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提高毒麻药品使用及登记的正确率
- 格式:ppt
- 大小:622.50 KB
- 文档页数:23
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结论在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中应用到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降低问题发生率,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P DCA循环法;药品管理;问题发生率药剂科是医院各科室的诊疗和药品供应科室,负责全院的医疗及药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模式。
一旦在质量控制或日常管理的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也会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
麻醉、精神药物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上是特殊的,是一种需要持续使用、不能滥用或不能合理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导致患者身心惰性和药物成瘾,严重影响了我们治疗后身体功能的恢复。
各大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最佳的相关药品管理方案,严格执行,尽可能提高药品使用的公平性和严谨性,确保用药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
1.2方法分析本科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药品管理模式的现状及日常管理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包括内部药品批次、药品时间记录错误,未及时从仓库领用类别药品,处方未进一步规范,治疗剂量不合理,药物储存不合理,药剂科质控机制没有逐步完善,相关人员个人风险意识和安全行为意识较差,管理模式和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专业基础培训和处理机制;宣布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增加专业和实践知识的基础培训,提高麻醉药的专业方向、思维,包括药物和管理,知识和可能的风险保证相关员工的安全思维意识,逐步完善相关体系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检查力度,及时处理。
PDCA循环法在我院药库效期药品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对医院药库效期药品进行有效管理。
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分析我院药库效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改进实施计划,并对实施后效果进行有效确认。
结果从2016年3月至7月运用PDCA循环后,我院药库效期药品周转率提高,药品因过期失效的报损率下降。
结论 PDCA循环法可有效改进近效期药品管理,既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又可减少医疗资源损失,药品效期的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关键词]近效期药品 PDCA循环规范化管理药品保管工作是药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效期药品管理因牵扯面广、工作难度庞大而琐碎、成为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效期药品管理、减少药品退回失效及报损率、杜绝过期失效的药品发到患者手中、成为药库保管工作的重点。
PDCA循环【1】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按照PDCA循环理论实现对我院药库效期药品管理的全面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
1 方法1.1 计划阶段(Plan)1.1.1 现状调查以我院药库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3个月的检查结果为依据,发现药库在效期药品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验收药品入库近效期药品品种品规较多、效期药品未及时发现登记,造成效期药品漏报。
(2)药品上架未按近期在前、远期在后的原则,发放药品时未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
(3)滞销药品较多、采购由电脑出计划不能很好的按销售储存情况控制数量。
(4)各药房未将效期药品调剂使用,一到效期就退回库房等。
1.1.2 原因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1)管理方面、效期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流程不够清晰明确。
(2)采购方面、药房请领计划一次申领过多药库未及时掌握销售情况再次购进造成积压。
某些药品采购库存量较大一旦医生改变用药习惯很容易造成药品滞销甚至存放过期。
(3)工作人员方面、各药房退回的效期药品未及时登记存在效期药品漏报现象。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31 No. 4 20193.3从2017年前十名的病例结合西药、成药使用的情况,我 院使用西药排名前十名的分别为抗感染药、镇痛药,呼吸类、心血管类等,都是治疗性药物;使用前十名的中成药为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跌打损伤、小儿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等药品。
使用量大,使用金额高的药品为慢性病、多发病常用药品,与我院接诊病例相符。
3.4 2017年辅助用药前十名使用金额为355. 14万元,占全 年使用金额的4.45%,可以通过降低辅助用药的比例来降低 药占比,通过药事会控制辅助用药品种的采购和使用量的控 制,降低辅助用药的使用。
3. S我院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药品的采购能够根据临床使 用需求,设定库存预警、检索、及时采购,但库存存量还有待于 进一步控制、优化。
药品的经济价值与医疗价值一直是医疗管理者关注的重 点,一般药品存货约占医院流动资金的大约30% ~40%,对医院的资金压力巨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力求合理,降低药 占比;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应当对药品进行存量控制。
要保障 供应,把断货几率减至最小的前提下,强化效率观念、资金周 转观念和成本核算观念。
因此,最合理最科学的药品库存控 制应当是工作效率高、资金周转快、贮备成本低,在充分发挥 药品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其最佳组合。
药品 日常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医院经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 少库存,防止积压,A B C分类法是实际工作中实践行之有效 的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余晓玲.A B C分析法分析我院2016年药品消耗情况U〕.临床医 药文献杂志,2017,4(33) :6512名513.〔2]胡晋红.医院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10-111.PDCA循环用于手术间麻醉药品的管理体会章雅萱,廖长剑,宁微微(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518002)摘要:目的探讨手术间麻醉药品管理的措施及效果,保证麻醉药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用药安全。
最新】PDCA之麻醉单书写合格XXX麻醉科的质量控制小组发现,2017年3月份共有117例手术,但只有105份麻醉单书写合格,合格率为90%。
这与医院要求的麻醉单书写合格率100%的指标相差较大。
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患者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由参加麻醉的麻醉医师认真、全面、准确、如实地加以填写,不得涂改和伪造。
因此,麻醉科决定采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展开调查与改进,提高择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
问题描述:麻醉记录单存在以下问题:1.少数麻醉记录单存在缺项;2.少数麻醉记录单字迹不够工整;3.用药、输液使用名称不规范;4.监测数值、时间数值不够精确;5.科部分病程记录中的麻醉前小结、麻醉后记录过于简略,不能全面的反映对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和麻醉处理过程;计划(Plan):一、目标: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100%。
二、计划内容:1.加强麻醉医师对麻醉记录单书写规范的研究,强化其责任心;2.规范麻醉记录单书写格式;3.统一麻醉记录单书写相关内容;4.制定合理章程。
三、计划实施时间:2017年4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
实施(Do):1.制定相关规范,明确医疗文书质量的责任人,制定相应奖惩措施;2.宣讲病历书写规范,督促全体医师研究并执行;3.按照病历书写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麻醉相关文书书写规范,明确主麻医师是医疗文书质量的责任人,对书写规范者给予表扬和物资奖励,对书写不规范者进行批评教育;4.通报病历检查结果,对书写认真者予以表扬和物资奖励,提高各医师认真填写记录单的积极性;5.明确记录单上的输液需填写规范名称,并以对齐方式标明输液起始时间;6.明确手术结束时间为停,麻醉相关操作的时间(如气管插管);7.坚持在交接班时,反应本班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情况,严格签名,科领导定期检查。
检查(Check):通过对麻醉记录单书写相关制度研究加强麻醉医师的责任心。
10%在麻醉科中,科室质管小组不定期不定时地抽查,并汇总数据。
表2管理优化前后手术器械存在问题比较!(%)]管器械总数晚送()晚收()配()器械损坏()优化前1111735(0.31)48(0.43)21(0.19)25(0.22)优化后1297616(0.12)13(0.10)12(0.09)22(0.17)10.39826.067 4.0700.942P0.0010.0000.0440.33233.1优化后的手一供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效率根据绩效考核制度,手术室完成四名护士到供应室轮转,在优化后手一供一体管理制度下,手术室轮转人员与供应室护士充分交流,指导和学习并重,双方在业务知识上均有收获,专业水准有明显提高,思想状态良好,工作主动性提高+首台手术开台时间和接台时间是制约手术效率的核心问题实施优化方案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在11人在岗的情况下,完成了比前一年同期高21.5%的工作量,且接台效率也显著提高(P<0.05),这与手术室、供应室共同解决质量问题的管理机制是分不开的#3.2优化后的手一供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了供应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手术器械通常都具有精度高、价格贵等特点,而且近年来手术器械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供应室工作人员应确保对各类在用手术器械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与检测间,合理应用手术器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手术室护士轮转供应室,为供应室护士提供了手术室专科器械组装、拆卸、检测、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0&,使供应室护士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了其业务水平;在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交接过程中,器械晚收、晚送、陪包错误的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P<0.05),器械损坏这一问题由于和手术医生操作手法及器械使用寿命相关,因此,优化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3.3优化后的手—共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布局形式上分而不合,在护理内涵上合而不分,使手术室、供应室实现护理质量有效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