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1
精准分析情节艺术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家(节选)巴金①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奇怪的药引煎在药罐里,熬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
然而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
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②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
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的,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
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可以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③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
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
“见鬼!”觉慧骂着。
“你只配干这些事!”④然而另一个花样又来了。
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
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⑤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
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
⑥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
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
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被烧焦了两处。
⑦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
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
虽然觉慧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
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
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内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⑧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
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够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⑨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
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
专题3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坟场救人茹志鹃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二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
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地站着几株秃树。
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
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
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已凉了。
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枯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
她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
常常深更半夜的在外跑。
去年年底,一天晚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提了一个硬小包来找他,那小伙子住了半宿,就悄悄地走了。
哪知天刚放亮,清剿队下乡来清乡了,她急忙起来,脚还没跨出房门,就看见桂平高高地爬在屋梁上,正在把那硬包里的纸片,往屋顶上二梁木里塞。
关大妈一想起这事,又把儿子临死前的那句话,跟他临死时那不慌不忙的样子一对,心里好像明白了许多。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像打在耳朵跟前似的,吓得关大妈急忙站起。
可四周静悄悄的,不见个人影,风仍在摆弄那一片野草。
掉头望望通到镇上去的那条大路,连个过路人也没有,只是在远处扬起了尘土。
关大妈放下心,正要坐下来,忽又听到“砰砰”两下,接着就看到靠近大路那边的草,乱纷纷地朝两边倒。
分析概括形象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仁慧汪曾祺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
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
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
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
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
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
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
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
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
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
”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
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槅。
窗槅上尘土堆积的槅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
而且把庵里的全部亮槅都打开,说:“干嘛弄得这样暗无天日!”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
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
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
荒荒凉凉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
每次都是由我陪她去。
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
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即冬菇)饺子。
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焕然一新,给三世佛重新装了金。
在正殿对面盖了一个高敞的过厅。
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
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
施主们全都盛装而来,长裙曳地。
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背叛余显斌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
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
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
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
现在,打败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
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
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
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
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
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
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学生版)放鸭莫言青草湖边的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
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
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
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
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大伯,您是哪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呢,姑娘?”“湖西王庄。
”“老王呢?”“老了,退休了。
”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
“再见,大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
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叫李老壮的吗?”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
”“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
”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
“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
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
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
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
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
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
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
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一转眼春去夏,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钩〔美〕G.亚历山大詹卡西先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当天的晨报。
“亲爱的,有什么惊人的报道吗?”詹卡西太太正忙着往面包上涂果酱。
她总是嫌女仆露茜涂得不好,而自己动手会使丈夫感受到双重的爱。
“拉斯维加斯又发生一起惊人抢劫案,失主被劫十七万美元。
歹徒如何得手,原因尚不明……”“先生,太太,有个陌生客人要见你们。
”露茜走进餐厅,打断了詹卡西先生的念报声。
詹卡西太太嚷道:“这人真没教养,这种时候来拜访人。
别让他进来,谁担保他不是劫匪。
”说着干脆把一团果酱塞到嘴里去。
露茜说:“我让他在外面等,他问我们有没有丢了钱。
”詹卡西先生说:“请他进来吧。
”说着擦擦嘴,站起来往外走去。
詹卡西太太瞪大了双眼:“你丢了钱?你居然不告诉我,你这天杀的!”可她丈夫已经出去了。
等到詹卡西太太来到客厅时,一个人正把一捆钞票递给她丈夫。
陌生人说:“我揣摩着就是你们遗失的,只有像你们这样住得起阔气房子的人,才会有这么一大笔钱。
”下面的对话詹卡西太太没有仔细听,她在费劲地猜想着丈夫从哪里来的这笔钱。
这太可怕了,丈夫居然对自己不忠实!而且这陌生人居然会送回来,按照报纸的说法,他可以当选为今年拉斯维加斯头号傻瓜……直到陌生人向他们告别,她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送走了客人,她一言不发,等着丈夫的解释。
詹卡西先生陪着笑脸道:“对不起,亲爱的。
昨天公司给了我一笔奖金,可是我丢了,所以我不敢告诉你。
现在难道不是上帝的旨意吗?钱回来了。
”詹卡西太太这才转怒为喜,高兴地把钱点了一遍,锁进了保险柜。
可是到她独自喝下午茶的时候,心里又嘀咕起来。
有哪个公司会发这么大一笔奖金?足足1万元啊!一贯马大哈的詹卡西太太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细心起来,她决定请私家侦探社帮一下忙。
一个星期后,报告送到了詹卡西太太手中:詹卡西先生循规蹈矩,没有外遇,只是找了几次一个在警局谋生的老同学鲍勃喝酒;他所在的公司没有发过任何奖金。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客轿赵淑萍郑店王来了兴致,今天去姚城,打算特地去看一场戏。
天蒙蒙亮,他就出发了。
他穿了双半旧不新的草鞋,兜里塞了一双布鞋和两个馒头。
出门前,特意经过儿子的房门口,顺手一推,这小子睡觉居然又没闩门。
房里一股酒气,鼾声打得像响雷。
“真是前世作孽,出了这个败家子儿。
”郑店王长叹一声,步子沉沉地上了路。
“郑店王,出门办事?”路上的人半是招呼半是讨好。
郑店王说:“姚城今日有滩簧班子,我去看看。
”对方说:“你舍得跑那么远的路去看一场戏?”郑店王自顾自走去,脚步轻盈起来。
“死老抠,那么长的一溜店,还穿着破草鞋装穷。
”招呼的人冲着他走远了的背影咒上一句。
出了竹岙村,一轮残月隐在天空,东边云层一抹绯红,日头立马就要蹦出来。
郑店王的脸渐渐舒展开来,嘴里还哼起几句跑调的滩簧。
他似乎想见戏场子里敲锣打鼓,生旦们齐齐地等着他到场呢。
他没别的嘴好,就是恋着戏。
到了横河镇上,几顶客轿闲置在路边,轿夫们一见是他,生意也懒得兜。
“打咱做生意起,这土财主就没坐过轿子。
”一个长个子嚷嚷着。
“哼!哪一天他坐了,除非是他死老婆又娶亲了。
”一个矮胖子悻悻地说。
可人家郑店王正常着呢,您没看见,郑店王悠悠穿着草鞋走着呢!想着自己不坐轿,等于又多了一笔进账,他心里乐开了花。
郑店王穿了一身做客的马褂,他不想让城里人看不起他,似乎,看戏就得有相称的服装,他跑这么远去看戏,可他从来没在竹岙村大大方方地看过戏。
每年有草台班子在乡村巡回演出,每个地方的乡绅、财主、富农总归得出点钱,请村里人看几场戏。
这对于他,简直是割他的肉要他的命,每当这时候,他总是借故东藏西躲。
开戏了,锣鼓一响,他坐立不安,就像有无数条小虫在咬他的内脏,但他又不敢露面。
他知道,出了钱的族长太公、王财主等就坐在台前的一排好位置,抽着旱烟嗑着瓜子扬扬得意。
他也怕村里人看见他,讽刺他只进不出。
只有夜里戏演到后半场的时候,他才把那顶旧旧的绍兴毡帽往下一拉,鬼鬼祟祟地向戏台走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综合练习(一)雨水的天空落了雨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
观头村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
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多,慢慢就活成了这个世外桃源的魂。
牛娃刚过十四,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没有牛犊健硕的样子。
但牛娃学习好,喜顺爷看见牛娃就摸摸他的头:“这娃将来是坐朝廷的料儿。
”牛娃爹听了心里高兴,更舍不得让牛娃干一点儿活儿,光让他学习。
听见喜顺爷喊,牛娃娘说:“明儿可都雨水了。
”牛娃爹躺在炕上叹气:“往年这会儿该进山割蒿了。
”牛娃娘出了窑,抺一抺眼角,去下窑烧锅做饭。
牛娃爹一害病,只能在炕上躺着,这日子过得寡淡没味,只有牛娃才让她看见点儿亮光。
后半晌,牛娃说,明儿早起要吃煎馍。
牛娃娘说还不到月尽。
牛娃说想吃了,明儿雨水,也是节气。
关于月尽吃煎馍的习俗,观头村由来已久,反正那时候所有的节气都和“吃”有关,有句俗语说的是吃嘴婆娘盼节气。
只有节气到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吃,光明正大地吃。
牛娃娘想想也是,谁也没说非得月尽才能吃煎馍,下雨天各家的吃嘴婆娘也摊煎馍,娃想吃就吃吧,日子得提着劲儿过啊。
第二天一早,牛娃娘早早起来摊了煎馍,在大箅子上摞起来。
鸡叫三遍,牛娃起来了。
他抓起煎馍就吃,牛娃娘说:“还早,再睡会儿。
”牛娃说:“不睡了,我跟天柱叔说好了,今天跟他们进山。
”牛娃娘吓一跳:“老天爷,你进山干啥?”牛娃又抓了一个煎馍:“割蒿。
”牛娃娘的煎馍煳锅底了,她咋也劝说不下牛娃,又不敢让另一个窑里的男人听见,只能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村里人一年四季有空就上山割蒿,进山割蒿都会喊几个人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山里经常有蛇和野物。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2008年青岛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林冲棒打洪教头(柴进与林冲正吃酒间,只见那洪教头)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头,必是柴进大官人的师父。
”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
林冲不敢抬头。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就请相见。
”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
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
”却不躬身答礼。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
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
柴进看了,心中不喜。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犯人?”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是枪棒教师,诱些酒食钱米。
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
”洪教头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
”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
”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
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
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
”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
”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
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
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
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
”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
庄客拿一束棒来,放在地下。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
”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
”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
”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
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
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柴进见林冲手轻,便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说道:“二位教头比试,这锭银子,若是赢的便将去。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也横着棒,使个门户。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
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
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1.请各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征。
(4分)2.选文中用了很多手法刻画林冲这个人物形象。
请选取两种手法作简要分析。
(4分)3.有人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这几句话是闲笔,可以删掉,你怎么认为?(4分)4.选段主要内容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然而真正写到林、洪二人交手的笔墨很少。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一)19. (4分)林冲:小心沉稳、谦虚忍让;洪教头:傲慢无礼、狂妄自大。
(每个人物性格概括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要注意是性格特征,如回答林冲“武艺高强”等则不得分。
)20.(4分)每条2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与洪教头对比等手法得1分,联系原文举例分析得1分。
答出两条即得满分。
21.(4分)不可以删掉。
在林冲一忍再忍、洪教头一逼再逼之后,作者宕开笔墨写柴进劝阻,写月下景色,这些“闲笔”使得情节张弛有度,为下文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蓄势(2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22.(6分)分析角度示例:这样选材更加突出了林冲与洪教头人物性格;在情节上,经过做层层铺垫之后再写两人交手,更能突出林冲的武功高强。
(答出两个方面可得3分;如有其他回答,例如“欲扬先抑”等,分析合理,也可得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一4题。
逃跑铁凝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
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一个开水锅炉。
水烧开,老宋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水开了!”喊是有称谓的。
为了这称谓,老宋还颇费了心思: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这个称谓谁都不反感,无亲疏远近之嫌,无厚此薄彼之意。
份外的事老宋也没少做。
五楼的人们说,老宋,帮我把这罐煤气扛上去吧。
三楼的人们说,老宋,我买的沙发来了,你给搭把手吧。
一楼的妇女喜欢织毛衣,就喊,老宋,给我架着毛线。
他沉默寡言的时候居多。
唱小生的老夏算是老宋的好友,他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
他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
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以及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
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
光阴像箭一样。
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
他开始出错,但这团的人们念着他的为人和孤单,没有辞退他。
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
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
老宋问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
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
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为老宋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
老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身子像坠入云中。
老宋数了一夜钱,即便一张两块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沉甸甸的。
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难道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东西都扔给医院吗?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肿得檩梁似的腿是条病腿,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他做起了演员练功的高难动作,形态虽然怪诞,却是悲壮。
这些动作将老宋折腾得激动不已(1),直到他稀哩哗啦摔在地上。
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
第二天,老宋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
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老宋的不辞而别显然是愚弄了他们。
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是靠了一个亲戚的介绍,那亲戚住本市。
亲戚说,不瞒你说,他回老家第二天就去县医院把腿锯了,那儿便宜,两千不到。
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一个乡下人,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
老夏没有再矫情,只是愤怒难平,疑惑难平。
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子里买胶卷。
老夏决心去亲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之现状,用这亲眼目睹来刺激起对方的尴尬、难堪和愧疚。
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老宋拄着双拐,正指挥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卸货,左腿那儿空着。
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2)。
老宋也看见了老夏,木呆呆地愣在那里。
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的奔跑使老夏眼花缭乱,恍惚之中也许跟头、旋子、飞脚全有,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1.小说第二段到第四段(“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处处得老宋接济”),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6分)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5分)3.小说题为“逃跑”,请分析两次逃跑老宋的动机和心理。
(6分)4.对于老宋的“不辞而别”,老夏是怎样的态度?这样安排,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6分)答案12.表现老宋稳重、勤快,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以及捐款作铺垫(2分);交代他和老夏的友谊,为下文老夏帮助他作铺垫(2分);交代闺女的困难,为下文逃跑提供情节依据(2分)。
13.(1)为证明自己的腿并非病腿而兴奋,为能够省F一大笔钱而兴奋(2分)。
(2)对老宋真的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而充满同情,为自己的行为内疚自责(2分)。
14.第一次逃跑,是为了省钱接济闺女和外孙,但愧对团里的人,是痛苦的抉择(2分)。
第二次逃跑,是逃避老朋友,是良心的极端自责以及自尊受到极大伤害后的本能行为(2分)。
15.老夏愤怒而疑惑,要追究他,要羞辱他(2分)。
引发读者思考,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面对他人的自由和自尊(2分);从友谊、人性和道德的高度深化了主题(2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崖边对话曾平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
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
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
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出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
他显然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呢!”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
我们闲吹。
他说:“兄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我们随便吹吹。
”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
”他摇头。
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很多的钱。
”他又摇头。
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
”他仍摇头。
我说:“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
他似乎还没从沉思中醒来。
我很想听听他的高论。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
畏惧还是幸福?他说:“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
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
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一个包,里面两万元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
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的押金。
他很想拿那钱,很想神不知鬼不觉连老婆也不说就给他父亲。
但他怕,怕身败名裂,怕被关进监狱,怕晚上睡不着觉。
他说那钱在自家的床下放了三天,天天做噩梦,天天心惊肉跳。
第四天赶紧退了。
他问我是不是胆子太小?有些自嘲。
他苦笑。
他给我讲了好些他想干因为怕而最终没有干的事。
他说他几位同学或者因为钱,或者因为色,因者因为权,前几天关进监狱了。
他说现在想以前的事,有时为畏惧而后悔,不过现在很坦然很自在,一点也不畏惧。
你说畏惧是不是很幸福?我无言以对。
我至今不知道他姓啥名谁。
半年后,我却遇见过他一次。
我随一个记者团赴A地采访,在一个会议中心,他显然刚从主席台上作了报告下来,正喝水润喉,旁边有一青年为他拿着公文包。
我挺热情挺激动地走过去,说:“老兄,原来你在这儿啊!”他望望我,挺陌生的,问:“你是谁啊?”我很奇怪,那天我们不是相处得挺融洽吗?并且他叫我兄弟我叫他老兄挺亲切啊!提包的青年说:“×长,这人有些神经兮兮的,得注意!”他说:“你给保卫处说说!”1.小说开头一段对静思崖自然环境和游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答2.请解释文中划线的“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