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知识点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类凸透镜凹透镜别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例性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质应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用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知识点三:透镜的几个基本物理量(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二:投影仪(幻灯机)(1)原理: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三: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具有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3.凸透镜:凸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外凸出,中部厚,边缘薄。
4.凹透镜:凹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里凹陷,中部薄,边缘厚。
5.透镜的符号:透镜的符号用来表示透镜的形状和位置,凸透镜用凸透镜符号,凹透镜用凹透镜符号。
6.焦距:透镜的焦点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汇聚或发散的点。
焦距是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7. 球面折射定律:透镜折射光线时遵循球面折射定律,即光线的入射角、出射角和透镜的曲率半径之间满足关系:n1sinθ1=n2sinθ28.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从远处通过平行于光轴的物体点射到凸透镜上,经折射后汇聚在焦点F'上,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光线从近处通过凹透镜上时,经折射后出现的似乎是从焦点F'发出的,成一个正立的虚像。
9.透镜的主轴:透镜上通过透镜中心并垂直于透镜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
10.透镜的光心:透镜的光心是指在光轴上离透镜同等距离的两个点统称为透镜的光心。
11.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右侧,焦距为正值。
12.凹透镜的焦距: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左侧,焦距为负值。
13.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和像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距f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e.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
14.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有所不同,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e.物距u为焦点以外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
初二物理透镜归纳总结物理学中的透镜是一种用于聚焦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元件。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的特性、分类以及使用方法。
本文将对初二物理学中关于透镜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透镜的分类透镜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根据凸透镜两个面的曲率半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凸面透镜和凹面透镜。
其中,凸面透镜中心厚度较大,边缘厚度较小,而凹面透镜则相反。
2. 凹透镜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凹透镜同样可以根据凸面透镜和凹面透镜的曲率半径来进行分类。
二、透镜的特性1. 聚光性质透镜根据其放射出的光线是否聚焦在一点,被称为透镜的聚光性质。
凸透镜有正聚光性质,可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点上。
凹透镜有负聚光性质,会使平行光线发散。
2. 虚实性质透镜还可以根据像的形成位置判断其虚实性质。
当光线通过透镜后,像出现在透镜的同侧时为实像;当像出现在透镜的异侧时为虚像。
3. 放大减小性质透镜还可以放大或减小物体的大小。
当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通常会被放大。
而使用凹透镜观察物体时,则会缩小物体。
三、透镜的应用透镜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使用凸透镜的光学器件,能够放大被观察物体。
利用凸透镜的正聚光性质,将光线聚焦并形成实像,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2. 显微镜显微镜利用了两个透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其中一个透镜放大物体,并将其像放置在另一个透镜的焦点上,从而使得像能够通过该透镜再次被放大,最终形成人眼可见的放大像。
3. 照相机照相机利用了透镜的聚光性质。
通过调节透镜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目标物体成像清晰。
4. 远近视眼镜近视眼镜使用凹透镜来纠正近视问题,使得物体焦点前移,形成清晰的像。
远视眼镜则使用凸透镜,将物体像放置在视网膜上。
四、透镜的注意事项1. 对称性透镜是对称的,无论从哪一面观察,呈现的图像都一样。
2. 透镜的厚度透镜的厚度较大时,可能会产生形变,影响成像。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一、 透镜的基本概念及性质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的球心的连线光心(O ):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即薄透镜的中心。
注意:引出第一条特殊光线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注意:引出第二条特殊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光线可逆性,引出第三条特殊光线。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延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焦点离光心越近,焦距越小。
二、透镜光学作图(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虚焦点(由此也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③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着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分虚实) ⑵u =2f 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口诀:实像倒立异侧,虚像正立同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像同向,物距像距“此消彼长”,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像同向,物距像距同增同减,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像。
延伸:1、无论虚实,像物同向,像距越大像越大。
2、物距远远大于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3、进一步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成实像时成虚像时: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物同向)像的大小变化与像距的变化情况成正比(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像距越大像越大)四、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原理:①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使用:②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2)投影仪:平面镜的作用:①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原理: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使用: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在焦点之外,靠近焦点),远离屏幕(3)放大镜:原理:①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使用:②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在焦点之内,靠近焦点)五、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太阳光聚焦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一、透镜的分类1. 按照形状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透镜,它可以使光线聚焦到一点上,适用于远视的人群。
凹透镜则是稀释光线,适用于近视的人群。
2. 按照用途分:透镜可分为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透镜系统中为第一个接收光线的透镜,主要负责聚光,目镜则是透镜系统中为最后一个接收光线的透镜,主要负责放大成像。
3. 按照焦距分: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其中,凸透镜焦距为正数,凹透镜焦距为负数。
二、透镜的特性1. 焦距: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焦点的距离。
焦距越短,透镜的折射能力越强,焦点位置也就越近。
2. 像的特点:透镜成像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光线聚焦后交汇得到的像,即光线真实的交汇形成的像;虚像是透镜后方的光线交汇产生的像。
3. 放大倍数: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在经过透镜成像后,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之比。
三、透镜的制作及使用1. 制作:透镜通常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制作工艺需要高度精密,通常需要经过磨削、抛光等多道工序才能得到成品。
现代工业中,透镜的生产已经实现了规模化、自动化,而且透镜的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应用:透镜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激光等设备中。
同时,透镜也被应用于眼镜的制作中,以帮助人们矫正视力问题。
四、透镜的光学原理1. 透镜的折射原理: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能够通过折射光线来产生成像。
当平行光线通过透镜时,会根据透镜的形状和焦距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产生不同形状的像。
2. 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归纳为:物距与像距之比等于焦距与物距之比。
这个规律可以帮助人们计算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对于透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光学仪器中的应用:透镜在各种光学仪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物镜和目镜,照相机中的镜头,以及眼镜中的透镜等。
透镜的折射作用可以使设备成像更加清晰和准确。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透镜一、透镜的基本原理1. 透镜的结构透镜是由透明介质制成的光学元件,它的截面有规律的曲面,使光线在通过透镜的时候发生折射,从而产生成像。
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2. 透镜的作用透镜的作用是通过折射光线来成像。
当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在透镜的焦点处形成焦点。
透镜的焦点分为前焦点和后焦点,前焦点是平行光线折射后汇聚的位置,而后焦点是逆向折射后汇聚的位置。
3.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的焦点到透镜表面的距离,是透镜的重要参数。
焦距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凹透镜的焦距为负。
二、透镜的成像规律1.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凸透镜上物体成像的规则。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的时候,其成像距离也会随之变远,最终在焦点处形成倒立实像;当物体在焦点附近时,成像距离无穷大,成像为无穷远处的倒立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成像距离为负,成像在透镜的同侧,为虚像。
2.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也遵循透镜成像规律,但与凸透镜相反。
当物体远离凹透镜的时候,其成像距离变近,最终在焦点处形成直立虚像;当物体在焦点附近时,成像距离也变近,最终在焦点附近形成直立实像;当物体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成像距离为负,成像在透镜的同侧,为虚像。
三、透镜成像的光线追迹法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进行透镜成像的分析。
1. 凸透镜的光线追迹法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时候,会被透镜折射,成为汇聚光线,汇聚光线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形成实像。
而当一束能够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前焦点时,会折射成为平行光线,直线上垂直于透镜的光线将会通过焦点。
2. 凹透镜的光线追迹法凹透镜的光线追迹法与凸透镜相反,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时候,会被透镜折射,变为发散光线,发散光线上的延长线将汇聚在凹透镜的后焦点处,形成虚像。
而当一束能够通过凹透镜的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后焦点时,会折射成为平行光线,直线上垂直于透镜的光线将会通过焦点。
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总结1. 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让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元件。
按照透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根据透镜能否使平行光线聚焦而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由两个半球面形成,在透镜的两侧都是弯曲的表面,透镜的两侧都是凸的。
凹透镜则是一个表面是平的,另一个表面是凹的透镜。
而透镜的能力与焦距有关,焦距是指透镜的两个焦点的距离。
2. 透镜的折射规律透镜的折射规律是描述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规律,也是理解透镜成像特性的基础。
透镜的折射规律可以用光线追迹法来描述,即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并汇聚或发散。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方向不同,可以得到透镜成像的特点。
3.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描述透镜对物体成像的规律。
在物理中考中,通常会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在凸透镜中的传播可以得到物距、像距、物像距的关系。
通过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计算出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像的位置等信息。
4. 透镜的光焦度透镜的光焦度是描述透镜的聚光性能的物理量,也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
光焦度是透镜的焦距的倒数,单位是米。
光焦度越大,透镜的聚光能力就越强,焦距越小,光线汇聚的越快。
在考试中,通常会考查通过透镜的光线求光焦度的问题。
5. 透镜的组合透镜的组合是指将多个透镜放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
透镜的组合有着特定的成像规律,通过组合可以改变透镜的焦距和光焦度,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
在物理中考中,通常会考查通过不同的透镜组合求总的焦距、总的光焦度等问题。
6. 透镜的应用最后,透镜的应用也是物理中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镜头等。
了解透镜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透镜的特性和成像规律。
以上就是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的总结,透镜是光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仪器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秘籍03 透镜知识点1:透镜【典例探究1】作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在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时,两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都可以总结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虚焦点;射向异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见解析【解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故作图如图所示:【典例探究2】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A.焦距不变B.焦距会变长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解题思路】解题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
焦距改变类问题,当题目出现“水透镜”或者是“变化透镜”等字样,我们可以分析出,透镜注水,透镜更厚,所以折光能力更强,焦距更短。
但同学们记忆成本较高,所以总结一句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也就是越厚的透镜,焦距越短,折光越强。
【答案】C【解析】由大招“胖子脚短折光强”可以判断:从甲图到乙图,变“胖”,焦距变短,折光能力变强;故答案为C。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典例探究1】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 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8”字模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背口诀,可以看光路,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
如图标好不同区域的数字之后有,如下规律:物体位置和实像的位置序号之和等于8。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初中物理总复:透镜及其应用透镜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能够使光线产生折射的光学元件。
在透镜的应用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规律。
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是指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是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是薄透镜的中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是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焦距(f)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而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典型光路在透镜的光路中,焦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焦点是指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对于凸透镜来说,焦点在主光轴的正面,而对于凹透镜来说,焦点在主光轴的负面。
3、填表透镜有不同的名称和别名,例如凸透镜也叫做会聚透镜、老化镜,凹透镜也叫做发散透镜、近视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等。
在这些应用中,透镜的原理、像的性质和光路都有所不同。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指通过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及像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如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如果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透镜或物体的位置,以获得正确的像。
例如,如果像偏小,我们可以将物体靠近相机或投影仪,或者将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如果像偏大,我们可以将物体远离相机或投影仪,或者将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总之,透镜及其应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需要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地使用透镜。
中考物理《透镜》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1. 透镜的定义:透镜是一种用来聚光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特性,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凸透镜: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明块体。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经过后向一点集中,成为实像。
3. 凹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明块体。
凹透镜可以使光线经过后发散,形成虚像。
4. 透镜的主轴:透镜的主轴是指透镜的对称轴线。
5. 透镜的焦点:透镜的焦点是指透镜上光线会聚或发散的点。
对于凸透镜,焦点位于透镜的正面;对于凹透镜,焦点位于透镜的背面。
6.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与焦点的距离。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数;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数。
7. 透镜的物距和像距:透镜上任意一点到物体的距离称为物距,透镜上任意一点到像的距离称为像距。
8. 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遵循两条规律:- 对于凸透镜,光线从无穷远处射来,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称为实像。
光线从焦点射来,经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 对于凹透镜,光线从无穷远处射来,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称为虚像。
光线从焦点射来,经过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9. 透镜的应用:- 眼睛中的晶状体就是一个凸透镜,帮助我们对远处和近距离的物体进行聚焦。
- 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可以将物体放置在焦点处,使其能够放大观察。
-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的成像原理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 照相机和望远镜也使用透镜来进行光学成像,实现拍摄远距离和放大观察的功能。
- 透镜还可以用于眼镜、投影仪、潜水面罩等产品中。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
一、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 υ> 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