,在1920-1936年期间,中国A. 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在同步增长B. 传统手工业阻碍机器工业的发展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C. 民主共和政体稳固促进了工业发展D. 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10.据统计,与1913年相比,1918年法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一半。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从唯物史观和近代化史观角度,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梳理]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条件(1)外部: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表现: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的春天1.原因(1)内因①政治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政策因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群众基础: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1)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资本增加。
(2)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等。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1927~1936年)(1)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表现①原来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
②制碱工厂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③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难点: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898年)1、原因:(1)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
(2)清政府,民间出现。
2、表现:(1)总额增加;(2)商界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3)沿海向扩展。
3、影响: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1)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作用。
(4)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在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主要原因)。
2、概况: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从1912-1919的8年间,和都增加迅速,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其中业和业发展最快,、、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涌现出张謇等著名实业家。
3、结局:一战结束不久,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准备了阶级条件。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的发展:1.根据本课的学习,总结出推动和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有哪些,有何启示?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疑难阐释】重要概念: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
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1896年初,清政府同意:“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这一措施()A.有利于民族工业产生B.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C.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D.导致了民族工业萧条答案 B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等说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B为正确答案。
2.(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据统计,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人数66万人,1915年商会增至1 211所,入会人数达85万人;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洋务运动的诱导刺激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D.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12”“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等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故D为正确答案。
3.(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茅盾小说《春蚕》中写道:(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
”陈老爷“发”起来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B.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C.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 A解析“(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民国初期的特征是短暂春天,老陈老爷是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是他创办实业的动力,故A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在1927年之后,故B项错误;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下面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示意图。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实业救国兴起B.国际局势稳定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推动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出口额增加、入超额减少等说明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政府政策的推动,所以D为正确选项。
5.(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 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
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
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政局动荡答案 C解析“国统区3 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官僚资本)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纱锭的1/4”,说明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
题目中并没有提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也没有反映政局动荡的信息,故其他三项错误。
6.(2018·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可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A.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B.民族工业缺少技术优势C.战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D.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应享优例豁除”说明列强在中国拥有免税特权,这使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为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题为能力提升题)1.1899年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 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
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答案 B解析洋务运动自1895年甲午战败后就已经破产,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一现象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体现,故B项正确;1899年至1911年列强并未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
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 A解析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3.(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甲午战争后,面对列强的压力和社会舆论的呼声,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民间兴办实业的政策和法规。
如: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定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年设商部,制定奖励公司章程等等。
此举促进了民族工业()A.逐渐产生B.初步发展C.迅速发展D.较快发展答案 B解析民族工业逐渐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甲午战后,故B项正确;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是初步发展,不是迅速发展,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是初步发展,不是较快发展,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学业水平期末测试)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答案 C解析题目给定的时间是19世纪末,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西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列强放松经济侵略发生在“一战”期间,故正确答案为C项。
5.“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一种救国方案。
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张謇答案 D解析分析A、B、C、D四个选项可知“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张謇。
6.(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下面图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工矿业发展情况。
导致这一时期工矿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C.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D.日本加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答案 C解析材料中给定的时间区间是1935年至1937年,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此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奖励发展实业,故正确答案为C项。
7.(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时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示意图,变化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 D解析材料中给定的时间是1936年和1920年,1936年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占比大于1920年,说明1936年前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正确答案为D项。
8.(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杨荫溥的《民国财政史》指出:“截止1948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已经累计发行法币6 636 946亿元(不包括东北流通券和台币),相当于1945年8月发行额的1 192倍。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的发行B.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中国货币需求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答案 C解析材料中1948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已经累计发行法币相当于1945年8月发行额的1 192倍,说明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给民族工业以巨大压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通货膨胀现象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无关,故B项错误;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放弃对日索赔,没有获得大量经济赔偿,故D项错误。
9.(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维护了清政府统治B.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C.推动了政治近代化D.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答案 D解析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推动政治近代化,故C项错误。
10.(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读图后可知近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③官僚资本的兴衰④商品经济开始出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 D解析图中经济成分包括自然经济,其在鸦片战争之后不断下降说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①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19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一战”之后迅速萧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7)得到较快发展,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遭到沉重打击,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故②正确;图中还反映了官僚资本(1927~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兴衰,故③正确;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11.1908年,芜湖商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吴兴周出任总经理,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
据此可知,明远电力创立的有利条件是()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的诱导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答案 C解析由题干“1908年”和“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可知,明远电力创办于甲午战争失败后,当时的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是明远电力创办的有利的国内条件,C项正确;A项出现于一战期间;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