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形成与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知识台风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注意点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台风的成因,至今仍无法十分确定,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
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不已,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
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形成“风”。
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
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来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
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
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
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
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地理有关台风知识点总结一、台风的形成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指自然界中一种强烈气旋性气象系统。
台风主要在热带海洋上形成,是一种由热带海域上升的热带低压区,会对海岸带、附近海面和陆地带来灾害性影响。
1. 台风的形成环境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暖海表面温度高、丰富的水汽、地转偏向等。
2. 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低压区形成、台风蛰伏期、台风发展期等。
其中,台风蛰伏期是指热带低压区逐渐积聚能量并发展成热带风暴的过程。
3. 台风的特点(1)旋转性:台风呈辐射状旋风,风眼周围的风向呈螺旋形,风速逐渐减弱。
(2)云团密集:台风中心云团密集,颜色深黑。
(3)降雨强烈:台风伴随着大风暴雨,降雨强烈。
(4)伴有风暴潮:台风登陆时,伴有风暴潮,海浪汹涌。
二、台风的危害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 风灾影响(1)房屋损毁:台风强大的风力会将建筑物、房屋毁坏。
(2)农田破坏:台风引发的风灾对农田作物有较大的破坏。
(3)电力中断:台风会导致电力设施受损,造成大范围的停电。
2. 暴雨灾害(1)洪涝灾害:台风伴随的暴雨会导致河流湖泊泛滥,引发洪水灾害。
(2)泥石流:台风引发的暴雨还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3. 海浪灾害(1)海岸侵蚀:台风伴随的风暴潮和大浪会导致海岸侵蚀和沿海地区的毁坏。
(2)海上交通受阻:台风在近海造成大风大浪,会对海上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4. 其他灾害(1)人员伤亡:台风造成的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在登陆台风的影响范围内。
(2)财产损失:台风造成的灾害还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经济影响严重。
三、台风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为了减轻台风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1. 台风预警(1)气象预警: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台风形成的气象条件提前发布预警,提醒公众注意台风的动向和预防措施。
(2)海上预警:对于海上交通和渔业来说,需要在台风来临前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船只受到台风的影响。
台风形成的危害和防范措施概述台风是一种猛烈的风暴,经常袭击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了解台风形成的危害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风灾的影响至关重要。
什么是台风H1: 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由强烈的热带气流形成。
它们在暖热海洋水域上形成,并具有强大的风力和降水量。
台风的形成原理H2: 台风的形成原理•台风形成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条件,包括温暖的海水、湿度和相对较低的大气稳定性。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热带气旋开始形成。
台风的危害H2: 台风的危害•强风:台风伴随着强烈的风力,可以引起建筑物倒塌、树木倒伏和飞来的杂物造成伤害。
•暴雨:台风带来大量的降雨,可能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给低洼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
•风暴潮: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可能导致海水倒灌到沿海地区,造成海岸线的严重破坏。
•海浪和涌浪:台风带来巨大的海浪和涌浪,可能对渔船和海上交通造成严重破坏。
台风的防范措施H2: 台风的防范措施•提前了解和监测台风: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并留意台风的路径和预计强度。
政府应设立预警系统,及时向公众发布警报和建议。
•疏散和避难所:对于沿海地区和受影响较大的地区,应设立疏散路线和安全避难所,提供给民众避难的场所。
•防护设施:加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采取防护措施,如安装防风窗、加固屋顶和树木修剪。
•风险管理和救援准备:制定台风应急响应计划,加强风险管理和救援团队的准备工作,确保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公众教育和信息传达: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台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传达适当的安全信息和建议。
结论台风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但通过了解台风形成的原理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台风对人们生活和财产的影响。
政府、气象部门和公众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台风监测和防范工作,以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具有巨大的风力和强烈的降水。
台风主要在太平洋西北部和印度洋西南部形成,但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发生。
台风的形成和影响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气象、地理、大气和海洋等。
首先,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海水温度达到26℃以上时,海水开始蒸发并形成水蒸气,进而形成偏低气压的区域。
这种空气上升和冷却,并通过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向外旋转,形成了台风的初步形态。
其次,大气环境的稳定性也对台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稳定的大气环境可以阻碍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而不稳定的大气环境则有利于台风的生成。
例如,上层的对流和较低层的露点差异对于台风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另外,地球的自转力也对台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科里奥利力以及地球的自转力会使得台风呈螺旋状运动,其中北半球的台风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南半球的台风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种旋转使得台风能够持续发展并增强。
一旦形成,台风的影响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首先是强劲的风力。
台风的最大风速可达200公里/小时以上,足以摧毁房屋、破坏基础设施,甚至造成树木倒塌、电线断裂等灾害。
其次是降水。
台风伴随着强烈的降水,可能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除了直接的破坏外,台风还会引发海浪和风暴潮。
台风过境时,强劲的风力会激起高大的海浪,对海岸线造成冲击。
风暴潮则是由于台风的低气压和风力引起海面上升,进而引发洪水。
这些海浪和风暴潮对于沿海城市和居民来说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台风还会对气候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影响。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以破坏农作物,并可能导致洪灾和饥荒。
此外,台风还可以带走海洋表层的营养物质,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台风的形成和影响涉及多个因素的复杂互动,包括海洋温度、大气稳定性、地球自转力等。
了解台风的形成和影响对于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0高考地理知识点:台风(文字版)1、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发生在大西洋近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所以“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的范畴。
2、台风的形成台风生成于洋面温度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大气发生的一些扰动,海洋上局部湿热空气膨胀上升,同时周围洋面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上升的空气绕着自己的中心一边按逆时针急速旋转,一边又随着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移动的台风就像一个旋转极快的巨大“空气陀螺”。
3、台风等级划分根据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小,台风可划分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5个等级。
4、台风的分布台风的形成具有一定条件。
因此,它的发源也在特定的地区。
台风是热带洋面上的“特产”。
它经常发生在南、北纬度5-25度左右的热带洋面上。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7至10月。
其它季节明显减少。
台风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
以西北太平洋台风为例:在冬春季节(11月至翌年5月),台风主要在东经130度以东的海面上转向北上,在北纬16度以南往西进入南海中南部或登陆越南南部,还有少数在东经120-125度的近海转向北上,少数台风也可能在5月和11月登陆广东;在7-9月的盛夏季节,台风路径更往北、往西偏移,中国从广西到辽宁的沿海省份在此季节都有可能遭受台风侵袭;在6月和10月的过渡季节,台风主要在东经125度以东海面上转向北上,西行路径较偏北,在北纬15-20度之间,少数可登陆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
台风运动除自身呈快速反时针(北半球)旋转移动外,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和长波槽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引导。
正常情况下,台风移动路径平滑、稳定。
但少数台风移动路径曲折多变,有停滞、打转,突然转向,移速突然变化,路径不定等多种形式。
一、台风的形成原因1.海洋温度:当海水温度达到26℃以上时,可以提供台风生成的热源。
2.热带低压:热带低压是台风生成的基础,当热带低压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后,可能会演变成台风。
3.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是台风生成的重要环境条件,它可以为台风提供有利的环流条件。
二、台风的分类台风可以根据其风速强度来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种级别。
其中风速超过17.2米/秒的为台风。
三、台风对人类的危害1.破坏建筑:台风登陆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造成房屋倒塌、树木折断等严重破坏。
2.洪水灾害:台风登陆时往往会伴随着暴雨,导致山洪、城市内涝等洪水灾害。
3.飞沙走石:台风登陆时会带来强风,导致飞沙走石、滑坡等灾害。
4.海啸:一些强台风登陆时还可能引发海啸,给海岸线上的居民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台风的预警和预报1.气象预警:当台风即将来临或正在逼近时,国家气象部门会发布相应的台风预警,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气象预报:国家气象部门会根据卫星遥感、海面观测和数值模式等手段对台风进行预报,提前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和登陆时间,以便人们做好准备迎接台风。
五、台风的防范措施1.加固建筑:在台风频发的地区,人们应该加固房屋结构,采取防风防水措施,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台风的袭击。
2.疏散安置:当台风预警发布后,人们应该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受到台风的威胁。
3.船只避风:海上船只在台风来临前应该提前寻找安全的避风港口,避免遭受台风的巨大危害。
4.加强沿海防护:沿海地区应该加强风雨墙、护堤等防护设施,以防止台风引发的海啸、洪水等灾害。
1.救援工作:台风过后,应该尽快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灾害评估和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2.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是台风灾害的长期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城市重建和灾后恢复。
总之,台风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台风的认识,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以便减少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
关于台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1台风的成因:太阳直射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是台风的形成的先决条件当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凝聚时,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眼!因而,台风的成因来自于空气的负压,负压来自于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来自于太阳的的连续直射所产生的高温,所以太阳是导致台风产生的根本动因。
2台风的分类:在气象学中,根据热带气旋的强度作了不同的分类。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曾经制定了一个热带气旋的国际统一分类标准:中心最大风力在7级<17.1米/秒=的热带气旋叫做热带低压; 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称作热带风暴; 中心最大风力在10-11级24.5-32.6米/秒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或飓风。
近年典型台风:台风蔷薇:第15号强热带风暴“蔷薇”24日20时生成,26日2时加强为台风,26日下午加强为强台风,27日早晨加强为超强台风,28日15时40分在台湾宜兰登陆,17时减弱为强台风。
29日在闽浙近海转向。
30日减弱为热带风暴。
是近年年以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
台风海鸥:第七号强热带风暴“海鸥”,已于18日18时1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登陆,并于19时减弱为热带风暴。
19日4时前后进入浙江省泰顺境内,5时的中心位置在北纬27.6度、东经119.8度,中心气压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7级风圈半径250公里。
据气象分析,“海鸥”虽为热带风暴,但其云系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将给浙江省带来强降雨。
预计浙江省的浙中浙南和沿海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沿海还浙北地区还可能与冷空气相遇,发生强降雨。
台风鹦鹉:台风“鹦鹉”导致广东全省91万人受灾。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8月23日止,广东全省有惠州、东莞、江门、中山、阳江、茂名共6个市、14个县市、区、137个乡镇、91.986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3.84亿元。
台风天气有哪些造成的危害_怎么防御台风天气有哪些造成的危害1.台风带来的狂风的摧毁作用。
例如狂风平均风速在30m/s以上,这样大的风速在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可产生200kg或更大的压力,能吹倒树木、作物、毁坏农业设施、房屋倒塌危害人畜安全。
2.台风带来的暴雨危害。
台风引起的暴雨可达500~600mm,甚至1000~2000mm,能造成山洪暴发,冲垮水库、堤围,中断交通。
3.台风引起的海浪和海潮威胁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和渔业生产。
同时海潮使沿海水位上升,可以冲垮海堤,海水倒灌,淹没农田。
台风确实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灾害性天气,但其破坏力限于一定范围,一般为80~160km,弱的仅25km,强大的可达500km。
此外,台风季节正是盛夏江南伏旱时期,它带来丰沛的雨水对缓解旱象,消除酷暑是有利的。
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最重要气象灾害,关于台风的命名,以前是没有统一的,也就是各个国家自己命名,这样会带来很多的交流等麻烦。
因此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通过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
台风命名表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台风命名常见的方式台风命名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通信,通常由国际和地区的气象机构负责制定。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台风命名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1、国际台风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负责。
WMO将全球海域划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设有一个台风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定期发布的台风名称列表中有21个名字,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当发生台风时,依次从列表中选取一个名字。
台风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台风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1、留意气象报道多留意媒体报道、拨打气象电话或通过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调整出行时间。
2、准备食物和矿泉水受台风影响,市民家里很可能遇上停电停水,准备些方便面、饼干等干粮和饮用水绝对没错,如果自家地处低洼,还可能被困上一两天,这时候,这些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
3、准备照明设施家里最好能准备一些诸如手电、蜡烛或蓄电的节能灯,因为万一遇上停电或是房屋进水,照明将成问题,如果夜晚出行,没准会有什么被吹倒的东西横在你前方,备用的照明设施就能解决些问题。
手上最好有后备的干电池。
4、检查高空物的摆放遇台风时,折断的树枝、楼顶的广告、阳台花盆都会扛不住大风从天而降。
台风来临之前,大家应清理自家阳台窗口的花盆衣架,检查楼道窗户,如果有破碎,应在第一时间修补完整,以免大风刮起时坠落伤人。
台风来时要关好窗5、疏通下水管防进水地势低洼的居民区,积水带来的麻烦和危险还是能避则避。
趁暴雨来临之前,先检查自家的排水管道,如果有条件最好疏通一遍。
特别是住在一楼的住户,更要把一些浸不得水的电器、货物以及衣鞋,尽可能转移到高处,万一房内进了水,损失不至于太大。
6、暴雨来临前拔掉电源插头暴雨来临时,要迅速切断各类电器的电源防止雷击。
不要在雷雨天中使用收音机、手机等无线工具,电波会引来雷击,十分危险。
7、不要在迎风一侧开窗门台风来临时,将门窗关严,特别应对玻璃门窗和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
如遇玻璃松动或有裂缝,请在玻璃上贴上胶条,以免吹碎后,碎片四散。
不要在玻璃门、玻璃窗附近逗留。
千万不要在迎风一侧开窗门,避免强气流进入后吹倒房子。
台风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台风的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危害具有破坏性、季节性、区域性、突发性等特点,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仍是中国夏秋季节最主要的灾害天气。
台风带来的农业危害主要由风灾、台风暴雨或风暴潮造成。
台风带来的风灾可倾覆海上船只,摧毁地面房屋建筑,吹倒大树,毁坏作物;台风带来的雨涝灾能形成山洪暴发和内涝,冲垮水库,中断交通,伤害人畜;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会引起海面水位异常涌升,风浪和风暴潮可在短时间内侵蚀掉海滩,甚至冲垮海堤,引发海水倒灌,农田淹没。
台风形成过程“高三地理”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现象,通常在热带海洋地区形成。
以下是高中地理水平上台风形成过程的简要解释:1. 温暖海水:台风的形成需要温暖的海水作为能量来源。
海水温度通常需要在26摄氏度以上,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热能来驱动台风的发展。
2. 热带气旋产生:当海水表面温度较高时,空气开始上升并形成低气压区。
这种低气压区可以演变成热带气旋,这是台风的前身。
3.水汽蒸发:温暖海水表面的水汽蒸发上升,然后冷却并凝结成云。
这些云团继续上升,形成了一个中心,即热带气旋的“眼”。
4. 旋转:地球的自转会导致热带气旋在赤道附近开始产生旋转。
在北半球,它们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它们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种旋转产生了台风的自旋。
5. 高层气流条件:台风的发展还需要有适当的高层气流环境。
如果上层风切变较小,也就是上层的风速和方向变化不大,那么台风的垂直发展将更有利。
6. 热量释放:随着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这会进一步加强热带气旋。
释放的热量使气旋不断增强,引发更多的上升气流,加速风速增加。
7. 台风形成:当热带气旋逐渐增强,风速超过每小时119公里(74英里),它就被分类为台风。
台风的中心是一个相对较平静的“眼”,周围是旋转的风暴云。
总的来说,台风的形成需要温暖的海水、上升的气流、适当的高层气流环境和地球的自转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种过程可以引发极端的天气现象,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气象现象,它可能对受影响地区造成广泛的危害。
以下是台风可能带来的一些主要危害:1. 强风:台风带来的强风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破坏,将树木连根拔起、摧毁建筑物、损坏电线杆和基础设施。
2.风暴潮:台风的风暴潮是因为强风将海水推向沿海地区,可能导致海水迅速上涨,淹没低洼地区,造成海岸线的严重损害。
3. 暴雨:台风常常伴随着大量的降雨,可能引发洪水和泥石流。
降雨导致河流和排水系统超负荷,导致内陆地区的洪灾。
4. 洪水: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可能引发河流和城市排水系统的溢出,导致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洪水。
台风的小知识
x
一、台风释义
台风,是指在东亚地区沿海促使风力强劲,风速可达每小时50公里以上,周围气压深降,产生大风暴的强烈涡旋风系统。
二、台风形成原因
台风是一种季节性的强大涡旋性气旋系统,一般发生在热带气压低的西太平洋地区及周围的海域,形成台风的条件是海面温度要比陆地高,起初台风是由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洋水蒸发及冷空气和热带海洋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三、台风的季节性
台风在海洋上的季节性表现为台风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六月到十月的“台风季”。
此外,台风的发生时间也受到气压低的条件的影响,有关气压低的条件的影响,有关气压低的条件的影响,也来源于地球表面的热量及东亚冬季季风和夏季季风等气压系统。
四、台风的危险性
台风的强烈风力以及风暴潮和强降雨会给人类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灾害。
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风力强劲,造成建筑物倒塌、树木拉倒、农作物残缺等灾害;风暴潮横扫海岸、把岸边建筑物淹没、沙洲消失;台风过程中的强降雨可以造成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最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 1 -。
课 题:9.4乘法公式(2)教学目标: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感受乘法公式的直观解释.教学重点:乘法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公式教学过程设想一.复习提问:叙述乘法公式的内容:2)(b a +=2a +2ab+2b2)(b a -=2a -2ab+2b(a+b)(a-b)=2a -2b学生回答,师板书。
二.情境创设:让学生画一个正方形,再在其边上取3条线段c b a ,,,根据此图求是多少?生:把)(b a +作为整体,得2)(c b a ++[]2)(c b a ++= 把)(c a +作为整体,得2)(c b a ++[]2)(b c a ++= 把)(c b +作为整体,得2)(c b a ++[]2)(c b a ++= 三.学习例2.用乘法公式计算: ⑴ 2)35(p + ⑵ 2)72(y x -⑶ 2)52(--a ⑷ )5)(5(b a b a -+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和上面公式进行对照和哪一个相似?第⑶题让学生先比较2)52(--a 与2)52(+a 的异同,并判断它们的值是否相等? 练一练 P.82.1.学生板演,师小结。
四.学习例⒊计算:⑴ )9)(3)(3(2++-x x x ⑵ 22)32()32(-+x x⑶)4)(4(++-+y x y x思考:(1)如果先将第一、三项先乘进行比较,哪一种简便?(2)可否先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再先乘,和例题进行比较哪一种简便?练一练 P.82.2 .3 .4 .学生板演,师小结。
五.思维拓展回到开头,你能计算2)(c b a ++?学生回答,师板书。
六.巩固提高观察下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3⨯5=15 而15=24-15⨯7=35 而35=26-1…11⨯13=143 而143=212-1…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2)(b a +=2a +2ab+2b 2)(c b a ++=2a +2b +2c +2ab+2bc+2ac 2)(b a -=2a -2ab+2b 例题2(a+b)(a-b)=2a -2b 例题3。
台风的形成以及危害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死于台风与热带风暴的人数约为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70%以上的海难都与台风与热带风暴有关,故人们常将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称为制造海难的头号“元凶”。
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有哪些危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在我国北方7到8月的主汛期中,不远万里奔波而来的台风也会给华北各地或东北地区带来强降雨甚至大暴雨,而且台风也是世界排名前三的自然灾害之一。
对我们北方地区来说,虽然受台风中心直接侵袭的次数非常稀少,但只要在它的影响区内,暴雨成灾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严格地说,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热带气旋则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
在我国2016年6月15日开始实行的《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中,热带气旋按照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被划分成6个等级:中心最大风力6-7级的叫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8-9级的叫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10-11级的叫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12-13级的才叫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4-15级的叫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6级或以上的叫超强台风。
另外,台风在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被称之为飓风。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7到10月份,其它季节明显减少。
台风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
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来说,在7到9月份盛夏季节进入我国的台风路径更加偏北偏西,从广西到辽宁的沿海省份在这段时间都可能遭受台风侵袭。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空气漩涡,据计算,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之内所下的雨量约200亿吨。
如此巨大的漩涡和能量是怎样形成的呢?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孕育台风的地方便是广阔的太平洋。
夏天,炽热的阳光不断给热带海洋上的海水加温,海面上的空气越来越湿热,就像我们烧开水时看到锅底的水蒸气往上冒一样。
由于受热不均匀,海面上温度相对高的这部分空气不断上升,而周围相对比较冷的空气补充进来,然后再次遇热上升,如此循环使得靠近海面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压力减小,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
台风的成因和危害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洋面上的气旋性涡漩。
我国近年已采用国际上规定的热带气旋等级标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的称为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称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称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称为台风。
台风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气象灾害;但台风影响的地区,又可解除伏旱,带来降水。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按其结构和天气现象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①最中心部分叫台风眼,这是台风中气压最低部分,风力很小,云量不多,可露出蓝天;台风眼的半径为5—30公里。
②台风眼的外围是台风的涡旋区,其半径有100—200公里,在这个区域中有数条螺旋状的雨带向中心旋进,在台风眼外围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风眼壁,在这个环形雨带(又称内螺旋雨带)中,降雨量最强,风力也最大。
③在台风螺旋雨带之外称为台风的外围,其范围大小差别很大,最大的台风半径可达8个纬距以上。
在台风外围风力比涡旋区小得多,对流较弱,不形成螺旋状雨带,但可有些排列成行的对流单体,有时称之为台前飑线。
台风的形成有一定地区性、季节性和必备的基本条件。
台风源地只集中在低纬度的某些洋面上,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有:一是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二是马里亚纳群岛和罗林群岛附近的洋面,三是我国南海海面。
台风产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暖季几个月内,影响我国的台风以7、8、9三个月出现最多。
根据分析,台风的生成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1)高温的洋面。
(2)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3)微弱的垂直切变。
(4)低层辐合流场。
(5)高层辐散流场。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它来去匆匆,最多不过八九天,但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台风释放的能量要比原子弹大得多!台风的威胁,源于它释放能量的三种方式:兴风、作浪和暴雨。
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所经之处,一般能产生150毫米~300毫米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1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即产生风暴潮现象。
台风的形成与危害
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1)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2)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
3)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
4)热带存在低层扰动,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生成台风的条件是大规模的高温潮湿空气。
又热又湿的空气大量上升到高空,凝结成雨,并释放出大量热能,在温度高的海域内,大气发生扰动,大量空气开始往上升,使地面气压降低,这时上升海域的外围空气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上升区,又因为地球转动的关系,使流入的空气像车轮那样旋转起来。
当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变成水滴时,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中心气压很低,大量空气向低压区汇集的气旋中心。
它一边靠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越靠近热带气旋中心,气压越低,风力越大。
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的中心却是一片下沉气流,表现为风平浪静的晴空区,这就是所谓的台风眼。
台风的危害
台风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个成熟的台风,爆发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万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其威力之大可想而知。
以2004年在浙江台州登陆的14号强热带风暴“云娜”为例,在短短96个小时内,一次相当于50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一夜之间,大树被连根拔起,高速公路旁的巨幅广告牌纷纷不翼而飞。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风和风暴潮三个因素。
台风还可能诱发山洪爆发、河堤决口、泥石流、地质塌方、水库崩溃等其他灾害。
台风灾害对世界各地影响最大,全球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从数十亿到上百万亿美元,死亡人数约2到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