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建筑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30.26 MB
- 文档页数:11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餐厅、食堂、咖啡厅等饮食场所,制定了特定的建筑设计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为饮食场所提供合理、舒适、卫生的环境,以满足人们对餐饮场所的需求。
一、空间规划1.饮食场所的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到人员流动、餐饮设备摆放以及顾客用餐等因素。
2.餐桌与座椅的布置应合理,保证顾客之间的舒适度和隐私。
3.厨房、洗碗区和进货区的空间设置应满足作业的流程和设备的摆放要求。
二、照明设计1.饮食场所应有良好的自然光照射,同时要设计合适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室内光线的充足度。
2.照明设备应符合节能要求,尽量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LED灯或节能灯。
三、通风与排气设计1.饮食场所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减少油烟和异味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2.厨房应设置有效的排气设备,将油烟和异味排到室外,保持厨房环境的清洁和舒适。
四、卫生设施1.厨房和餐厅应设置合理的洗手间和卫生间,满足顾客和员工的需求,方便保持卫生。
2.洗手台、马桶等卫生设施应符合卫生标准,经常保持清洁,并配备充足的清洁用品。
五、供暖与空调设计1.饮食场所应有制冷与供暖设备,保证室内温度的适宜,同时要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
2.厨房的制冷设备和储藏设施要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并保持常温。
六、安全设施1.饮食场所应设置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和紧急出口标识等安全设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2.厨房应设置专业的火灾报警系统,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并及时发现。
七、防火阻燃设计1.饮食场所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使用防火材料,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
2.厨房和餐厅中的燃气设备和电气设备要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八、无障碍设计1.饮食场所应考虑到残疾人和行动不便人士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卫生设施。
2.餐桌和座位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便于不同身高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使用。
综上所述,《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旨在为饮食场所提供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以满足人们对餐饮场所的需求。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一、餐饮建筑选址与构态
1.1餐饮建筑选址应有较好的社会、经济、交通、环境等条件,且应
具有容易得到的供水、供电、排水、通风及给排热等公用管线服务。
1.2餐饮建筑构态应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设置好客厅、
厨房、仓库等室内空间,确保设施齐全、清洁卫生。
二、餐饮建筑外观设计
2.1餐饮建筑外观设计要充分考虑空间尺度、形体风格、色彩搭配、
细部构件等外观设计要素,使建筑形象具有时代性、功能性、艺术性和可
识别性。
2.2餐饮建筑外观设计要体现古典、现代两种风格特色,使建筑外观
具有国际化特色,并尽可能保存本地文化的特色。
三、餐饮建筑室内设计
3.1餐饮建筑室内设计要以实用性为前提,注重空间布局,突出客房、厨房和公共区的功能特征,区分不同流程功能空间,保证安全、卫生、舒适。
3.2餐饮建筑室内设计要有清晰的空间功能划分,确保室内空间充分
利用,避免空间混乱,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紧凑、整洁。
3.3餐饮建筑室内设计要确保门窗安装的质量和气密性,以防止室内
受室外气象的影响,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就餐空间。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开始注重餐饮建筑的设计,希望通过餐饮建筑的设计来营造一种宜人的环境和氛围,并获得满意的客户体验。
为了保证餐饮建筑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提高餐饮建筑的设计质量和安全性。
一、餐饮建筑的安全设计1.建筑结构要求安全可靠,同时满足日常使用和灾害应急处置,要能承受大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
2.建筑装修及其附属设备要符合安全、稳定、防火、防潮、耐久、抗老化等要求,且无危险性。
3.配有安全报警器,用以即时报警火灾、爆炸、烟雾等突发紧急状况。
4.必要时要配置消防设施,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消防控制室,定时进行消防检查,保障安全。
二、餐饮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1.室内空间布局要合理:客厅、餐厅、厨房等功能区域布局分明,空间布局紧凑合理;阳台、厕所、储藏室设计规范,必要时可以更改空间布局。
2.空间比例、配比要适宜:室内空间秩序要完整,各功能区域的比例及层高的配比要适宜,使得空间更有层次感;室内装修、布置要完善,尊重客户的喜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餐饮建筑的装修设计1.室内装修要大方温馨:室内采光要充足,选择一定的色彩调和,使空间更显活泼、干净、明亮;家具用料要质地卓越、做工精细、稳固耐用,选择装饰风格相符的家具及灯具,使空间更有品位、更富有次序感。
2.建筑材料要安全、实用:材料应选择质量稳定、安全可靠、表面洁净耐用的新型环保材料;室内灯饰、护栏、栏杆、涂料、楼梯、踢脚线等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执行。
3.设备设施应及时更新:要及时配备采暖设备、通风设备和排污设备,以保证室内气候宜人、温湿度适宜,并及时更新设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餐饮建筑的新型功能设计1.开发具有艺术气息的娱乐功能:可以将餐厅和厨房的装饰装点得更加有个性,并配置插画、雕塑等摆设,使室内充满艺术气息;此外,可以安装影音设备,增加客人的参与度和活动性,制造家庭温馨的氛围。
2.运用科技设备提升餐饮服务:可以在餐厅安装多媒体设备,为客人提供电子菜单、支付功能,节省客人等待时间,使服务更加便捷;同时可以搭配移动设备进行无线宣传,以满足客人的移动需求。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餐饮建筑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类型,其设计规范对于保证设计品质和提高用户体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餐饮建筑设计规范》,以便统一行业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品质,为全民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提出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主要是安全、功能性和美观性,另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
其次,《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明确了各类餐饮建筑对区位、空间布局和硬件设施等要求,以保证在给定空间条件下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
此外,《餐饮建筑设计规范》也对厨房、餐厅、休息室及各类卫生设施设置等有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厨房的卫生安全,并满足服务人员健康需求。
最后,《餐饮建筑设计规范》对餐厅外观、餐厅室内装饰等有着明确的要求,以维持餐厅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同时也可以突出品牌和国家文化特点。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建筑设计规范,使餐饮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安全、美观,以及符合社会要求,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好的就餐服务。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出台促进了国内餐饮业的发展,满足了
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就餐习惯也在不断变化,餐饮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我们还需要对《餐饮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是餐饮建筑设计业非常重要的法规,要求餐饮建筑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保证设计品质和提高消费者体验,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饮食建筑设计规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饮食建筑设计的质量,使饮食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以下三类饮食建筑设计(包括单建和联建):一、营业性餐馆(简称餐馆);二、营业性冷、热饮食店(简称饮食店);三、非营业性的食堂(简称食堂)。
第1.0.3条餐馆建筑分为三级。
一、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二、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三、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
第1.0.4条饮食店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饮食店,为有宽畅、舒适环境的高级饮食店,设施、设备标准较高;二、二级饮食店,为一般饮食店。
第1.0.5条食堂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二、二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满足基本要求。
第1.0.6条饮食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饮食建筑的修建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与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选择群众使用方便,通风良好,并具有给水排水条件和电源供应的地段。
第2.0.2条饮食建筑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须符合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规定。
第2.0.3条饮食建筑的基地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妥善处理易燃、易爆物品及废弃物等的运存路线与堆场。
第2.0.4条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第2.0.5条一、二级餐馆与一级饮食店建筑宜有适当的停车空间。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
二、副食加工间——包括粗加工间、细加工间、烹调热加工间、冷荤加工间及风味餐馆的特殊加工间;三、备餐间——包括主食备餐、副食备餐、冷荤拼配及小卖部等。
小型餐饮建筑方案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1 创新性:餐饮建筑设计应具有创新性,突出个性和特色,吸引顾客眼球,提升品牌形象。
1.2 实用性: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实际经营需求,合理利用空间,确保功能性和效率性。
1.3 环保性:餐饮建筑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
1.4 安全性:餐饮建筑设计应遵循安全标准,保证使用、逃生和消防通道畅通,确保员工和顾客的人身安全。
二、设计要求2.1 建筑风格:餐饮建筑设计应根据经营主题和消费群体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如中式、西式、现代等。
2.2 建筑结构: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厨房、用餐区、接待区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和连接,确保顺畅的运营流程。
2.3 空间规划:餐饮建筑设计应根据规划用地面积和经营需求合理布局空间,确保不同功能区域的独立性和互动性。
2.4 装修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注重装修风格和色彩搭配,营造舒适、温馨的用餐氛围,提升顾客用餐体验。
2.5 设备配置: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厨房设备、餐具器皿等物资的存放位置和通风排污,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2.6 照明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合理规划照明设备,保证用餐环境明亮舒适,提升就餐体验和品牌形象。
三、空间布局3.1 厨房区: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独立的厨房区域,包括原料存放、食材加工、灶台炉灶等功能分区,确保食品安全和生产流程。
3.2 用餐区: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符合经营需求和消费需求的用餐区域,包括包间、大厅、露台等不同形式的用餐空间。
3.3 接待区: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独立的接待区域,包括前台、候餐区、服务台等功能分区,提升服务效率和接待品质。
3.4 卫生间: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区域,包括男女厕所、无障碍卫生间等功能分区,保障顾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装修风格4.1 中式风格:餐饮建筑设计可以选择传统中式元素,如木雕、瓷器、木地板等,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餐饮环境。
4.2 西式风格:餐饮建筑设计可以选择现代西式元素,如玻璃幕墙、金属装饰、混凝土地板等,打造时尚、欧式的餐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