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江西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鸟语花香》美术课件 (9)
- 格式:ppt
- 大小:10.37 MB
- 文档页数:57
赣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鸟语花香》说课稿一、教材概述《鸟语花香》是赣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教材之一。
本册以自然界中的鸟类和花卉为主题,通过学习不同形态的鸟类和各种花朵的塑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本教材共包含六个单元,分别是“鸟儿的家园”、“五彩斑斓的鸟”、“翼上的画笔”、“花鸟画的意境”、“花的世界”和“花样华美”。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鸟语花香》教材主要以鸟类和花卉为主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鸟类的形态特点、花卉的构造和细节表现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提高对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态的观察力和再现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 教材特点•系统性: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呈现了鸟类和花卉的不同形态和特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实用性:通过教材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对鸟类和花卉的认识,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丰富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兴趣性:教材内容涉及到的生动形象的鸟类和花卉,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鸟语花香》教材,使学生了解鸟类和花卉的形态特点,掌握它们在绘画和艺术表达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表达等方式,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
具体目标如下:- 了解不同类型的鸟类和花卉的形态特征。
- 掌握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处理来表现鸟类和花卉的方法。
- 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再现自然界形态的能力。
- 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创作的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具体目标如下: - 采用示范、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 设计一系列的绘画活动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通过观察真实鸟类和花卉进行实地实践活动。
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鸟语花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4课鸟语花香》是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中的鸟和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鸟类和花卉的形态、结构、色彩的介绍,又有绘画技巧的指导,同时还融入了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又能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工具和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鸟类和花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观察和表现自然景物时还缺乏一定的细腻和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鸟和花的外形、结构、色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绘画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鸟和花的外形、结构、色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表现自然景物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鸟类和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鸟类和花卉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绘画技巧,为学生实践作画提供指导。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的应用。
4.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鸟类和花卉的绘画实践。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4、鸟语花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4、鸟语花香》这一课是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中的鸟和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鸟和花的图片,以及绘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同时,他们对鸟和花的描绘能力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教授绘画技巧,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绘鸟和花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鸟和花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难点:教授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描绘鸟和花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鸟和花的形态、色彩和结构。
2.示范法:教师示范描绘鸟和花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绘画能力。
4.评价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4、鸟语花香》。
2.画材:水彩笔、铅笔、橡皮、画纸等。
3.图片:各种鸟和花的图片。
4.课件: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鸟和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描绘鸟和花的画作,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技巧,动手描绘鸟和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再次强调绘画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创作出更具个性的鸟和花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自然、发现美的重要性,以及爱护环境的责任。
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鸟语花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4课鸟语花香》是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花鸟,发现它们的美丽和特点,并运用手中的画笔将它们表现出来。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美术课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花鸟画的技巧和表现方法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画笔,将花鸟的美丽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自然界中的花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为学生展示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花鸟,发现它们的美丽和特点。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绘画练习,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鸟鸣声和花香,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美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花鸟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运用所学到的花鸟画技巧,将自然界中的花鸟表现出来。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鸟语花香丨赣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4课,教材版本为赣美版,课题为《鸟语花香》。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形态、颜色、纹理、光影等特征,能够通过感性辨析与视觉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学习古人在画中所表现的意境和美学思想,体会画面所传达出的美好情感。
2.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工具应用于画面中所表现的效果差异,并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表达的热情和能力。
4.提高学生对自然万物的审美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花卉、鸟类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并运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描绘。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和表达画作所传递的美感与情感,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画材和技法予以表现。
四、教学策略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先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学生感受花卉、鸟类的美感和形态,进而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并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描绘技术。
教师将侧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美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本节课将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示范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全方位地传授技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练习,培养学生的娴熟技能。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环节讲解自该课的教材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介绍大自然的鸟语花香,让学生成为美好自然的观察者和表现者。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和课程相关的图片,进行简单地展示及介绍。
6.2 观察环节让学生观察鸟类、花卉的形态、颜色、纹理等,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者实物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集中精力,逐渐发现事物之美,并在观察过程中体验感受。
6.3 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些比较适合画鸟类、花卉的材料,如:彩笔、彩铅、水彩、油画棒等。
让学生进行实践尝试,关注细节和特征,逐渐摸索出各自的画法和技巧。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鸟语花香》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鸟语花香》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技巧,描绘出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教材以自然界中的鸟类和花卉为题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也有优秀作品的欣赏,还有学生作品的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但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绘画鸟类和花卉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出鸟语花香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绘画鸟类和花卉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鸟语花香特点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表现鸟类和花卉的自然美,以及如何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氛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示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运用实物模型和绘画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鸟鸣声和花香,引导学生进入鸟语花香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绘画鸟类和花卉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3.示范:老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鸟语花香》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14课鸟语花香》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描绘鸟类和花卉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鸟类和花卉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欣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然而,学生在描绘细节和表现光影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鸟类和花卉的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美术元素,描绘鸟类和花卉的艺术作品。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培养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美术元素,描绘出具有表现力的鸟类和花卉艺术作品。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创造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欣赏法:通过展示鸟类和花卉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绘画。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发现和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
4.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感受,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鸟类和花卉艺术作品图片,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鸟类和花卉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和绘画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绘画实践。
第14课鸟语花香教材分析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写意花鸟的技法,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写意画偏重于用写意的笔法和概括的造型来表现对象的生动和情韵,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想。
学习花鸟画主要是通过细心观察、研究对象,掌握禽鸟的形体结构,分辨不同特征,寻找共同规律,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
教材中列举的花鸟作品都再现了鸟类在大自然中生姿活态,充满了感人的生命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让学生感受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如从朱耷的作品《鸟石》中看到他昂首向天、白眼看人、冷峻孤傲的气质,对用笔、用墨的技法可简单介绍。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通过分析麻雀的画法,概括写意花鸟的一般方法、步骤。
虽然本课是学科知识的教学,但应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倾向,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
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体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画面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为学生练习提供了参考。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画画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国画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我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和掌握学习的重要内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儿童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花的外形千姿百态,颜色五彩缤纷;鸟的形态各异,美丽的羽毛,优美的飞翔姿态。
2.对有国画的基本了解。
3.了解和使用各种国画工具.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二)育人目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爱国精神.萌发爱护花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国画和国画工具的特性。
2.让学生学会画画国的笔墨技巧。
3.理解鸟类和花的基本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并能用笔墨来表达自己对花鸟的认知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运用中国古典音乐导入,揭示课题——《鸟语花香》1.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古典中国音乐《百鸟朝凤》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