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
界限含水率试验实验报告纸土木工程专业07级土木(1)班姓名龚尧学号07580691 同组人员余成廷、谢婧、陶家妮、孙天华名称土木试验与原理实验名称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实验日期 2009年 10月 15日密度实验一、试验目的求出土的密度二、试验方法环刀法。
环刀法就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环刀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三、仪器设备恒定质量环刀,内径,高,壁厚;称量、最小分度值的天平;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和圆玻璃片。
四、试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植被所需要求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整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在环刀内壁图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的刀刃向下放在土样上面,然后用手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根据试样的软硬程度,采用钢丝锯或修土刀将两端余土削平,并及时在两端盖上圆玻璃片,以免水分蒸发。
3、擦净环刀外壁,拿去圆玻璃片,然后称取环刀加土质量,准确到。
五、成果整理1、含水率计算湿密度:干密度:式中:——湿密度,计算至;——干密度,计算至;——湿土质量;——环刀容积;——环刀加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含水率环刀法实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并取其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六、试验记录环刀加湿土质量环刀质量湿土质量环刀容积湿密度含水率干密度146 43 103.4 60 1.723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一、试验目的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圆锥仪液限实验。
圆锥仪液限实验就是将质量为的圆锥仪轻放在试样的表面,使其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体经过恰好沉入土中深度,此时试样的含水率就是液限。
三、仪器设备圆锥液限仪;称量、最小分度值的天平;烘箱、干燥器;铝制称量盒、调土刀、小刀、毛玻璃板、滴管、吹风机、孔径为的标准筛、研钵。
四、试验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于的颗粒或夹有多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的筛。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同组人:成绩: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5月18日试验一土得基本物理指标得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环刀号环刀质量/g环刀加土质量/g土质量/g环刀容积/cm3密度/g/cm3平均重度/kN/m340243、53168、2124、7602、0723843、57169、6126、7602、102。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A3516、9241、696、9124、7727、928、111815、5550、1942、577、6227、0228、23。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试验记录表(圆锥仪液限试验)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液限/%液限平均值/%14215、8742、1337、374、7621、50、220、2107115、3125、2823、61、688、290、20•塑限试验记录表(滚搓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 水质量/g干土质量/g塑限/%塑限平均值/%12816、6441、7735、006、7718、360、360、3607316、3352、0042、469、5426、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记录表圆锥下沉深度/mm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液限/%塑限/%3、2A6416、0556、2048、9832、9321、92210mm14215、8742、13 37、37 4、7621、5022、17、911815、5550、19 42、57 7、6227、02 28、228、1A3516、92 48、6041、696、9124、7727、917mm16、907316、3352、0042、469、5426、1336、536、712816、6441、7735、006、7718、3636、9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得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之中。
试验四 界限含水率试验1 界限含水率及常用测定方法1.1 界限含水率 1.1.1界限含水率细粒土由于含水率的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L ω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即土体含水率若超过液限,土体则处于流动状态;塑限P ω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即土体含水率若低于塑限,土体则处于半固体状态;缩限s ω是细粒土从半固体状态过渡固体状态时体积不在收缩的含水率。
1.1.2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塑性指数P I 用来描述土的塑性大小,习惯上用不带百分号的数值表示,由下式计算:P L P I ωω-=液性指数L I 用来表示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的关系,由下式计算:PL PL I ωωωω--=1.2 常用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搓条法、蝶式液限仪、平衡锥式液限仪、液塑限联合测定等方法。
此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的方法。
1.3试验目的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含水率及其塑性指数P I 、液性指数L I 的确定。
1.4试验原理液塑限联合仪的圆锥下沉深度h 与含水率%ω在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关系,即:b k h +=)01.0lg(lg ω2 液塑限联合试验步骤2.1 仪器设备(1)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2)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1g;(3)式样杯:内径40mm,高30mm(4)其它:烘箱、干燥缸、铝盒、调土刀、筛网(0.5mm)、凡士林或润滑油、纯水等。
2.2 操作步骤(1)液塑限联合试验原则上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制备式样,但也可用干土制备式样。
首先取土并去除土样中大于0.5mm的土颗粒。
;(2)按下沉深度约为4~5mm,9~10mm和16~18mm范围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在保湿缸中,静置时间视含水率大小而定,一般为24h;(3)将土膏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的填入式样杯中,刮平表面后放在仪器底座上;(4)取出圆锥仪,在锥体表面涂上凡士林或润滑油;(5)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锥体;(6)调节屏幕准线,使初始读数位于零刻度处;(7)调节升降座,使锥体刚好接触土面;(8)断开电磁铁电源,使圆锥仪在自重下沉入土内,5s后读取下沉深度并记录;(9)将试样取出10g左右,测定其含水率;(10)重复(3)~(9)步,做完其余两个试样。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界限含水率)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1 目的以确定土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状态区别,为施工中判断土所处状态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数据10 9-7 6-4 3-02 原理本试验测定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通过相同质量圆锥,在不同含水状态下,入土深度的区别,来判断土的界限含水的各个位置20 19-15 14-10 9-03 主要设备A联合测定仪;b电热干燥箱;c电子天平;d称量盒等10 9-7 6-4 3-04 环境条件无特殊要求10 9-7 6-4 3-05 取样制样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时,应剔除大于0.5mm的颗粒,分别按下沉深度为3~5mm(公路2mm 以下)、9~11mm、16~18mm(或接近界液限、塑限和两者之间)的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静置时间可根据含水率大小而定;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 筛的代表性试样,分三份,加水至上述入锥深度,放在密闭的容器内,静置24h15 14-11 10-6 5-06 试验步骤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加以充分调拌均匀,密实的填入试验杯中,尽量使土中的气泡逸出,刮平试样杯,将试样杯放在仪器上测量入土深度。
调节高度使针尖刚好接触土面。
放下试锥,5s 后立即读取圆锥下沉深度。
取出试样杯,剔去针尖凡士林,取10g 以上试样2 个测定含水率20 19-15 14-10 9-07 记录、报告及结论含水率计算结果精确至0.1%,根据下沉深度和含水率绘制双对数曲线,并查表得到2mm含水率(塑限,公路计算得)、10mm液限、17mm液限。
15 14-11 10-6 5-01 公路试验要测两次,两次液塑限允许平行误差高液限土小于等于2%、低液限土小于等于 1%,取平均值为结果,铁路只测一次。
2 铁路采用 10mm 液限作为液限指标用于土的定名,公路根据圆锥质量分别对应 20mm、17mm 时的含水率为液限。
3 塑限下沉深度:铁路统一为 2mm;而公路 100g 圆锥要求根据土类型不同通过计算得出,76g 圆锥与铁路一致。
土工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9 界限含水率试验9.1 一般规定9.1.1 土的粒径应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的5%。
9.1.2 本试验中含水率的测定应按本标准第5.2节的烘干法执行。
9.2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9.2.1 本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图9.2.1)应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
圆锥仪质量为76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图9.2.1 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示意图1-水平调节螺丝;2-控制开关;3-指示灯;4-零线调节螺丝;5-反光镜调节螺丝;6-屏幕;7-机壳;8-物镜调节螺丝;9-电磁装置;10-光源调节螺丝;11-光源;12-圆锥仪;13-升降台;14-水平泡2 试样杯:直径40mm~50mm;高30mm~40mm;3 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4 筛:孔径0.5mm;5 其他:烘箱、干燥缸、铝盒、调土刀、凡士林。
9.2.2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液塑限联合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制备试样,也可用风干土制备试样。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时,应剔除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再分别按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
静置时间可视原含水率的大小而定。
3 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其分别达到本标准第9.2.2条第2款中所述的含水率,调成均匀土膏,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h。
4 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出。
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5 取圆锥仪,在锥体上涂以薄层润滑油脂,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当使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时,提起锥杆,用旋钮固定。
6 调节屏幕准线,使初读数为零。
一、含水率试验
二、密度实验
1、环刀法(细粒土)
2、灌水法(现场,粗粒土)
3、灌砂法(现场,粗粒土)
三、土粒比重试验
1、比重瓶法(粒径小于5mm)
2、浮称法(粒径≥5mm)
四、颗粒分析试验
1、筛分法(0.075mm<粒径≤60mm)
2、密度计法(粒径<0.075mm)GB50123-1999第32页
3、移液管法(粒径<0.075mm)
五、界限含水率
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2、滚搓法塑限试验
六、砂的相对密度试验
1、砂的最小干密度试验
2、砂的最大干密度试验
七、击实试验
八、回弹模量试验(杠杆压力仪法)
九、渗透试验
2、常水头渗透试验
1、常水头渗透试验
十、固结试验(标准固结试验)
2、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
十一、黄土湿陷试验1、湿陷系数试验
2、自重湿陷系数
3、溶滤变形系数试验
4、湿陷起始压力试验
十二、直接剪切试验。
合同号:编 号:编 号:数据整理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合同号:编 号:编 号: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数据整理益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Array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0合同号0编号:0编号:xxx xxx 编 号:A标合同号:监理单位: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承包单位:xxxx承包单位:xxx合同号:A标监理单位:xxx编号:xxxx承包单位:xxx合同号:A标监理单位:xxx编号:xxx承包单位:xxx合同号:A标监理单位:xxx编号:编 号:xxx 合同号:A标监理单位:xxx 承包单位: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复制红色图框粘贴值和数字砂性土29.6-1.22*J18+0.017*J18^2-0.0000744*J18^3复制红色图框粘贴值和数字砂性土29.6-1.22*J18+0.017*J18^2-0.0000744*J18^321.777097720.00.00.02.20.00.00.00.00.00.00.00.00.000020019.1866874126.236.048.62.1577444094.79.719.9 1.9226.236.048.62.724.79.719.948.621.227.4从20往右与虚线交点数24纵坐标2-3mm有30格纵坐标3-4mm有20格横坐标20-30mm有34格横坐标10-20mm有60格72002823.683122.843423.1936394623.9331575628.633.239.82.1577444094.89.620.03.2828.633.239.84.89.620.039.826.713.1从20往右与虚线交点数24纵坐标2-3mm有28格纵标标4-5mme有15格纵坐标3-4mm有19格横坐标20-30mm有39格横坐标30-40mm28格横坐标10-20mm有68格72002823.683122.843423.1936394624.6036760429.333.20.02.1577444090.00.00.029.333.20.00.00.00.000从20往右与虚线交点数24纵坐标2-3mm有28格纵标标4-5mme有15格纵坐标3-4mm有19格横坐标20-30mm有39格横坐标30-40mm28格横坐标10-20mm有68格72002823.683122.843423.1936394616.5196179821.427.334.02.1577444094.79.719.94.8521.427.334.03.334.79.719.93421.812.2从20往右与虚线交点数24纵坐标2-3mm有28格纵标标4-5mme有15格纵坐标3-4mm有19格横坐标20-30mm有39格横坐标30-40mm28格横坐标10-20mm有66格72002823.683122.843423.1936394624.6036760429.333.20.02.1577444090.00.00.029.333.20.00.00.00.000从20往右与虚线交点数24纵坐标2-3mm有28格纵标标4-5mme有15格纵坐标3-4mm有19格横坐标20-30mm有39格横坐标30-40mm28格横坐标10-20mm有68格7200低液限<2%低液限<2%低液限<2%低液限<2%低液限<2%低液限<2%低液限<2%低液限<2%。
园林学院土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1 指导教师李西斌组别第三组成绩实验目录前言 (1)实验一含水量试验 (2)实验二密度实验 (5)实验三液限和塑限试验 (8)实验四固结试验 (13)实验五直接剪切试验 (21)前言土是矿物颗粒所组成的松散颗粒集合体,其物理力学性质与其他材料不同;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土工试验技术来研究土的强度和变形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应用学科。
土的天然含水率、击实性、压缩性、抗剪强度是水利工程中的四大问题,他们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安全问题,因此在工程中作好土料的指标实验,确定出相应标对水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一 含水量试验一、概述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
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可使土变成半固态、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可使土变成稍湿状态、很湿状态或饱和状态,也可造成土在压缩性和稳定性上的差异。
含水率还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路堤、土坝等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二、实验原理土样在在105℃~110℃温度下加热,土中自由水会变成气体挥发,土恒重后,即可认为是干土质量s m ,挥发掉的水分质量为w s m m m =-。
三、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量,供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等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
并查表可确定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四、实验方法含水率实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实验的标准方法。
在此仅用烘干法来测定。
烘干法烘干法是将实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
(一)仪器设备(1)保持温度为105~110℃的自动控制电热恒温烘箱;(2)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玻璃干燥缸;(4)恒质量的铝制称量盒。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报告第二小组成员:张志龙,杨欢,窦丹丹,邢明生,轩艳雪,刘知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液限,并与塑限试验和含水率试验结合,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判别土的状态之用。
二、基本原理土的液限是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圆锥液限仪是根据一定重量和固定角度的平衡锥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的含水率恰为液限这一原理制作的。
前苏联.瓦西里耶夫经过多次试验认为锥体重量为,锥角为30o ,锥体沉入深度为10mm 时,土的抗剪强度是,此时土的含水率即为液限。
三、 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图3-1);3、天平:感量为0.01g ;4、筛:孔径为0.5mm ;5、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烘箱:应能控制温度105~110oC ;7、干燥器。
四、 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约50g ,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己风干,则取样80g 研碎,并过筛;加纯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 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土面与杯缘齐平。
3、放锥(1) 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并保持锥体垂直,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2) 放锥15s 后,观察锥体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10mm (锥上有刻度标志), 则认为这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
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10mm 时,表示试样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使水分蒸发或加纯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0mm 时为止。
试表目录试表1 击实试验记录 (4)试表2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记录表 (5)试表3 (含水量)(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6)试表4 密度试验记录表(蜡封法) (7)试表5 比重(土粒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 (8)试表6 结构物基底承载力试验记录表 (9)试表7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表 (10)试表8 水泥试验报告表 (11)试表9 粗集料试验报告表(一) (12)试表9-1 粗集料试验报告表(二) (13)试表10 粗集料筛分记录表(一) (14)试表11 集料水筛法筛分记录表(二) (15)试表12 集料试验记录表(三) (16)试表13 集料试验记录表(四) (17)试表14 集料试验记录表(五) (18)试表15 集料试验记录表(六) (19)试表16 集料试验记录表(七) (20)试表17 沥青混凝土路面用碎(砾)石试验记录表 (21)试表18 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试验记录表 (22)试表19 细集料试验报告表 (23)试表20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一) (24)试表21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二) (25)试表22 细集料试验记录表(三) (26)试表23 细集料试验记录表(四) (27)试表24 细集料的试验记录表(五) (28)试表25 细集料试验记录表(六) (29)试表26 细集料试验记录表(七) (30)试表27 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表 (31)试表28 砼抗折强度试验记录表 (32)试表29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表 (33)试表30 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表 (34)试表31 水泥砼(砂浆)抗压强度汇总表 (35)试表32 钢筋拉伸、弯曲试验记录表 (36)试表33 焊接钢筋试验记录表 (37)试表34 金属洛氏硬度(HRC)试验记录表 (38)试表35 石灰(水泥)剂量试验记录表(EDTA滴定法) (39)试表36 石灰化学分析试验记录表 (40)试表37 沥青试验报告表 (41)试表38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一) (42)试表39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二) (43)试表40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三) (44)试表41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四) (45)试表42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五) (46)试表43 沥青溶解度、离析、粘韧性试验记录表(六) (47)试表44 改性沥青试验报告表 (48)试表45 改性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 (49)试表46 改性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 (50)试表47 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试验记录表 (51)试表48 沥青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52)试表49 矿粉试验记录表 (53)试表50 矿料级配试验记录表 (54)试表51 沥青混合料生产检验结果报告表 (55)试表52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表 (57)试表53 沥青砼路面钻芯密度测定记录表 (58)试表54 沥青砼密度试验记录表(蜡封法) (59)试表55 沥青砼密度试验记录表(表干法) (60)试表56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 (61)试表57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记录表 (62)试表58 路面(底)基层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 (63)试表59 路面(底)基层钻芯无侧限抗压强度表 (64)试表60 砼圆柱体劈裂抗拉试验或轴心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65)试表61 结构层取芯记录表 (66)试表62 泥浆性能指标测定记录表 (67)试表63 筛分记录表 (68)试表64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70)试表66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记录表 (72)试表67 沥青混合料车辙记录表 (73)试表68 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 (74)试表69 膨胀量试验记录表 (75)试表70 颗粒分析原始记录 (76)试表71 沥青混合料温度记录表 (77)试表7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标计算记录表 (78)试表73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真空法) (79)试表74 沥青大碎石钻芯密度测定记录表 (80)试表75 无机结合料滴定曲线记录表 (81)试表76 矿料级配图绘制表 (82)济南市路网改造工程试表1 击实试验记录项目名称: 合同号:济南市路网改造工程试表2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记录表项目名称:合同号:济南市路网改造工程试表3 (含水量)(含水率)试验记录表项目名称:合同号:试表4 密度试验记录表(蜡封法)项目名称: 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5 比重(土粒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项目名称: 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6 结构物基底承载力试验记录表项目名称: 合同号:监理:年月日济南市路网改造工程试表7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表项目名称:合同号:试表8 水泥试验报告表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9 粗集料试验报告表(一)项目名称:合同号:试表9-1 粗集料试验报告表(二)项目名称:合同号:试表10 粗集料筛分记录表(一)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11 集料水筛法筛分记录表(二)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12 集料试验记录表(三)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13 集料试验记录表(四)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济南市路网改造工程试表14 集料试验记录表(五)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15集料试验记录表(六)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16 集料试验记录表(七)项目名称:合同号: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年月日试表17 沥青混凝土路面用碎(砾)石试验记录表项目名称:合同号:试表18 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试验记录表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试表19 细集料试验报告表项目名称:合同号:监理:年月日注:基层用细集料不需填此表。
⼟⼯试验公式及原始记录表格⼀、含⽔率试验
⼆、密度实验
1、环⼑法(细粒⼟)
2、灌⽔法(现场,粗粒⼟)
3、灌砂法(现场,粗粒⼟)
三、⼟粒⽐重试验
1、⽐重瓶法(粒径⼩于5mm)
2、浮称法(粒径≥5mm)
四、颗粒分析试验
1、筛分法(0.075mm<粒径≤60mm)
2、密度计法(粒径<0.075mm)GB50123-1999第32页
3、移液管法(粒径<0.075mm)
五、界限含⽔率
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2、滚搓法塑限试验
六、砂的相对密度试验
1、砂的最⼩⼲密度试验
2、砂的最⼤⼲密度试验
七、击实试验
⼋、回弹模量试验(杠杆压⼒仪法)
九、渗透试验
2、常⽔头渗透试验
1、常⽔头渗透试验
⼗、固结试验(标准固结试验)
2、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
⼗⼀、黄⼟湿陷试验1、湿陷系数试验
2、⾃重湿陷系数
3、溶滤变形系数试验
4、湿陷起始压⼒试验
⼗⼆、直接剪切试验。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02—□□□—□□□□压实度检测记录表(灌砂法)编号:S—004—□□□—□□□□土地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编号:S—022—□□□—□□□□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重型)编号:S—024—□□□—□□□□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表编号:S—025—□□□—□□□□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密度记录)编号:S—026—□□□—□□□□石料密度试验记录表编号:S—032—□□□—□□□□石料的毛体积密度、孔隙率试验记录表(蜡封法)编号:S—033—□□□—□□□□石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34—□□□—□□□□□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编号:S—035—□□□—□□□□□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编号:S—04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游标卡尺法)编号:S—047—□□□—□□□□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表编号:S—049—□□□—□□□□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51—□□□—□□□□集料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5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干筛法)编号:S—056—□□□—□□□□通过百分(%)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容量瓶法)编号:S—057—□□□—□□□□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编号:S—058—□□□—□□□□编号:S—060—□□□—□□□□编号:S—061—□□□—□□□□细集料棱角性试验记录表编号:S—062—□□□—□□□□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记录表编号:S-063—□□□—□□□□矿粉筛分试验记录表编号:S-067—□□□—□□□□矿粉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69—□□□—□□□□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定记录表编号:S-133—□□□—□□□□平整度检测记录表(3m直尺)编号:S-134—□□□—□□□□宽度、中线偏位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S-136—□□□—□□□□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S-137—路面厚度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S-138—□□□—□□□□编号:S-139—□□□—□□□□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编号:S-143—□□□—□□□□灌砂筒及标准砂标定记录表编号:S-147—□□□—□□□□试验记录表格目录1、含水率试验记录表2、压实度检验记录表(灌砂法)3、土地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4、土的击试验记录表(重型)5、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表6、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密度记录)7、石料密度试验记录表8、石料的毛体积密度、孔隙率试验记录表(蜡封法)9、石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10、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11、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1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游标卡尺法)13、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表1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15、集料含水率试验记录表16、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干筛法)17、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容量瓶法)18、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19、细集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20、细集料砂当量试验记录表21、细集料棱角性试验记录表22、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记录表23、矿粉筛分试验记录表24、矿粉含水率试验记录表25、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定记录表26、平整度检测记录表(3m直尺)27、宽度、中线偏位现场检查记录表28、纵段面高程、横坡度现场检查记录表29、路面厚度现场检查记录表30、路基边坡现场检查记录表31、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32、灌砂筒及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率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本试验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用作计算土的塑性指标和液性指数,以划分土的工程类别和确定土的状态。
二、试验方法1、含水率:采用烘干法测定。
将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所失去的水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即为土的含水率,用百分比表示。
2、液、塑限: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
用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1-1)测定土在三种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成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直线。
在直线上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17mm(水利规范、土工试验方法国标GB/T50123-1999)或10mm(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处相应含水率为液限,入土深度为2mm处的相应含水率为塑限。
三、仪器设备1、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图1-1),由装有透明光学微分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组成。
圆锥质量76克,锥角30度,光学微分尺精确分度为0.1mm。
试样杯:内径不小于40mm,杯高不小于30mm。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它:烘箱、铝盒、调土刀、刮土刀、蒸馏水滴瓶、凡士林等。
四、试验步骤1、本次试验原则上应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进行,也允许用风干土制备土样,土样过0.5mm筛后,喷洒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然后装入密闭玻璃广口瓶内,润湿一昼夜备用(土样制备工作实验室已预先做好)。
2、将已制备好的土样取出,放在搪瓷碗中加水或电吹风吹干并调匀后,密实地装入试样杯中(土中不能有孔洞),高出试样杯口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升降底座上。
3、接通电源,按下“开”按钮,把装有透明光学微分尺的圆锥仪,在锥体上抹以薄层凡士林,使电磁铁吸稳固锥仪。
并使光学微分尺垂直于光轴(可从屏幕上观察,刻度线清晰,并在屏幕居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