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2
透镜知识点1. 透镜的定义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通常由玻璃、塑料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具有至少一个曲面,能够折射光线,从而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透镜的主要功能是聚焦或散焦光线,以形成图像。
2. 透镜的分类透镜可以根据其形状和功能进行分类。
主要分类如下:a. 凸透镜(汇聚透镜):具有两个向外凸起的曲面,能够使光线汇聚于一点。
b. 凹透镜(发散透镜):具有两个向内凹陷的曲面,使光线散开。
c. 柱面透镜:仅在一个方向上具有曲率,用于调整光线在特定方向上的聚焦。
d. 非球面透镜:曲面不是简单的球面,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光线的聚焦。
3. 透镜的数学描述透镜的光学特性可以通过透镜公式来描述,该公式为:1/f = (n-1) * (1/R1 - 1/R2)其中,f 是透镜的焦距,n 是透镜材料的折射率,R1 和 R2 分别是透镜的两个曲面的曲率半径。
4. 透镜成像原理透镜通过折射光线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在屏幕上形成物体的像。
成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取决于物体相对于透镜的位置。
a. 实像:当物体位于透镜的焦点之外时,透镜会产生一个实际存在的、倒立的实像。
b. 虚像:当物体位于透镜的焦点之内时,透镜会产生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5. 透镜的应用透镜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a. 摄影:相机镜头中的透镜用于聚焦景物,形成清晰的图像。
b. 眼镜:用于矫正视力问题,如近视、远视和散光。
c. 显微镜和望远镜:放大观察微小或遥远的物体。
d. 光学仪器:如激光设备、光纤通信系统等。
6. 透镜的制造透镜的制造涉及精密的研磨和抛光技术,以确保透镜表面的精确度和光滑度。
现代制造技术还包括注塑成型和光学涂层,以提高透镜的性能和耐用性。
7. 透镜的维护为了保持透镜的最佳性能,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
这包括使用柔软的布料轻轻擦拭透镜表面,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并在不使用时存放在干燥、防尘的环境中。
8. 透镜的光学性能透镜的光学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评估:a. 分辨率:透镜分辨细节的能力。
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类型透镜根据其形状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两面都是凸面的透镜;凹透镜则是中间厚,边缘薄,两面都是凹面的透镜。
凸透镜可使平行光线聚焦于焦点处,而凹透镜则会使平行光线发散。
根据透镜的折射率和曲率可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二、透镜的组成透镜的主要成分是玻璃或者其他透明介质,其外形通常呈圆片形状。
在玻璃的制造过程中,会根据设计要求对玻璃进行磨加工,使其具有凸凹形状。
透镜还可以配有光学辅助设备,如光阑、光栅等,以增强透镜的光学性能。
三、透镜的特性1. 折射特性:透镜具有将入射光线折射的能力,使光线在玻璃与空气之间发生折射现象。
这种折射现象会产生折射率,决定了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2. 焦距特性:透镜有一个焦点,它是透镜上的一个点,使聚光的光线聚焦于此,形成一个光斑。
焦距的大小取决于透镜的几何形状和折射率。
3. 成像特性:透镜能够对入射光线进行成像,使得入射光线聚焦于焦点处,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透镜的成像能力是由透镜的几何参数、折射率和曲率决定的。
4. 聚焦特性:透镜能够使平行光聚焦于焦点处,形成一个光斑。
这种聚焦特性是通过透镜对入射光线的折射实现的。
四、透镜的应用1. 光学仪器:透镜是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等都需要使用透镜来实现对光线的控制和成像。
2. 光学成像:透镜可以将入射光线成像,实现对物体的观测和测量。
在医学影像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光学通信:透镜在光学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对光波进行调制、聚焦和解调,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4. 光学加工:透镜可以对光线进行控制和加工,如激光加工、激光打印等都需要使用透镜来实现对光束的整形和聚焦。
五、透镜的制造透镜的制造主要涉及材料选择、磨制、抛光、防反射镀膜等工艺。
透镜的制造过程需要精密的设备和技术,以保证透镜的光学性能和质量。
现代透镜制造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加工、光学测量等先进技术,使得透镜的制造更加精密和高效。
透镜知识点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
(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
(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分析:1.一倍焦距:像虚实的分界线(一倍焦距分虚实)2.二倍焦距:实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线(二倍焦距分大小)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在调节物距和像距时,物像在主光轴上同向移动。
(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这里的远近是相对于透镜来说的。
)5.物体、透镜和光屏位置已经确定,在光屏上已经有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不动,像左右上下的移动方向和物体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保持物体不动,像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和透镜移动的方向相同。
(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的前后移动,而是与主光轴垂直方向移动)。
图表1照相机光路图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异侧的一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表2幻灯机光路图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二倍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异侧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图表3放大镜光路图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题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点拨:判断物体所成的像,只需要判定物体的物距就可以了(因为物距变化时,像也变化)此时题中告诉了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而此时的物距为u=20cm所以此时的物距在1f----2f之间,所成像为放大倒立的实像。
透镜的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种类透镜根据其形状和功能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1. 凸透镜凸透镜又称为收敛透镜,它的两个表面都是凸的,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平行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称为焦点。
凸透镜有正焦距和负焦距两种,根据其焦距的不同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并且经常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装置中。
2. 凹透镜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它的两个表面都是凹的,无论经过透镜的光线是平行光线还是发散光线,都会分散开来。
凹透镜的特点是能够缩小物体的影像,并且也常用于光学装置中。
二、透镜的性质1. 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所汇聚或分散的距离,焦距越小,透镜的汇聚或分散作用越强烈。
焦距的计算公式为:f = 1 / ((n-1) * (1/R1 - 1/R2)),其中,f为焦距,n为介质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为透镜的两面曲率半径。
2. 焦点透镜的焦点是指经过透镜后光线所汇聚或分散的点,焦点的位置取决于透镜的焦距和光线的入射角度。
透镜有实焦点和虚焦点之分,实焦点指透镜能够将光线汇聚到一个实际位置上,虚焦点指透镜不能将光线汇聚到实际位置上。
3. 成像透镜能够通过其折射和反射作用,将物体经过透镜后形成的影像,成像的质量取决于透镜的焦距、孔径和形状,以及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和入射角度。
4. 光学畸变透镜在成像过程中会产生光学畸变,主要分为球面畸变、色差和像差。
球面畸变是由于透镜曲面的非理想形状造成的,色差是由于透镜材料的色散性质造成的,像差是由于透镜的实际光学性能和理论性能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三、透镜的应用1.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和物镜组成的光学装置,能够放大远处物体的影像,常用于天文观测和远距离观测中。
2.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的光学装置,能够放大微观物体的影像,常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
3. 摄像机摄像机利用透镜和传感器组成的光学装置,能够捕捉现实世界中的影像,并将其转化为电子信号,通常用于摄影和摄像中。
透镜最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具有特定形状和材料的光学器件,可以通过折射、反射和吸收等方式对光线进行调控。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大类。
其中,凸透镜可以使光线聚焦,而凹透镜则可以使光线发散。
在现实生活中,凸透镜常用于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而凹透镜则常用于摄影镜头和照明系统中。
透镜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焦距、倍率和透镜的透光性能等。
二、透镜的结构和原理1. 透镜的结构透镜的结构主要由透镜片和透镜框组成。
透镜片是由光学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具有特定的曲率、厚度和折射率。
而透镜框则用于支撑和固定透镜片,保证透镜的稳定性和精度。
2. 透镜的原理透镜的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光学的折射定律和几何光学的成像原理。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决定了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路径和聚焦效果。
根据透镜的结构和折射原理,可以将透镜的成像效果分为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指通过透镜产生的具有一定大小和位置的实际成像,而虚像则是通过透镜产生的没有实际物体位置的成像。
三、透镜的性能指标1. 焦距透镜的焦距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用来描述透镜对光线的聚焦能力。
焦距越短,透镜的聚焦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焦距的单位通常使用毫米(mm)来表示。
2. 倍率倍率是描述透镜放大或者缩小效果的指标,通常用来描述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倍率越大,透镜的放大效果越强。
3. 透光性能透光性能用来描述透镜对光线透射的能力,通常使用透光率来进行描述。
透光率越高,透镜的透光性能越好。
四、透镜的应用1. 摄影镜头摄影镜头是透镜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不同类型的透镜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焦段和成像效果。
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都是基于透镜的成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造。
2. 眼镜眼镜是另一个重要的透镜应用领域,透镜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视力情况,设计和制造合适的凸透镜或者凹透镜,从而改善视力。
透镜最全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原理1.1 折射定律透镜的基本原理是光的折射定律,即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1.2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的焦点到透镜的焦点之间的距离,焦距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
当光线经过一个透镜时,会被透镜折射到焦点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对于凸透镜来说,其焦点在透镜的凸面背后,而对于凹透镜来说,其焦点在透镜的凹面前面。
1.3 透镜的放大倍数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透镜能够将物体放大的程度,它与透镜的焦距和物体的距离有关。
放大倍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M = -f/do其中,M代表放大倍数,f代表透镜的焦距,do代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二、透镜的种类2.1 凸透镜凸透镜也称为透镜,它的两面都为凸面,用于将平行光汇聚到一个点上,形成实像。
凸透镜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眼镜等光学系统中。
2.2 凹透镜凹透镜也称为散射透镜,它的两面都为凹面,用于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凹透镜广泛应用于照相机、电视机、激光设备、眼镜等光学系统中。
2.3 双凸透镜双凸透镜也称为双凸透镜,它的一面为凸面,另一面为凸面,适用于用于放大物体的光学系统。
2.4 平凸透镜平凸透镜也称为平透镜,它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凸面,适用于对物体进行搜集和集中,使物体的视觉更清晰。
2.5 柱面透镜柱面透镜是一种特殊的透镜,其一面为球面,另一面为柱面,适用于对特定方向的光线进行聚焦或者发散。
2.6 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是指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的材质和结构的透镜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折射率的大小与透镜的材质和波长有关。
三、透镜的制造工艺3.1 玻璃透镜制造工艺玻璃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材料,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取、清洗、熔化、成型、冷却、抛光和镀膜。
透镜详解物理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原理1. 透镜的定义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分散的光学器件,它通常由透明的材料制成,如玻璃或塑料。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传播方式,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2. 透镜的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被透镜折射,并经过一定的路径汇聚到透镜的焦点上,形成实像。
而当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时,透镜会使光线产生发散,看起来像是来自透镜后方的光线在焦点处会汇聚成像,形成虚像。
3.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焦点与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焦距的大小决定了透镜的成像能力。
焦距越短,成像能力越强,在光线聚焦或分散方面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二、透镜的类型根据形状和折射规律的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是中央较薄,两边较厚的透镜,适用于平行光线落在透镜上而聚焦。
凹透镜则是中央较厚,两边较薄的透镜,适合用于发散光线通过透镜而产生虚焦。
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常常会出现复合透镜,即将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使用,以便更好地满足成像的需要。
三、透镜的成像特性1.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透镜对物体的成像规律和关系。
根据透镜的焦距和物体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透镜成像的公式,用以描述物体的位置、成像的位置和成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2. 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为实像,并且位于焦点的对称位置;当物体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像为实像,但不在焦点对称位置;当物体在焦点与透镜之间时,成像为虚像,且位于透镜的同侧。
3. 凹透镜的成像特性当物体在凹透镜的前方时,成像为虚像,并且位于透镜的同侧;当物体在凹透镜的后方时,成像为实像,并且位于焦点的对称位置。
4. 物体在透镜焦点处的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它的成像位置在无穷远处,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位于凹透镜的焦点处时,它的成像位置在透镜后方,成像为实像。
四、透镜的应用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使用透镜原理制成的一种显微镜,它能够放大细小的目标物,并将目标物的细节清晰地显示在眼睛或检测器上。
透镜相关认识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原理和分类1. 透镜的原理透镜的原理是基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当光线射入透镜时,会根据透镜的曲率和材料的折射率发生偏折,使得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
通过这种原理,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实现对光线的控制和利用。
2.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曲面形状和功能特点,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两个曲面都是向外凸起的,其主要作用是将光线聚焦到一点,常用于成像和焦距调节;凹透镜的两个曲面都是向内凹陷的,其主要作用是使光线发散,常用于矫正视力和放大物体。
此外,透镜还可以根据其光学构造和功能特点分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复合透镜等多种类型。
二、透镜的光学参数1. 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焦点的距离,通常用f表示。
焦距决定了透镜的聚焦能力和成像特性,是透镜的重要光学参数之一。
2. 焦点透镜的焦点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后所形成的实际或虚拟焦点。
焦点的位置取决于透镜的焦距和折射率等因素。
3. 光轴透镜的光轴是指透镜的中心轴线,沿着这条轴线光线是不发生偏折的。
光轴的位置和方向对于透镜的定位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孔径透镜的孔径是指透镜的有效光口径,通常用D表示。
孔径决定了透镜的透光能力和光学成像的清晰度。
5. 球面曲率透镜的球面曲率是指透镜曲面的曲率半径,通常用R表示。
球面曲率决定了透镜的成像特性和光学效果。
三、透镜的应用1. 成像系统透镜在成像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相机镜头、显微镜、望远镜等。
通过透镜对光线的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不同范围和尺寸的成像效果,满足人们对图像和景物的观察和记录需求。
2. 矫正视力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视力,改善眼睛的折射和成像效果。
通过适当选择透镜的类型和参数,可以使眼睛看到清晰的图像,减轻或消除视觉障碍和不适感。
3. 光学仪器透镜在光学仪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望远镜、显微镜、激光器等。
透镜通过对光线的聚焦和分散,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测距和成像等功能,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讲透镜一、知识结构(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像 A C D 这样的透镜。
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像 B E F 这样的透镜。
(二) 、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它后变的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它是虚焦点,因为它不是实际光线汇聚的点。
也用“F”表示,拓展①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是指光景凸透镜折射后,光线都会向靠拢主光轴的方向偏折,是光束变的更细,更合拢,不能将汇聚作用理解为射出光线一定是汇聚的,且交与一点。
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都会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偏折,使光束变的更粗,更散开些,但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仍有可能相交。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 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拓展①凹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②凸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汇聚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表明汇聚作用越强;焦距越长,表明汇聚作用越弱。
凹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凹透镜对光线汇聚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短,表明发散作用越强;焦距越长,表明发散作用越弱。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 、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知识点归纳总结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可以用来聚焦光线或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透镜主要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它们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透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眼镜、相机镜头、显微镜、望远镜等。
本文将从透镜的基本原理、类型、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透镜。
一、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光学原理来实现的。
折射定律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与入射角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利用透镜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和聚焦光线。
二、透镜的类型1. 凸透镜凸透镜也称为收敛透镜,其形状呈现凸面状,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成一个焦点。
凸透镜通常用来实现放大和聚焦的功能,例如相机镜头中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凸透镜。
2. 凹透镜凹透镜也称为发散透镜,其形状呈现凹面状,可以将平行光线分散开来。
凹透镜通常用来减小物体的大小或调整光线的传播方向,例如显微镜中使用的凹透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大小更小。
三、透镜的特性1. 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成点的距离,通常用f来表示。
凸透镜的焦距是正值,凹透镜的焦距是负值。
2. 成像规律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
实物成像是指物体本身放置在透镜的一侧,通过透镜形成的实际像;虚物成像是指物体本身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形成的看似存在而实际不存在的像。
3. 放大率透镜的放大率是指成像物体与实际物体的线性大小之比。
放大率大于1表示放大,小于1表示缩小。
四、透镜的应用1. 眼镜透镜在眼镜中的应用是最常见的,人们通过眼镜来矫正视力问题,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等情况。
2. 相机镜头相机镜头中使用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器上,实现摄影过程中的成像功能。
3. 显微镜显微镜中使用的透镜可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让人们能够看清微观世界中的细节。
4. 望远镜望远镜中使用的透镜可以将远处的物体聚焦成清晰的图像,让人们能够观察到远处的景物。
透镜
1、基本概念
(1)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2)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u--物距、v--像距、f--焦距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体在f以外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在f以内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2、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1)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伸长暗箱;
(2)要使幻灯机成的像变大,幻灯片靠近透镜镜头,幻灯机到屏幕距离增大;
(3)要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应距离物体远一些。
3、人眼的晶状体就是一个凸透镜:
4、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