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江摄影出版社
- 格式:doc
- 大小:372.00 KB
- 文档页数:66
教案: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浙江摄影版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教案第一章: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和局限性。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定义和意义。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输入、处理、输出。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快速、准确、高效。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局限性:受软件和硬件的限制。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和局限性。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学习使用文本处理软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本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了解文本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
培养学生运用文本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本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文本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新建、编辑、删除、格式化文本。
文本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输入、复制、粘贴、撤销、保存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文本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文本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文本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实践。
第三章:学习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新建、编辑、删除、格式化表格。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输入、复制、粘贴、排序、筛选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实践。
第四章:学习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案: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浙江摄影版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一章: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1.1 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处理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1.2 教学内容:(1)信息处理的概念: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输。
(2)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输入、处理、输出。
1.3 教学活动:(1)讲解信息处理的概念。
(2)通过实例演示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学习目标:(1)熟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硬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2)计算机的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3)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2.3 教学活动:(1)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示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提高操作熟练度。
第三章:学习常用的计算机软件3.1 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及其功能。
(2)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
3.2 教学内容:(1)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文字等。
(2)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
(3)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等。
3.3 教学活动:(1)讲解常用计算机软件的功能。
(2)示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
(3)学生分组实践,制作简单的文档、表格和演示文稿。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4.1 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4.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介质。
计算机软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正确、安全地安装和卸载计算机软件。
3.学生能够通过实例了解不同类型的软件及其功能。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软件安装实践加深理解。
5.引导学生认识软件版权的重要性,树立合法使用软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软件的定义与分类。
软件的安装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软件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包,如办公软件、浏览器等。
准备演示用的计算机,确保能够展示软件安装过程。
准备软件安装和卸载的操作指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平时用电脑都会做些什么呢?你们知道电脑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完成这些工作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软件在电脑使用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软件。
(二)新课讲解1.软件大家园软件的定义:软件是指挥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的程序和有关文档的总和。
它是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性程序、标准库程序、网络系统、驱动程序、服务支持系统等。
如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
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软件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见的应用软件有WPS Office、Photoshop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如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和WPS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概念:计算机处理信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整理、加工、传输、展示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2. 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对图片进行编辑、修饰、组合等操作。
3. 信息加工与处理:学习运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表格处理软件(如Excel)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与处理。
4. 信息展示与交流:学习利用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进行信息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展示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图片处理软件的运用,信息加工与处理,信息展示与交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图片和出色的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2. 讲解与演示:讲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概念,演示图片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任务驱动: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展示。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深入了解。
6.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浙江摄影版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处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概念:计算机处理信息是指计算机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计算、传递、显示和利用的过程。
2. 信息处理的重要性:信息处理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3. 信息处理的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展示等。
4. 信息处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网络购物、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处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 软件准备:教学课件、案例素材、相关软件等。
3. 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网络购物的流程,引入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分类、计算、传递、显示和利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社交媒体的信息处理过程,让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4. 软件操作演示:演示如何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如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5.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信息处理。
七、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处理方法,处理一些实际数据。
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益经验。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操作性、应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又因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内容非常灵活,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共分为四个单元15课内容,其主要内容是:1.用计算机处理生活中的信息2.制作名片3.动画的制作4.幻灯片的应用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
改进教学方法与措施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教师边讲边演示(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4.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5.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中年龄段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不必涉及过多过深的专业术语,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要钻研新教材、教参和配套光盘,提倡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又不失个人风格。
注意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切忌空讲少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多动手操作。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益经验。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操作性、应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又因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内容非常灵活,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共分为四个单元15课内容,其主要内容是:1、用计算机处理生活中的信息;2、制作名片;3、动画的制作;4、幻灯片的应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四、改进教学方法与措施: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教师边讲边演示(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
4、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
5、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中年龄段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不必涉及过多过深的专业术语,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要钻研新教材、教参和配套光盘,提倡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又不失个人风格。
注意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切忌空讲少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多动手操作。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下册)
目录第一单元我们的信息生活<分析>
1、生活在信息中<链接>
2、现代信息技术<链接>
3、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链接>第二单元我的数字名片<分析>
4、我的自画像<链接>
5、我的风采<链接>
6、全方位的我<链接>
第三单元动画天地<分析>
7、插入动画<链接>
8、修改动画<链接>
9、文字动画<链接>
10、人物动画<链接>
第四单元文明小使者<分析>
11、身边的礼仪<链接>
12、礼仪宣传演示文稿<链接>
13、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链接>
14、让幻灯片变得更美<链接>
15、文明小使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