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细胞检查基本知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资料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77
脱落细胞检查概述(一)脱落细胞学概念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不足①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②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
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管、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基底层细胞1)内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μm;胞质巴氏染色呈深蓝、暗绿和灰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约1:(0.5~1)。
2)外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30μm;胞质较丰富,巴氏染色呈浅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疏松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1:(1~2)。
(2)中层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部。
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直径30~40μm;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较小居中,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核与胞质比1:(2~3)。
(3)表层细胞:位于上皮的最表面,细胞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40~60μm。
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又分为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和完全角化细胞。
1)角化前细胞:细胞核圆而小,直径6~8μm,染色较深,但染色质仍均匀细致呈颗粒状;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核胞质比为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