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知识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母乳喂养的科普知识(总2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母乳喂养的科普知识一、母乳喂养的概念1.什么叫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物质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但不能用奶瓶。
2.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1)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最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2)母乳含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 2 -3)有利于增加母子感情。
婴儿与母亲皮肤的颠繁接触,母亲的爱抚与照顾,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和智力发育。
4)有利于母亲的产后康复和健康。
婴儿的吮吸动作通过神经反射,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使子宫尽快恢复正常;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病发率;还可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
5)母乳无菌,温度适宜,喂养方便,经济省时,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3.出生4-6个月纯母乳喂养有什么重要性?1)纯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不必添加任何食物、牛奶、果汁和水。
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少得疾病,尤其是患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 3 -3)母乳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是婴儿生存的保证,使婴儿大便柔软容易排出。
4)母乳喂养帮助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二、初乳营养成分及功能特点。
1.什么叫初乳?初乳是母亲产后最初几日分泌的乳汁。
初乳量少、色黄、质地粘稠。
2.初乳有什么优点?1)初乳含脂肪少,蛋白质多,含锌丰富,适合新生儿需要。
2)初乳含丰富的抗体和白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
3)初乳含生长因子,促进肠道发育,为肠道消化、吸收成熟乳做准备,还可防止过敏。
- 4 -4)初乳含丰富维生素A,有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感染的功能,预防眼病。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1.产前孕妇宣教纠正平坦和内陷的乳头,作乳头伸展练习、作乳头牵拉练习作擦洗乳头、乳房按摩练习。
母乳喂养宣传知识内容1、母乳喂养的好处?(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它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重要的微量元素,钙磷比例合适,易于消化吸收。
(2)母乳尤其是初乳(产后7天内)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保护婴儿少得病。
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肺炎、过敏的发病比人工喂养明显减少。
(3)母乳中的某些物质是婴儿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所需要,有利于智力发展。
(4)喂奶的母亲产后子宫收缩好,出血少。
喂奶还可抑制排卵,减少受孕机会;降低日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5)哺乳可增强母子感情,给孩子慈爱和保护。
(6)母乳既卫生又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而且新鲜不变质。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用自己的奶喂哺自己的孩子,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新生儿断脐后,于30分钟内裸体放在产妇胸前,进行母婴间皮肤接触,皮肤接触的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这叫早接触;并帮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这叫早吸吮。
吸吮反射是人类本能,此反射于胎内32~36周时成熟,出生10~30分钟时最强,60分钟后减弱。
早吸吮可促进乳汁早分泌,并可刺激乳头使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加强宫缩,减少产后出血量。
初乳含较多抗体,还能刺激婴儿肠蠕动,促进胎粪排泄,促进肠粘膜成熟。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正常分娩后,应24小时母婴同室。
每天母婴分离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这样便于母亲随时都可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这是保证按需哺乳的基础。
同时,母亲可随时关心照料婴儿,有利于建立感情,减少许多疾病的感染和流行。
母婴同室可使产妇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5、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1)喂奶时母亲可采取不同体位——坐着、躺着、站着、环抱,各种姿势均可,母亲体位舒适,心情愉快,肌肉松弛,才有利于乳汁排出。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婴儿抱在哪一边,婴儿的身体应转向母亲,与母亲身体相贴,即: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鼻尖对乳头,婴儿头部与身体呈一直线。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过敏。
同时,母乳还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
二、母乳喂养的优势1. 保护婴儿健康: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能够预防感染和过敏,并促进婴儿身体发育。
2. 促进智力发展:母乳中含有DHA等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脂肪酸,可以促进婴儿智力发展。
3. 建立亲子关系:母乳喂养可以增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4. 经济实惠:相对于人工奶粉而言,母乳喂养无需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奶粉及相关用品。
三、如何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1. 喂养姿势:母亲应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让孩子的头部与乳房对齐,使孩子能够正确地吸吮。
2. 喂养频率:新生儿需要经常喂养,每天至少8次以上。
随着宝宝的成长,喂养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3. 喂养时间:每次喂养应该持续20-30分钟,直到宝宝吃饱为止。
4. 喂奶间隔时间:每次喂奶之间的间隔时间应该是2-3小时。
5. 注意事项:母亲应该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卫生,并避免使用过多化妆品或香水等物品污染乳房。
同时,母亲应该注意自身饮食健康,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四、母乳不足怎么办1. 按需哺乳:及时哺乳可以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母乳。
如果孩子需要更多的奶水,可以增加喂奶次数或延长每次喂奶时间。
2. 合理饮食:母亲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合理搭配膳食,增加摄入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3. 使用辅助工具:可以使用吸奶器或其他辅助工具来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母乳。
4. 增加休息时间:母亲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 咨询医生:如果母乳不足严重,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调理。
五、母乳喂养的禁忌1. 母亲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2. 母亲正在服用药物:一些药物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可能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
在服用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继续母乳喂养。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复训学习要点1、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规定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内容有: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喂养,母乳喂养,拒绝奶瓶,帮助母亲使婴儿正确含接,建立母亲喂奶信心,开奶前不喂食。
2、开奶前喂食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有哪些?答:乳头错觉,降低对母乳的渴求,变态反应,母亲感觉不适3、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答:未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喂奶次数不够、时间短、姿势不正确)4、哪些情况不宜做早吸吮?答:(1)、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科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病房继续抢救或观察者,(2)、高危母亲抢救者,(3)、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4)、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5)、34周及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不协调者。
5、纯母乳喂养的定义及重要性。
纯母乳喂养的定义:除母乳外不给其它食物,或除了母乳、维生素、矿物质、药物(不用奶瓶)外不给其它食物。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营养不良,减少腹泻、肺炎等发病机会,降低婴儿死亡率。
母亲喂奶频繁地接触婴儿,可增加母子感情,促使婴儿的正常发育,提高婴儿的智商和情商。
6、产前检查发现孕妇乳头为平坦或凹陷时,应如何处理?答:对乳头发育情况记录在病历上,在第一次哺乳前,帮助纠正乳头(做十字操或牵拉乳头,也可以用针筒抽吸)7、乳头疼痛或有皲裂的原因?答:含接姿势不正确,没有把乳头乳晕充分放入嘴中。
8、试述母乳喂养恰当的指征有哪些?答:喂奶时听见吞咽声,母亲有下乳的感觉,喂奶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较柔软,24小时内小便6次或6次以上,经常有软的大便,二次喂奶之间婴儿很满足安静,平均体重每天增加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
9、早吸吮的定义及重要性。
答:早吸吮是指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与母亲肌肤接触30分钟以上同时帮助吸吮乳头。
重要性:促进子宫收缩,满足母婴间情感交流和联系,作为第一次免疫,觅食与吸吮反射建立,促进早期泌乳等。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内容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对宝宝和母亲都有着重要的健康益处。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形成。
母乳还含有丰富的抗体和酶,能够有效地预防宝宝感染疾病,降低患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风险。
母乳对母亲的健康也有益处,有助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
二、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 妈妈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母乳的分泌。
2. 母乳喂养需要正确的姿势,让宝宝吃得舒服、吃得饱。
妈妈可以采用坐姿或卧姿喂养,以确保宝宝吸食得到足够的母乳,并且不会使妈妈感到疲劳。
3. 宝宝需要及时、充分的吸食母乳,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快或太慢,以免引起吸奶不畅或吃奶较慢的问题。
宝宝吃奶时应该让他的嘴巴完全包住乳头和部分乳晕。
4. 妈妈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吃饱和饥饿信号,不要强行让宝宝吃奶或停止吃奶。
应该更加关注宝宝的需求,以及根据宝宝的需求来确定母乳的喂养频率和时间。
5. 在哺乳期,妈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婴儿奶粉、果汁和其他食物,以免影响母乳的分泌和宝宝对母乳的需求和获取。
三、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乳头疼痛:乳头疼痛可能是由于宝宝吸食的姿势不正确,或者妈妈的乳头干燥或受伤导致的。
可以通过调整喂养姿势,保持乳头的湿润,使用保湿霜等方法来缓解乳头疼痛。
2. 乳汁不够:有时妈妈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乳汁不够,这可能是由于宝宝吸食的频率不够、姿势不正确或者妈妈自身的饮食营养不良导致的。
可以通过更换姿势、增加吸食次数、改善饮食等方法来增加乳汁分泌。
3. 宝宝哭闹:宝宝哭闹可能是饥饿、腹泻、口腔病变等原因所致。
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保证宝宝能够充分吸食到母乳。
四、母乳喂养的延续与营养补充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和母亲的意愿来进行。
通常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至少持续到宝宝6个月大,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一、母乳喂养的好处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抵抗力。
3.母乳喂养温度适宜、方便、经济。
4.促进母子感情。
5.利于子宫收缩,帮助体型恢复。
二、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任何其他液体或固定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观点明确指出“母乳应是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的唯一食品和饮料,不需要添加其他食品和液体,甚至不需要喝水”。
因此,前6个月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就是纯母乳喂养。
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1.保护婴儿远离疾病;2.从出生到成年早期都表现出较高的智商;3.母乳喂养越多,提供保护越多;4.促进婴儿免疫系统发育;5.母乳可杀死癌细胞及其它病菌;6.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7.母乳喂养惠及家庭和社会;8.母乳喂养有利环保。
三、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有助于母乳喂养及母婴感情结合。
早开奶的重要性:1.刺激乳汁早分泌;2.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3.帮助子宫收缩,减少母亲产后出血;4.让婴儿得到第一次免疫剂,少生病;5.增加肠蠕动,利于胎便排除,减轻新生儿黄疸;6.增进母子感情。
四、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母婴同室是指婴儿和母亲24小时在一起,婴儿的治疗、护理等处理需要离开母亲时不超过一小时。
除非母婴医学状况不许可(如新生儿由于疾病转新生儿科),婴儿在转至产科母婴同室后均不应和母亲分离。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是:1.可保证按需哺乳,满足婴儿营养需要,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2.提供家庭式照顾,有利于母亲护理婴儿;3.建立早期亲子关系,增进情感联系;4.能够更好地学习到育婴技巧,增进父母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五、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抱婴儿的四个要点:1.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2.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
3.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4.如果是新生儿,母亲不仅要托住头部还要托住臀部。
母乳喂养宣教知识要点(医务人员)(1)母乳喂养的好处;(一)对婴儿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母乳中合营养素最完备,比例最适宜,且易消化吸收,能满足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要,不必加牛奶、果汁和水。
2.预防疾病母乳申含有丰富抗感染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溶菌酶等,可保护婴儿预防感染性疾病。
母乳中所含粘多糖能抑制大肠菌生长,故母乳喂养婴儿息肠道感染率低,初乳中所含有抗病物质最丰富,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可以预防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
(二)对母亲1.有利于产后康复婴儿吸吮乳头能刺激母亲垂体分泌生乳素、催产素,从而促进乳汁分泌,同时又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后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
2.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哺乳期闭经是产后6个月内有效的避孕方法之一。
3.减少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病率哺乳过程也是促进乳房充分发育的过程,可降低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病率。
(三)对家庭和社会1.增进母子感情2.减少家庭和社会消费母乳既卫生又无菌、喂养省时、方便又经济,且新鲜不变质,吃母乳的婴儿较少患病,可减少医疗费用。
3.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氨基酸,有益于婴儿大脑的发育,使宝宝更聪明。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纯母乳喂养: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他食品及饮料,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婴儿出生后在第2—4周生长最快,每日增加体重约30克,并持续三个月,所需要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较多。
6个月的婴儿是大脑发育关键时期,脑神经细胞数还在继续增加,如缺乏营养,可影响神经的发育。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含有大量的抗病物质,营养素最完全,比例最适宜,且易消化吸收,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不用加任何代乳品,就可满足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感情,提高婴儿智力发育水平,有利于产后子宫复旧,减少出血,省时、方便经济。
母乳喂养知识宝典大全一、母乳喂养八建议母乳喂养不论是对新生宝贝的成长发育,还是对于新妈咪的身体恢复都有好处,新妈咪也希望产后能够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宝贝。
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许多妈咪遇到一些难题,怎样成功进行母乳喂养,新妈咪既要有充足的信心,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1. 分娩后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即可能开奶,新生儿与妈咪同室同床,以便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哺乳原则按需喂养,使宝贝得到最珍贵的初乳。
虽然新妈咪可能身心疲惫,乳房也不感到胀,但一定要及早让宝贝吸吮乳房,以免失去最佳时机。
2. 保持心情舒畅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会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当出现母乳分泌问题时,家人要及时宽慰新妈咪,不要再施加心理压力;妈咪自己也要学会调节心理,放松心情,着急只会使情况更糟。
3. 学会了解小宝贝新妈咪因为没有育儿经验,往往宝贝一哭就手忙脚乱,总认为是饿了。
其实宝贝哭,即便是频繁地寻找奶头,也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
当宝贝哭起来,先不要急着喂,看看他是不是有其他的要求,比如—— * 需要母亲的怀抱。
即使是新生儿,也非常渴望母亲怀抱着自己,感受母亲的肌肤和体温,那会让他感到十分安全。
* 尿布湿了,非常不舒服。
* 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过于嘈杂;或者是穿得太多(少),感觉太热(冷)了。
* 身体不适,可能是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等。
* 妈咪心神不定或心情烦躁,导致小宝贝焦躁不安。
4. 不要过于拘泥于时间表“定时哺喂”并不适用于新生儿,应该提倡“按需哺喂”。
母乳本身比奶粉容易消化,母乳喂养的宝贝吃奶次数比奶粉喂养的频繁。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宝贝吸着吸着小嘴松开了乳头,可能是吸累了或其他原因,但妈咪以为是吃饱了,就将他放回小床。
不一会儿宝贝又醒了,哭着要吃,这个时候如果坚持“定时哺喂”的观念,就会陷入困境,不仅使宝贝不能及时满足,还会使妈咪情绪紧张,直接又会影响乳汁分泌。
所以建议在产后一两个月,只要宝贝饿了,就应当给他喂奶,此阶段及时满足比培养好习惯更重要!5. 耐心等待母乳的分泌确实因人而异。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分娩方式、身体状况及乳房情况。
2.评估母乳喂养方法掌握的程度。
3.评估新生儿状况。
(二)操作要点。
1.哺乳前,洗净双手,清洁乳房及乳头。
2.选择舒适体位。
3.新生儿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4.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轻托住乳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于新生儿口中。
5.新生儿停止吸吮,张口后,抽出乳头。
6.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自然干燥。
(三)指导要点。
1.告知产妇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吮另一侧,两侧交替吸吮。
2.指导产妇哺乳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min。
3.指导按需哺乳。
(四)注意事项。
1.哺乳时能看到吸吮动作,听到吞咽声音。
2.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腔。
3.乳头凹陷者,每次哺乳前牵拉乳头。
凹陷严重者,宜用吸奶器吸出后喂哺。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母乳喂养知识大全
摘自: /
母乳喂养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新妈妈开始放弃奶粉喂养宝宝;母乳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含有宝宝所需要的所有营养元素,是奶粉无法替代比拟的。
那么怎样让宝宝吃到健康的母乳,怎样的姿势来喂奶等,这些都需要来学习。
1、怎样能下来奶?
早吮吸,勤吸吮,有效的吸吮,是刺激乳汁分泌的最好方法。
宝宝生下来,乳汁是为宝宝提供的最佳食粮。
可是乳汁并不是马上就有的,母乳的产生是泌乳激素、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婴儿吮吸,才能不断地刺激新妈妈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泌乳素和催产素,引起泌乳反射,使乳汁分泌并流出。
一般产后30分钟内医护人员为新生儿擦干皮肤及处理完脐带,就把宝宝裸体抱到妈妈胸前,使母子肌肤接触,母子间眼对眼进行眼神交流,同时新生儿口含乳头进行吸吮,不但促进母子依恋关系建立,可刺激乳汁分泌,早下奶,而且新生儿的吸吮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进而促进乳汁大量分泌。
剖腹产的妈妈因为手术、用药等原因不利于新生儿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产后手术刀口的疼痛,也可能造成下奶的时间要延长。
2、乳房胀痛怎么办?
假如你的乳房胀痛,奶水下不来,正确处理的关键是频繁地哺乳,让婴儿在母亲身旁,随时都能喂奶。
首先让婴儿正确衔接乳头,进行有效吸吮。
一般婴儿在饥饿时,开始吸奶的劲最大,故先吸患侧乳房,并采取不同体位,将乳房部分的腺管都吸通。
最好按摩再配合温湿敷,更有利于疏通腺管。
这样1~2天内,胀痛就会消失。
3、喂奶时怎样抱宝宝?
喂奶时可以采取很多姿势,但是必须以母子舒服为原则。
当然最好的姿势是坐位。
这时妈妈坐在椅子、沙发和床上都可以,高度要合适,双脚要正好着地,或者垫个脚踏板,全身放松,妈妈用手臂环抱宝宝,使婴儿身体成一直线,如果是新生儿妈妈应托着他的臀部,将婴儿身体转向自己,并与自己身体紧贴,下颌贴乳房,鼻子对乳头,妈妈以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他四个手指并拢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用食指向上托住乳房的根部,让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略微伸展,以免鼻部被乳房组织压住,影响呼吸,用乳头刺激孩子的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妈妈则在婴儿张大嘴的瞬间,将乳头引入他的口中。
轻轻地抱住宝宝,宝宝会用嘴巴含着整颗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
你可以看到宝宝的下巴前后移动,且会听到轻轻的吞咽声音。
哺乳时不应该疼痛,如果疼痛,将宝宝拉离开乳房并试一次。
宝宝含住的姿势或许不正确。
轻轻地将您的手指放到他的嘴角以打断宝宝吸吮乳房。
4、初乳一定要喂宝宝吗?
产后7天内,新妈妈乳房分泌的乳汁称初乳,它呈淡黄色、质稠、量少。
初乳营养最好: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要高得多,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如大量的分泌型1gA和吞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这有助于增进新生儿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病菌入侵的能力,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初乳也有通便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因此,新妈妈应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内即可喂奶。
尽早开奶具有刺激泌乳的作用,有利于建立母子依恋关系,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所以,一定要在生后数天内将初乳喂给宝宝,保证宝宝健康。
5、新妈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1、哺乳次数:新生儿可不受限制,按需哺乳。
刚出生的婴儿一般一天哺乳次数8~10次,随着宝宝长大,次数逐渐减少,并逐渐有规律。
2、排便情况:每天要更换6块或更多尿布,并有多次少量或一次大便。
3、体重:宝宝的体重保持正常的增长,平均每天30~50g增长。
4、妈妈3~4小时不喂奶,会感到乳房胀痛,哺乳后乳胀感消失,哺乳时可听见宝宝吞咽声。
5、每次喂奶后,婴儿一般能安静入睡2小时。
提醒新妈妈,每次喂奶都应给婴儿足够的时间吸吮,大致为每侧10分钟,这样才能让婴儿吃到乳房中的后奶。
后奶脂肪含量多,热能是前奶的2倍。
6、怎样按需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往往吸吮的次数频繁,吸吮的时间比较短,每隔1~2小时就想吃,以后慢慢拉长时间,但大多数孩子3小时之内就要吃奶。
这是因为母乳好消化,易吸收,一般2~3小时就会从胃中排空,此时宝宝就想吃奶,妈妈就应该喂奶。
这样按照宝宝的需求喂奶是符合他的生理特点的,同时按需喂养能使妈妈的乳房很好地排空,有利于再泌乳,保持充足的乳汁。
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营养供给,有利于他的生长发育。
要观察宝宝是否表现出饥饿的征兆,例如,当宝宝表现得更为警觉或主动、动嘴(将手或拳头放入嘴巴,用嘴巴做出吸吮的动作)或搜索(转动头部寻找乳头)。
哭泣是饥饿的后期征兆。
一般而言,新生儿至少每两个小时吃奶一次(从一次喂食开始时间到下次喂食)。
前4~6个月以全母乳喂养宝宝。
7、如何使新妈妈奶水充足?
宝宝出生后许多妈妈“感到”自己的乳汁少,不够宝宝吃,宝宝常因吃不饱而哭闹,妈妈感到十分焦急,有的甚至失去了母乳喂养的信心,而改用配方奶粉喂养,这是十分可惜的。
如果确实奶水不足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促进下奶:
●相信你自己
新妈妈对自己能够胜任母乳喂养工作的自信心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基本保证。
不论女性乳房的形状、大小如何,都能制造出足够的奶水,从而带给宝宝丰富的营养。
●保持好心情
母乳是否充足与新妈妈的心理因素及情绪情感关系极为密切。
所以,妈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急不躁,以平和、愉快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家中的成员在这个时期要多多照顾新妈妈,多陪伴她,言语中鼓励新妈妈。
●勤吮吸
促使母乳增多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宝宝的吸吮次数。
让宝宝做到频繁有效地吸吮,做到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
因为乳汁产生是通过泌乳反射来完成的,当婴儿吸吮乳头和乳晕时,刺激脑垂体的泌乳素和催产素分泌,吸吮的次数越多,泌乳素分泌就越多,乳汁产生的就越多。
催产素引起的喷乳反射,宝宝吮吸的力量较大,使婴儿更容易、更多地吃到乳计,婴儿吸吮的越多,吸吮得力量越大,喷乳反射越强烈。
喷乳反射很容易受妈妈的想法、感觉和感受的影响。
因此对宝宝感受很愉快,或想到宝宝可爱之处,以及相信自己的奶对宝宝是最好的,都有助于喷乳反反射使乳汁排出。
注意:一定要让宝宝的嘴巴含住整个乳晕,才是有效的吸吮。
●补充水分
新妈妈常会在喂奶时感到口渴,这是正常的现象。
妈妈在喂奶时要注意补充水分,或是多喝豆浆、杏仁粉茶、果汁、原味蔬菜汤、猪蹄黄豆汤、鲫鱼汤等。
水分补充适度即可,这样乳汁的供给才会既充足又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