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检测报告
- 格式:xls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
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详见表1)(1)击实试验方法按丙法;A、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约33kg试料。
X X 大学实验中心检测报告(2014)XX实字第(320)号项目名称:捷通通道建设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委托单位: XX县交通运输局检测类型:委托发出日期:2014年10月8日说明:1、检测报告未加盖本中心检测专用章无效;2、检测报告的复印件未加盖本中心检测专用章无效;3、检测报告无授权签字人签字无效;4、若客户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之日起15天内向本中心提出,超过期限不予受理;5、委托检测仅对来样负责;6、XX实验中心竭诚为您服务,真诚欢迎用户多提宝贵意见。
通信地址:XXXXXXXXX邮政编码:123456联系电话:(025)88888888传真:(025)88888888联系人:XXXXX实验中心检测报告一、概述受XX县交通运输局委托,XX实验中心承担了捷通通道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工作。
集料为送样,分为1#(16~31.5mm)、2#(4.75~16mm)、3#(2.36~4。
75mm)、4#(0~2.36mm)四档集料,水泥为大鱼牌P。
O42.5缓凝水泥。
主要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采用的主要试验仪器有:压力试验机、振动击实仪、脱模机、电子天平、烘箱、方孔筛等。
二、原材料检测1 水泥检测结果XX实验中心对捷通通道建设工程水稳基层混合料使用的大牛牌P。
O42.5水泥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水泥物理检测试验结果表2 集料检测结果XX实验中心对水稳基层混合料所使用的集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水洗筛分结果如表3所示。
表2水稳集料试验结果表三、设计过程1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表3 各种矿料的水洗筛分试验结果表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要求表4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3 级配设计依据捷通通道建设工程的设计要求,结合以往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了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合成级配筛孔通过率如表5,级配曲线图如图1。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无机结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测定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xxxx发布日期:2019年01月25日批准:审核:编写:xxxx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5.2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5.2.1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一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圆孔筛)。
3、试验方法类别。
本试验方法分三类。
5.2.2仪器设备击实筒:小型,内径l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 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
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 g。
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 。
天平:感量0.01 g,台秤:称量15kg,感量5g,圆孔筛:孔径40mm,2 5mm或20mm 以及5mm的筛各1个。
量筒:50MI-l 00mI一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直刮刀:长200-250mm 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刮土刀:长150^2 00mm、宽约20mm的刮刀。
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工字型刮平尺:30mmX 50mm X3 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拌和工具:约400mm X 600mm X7 0mm 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脱模器。
测定含水量用的铝盒、烘箱等其它用具。
5.2.3试料准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C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
土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
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一)材料(1)宜采用塑性指数为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2)宜用1~3级的新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天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3)宜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为6~8),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
(二)拌合运输(1)石灰土配合比设计应准确。
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和石灰剂量,达到设计要求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要求。
(2)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合,并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3)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应使用厂拌石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
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应均匀,石灰土应过筛。
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
(三)施工(1)控制虚铺厚度,确保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要求一致。
(2)碾压时压实厚度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率宜在最佳含水率的允许偏差范围内,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3)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4)石灰土应湿养,养护期不宜少于7d。
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一)材料(1)应采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及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土的均匀系数不应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宜为10~17.(3)粒料可选用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
用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用作底基层粒料最大粒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超过53mm。
各种粒料,应按其自己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应大于30%;其他道路基层不应大于30%,底基层不应大于35%。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用料要求一号配比:水泥用量:3%最大干密度:2.35 g/cm3最佳含水量:5.3%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560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298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17g水泥: 174g石子(26.5-31.5):987石子(10-26.5):1510石子(5 - 10):1510石子(0 - 5):1800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二号配比:水泥用量:4%最大干密度:2.37 g/cm3最佳含水量:5.4%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622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357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26g水泥: 232g石子(26.5-31.5):986石子(10-26.5):1508石子(5 - 10):1508石子(0 - 5):1798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三号配比:水泥用量:5%最大干密度:2.39 g/cm3最佳含水量:5.5%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684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417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34g水泥: 290g石子(26.5-31.5):985g石子(10-26.5):1506 g石子(5 - 10):1506 g石子(0 - 5):1795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四号配比:水泥用量:6%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5.6%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719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450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34g水泥: 290g石子(26.5-31.5):985g石子(10-26.5):1506 g石子(5 - 10):1506 g石子(0 - 5):1795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五号配比:水泥用量:7%最大干密度:2.42 g/cm3最佳含水量:5.7%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789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515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51g水泥: 403g石子(26.5-31.5):979g石子(10-26.5):1498 g石子(5 - 10): 1498 g石子(0 - 5):1786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
无机结合料12有效钙镁含量的测定步骤:迅速称取石灰试样0.8-1.0g置于300ml三角瓶中,加入150ml新煮沸并已冷却的蒸馏水和10颗玻璃珠。
瓶口插一短颈漏斗,加热5min但勿使沸腾迅速冷却。
滴入酚酞指示剂2滴,在不断摇动下以盐酸标准滴定,控制速度为2-3滴/s,至粉红色完全消失,稍停,又出现红色,继续滴入盐酸。
如此重复几次,直至5min内部出现红色为止。
如滴定过程持续半小时以上,表明为高锰石灰,则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计算:(CaO+MgO)%=V×N×0.028/G×100%.13水泥稳定类混合料设计步骤(1)按5种水泥剂量配置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感密度,至少应做3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2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3)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少于规定数量。
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规定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5)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温度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教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只和偏差系数。
(7)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R应符合式的要求R≥Rd(1-ZaCv)。
(8)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3%-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3-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9)水泥的最小剂量应符合规定。
(10)水泥改善土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6,承载比应不小于240。
综合稳定类材料的组合设计与上述步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