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总收益: TR(L)=Q(L) P 边际收益:d TR(L)/d L = d Q(L)/d L P = MPL P =VMP
2.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总成本: C=W·L边际成本: MC = d C(L)/d L = W
四.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从上一节的第二个假定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只有一个厂商进行调整,其他厂商均不进行调整时,厂商的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当我们来研究整个市场时,这个假定条件就得不到满足,因而单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格曲线就不再代表其要素需求曲线,它们的简单加总也不再代表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因而不能简单地水平加总。(应是单个厂商需求曲线的相加)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三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W0
L0
MP
生产要素L(Q)
MPL
P
VMP=P MPL
需求曲线W(P)
1
12
10
120
120
2
10
10
100
100
3
7
10
70
70
4
5
10
50
50
5
4
10
40
40
因为VMP=W 利润最大
因为VMP=W 利润最大 MP(L) P=W VMP决定需求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产品价格P不变,而MP(L)又呈递减规律。
设要素的初始价格为W0,对应着产品价格P0和相应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P0·MP,以及相应的要素需求量L0。如果其他厂商不调整,当要素价格下降到W1时,则要素的需求量应增加到L2.但由于其他厂商也调整(增加),最终将改变产品价格P(下降,因为生产得多了),从而边际产品价格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到P1·MP,从而要素的需求量变成了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