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示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春天》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季节的呼唤》中的《春天》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春天的概念、春天的特征、春天里的活动以及春天的诗歌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概念,知道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了解春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春天的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欢春天的情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春天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春天的概念、特征及春天里的活动。
难点:如何用语言表达春天的特征,以及欣赏春天的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春天图片、春天诗歌音频、四季卡片、小草、花朵等道具。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喜欢春天吗?”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春天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
b. 分析春天的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c. 举例说明春天里的活动,如踏青、植树等,激发学生参与春天活动的兴趣。
d. 欣赏春天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活动。
b. 发给学生四季卡片,让他们找出春天的图片,并贴在画纸上。
c. 让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春天的景象,如小草、花朵等。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a. 出示例题:“请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b.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
c. 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互相描述春天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天2. 板书内容:a. 春天的概念b. 春天的特征c. 春天的活动d. 春天的诗歌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春天活动,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春天活动是踏青。
因为踏青可以让我亲近大自然,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春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与自然》的第三节《春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学习春天的词汇,描述春天的景象,以及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认识春天的事物,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力和热爱之情。
2. 帮助幼儿积累春天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春天的词汇,能描述春天的景象。
难点: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以及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表现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春天的图片、诗歌、故事、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细节: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春天。
2. 新课内容:学习春天的词汇,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
过程细节:a.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春天事物。
b. 教师教授春天的词汇,如“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等。
c. 幼儿跟读词汇,并进行小组讨论,用所学词汇描述春天的景象。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春天主题的绘画创作。
过程细节:a. 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讲解绘画要求。
b. 幼儿分组讨论,确定绘画主题和内容。
c.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d.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4. 例题讲解: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过程细节:a. 教师朗读春天的诗歌,引导幼儿体会诗中的美好情感。
b. 教师讲述春天的故事,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温馨与快乐。
5. 随堂练习:让幼儿运用所学词汇描述春天的景象。
过程细节:a.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b.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幼儿给予掌声和鼓励。
2024年大班语言《春天》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的呼唤》中的《春天》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征;学习春天的词汇,如春暖花开、绿叶葱葱等;欣赏春天的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
2. 培养幼儿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春天的特征,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春天。
重点: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喜爱,激发他们观察和表达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春天图片、诗歌挂图、四季卡片、词汇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四季贴纸、词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春天景象,让幼儿谈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春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的特征。
同时,教师讲解春天词汇,让幼儿跟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四季卡片,让幼儿找出春天卡片,并进行连线游戏。
4. 春天诗歌欣赏(5分钟)教师出示诗歌挂图,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春天的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用春天的词汇描述自己画的春天图画。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征:春暖花开、绿叶葱葱等。
2. 春天的词汇:春风、春雨、花朵、绿叶等。
3. 春天的诗歌:《春天的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并用学到的词汇描述自己的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欣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春天的特征,学会了春天的词汇,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春天的美好。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春游活动,让幼儿在户外寻找春天的足迹,并用相机记录下来,回来后进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季节的篇章》中的《春天》。
详细内容包括:春天的景象描绘、春天的诗歌朗诵、春天的故事分享以及春天的创意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关于春天的基本词汇,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诗歌、故事等形式描绘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丰富的词汇描绘春天的景象,创作诗歌和故事。
重点:掌握春天的基本词汇,学会用诗歌、故事等形式表达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卡片、录音机、春天的诗歌和故事集。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词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春天的基本词汇,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并通过挂图进行演示。
3. 诗歌朗诵(10分钟)分组进行春天的诗歌朗诵,每组挑选一首诗歌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故事分享(10分钟)分享关于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用故事的形式描绘春天的美好。
5. 创意写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汇和诗歌、故事形式,进行春天的创意写作。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口头描述。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基本词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等。
2. 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故事。
2. 答案示例:诗歌示例:《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儿开了;春天来了,鸟儿叫了;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欢笑。
故事示例:《春天的小兔子》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小兔子发现外面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它高兴地跳起来,和朋友们一起在春天的田野里玩耍。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标准教案《春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季节变换》中《春天》一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春天特征、春天活动以及春天诗歌欣赏。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美好,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春天特征,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景象。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述春天景象。
教学重点:春天特征、春天活动以及春天诗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春天图片、诗歌朗诵音频等。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景象。
引导学生关注春天色彩、气温、动植物等方面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春天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春天景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春天景象。
同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作品。
4. 春天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活动,观察春天自然景观,收集春天素材,为创作诗歌做准备。
5. 诗歌欣赏(10分钟)播放春天主题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春天美好。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韵味。
6. 创作诗歌(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春天素材,创作一首关于春天诗歌。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从语言表达、观察力、创作力等方面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特征: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2. 春天活动:春游、描绘春天、收集素材等。
3. 春天诗歌欣赏: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展示相关诗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答案示例:春天来,万物复苏;桃花笑,柳树绿;蝴蝶飞舞,蜜蜂采蜜;春光无限,让我们一起歌唱。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春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的变换》,详细内容为“春天的到来”。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特点,培养对春天的喜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如气温上升、植物生长等。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会描述春天的景象。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春天的景象。
重点:掌握春天的基本特征,学会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春天的图片、故事书、气温计、植物生长视频。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或校园里的春天景象,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讲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生长、气温上升等。
3.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春天的其他特点,并分享自己的画作。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用语言描述画中的春天景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基本特征:气温上升植物生长花朵开放鸟儿归来2. 描述春天的句子示例: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暖和了。
春天里,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春天。
答案要求:画作中需包含春天的至少两个特点,如植物生长、花朵开放等。
2. 作业题目:用一句话描述你画中的春天。
答案要求:句子完整,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春游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观察春天的变化,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春天》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春天的特点,扩大孩子对季节的认知。
2.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爱好,观察力和发现力等。
3.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让孩子能正确表达季节的特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1.一份春天图片展示PPT。
2.一份关于春天的手绘卡片,上面具体展示了春天特点的细节。
3.小蜜蜂大声说APP。
4.一些乐器或其他有声音的物品,确保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有一些音效可以借助。
教学过程导入(20分钟)1.教师通过放春天的PPT让孩子们看看春天是什么样的,学习春天的特点和一些词汇,例如阳光,花草,鸟儿,空气等。
2.让孩子们与教师一起用手绘卡片观察春天的特点,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3.教师可以通过小部分诗词或者儿歌的视频唤起孩子们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
主体内容(30分钟)1.教师根据现实情况提供一个春天场景,例如春天的田野。
通过看图说话法,引导孩子们简单表达自己在春天出门玩耍的感受,启发孩子们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2.采用“听音乐,我画”方法,让孩子们在听一些春天类的乐曲和观察春天场景的细节下,进行绘画,培养孩子的艺术、音乐和美感两方面综合素养。
同时,可以让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告诉教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颜色和元素进行填充,启发孩子们思考的同时也能锤炼他们的描述能力。
活动完成后,可以把孩子们的画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讨论他们画的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理解。
3.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鼓励孩子们模仿动物叫声和天气的声音,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结束(10分钟)教师总结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对刚才的课程进行回忆,并引导孩子通过描述的方式来回忆春天的特点和感受。
并告诉孩子们,积极地观察周围的世界,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喜欢这种课程的方式。
在导入部分时,孩子们已经很快地了解课程的主题,他们对春天的特点和季节的感知很有感情,能够流畅地表达出来。
2024年大班语言《春天》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的呼唤》,详细内容为“春天的诗与故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春天的特点,并学会用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春天相关的词汇,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故事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春天的词汇积累与运用,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春天的特点,诗歌、故事的欣赏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春天的图片、诗歌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词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春天的词汇和诗歌,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并通过例句展示词汇的运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词汇,用画笔描绘春天的景色,并用诗歌或故事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互相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词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
2. 春天的诗句:春风十里,不如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或一个故事。
2. 答案示例:诗歌:《春天的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着歌,蝴蝶跳着舞,我们一起欢笑,享受这美好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春游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将所见所闻以诗歌或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活动《春天》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对春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用诗歌、故事等形式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春天的图片、花朵、小鸟等玩具。
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春天的氛围,如在教室里摆放一些春天的植物。
四、活动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内摆放的春天的植物,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特点。
2. 主体环节:a.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
b.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美好。
c.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春天的诗歌,让幼儿体会春天的气息。
3. 延伸环节: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认识,如绘画、唱歌等。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春天的喜爱。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春天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
2. 讲述法: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学习法:通过学习春天的诗歌,让幼儿体验春天的气息。
4. 表达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七、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特点。
2. 春天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3. 春天的诗歌:学习一首春天的诗歌,让幼儿体会春天的气息。
八、教学步骤:1. 观察春天的特征:让幼儿观察春天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描述春天的特点。
2. 讲述春天的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学习春天的诗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春天的诗歌,让幼儿体会春天的气息。
4. 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认识,如绘画、唱歌等。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春天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天》教案范文(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天》教案范文(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天》教案1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幼儿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幼儿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景色。
2、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万物展现的勃勃生机。
3、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幼儿们对校园和春天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让幼儿从观察和诗歌中感受春天美,热爱校园,赞美春天。
活动准备1、诗歌中提到的蝴蝶、蜜蜂、小兔的头饰,绿色地毯一块。
2、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盘。
3、春天挂图一副。
活动过程1、开始环节:(1)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的春色,从而使他们对校园春色产生喜爱之情。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边走边向幼儿介绍校园的植物和动物,让幼儿们边想边看:校园的动植物分别像什么?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说一说。
(2)出示挂图,让幼儿们再说说春天动植物和冬天相比有什么变化?2、基本环节1)以互动的形式进入教学,让小朋友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回答下面的问题:(1)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花怎么样(暖和、开了)(2)杨柳树枝高兴的怎么样?(笑弯了腰)(3)蜜蜂和蝴蝶都忙着干什么去了?(采蜜、授粉)(4)可爱的小白兔呢?(高兴的去吃草)(5)小朋友们说说春天怎么样?(真好)(6)教师带领幼儿读诗歌,在读下节诗歌的时候可以模仿小动物们做一些动作。
2)幼儿自由朗读诗歌,可以边读边表演。
3)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表情,并录音。
4)带上动物的头饰,然后分角色朗读诗歌,并录音。
5)播放录音,让幼儿和老师共同欣赏,评比谁读的更好。
6)齐声朗读,让幼儿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结束环节小朋友,本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春天,朗读了诗歌,感受到校园就像公园一样美丽,我们在校园里就像鸟儿在春天里一样快乐,小朋友以后要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的乐园哟!4、延伸环节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十个孩子拉手围成圈,边朗读诗歌边模仿植物和动物的姿态;要求孩子把看到的,知道的春天的变化说给自己的家长听,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大班语言活动《春天》
活动内容:欣赏诗歌——春天(大班)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三本书,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1、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美丽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春天还在春姑娘为你们带来的这三本书里。
2、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彩色的书)猜
猜书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3)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3、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
春姑娘真能干,还把这三本书写进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我们一起听听。
4、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
诗歌里说春天是三本书,是哪三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1)欣赏第一段后提问: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一句话?
(2)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我们一起看看(欣赏)。
谁在
春天里笑了?还有谁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样笑的?
小池塘为什么笑?
(3)播发第三段。
提问:你最喜欢听书里谁唱的歌?
5、朗诵诗歌
(1)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再一次欣赏一遍),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
(2)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3)春天可真美,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
(4)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现春天的美。
(1)把春姑娘带给我们的三本书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美丽的春天的书,我们一起为这本书做张好看的封面,好吗?幼儿绘画。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