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危害公共安全罪(19)
- 格式:pdf
- 大小:80.65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D)。
A.实施了放火行为B.以不作为形式进行放火C.以作为的形式进行放火D.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2.放火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是( C )。
A.财物被烧毁或者人被烧死、烧伤B.引火物与被燃烧物接触C.放火行为已经燃烧物独立燃烧D.放火行为实施完毕3.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 A )。
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看行为是否造成数人死亡的结果C.看行为师是否引起财产的损失D.看是否有杀人的目的4.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常与其喝酒的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接送职工通勤的面包车炸毁。
赵某构成(C )。
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5.王某因与李某有私仇而起杀心,王某在李某停在街道旁的汽车上装上其自制的爆炸装置,李某在拉开车门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李某当场被炸死,旁边路过的两人被炸成重伤,十辆汽车遭严重损坏。
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犯罪分子企图将某批发部物资仓库烧毁,于某日深夜将仓库门窗洒上汽油用火点着,幸被巡逻人员发现,及时扑灭,尚来造成严重损失。
对放火者应当以(A )论处。
A.放火罪既遂B.放火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7.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某甲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
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 C )。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D.故意伤害(致死)罪8.李某、刘某因在公共场所抢劫,已构成犯罪,被巡逻民警抓获,当公安人员用警车押解回公安局,李某妄图和押解的公安人员同归于尽,即拉响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结果汽车被炸坏,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元,李、刘被炸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1、多选贾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王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
被害人王某因贾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某构(江南博哥)成(间接)故意杀人罪B.贾某与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C.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张某是交通肇事罪的从犯正确答案:B,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问题。
参见《刑法》第1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2、单选某公司电工甲,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8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A.失火罪B.放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具体适用。
参见《刑法》第134条。
3、单选某甲趁天黑盗得一手提包,到僻静处打开才发现,包内有一万块钱的现金和手枪一支,子弹若干,遂将提包中的手枪储存在家中地下室中,则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枪支、弹药罪B.盗窃罪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C.盗窃罪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D.盗窃罪与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罪数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见《刑法》第264条、第128条第1款。
4、单选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
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A.放火罪B.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综合提高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
失火罪,是指由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案中,某甲因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但轻信能够避免,在火灾发生之时为逃离而不顾,以致造成了上述严重后果。
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或者实施的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2.如果行为人以放火为手段杀害特定的人,但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论处。
3.某甲为了杀害某乙,将砒霜投放到食堂的饭菜锅内。
甲的行为构成。
4.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航空器,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或者足以使其倾覆、毁坏的行为。
5.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客体是。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
6.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7.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8.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
9.资助恐怖组织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资助或者的行为。
10.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2.重大飞行事故罪,是指航空人员,致使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3.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单位的职工由于、,或者,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14.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15.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6.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或者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 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2.放火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3.放火罪的既遂是指()。
A.财物被烧毁或人被烧伤或烧死B.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火种与燃烧物刚刚接触,但还没有达到被燃烧物能够继续燃烧的程度C.放火行为已引起燃烧物的独立燃烧D. 无论是否独立燃烧,只要一放火,就是既遂4.甲为报复乙将汽油倒进位于三楼的乙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
【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牟取私利,故意将一包面粉说成是毒品“白粉”,将其卖给了乙,从中牟利3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A.贩卖毒品罪B.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2.甲误将一包面粉当作毒品“白粉”卖给了吸毒者乙,从中牟利2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A.贩卖毒品罪B.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3.对于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行为人,又实施爆炸犯罪的,应当()。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B.以爆炸罪处罚C.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4.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
A.未按操作规程进行医疗的医护人员B.任何人C.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D.没有医疗实践经验的人5.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
A.军人B.人民警察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王某因走私毒品罪被判过刑,后又犯运输毒品罪,对王某应当()。
A.从重处罚B.加重处罚C.按照法律规定的刑罚处罚D.按吸收犯处罚7.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
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
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
乙()。
A.构成盗窃罪B.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C.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8.下列哪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A.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C.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D.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9.孙某制作、复制大量的淫秽光盘,除出卖外,还多次将淫秽光盘借给许多人观看。
对其行为应如何处理?()A.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处罚B.以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从重处罚C.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D.以传播淫秽物品罪从重处罚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A.逃税罪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C.污染环境罪D.行贿罪2.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脱逃罪的主体?()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依法被关押的罪犯C.依法被关押的被告人D.依法被关押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有罪的犯罪嫌疑人3.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
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的课后练习题危害公共安全罪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因屡次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而被领导按规定处以扣减奖金,为报复领导,其于一日夜晚带着汽油、火柴等作案工具潜入单位仓库准备放火烧毁单位生产设备,从而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但在其倒洒汽油后准备点燃火柴时,被及时赶到的单位保卫人员抓获。
甲的行为成立()A.放火罪的犯罪预备B.放火罪的犯罪未遂C.放火罪的犯罪既遂D.故意毁坏财物罪2.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燃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A.构成放火罪B.构成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3.乙因其妻与其离婚而怀恨在心,意图报复,于一日晚,向其妻一人所居住的一个独立院落扔掷一枚自制炸弹,导致其妻因脚动脉被炸伤,失血过多而死亡。
对乙应定()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爆炸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4.在“非典”疫情肆虐期间,甲因全身高烧,表现出非典症状,被确定为非典疑似病例而被强制隔离观察治疗,但其不愿接受隔离而于一日晚逃出隔离处。
在回家途中,乘坐一辆公共汽车,导致车上数人感染其所携带“非典”病毒。
对甲应定()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妨害公务罪D.不构成任何犯罪5.甲发现自己所在村庄过上正在安装电力线路,想偷盗一些拿去卖钱。
于是,于一晚带着工具偷剪电缆,并销赃得款数千元,导致安装工程进度严重受阻。
对甲应定()A.破坏电力设备罪B.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C.盗窃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6.丙参加了由境外组织所成立的某恐怖组织,并积极参与恐怖主义活动,在新疆某地策划了汽车爆炸,导致数人死亡。
对丙应以何罪处罚?()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进行数罪并罚C.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进行从一重处罚D.爆炸罪和杀人罪进行数罪并罚7.甲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说有人在两个大型商场放置了定时炸弹,将于某时爆炸。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准确的,应试人员应将准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王某为某大型水库管理员,某日天降大雨,王某擅离职守,出去打牌。
结果水位上涨,水库某处堤坝被冲出一个缺口,导致决堤,致使在附近玩耍的两名邻村的儿童死亡,并使人民群众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A.决水罪B.过失决水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玩忽职守罪准确答案:B2.王某在和朋友聚会并饮酒后,不顾朋友劝阻,独自驾车回家。
在回家的途中,将正常行走的路人甲撞成重伤,为逃避法律追究,王某看四周无人遂驾车逃逸,致甲死亡。
对王某的行为如何评价?()A.交通肇事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准确答案:A3.张某系中医医师,合法开设门诊,为牙痛患者袁某诊断后便开了中药清胃散二副。
因在此之前被告人张某错将有毒的草乌装入放玄参的药斗内,在配药时将草乌当作玄参配给了袁某。
袁喝了一副中药后,即出现严重中毒症状。
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5时40分死亡。
对张某的行为理应如何认定?()A.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构成医疗事故罪C.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D.构成销售劣药罪准确答案:B4.运输队司机李某在厂内驾车从甲车间往乙车间运送原料。
因为中午饮酒加上没有休息,李某非常困倦,结果在乙车间内倒车准备卸货时,操纵不慎,撞倒在车间内的一排原料箱,将两名女工当场砸倒在地,一名重伤,另一名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的行为构成:()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重伤罪D.玩忽职守罪准确答案:A5.甲某见村外新驾设的电力线路不带电,认为不会有危险,就爬上电线杆,割下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
经查,该部分线路已架设完毕并经电力部门验收合格,打算下个月通电。
在审查中,甲某还交代,以前在2002年5月盗割过一段国防通信线路,当时造成该线路通信中断3小时。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模拟试卷1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赵某为了诈取钱财,自己买了一辆旧奔驰牌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专门寻找外地牌照的汽车“碰瓷”。
某日,赵某见到一辆外地吉普车,便加速超过该车后紧急踩刹车,吉普车为了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乘车人死亡。
赵某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交通肇事罪2 某甲是某轮渡公司的经理,为了单位的创收和利润,明知渡船常常超载,对公司员工多次提出不要超载,否则会有危险的劝告置之不理,强令渡船驾驶员超载运输旅客。
终有一日,因渡船超载而倾覆江中,造成多人死亡。
某甲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3 下列行为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是( )。
(A)杨某是某高科技企业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某新型炸药,但在研制过程中,因两种新型材料混合而意外导致爆炸(B)庄某是开采小煤窑的矿主,为追求利润,明知矿井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组织人员下井作业,造成多人死亡的特大矿难(C)拖拉机厂电工张某在检修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十余万元(D)某公司货运汽车驾驶员李某,一次在该公司货场卸货,倒车时未注意观察车后情况,将一卸货工人轧死4 婆婆甲跟儿媳妇乙关系不和,媳妇乙想置婆婆甲于死地。
由于婆婆甲平时视紫砂壶为珍宝,于是乙就在婆婆的紫砂壶里投放了毒药。
没想到那天,他们家忽然来了七个客人,婆婆甲就把心爱的紫砂壶拿出来,给大家沏茶喝,最终导致七个人全部中毒。
则乙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故意伤害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5 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
【提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甲的好友乙因犯罪被公安机关追捕,乙逃至甲家说:“公安人员马上就到,该怎么办?”甲说好办,你赶快向我家后面的树林中逃,若公安人员来了我跟他们假装摩擦耽误时间。
公安人员丙由于已看见乙逃到了甲家里,正要进门被甲拦住,说家有病人,不许惊扰,丙说执行公务要紧希望理解,甲提出要看工作证,丙说放在了路边警车上包里了,甲还是不让,于是和丙拉扯在一起,甲使劲一推,丙倒地后脑正好撞到石头上而死亡,则( )。
A.甲成立窝藏罪,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罪B.甲成立窝藏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罪C.甲只成立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D.甲成立窝藏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罪2.甲自称为法硕联考命题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持伪造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的印章,以向考生出售考题为名,骗取考生钱财共20万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成立伪造(公文)国家机关印章罪B.甲成立诈骗罪C.甲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与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罪D.甲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罪3.甲为显示自己是本地“人们惹不起的人”,一日装作喝醉酒,在附近街道上开车横冲直撞制造事端,拦截、辱骂、殴打本地多人,其中致一人重伤,一人死亡。
则( )。
A.甲成立交通肇事罪B.甲成立寻衅滋事罪C.甲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甲成立故意伤害罪4.甲系某医院外科医师,应邀在朋友乙的私人诊所兼职期间,擅自为多人进行了节育复通手术。
甲的行为构成( )。
A.非法行医罪B.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C.医疗事故罪D.不构成犯罪5.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在上学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2小袋白色粉末,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克”字样。
甲在电视上看过,知道这东西就是白粉,心想不如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构成( )。
A.走私毒品罪B.非法持有毒品罪C.贩卖毒品罪D.走私、贩卖毒品罪6.下列行为构成招摇撞骗罪的有( )。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一、选择题1.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类型,以下哪项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A. 破坏交通设施B. 强行冲千峡C. 抢夺汽车D. 破坏天然气管道2. 以下情形中,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A. 故意引发火灾B. 非法拆除附着在高楼外墙的广告牌C. 在商业街区纵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D. 非法拦截火车导致脱轨事故3.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以下哪种犯罪形式需要具备“违反国家关于保护公共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A. 公共场所放火罪B. 破坏交通设施罪C. 指使罪D. 故意伤害罪4.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以下哪种组织不能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A. 恐怖组织B. 犯罪集团C. 企事业单位D. 社会团体5.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对象是公共安全,具体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人身安全B. 环境安全C. 财产安全D. 以上答案都是二、判断题1.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犯还是旁参犯,都必须有故意行为。
正确 / 错误2.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不需要发生危害结果,只要有危害的行为就可以认定犯罪。
正确 / 错误3.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罚力度与危害后果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危害后果越严重,处罚越轻。
正确 / 错误4.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侦查和处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限进行。
正确 / 错误5.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追诉时效是3年,从危害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正确 / 错误三、简答题1. 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三条。
2.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类型有何区别?3. 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罪态度有何影响?四、案例分析请针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案例:张某持刀闯入地铁站内,威胁乘客并抢劫财物。
当地警方接警后,及时赶到现场将其控制。
问题:1. 张某的行为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原因是什么?2. 张某受到的处罚可能有哪些?3. 对于张某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否有影响?五、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要论述危害公共安全罪在社会中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危害公共安全罪(19)
采用当街引爆煤气瓶的方式自杀也构成犯罪吗? 2002年9月4日14时许,秦某与其女友陈某发生激烈争执后,将陈某美容店内的三只煤气瓶拎放至门口,手拿打火机欲引爆煤气自杀。
民警赶至现场后对秦某进行说服规劝,秦某不仅无动于衷,反而打开煤气瓶阀门,声称谁进来就立刻引爆。
此时空气中充斥着浓烈的煤气味,附近的围观群众却越聚越多。
民警见情况危急,立即疏散周围群众,调来两辆消防车备用,同时封闭了附近道路。
16时30分,逐渐冷静下来的秦某在其亲属的劝说下放弃了自杀行为。
法院以爆炸罪判处秦某有期徒刑3年。
法律评析:本案中,秦某只是打算自杀,而且最终也没有引爆煤气瓶,为什幺还构成了爆炸罪呢? 在我国刑法中,爆炸罪是指故意引发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实施爆炸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有的在室内安装炸药包,在室内或者室外引爆;有的将爆炸物直接投入室内爆炸;有的利用技术手段,使锅炉、设备发生爆炸;有的使用液化气或者其他方法爆炸。
实施爆炸地点主要是在人群集中或者财产集中的公共场所、交通线等处。
爆炸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犯本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如出于报复、嫉妒、怨恨、诬陷等。
犯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另外,由于爆炸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所以法律规定这种犯罪处罚年龄的起点较低。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总之,故意进行爆炸,无论以何种方法,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可能构成该罪。
法律规定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