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29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本章的内容概要(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艺术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产物,它是通过表现形式来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和表达。
艺术的种类多样,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思想、情感、文化的表达方式。
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以形式美的方式表达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的一种活动。
它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文学、舞蹈等种类,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功能包括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和社会功能。
艺术通过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艺术的表现形式1. 绘画绘画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形象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
绘画的种类有油画、水彩画、素描等,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2. 雕塑雕塑是用立体的方式来表现形象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
雕塑可以用石头、金属、木材等材料来创作,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3. 音乐音乐是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音乐的种类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和声音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
4. 舞蹈舞蹈是用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可以通过不同的舞姿和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是一种富有魅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5. 文学文学是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的种类有诗歌、小说、散文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字和叙述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文学风格。
三、艺术的审美特征1. 真实性艺术作品要求真实于生活,要求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和情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
2. 美感艺术作品要求有审美价值,要有美的形式和表现,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和情感。
3. 表现力艺术作品要求有强烈的表现力,要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4. 创新性艺术作品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观点,以展现出作者的个性和思想。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概论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
在这第三章,我们将探讨艺术的功能以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艺术的功能之一是审美功能。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欣赏到美的事物,感受到艺术品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审美功能让我们能够品味和欣赏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艺术品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其次,艺术还具有表达功能。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深处的感受。
艺术作品通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形式、色彩、音符或文字,艺术家能够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世界。
艺术作品可以让人们看到世界的不同角度,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的第三个功能是文化传承。
艺术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艺术作品记录了过去的故事,传递了文化的精髓。
无论是古代的壁画、雕塑,还是现代的电影、音乐,都是文化的载体,将过去的智慧传承给后人。
除了以上的功能,艺术还能够影响社会和改变人们的思想。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唤醒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艺术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唤醒他们的艺术潜能。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也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式。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包容性。
另外,艺术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综合素质。
艺术作品常常能够唤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并且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行为和表达方式,艺术具有多种功能。
在《艺术概论》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艺术的功能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艺术具有审美功能。
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美感,可以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艺术通过形象、色彩、音乐、文字等形式,激发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帮助人们感受美的存在,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其次,艺术有表达功能。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艺术作品可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可以表现个体内心的世界和情感体验。
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形式和语言,将个人的体验转化为大众可以理解和感受的语言,从而与观众建立起情感共鸣和沟通。
再次,艺术具有娱乐功能。
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欢乐、轻松和娱乐的体验。
音乐、戏剧、电影、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可以让观众获得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艺术作品的娱乐功能帮助人们逃离现实中的压力和烦恼,提供一种愉快的心灵抚慰和休闲方式。
此外,艺术具有教育功能。
艺术作品可以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念,激发思考和启迪灵感。
艺术教育帮助人们培养审美能力、情感经验和想象力。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活动,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
最后,艺术还具有社会功能。
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群关注的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
艺术作品可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起到社会倡导、批判和启迪的作用。
同时,艺术也是社会交流和交往的媒介,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艺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艺术在个体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对个体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我们可以体验到美的存在,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人建立连接。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语言和交流工具,不仅在个体内部起到激发和启迪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艺术概论教案》word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1.1 课程导入讨论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2 艺术的概念解释艺术的定义探讨艺术的本质和特点1.3 艺术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艺术分类,如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等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段1.4 艺术的功能探讨艺术的功能,如审美、表达、传达、教育等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作用第二章: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流派2.1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2.2 西方艺术流派介绍西方艺术的主要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分析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和代表艺术家2.3 东方艺术流派介绍东方艺术的主要流派,如中国水墨画、日本浮世绘等分析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和代表艺术家2.4 艺术的交流与影响讨论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交流与影响分析艺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章:艺术的审美与批评3.1 艺术的审美原则介绍艺术的审美原则,如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感3.2 艺术的批评方法介绍艺术的批评方法和理论,如审美批评、社会批评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优劣之处3.3 艺术的审美体验探讨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思考等方式体验艺术作品3.4 艺术的创作与表达分析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第四章:艺术与科技4.1 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讨论科技对艺术创作、表现和传播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科技的关系4.2 数字艺术与多媒体艺术介绍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这些新兴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4.3 虚拟现实与艺术体验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体验虚拟现实艺术作品4.4 艺术的未来展望分析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的创新与变革第五章:艺术教育与实践5.1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讨论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5.2 艺术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介绍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实践5.3 艺术教育的资源与途径分析艺术教育的资源和途径,如艺术博物馆、画廊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和途径进行艺术学习和欣赏5.4 艺术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讨论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第六章:艺术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6.1 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各种文化差异对艺术创作和理解的影响6.2 民族艺术与民间艺术介绍民族艺术和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这些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和表达中的作用6.3 全球化的艺术交流讨论全球化对艺术交流和影响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6.4 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分析跨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跨文化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第七章:艺术市场与产业7.1 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介绍艺术市场的组织结构、交易方式等分析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传播的影响7.2 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讨论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途径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7.3 艺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7.4 艺术鉴赏与收藏介绍艺术鉴赏和收藏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收藏的意义和方法第八章:艺术伦理与法律8.1 艺术伦理问题探讨讨论艺术创作和艺术传播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如抄袭、版权等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伦理的重要性8.2 艺术法律保护与版权介绍艺术法律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版权法规分析艺术作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艺术家的意义8.3 艺术品的知识产权探讨艺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8.4 艺术法律纠纷与解决途径分析艺术法律纠纷的类型和解决途径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法第九章:艺术治疗与教育应用9.1 艺术治疗的概念与原理介绍艺术治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分析艺术治疗在心理康复、教育等领域的价值9.2 艺术治疗的方法与实践讨论艺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治疗的过程和效果9.3 艺术教育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艺术教育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艺术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9.4 艺术教育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应用讨论艺术教育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艺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第十章:艺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0.1 艺术研究的重要性讨论艺术研究对艺术发展和社会理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0.2 艺术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介绍艺术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如审美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这些理论对艺术研究的指导作用10.3 艺术研究的方法与实践讨论艺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如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研究的过程和实践方法10.4 艺术研究的未来趋势分析艺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创新途径重点解析本文教案《艺术概论教案》word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流派、艺术的审美与批评、艺术与科技、艺术教育与实践、艺术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艺术市场与产业、艺术伦理与法律、艺术治疗与教育应用以及艺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多个方面。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和特征一、艺术门类的六种分类方法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
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表现艺术、再现艺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动态艺术、静态艺术以欧美新分类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以艺术的美学原则(5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
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