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个火箭发射基地
- 格式:docx
- 大小:18.32 KB
- 文档页数:2
四大发射中心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西北部内蒙古额济纳旗与甘肃省酒泉市之间)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凉山州冕宁县沙坝镇)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县)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市,在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截至2005年10月,中国发射了约50颗人造卫星,其中37颗在酒泉发射。
基地除发射场外大部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发射场位于两省区交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每年约有300天可以进行发射试验。
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十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在这里成功地发射。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在这里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随后还有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顺利升空。
这里,成功发射了49颗卫星、9艘神舟飞船﹑1艘天宫空间实验室,相继将9位航天员安全顺利送往太空;这里,奇迹般走出了34位将军;这里,是世界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交付使用,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
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火箭发展史一、简介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动装置。
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动剂的消耗,其质量持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
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
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
其中能够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二、火箭发展史大家知道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火箭的祖先。
中国人发明火箭这样一个事实已经被世界所公认。
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火箭,不过当时这个火箭还不是采用喷气推动的,而是在箭杆上绑上柴草、棉布。
浇上油,点燃用弓箭射出去。
到了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火药替代了早期的易燃物,就成为了真正利用喷气推动的火箭。
当时火箭用于战争,就是这个,左边带着箭头就是飞枪剑,右边这个带了一个刀,就叫飞刀剑。
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烟花爆竹,这些爆竹也是喷气的原始火箭。
明朝时期的毛元仪在他的著作里面就记载了30多种火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像其中有飞火飞天、火龙出水等。
中国是从明朝开始发射火箭的,大明史嘉靖年间,万户实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成为现代载人飞行先驱,现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全世界最早的宇航员,他那次升天中壮烈殉职。
最后在189米高空中爆炸。
启动装置为36筒火箭,外置安全带和座椅,4个气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场面!能够这样说古代火箭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为现代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火箭诞生自罗伯特·高达德将超音速的喷嘴装上液态燃料火箭引擎燃烧室。
这种喷嘴将燃烧室中的热气体转成较冷的极超音速喷射气体,使推动力增加超过二倍,且巨幅地增加了效率。
在此之前,早期的火箭因为热能随气体排放被浪费了,使效率低下。
1926年3月16日,罗伯特·高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镇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液态燃料火箭。
中国五大航天发射基地别称我国的五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卫星和东方航天航发射中心。
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发射场,也是是我国航天发射纬度最高的基地。
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始建于1958年,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是发射航天器的理想场所。
该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发射基地之首,几乎所有重大的航天发射任务都在这里进行。
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这里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以发射地球静止卫星为主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发射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发射区位于该市西北约60公里处,始建于1970年,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为中国的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附近,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及其区位条件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然条件:1、位于40°.6N,99.9°E,地处我国甘肃酒泉市东北部的戈壁腹地,海拔约1000m,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开阔。
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
发射场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和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属于温带沙漠性气候,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年均气温8.5°C,相对湿度为35%~55%。
场区气候条件干燥少雨,雷电日少,容易满足发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1、酒泉,矿产种类繁多。
工业门类齐全—我国古代飞天艺术的故乡,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现代航天工业的诞生地和发源地,贯穿欧亚大陆桥的交通要冲。
2、已建场30年,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
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3、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4、可以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福建闽西,距离数千公里,并已基本形成的陆上航天测控网。
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交通便利2.一年之中天气状况良好天数较多3.靠近北京,便于与北京航空航天控制中心联系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首先是海拔高、纬度低。
发射场地处东经102度,北纬28.2度,平均海拔1500米。
而我们知道,卫星轨道倾角与发射场的纬度关系十分重大,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就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从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
此外,还可避免一系列火箭研制上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化制造过程。
同时还能够满足将来发射大、小倾角卫星的要求,也有利于卫星和火箭部件的回收。
中国有几个火箭发射基地中国有五个主要的火箭发射基地,它们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吐鲁番空间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每个火箭发射基地在航天事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卫星发射中心之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1968年首次发射人造卫星以来,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国内外卫星和火箭。
这个发射中心以其多功能性和适应性而闻名,不仅可以发射各类运载火箭,还可以进行航天人员的测试和训练。
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的北方卫星发射基地。
该中心成立于1960年,是中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之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负责发射通信、气象、科学和军事卫星等任务。
该中心的位置使得它在北纬较高的地区发射火箭更具有优势,同时也为北方地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吐鲁番空间基地吐鲁番空间基地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市,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空间发射基地之一。
该基地于2020年首次投入使用,主要承担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以及其他重要任务。
吐鲁番地理位置特殊,拥有干燥、温暖和稳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火箭发射和卫星部署。
四、文昌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航天发射中心。
该发射场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
文昌发射场是中国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也是中国南方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是中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基地。
自1968年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大量的卫星和火箭。
该中心地处高山和丛林之间,具有天然的地形优势,为火箭发射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总结:中国拥有五个主要的火箭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吐鲁番空间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绍兴华希教育 一对一我们更专业1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自然环境:该地区茫茫戈壁、人烟稀少、视野开阔、地势平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全年少雨,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气候适宜。
人为优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在清水地区有一条支线直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
鼎新机场有专用公路连接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可满足卫星从机场到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的运输要求。
2.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自然环境: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不仅是航天发射的理想场区,也是旅游、避暑的风景胜地。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在中国目前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
自然环境: 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
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
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
探访文昌卫星发射基地那天接到作协组织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进行采风活动的通知,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对于卫星发射基地的神秘,我相信不只是我,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很好奇。
我们经常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嫦娥系列卫星火箭发射升空的那震撼人心的壮观场面,可是亲临其境的人毕竟总是少数的。
虽然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还处在建设过程中,以前我也曾去过一次,情景还历历在目。
那是在去年的夏天,我的大学母校校友与社会合作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出差来到了海南,他对文昌的卫星发射基地很好奇,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也是中国首个低纬度滨海卫星发射基地。
他很想过去看个究竟,所以我就特地开车陪他去了一趟位于龙楼镇的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那时候的场景我记忆犹新,小车驶过弯弯曲曲椰树婆娑的村间羊肠小道,我们满怀兴奋和期盼的心情来到位于椰林深处据说是以后卫星从那里发射上天的核心地带,那是一大片荒无人烟的白色沙地,以前是附近村民种植西瓜等农作物的地方,旁边有一间颇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特色的砖瓦房厕所建筑,设施很简陋,也散发着一阵阵的尿臭味,在那片被钢丝网和高大的石头围墙围起来的很大面积的空地里面,是几台水泥搅拌机。
在门口的铁丝网上还悬挂着一个醒目的木牌子,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着“军事禁区,闲人免进”。
尽管我们一直都没有看到相关工作人员和工人在施工,但我们这些私自探奇的“闲人”在脑海里都很清楚“军事禁区”的重要性,我们也就不敢随便走过去拉开那虚掩的铁丝网门,不敢越过雷池半步走进去看看。
如果万一被突然冒出来的工作人员当成是不明身份的“间谍”,那就可不是闹着玩的了,是要被“折腾”得够呛的。
我们在那里停留了大约半个钟头,就带着扫兴和失落的心情打道回府了,当时在我的心中只留下四个字:荒芜之地。
在通往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路上,经过了作为卫星发射配套设施的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工地,那里彩旗飘扬,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据说以前在其他3个卫星基地发射的卫星残骸都会在这里安家落户。
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分布 纬度越低的发射场,地球离心力越大,发射有效载荷的成本越低。
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场。
其位于北纬5度,由欧洲有关空间机构管理。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北纬28.5度,是美国靠赤道较近的发射场。
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北纬30.4度,是日本靠赤道较近的发射场。
俄罗斯地理纬度较高,位于北纬45.6度的拜科努尔是唯一可供俄罗斯发射载人飞船和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场地。
中国的四大卫星基地为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塞汉桃来)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凉山州冕宁县)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县)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市)中国的四大卫星基地简介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塞汉桃来)始建于1958年,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甘肃西北的戈壁滩中,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常年干燥无雨,光照时间长,周围人迹罕至。
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相对湿度为35%-55%,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距离数千公里的陆上航天测控网,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条件很适合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发射。
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始建于1970年,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
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位于我国甘肃省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建于1958年,是利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的主要基地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1984年1月发射z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
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医院、宾馆等)单位组成。
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
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简称(TSLC)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4、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英文名称:Wen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英文简称:WSLC)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约北纬19度19分0秒,东经109度48分0秒,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
中国航天知识选择题1、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从什么人员中挑选出来的?A 特种兵B 飞行员C 运动员D 警察答案:B。
1995年10月,中国第一批航天员开始选拔。
虽然飞行环境不同,航空与航天对人的要求有相似之处。
因此,美国、俄罗斯早期的航天员,包括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和实现登月的阿姆斯特朗,都选自空军飞行员。
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首批航天员是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2、我国最南端的航天发射场是______A 三亚B 桂林C 文昌D 曲靖答案:C。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太原、西昌、文昌。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于2014年11月建成的。
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纬度为北纬19度19分,拥有2座滨海而立的多射向运载火箭发射塔架。
与酒泉、太原、西昌相比,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落区安全性好、海运便捷等优势。
3、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是________A 嫦娥四号B 长征三号C 嫦娥五号D 天宫一号答案:A。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分“绕”“落”“回”三期工程,每期都有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计划用15年完成。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面站通过中继卫星通信。
4、在_______年,中国实现火星探测。
A、2018B、2019C、2020D、2022答案:C。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天问一号”将一次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
如果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
5、乘坐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A杨立伟 B 聂海胜和翟志刚 C 翟志刚和聂海胜 D 费俊龙和聂海胜答案:A。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英雄航天员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华飞天梦圆第一人。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中国五大卫星发射基地在公共基础科目科技常识中,常常会考到我国的五大卫星发射基地,如果题目设置稍有难度,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选出正确答案。
本文旨在介绍我国五大卫星发射基地的基础知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相关考点。
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被称为“东风航天城”。
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晴天多雨天少,可以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于1958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卫星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
始建于1967年。
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
该中心先后成功发射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和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等。
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始建于1970年,又称为“西昌卫星城”。
该中心地处大凉山峡谷腹地,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纬度低,海拔高,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节省运载工具的能量消耗,是发射各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理想场所。
该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始建于2009年。
是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靠海港,运输方便,纬度低,发射效率高。
射向宽,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
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货运飞船、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航天实力的国家,拥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位于北、东、南、西四个方向。
这些发射基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支撑,并为实现我国航天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概况及其在中国航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地处中国西部,是我国向西方进行卫星发射的重要基地之一。
该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主要负责发射地球同步轨道(GE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
该发射中心拥有一流的发射设备和完善的测控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卫星的发射要求。
此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拥有较好的气象条件,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2800小时以上,使得在这里进行卫星发射更为方便和稳定。
2. 太原航天发射中心太原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我国的北方地区。
该发射中心成立于1966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太原航天发射中心主要负责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及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太原航天发射中心拥有完善的发射设施和现代化的测控系统,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发射服务。
此外,该发射中心还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航天科研与技术创新。
3. 聊城卫星发射中心聊城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是我国的东部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该发射中心于1984年建立,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用于发射低轨卫星的基地。
聊城卫星发射中心主要负责发射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聊城卫星发射中心拥有领先的卫星发射技术和设施,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卫星的发射需求。
该中心还致力于推动航天科技创新,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4. 文昌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是我国南方航天发射基地。
该发射场成立于2016年,是我国最新建立的航天发射场之一。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独立自主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化航天发射场,主要负责发射重型运载火箭。
参观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观后感
参观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和发展的壮丽景象。
作为中国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坐落在美丽的海南岛,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热土。
在参观中,我对航天发射的整个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参观了发射塔区域,这是航天发射的核心区域。
巍峨的发射塔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巨大而庄重的感觉。
在这里,我看到了火箭的组装和发射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们正在认真地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火箭能够顺利发射。
他们的工作极其细致和重要,因为一丝瑕疵可能会导致整个发射任务的失败。
接着,我们参观了控制中心。
这是整个发射过程的指挥中枢,也是航天事业的智慧与技术的结晶。
在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监控和控制火箭的发射和飞行。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专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在这个高科技的场所里,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
参观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让我意识到了中国航天事业背后众多科学家、工程师的辛勤付出和聪明才智。
他们在不断攻关、创新的道路
上,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让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参观结束后,我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中国的航天发射基地不仅是科技的殿堂,更是国家的骄傲。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的探索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浩瀚宇宙的中国“长征”,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
2014年12月7日,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群山巍巍,残雪点点。
11时26分,随着一声巨响,烈焰喷吐,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携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直上蓝天。
此次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属于综合型遥感卫星,在26天内可完成对全国陆域范围的覆盖,可为中巴两国林业渔业、防灾减灾等领域提供数据。
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说:“这次发射是中巴两国航天合作乃至南南合作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航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这次发射,让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第三个航天发射达到200次的国家。
从1970年至今,200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把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等25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像这样的发射,如今平均一年有近20次。
但在44年前,这还是一个举国沸腾、世界瞩目的奇迹。
自力更生,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81岁的刘纪原还记得这个奇迹。
第一发,在酒泉。
回忆起年轻时参与过的火箭研发事业,早已退休的原航天部副部长刘纪原仍豪情满怀:“中国航天的发展基本靠自力更生。
当时前苏联专家撤走,以为我们做不出来。
我们缺资料、缺元器件、缺原材料,连检测手段都没有,但我们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来共同研制,最终努力把任务拿下。
”老一辈航天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于1970年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具备人造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就在次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如今,到过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遗址的人们,还可以看到矗立在戈壁滩上的东方红发射塔。
经历大漠40多载风沙雨雪,发射塔仍旧倚天而立。
钢铸的塔架虽已退役,它承载的事业却实实在在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就像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那样:“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开启中国载人航天新篇章-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首飞在即王小军;范瑞祥;程堂明;胡晓军;徐利杰;尚玮;钱航【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2-6)【作者】王小军;范瑞祥;程堂明;胡晓军;徐利杰;尚玮;钱航【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运载火箭是航天工业最基础的核心之一,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更强的进入空间能力是探索和利用空间的前提与基础。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的技术历程,逐步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随着国外采用无毒、无污染(液氢/液氧或液氧/煤油)推进剂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投入使用,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面临运载能力不能满足更长远发展的需求、有毒推进剂会带来污染环境和危害从业人员的缺憾,内陆发射场落区选择越来越困难等固有的不足。
针对我国未来航天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以满足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专项工程的需要。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论证起步于“863”计划,1992年9月21日,国家审议通过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提出了20吨级空间站的需求,推动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论证和研制。
200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书中明确指出:近期的发展目标是开发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运载火箭,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增加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能力。
在空间站运行阶段,为保证货运要求、减少年发射次数,要求运载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吨级,一次发射上行货物达到5t以上。
中国第四个火箭发射基地
我国海南省今年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抓好新型卫星发射基地建设。
这个发射基地预计在2010
年前投入使用。
对此,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航天发射大国都表现出“生意可能被抢”的担忧。
海南省代省长透露航天城落户文昌市
据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7日报道,海南省代省长罗保铭在海南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透露,海南今年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抓好新型卫星发射基地建设。
据介绍,落户海南文昌的航天城占地20平方公里,包括航天发射港、太空主题公园、火箭组装厂以及指挥中心等一系列项目。
海南省人大代表、文昌市委书记谢明中5日下午也表示:“2002年国家专家组对航天发射
基地进行选址和论证,2005年正式确认选址落户文昌。
”
至于海南航天城何时投入使用,权威人士认为,航天城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发射,而中国运载火箭专家龙乐豪曾表示:“新一代运载火箭最早可望在2010年进入发射市场。
”因此,航天城应在2010年前投入使用。
中国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内陆发射基地受到铁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 35米。
发射基地建在沿海,就可用海运这种不受体积限制的方式。
地处低纬度的海南还可增强火箭有效发射能力,广袤的南海也可成为火箭残骸安全的坠落区。
事实上,海南发射火箭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
1988年12月5日,中国第一
座用于科学研究的探空火箭发射场在海南岛西海岸建成,同年12月19日成功发射了火箭。
该发射场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靠近赤道的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其建成对中国发展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地区便于发射
海南省代省长证实了该消息后,国际航天界高度关注。
美国、法国与俄罗斯等航天发射大国开始仔细研究海南卫星发射场建成后对国际发射市场的影响。
这些国家一致认为,海南发射场建成后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抢生意”的可能性不小。
这些国家的媒体分析认为,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后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
众所周知,要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中,就要消耗成百上千公斤的燃料。
因此,卫星专家
总是在绞尽脑汁保证卫星功能齐备的同时尽量减轻卫星的重量。
但运载火箭的体积不能无限膨胀,卫星的重量也不能无限减轻。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将中国的“长征F”火箭的推力从70多吨提升一个档次,让中国发射卫星时节约燃料的有效办法,就是将中国的航天发射场从北方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搬”到南方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这就是新卫星发射场选在海南的原因。
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场。
该发射场的纬度为南纬5°,由欧洲有关空间机构管理。
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这也是“阿丽亚娜”火箭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另外,由美国波音公司牵头的“海上发射”公司,不久前因为发射时火箭爆炸,海上发射平台受损惨重,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因此,海南卫星发射场的建成可以迅速填补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
美国航天发射专家还估计,海南卫星发射场建成后,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以及将来的新大推力火箭,推力将可提升10%。
在中国将来的登月计划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轻易地将载人飞船送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或将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建立中国的永久性航天站。
</TD<tr> 上一篇: 度假+投资+置业
下一篇: 八门湾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