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县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8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卷(答案)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其中第Ⅰ卷第三(11)、四(12)两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余昌中国早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
关永礼先生《中国姓氏文化》一书讲到,许多欧美国家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
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
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普遍推行姓氏制度。
“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
”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母系血统,同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姒、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来自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
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
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
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
“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
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9分)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
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
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
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
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
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
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
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
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
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
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
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
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
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尔才用。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 (A项原文是“收入增长不平均和……意味着对老龄化准备不足”属无中生有C 项“退休金的多寡”错,更多的人是没有退休金。
D 不是谈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 D(B 原文并没有提到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所带来的 C 原文是“完全不能归咎于” A “居民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不符合原文意思,只是“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况且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
)3. A(“这和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模式是一样的”,原文并无此信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各3分)4. C 干:冒犯5. D(考询皆服,云:“斐未到官,音已惧失权,与诸侯谋杀斐,会诸侯见斥,事不成”。
)6. “鲤”是名,伯鱼才是孔子儿子的字。
7.(10分)(1) 那精怪就开口说话道:“我实在是没有恶意,只不过是想试探府君大人而已。
能够得到您这一次赦免,定当重重回报您的恩德。
”(赋分点:“魅”、“耳”、“相”、“深”及大意各1分)(2) 立即就有一个东西像拖了一红色的布匹,发出轰轰的声响,李音与诸侯倒在地上失去了魂魄,陈斐就把他们逐个绑了捉住。
(赋分点:“绛”、“作声”、“失魂”、“以次”及大意各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 (5分)《长歌行》由景及情及理,前四句写生机勃勃的春景,第五句以一“恐”带出对时间流逝的担忧之情,并以秋景对比强化心中的恐,再以水不复归的现象强化时间的流逝无情,为末两句说理埋下伏笔。
《浣溪纱》由景及理,上片写溪流兰芽松间沙路,清新明净,暮雨子规略添怅惘,过片以设问入理,末句强化人生理悟。
9. (6分)①对流水的认知角度不同。
诗从水流方向的普遍性入手,喻指时间一去不复返;词从眼前流水方向的特殊性入手,喻指人生可“再少”。
②阐述的道理不同。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B、世界观人皆有之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6、哲学的基本问题()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7、“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用8、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
“五行说”属于()A、古代唯心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2015-2016学年太和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古代丝绸之路,从时间上看,跨越2000多年,历经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从地理类型来看,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依据商品类型可细分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得以与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物品互通有无。
在此基础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郑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与南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很早就开始了。
从希腊考古和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公元前6世纪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已传入希腊。
战国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者就将当时的中原地区认定为与丝绸相关的地区,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将中国称为“赛里斯”,“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是“丝”之意。
从古代中国的情况看,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西征犬戎就曾到达中亚一带,沿路还将丝绸、黄金、贝带和朱丹等中原物品馈赠给当地部落首领。
尽管《穆天子传》等带有神话色彩,但却提供了古代各族分布、迁徙和交往的历史素材,描述了古代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基本状况。
学界有人认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开通丝绸之路。
事实上,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传达汉朝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抗击匈奴的愿望,尽管这一目标并没有达成,但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
此后,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当然,在讨论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时,不仅要关注中国在沟通西域方面的举措,也要关注中亚和欧洲在构筑丝绸之路中所起的作用。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
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
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
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
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
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
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
用祖先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产生认同。
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一个宏观抽象,二者其实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浅出”。
现实中,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
太和八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二理科数学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若成等比数列, 则() A. B. C. D. 2. 等比数列中, 则的前项和为() A. B. C. D. 3.在△ABC中,若,则等于() A. B. C. D. 4.在△ABC中,若sinA=2sinBcosC,则( ) A. B. C. D. 5.若,则函数的值域是() A. B. C. D. 6.设集合() A. B. C. D. 7.与向量a=(1,-3,2)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 ) A. B.(-1,-3,2) C. D.(,-3,-2) 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则点A1到截面AB1D1的距离为( ) A. B. C. D. 9.设x∈R,则x>2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 A.x>1 B.x<1 C.x>3 D.x<3 10.以双曲线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椭圆方程( ) A B. C. D. 11.抛物线y2=6x的准线方程是( ). A.x=3 B.x=-3 C.x=D.x=- 12.已知P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 (a>b>0)上的一点,若,tan∠PF1F2=,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 13.若命题“?x∈R,2x2-3ax+9m-1的解集为R,命题q:f(x)=-(5-2m)x是减函数,若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21.(12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菱形,, ,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Ⅰ)证明:直线; (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 22.(14分)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且a2=2b. (1)求椭圆的方程; (2)直线l:x-y+m=0与椭圆交于A,B两点,是否存在实数m,使线段AB的中点在圆x2+y2=5上,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BCBDB CCADDD 13、[-22,22] 14、49 15、锐角三角形16、 17.解:(1)作出可行域;(2)令, 则,当直线和圆 相切时, 18.解:(Ⅰ) 又, ,. (Ⅱ)由余弦定理 得 即:, . 19.解:由于不等式|x-1|>m-1的解集为R, 所以m-1<0,m1,m<2. 即命题p:m<1,命题q:m<2. 因为p或q为真,p且q为假,所以p和q中一真一假. 当p真q假时应有m无解. 当p假q真时应有1≤m<2.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m0,故. 由得,所以. 故数列{an}的通项式为an=. (Ⅱ?) 故 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为 21. 解: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 ,(3分) (1) (5分)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则 即 取,解得(7分) (9分) (2)设与所成的角为, ,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13分) (3)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则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由 , 得.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15分) 22. 解:(1)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b2=a2-c2=1, 故椭圆的方程为x2+=1. (2)设A(x1,y1),B(x2,y2),线段AB的中点为M(x0,y0).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得即3x2+2mx+m2-2=0,Δ=(2m)2-4×3×(m2-2)>0,m2<3,所以x0==-,y0=x0+m=,即M.又因为M点在圆x2+y2=5上,所以2+2=5,解得m=±3与m2<3矛盾.∴实数m不存在.。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签字笔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耍求续写的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分)《新周刊》2012年第一期策划了一个专题“做点无用的事”,号召人们做一些与升官、发财、成功、成名无关的事,并认为这是解决这个社会急躁、冷漠等问题的一剂良方。
那么,是否应该做点无用的事?请以此为辩题,用简洁的文字为正方(应该做点无用的事)或反方(不应该作无用的事),拟写一段辩论词。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
(分)
(4分)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
(分)。
(完整)15-16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15-16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15-16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2016. 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日外媒撰文称,诺基亚的衰落▲ 了芬兰的创业公司,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 ,现在看反而是拯救了芬兰。
大量被裁员工极大地刺激了创业市场,他们广泛分布在游戏、洁净科技、生物、健康与教育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移动游戏▲ ,成为芬兰的新名片。
A.激活噩梦别开生面B.激励噩耗别开生面C.激励噩梦别具一格D.激活噩耗别具一格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如今,手机在中小学校园大有泛滥之势,怎样有效地劝阻孩子不玩手机,而是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惑.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太和县第八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同学们,新年将至,检测你这学期学习质量的时候到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自信十足的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拿到试题后请迅速浏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附加题三部分。
第Ⅰ卷、第Ⅱ卷共150分,附加题1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请书写在答题卷上,要认真和规范。
一份整洁的答卷一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好!开始答题吧……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本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
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格。
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借景”“虚实”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摘编自李泽厚《建筑艺术》)1.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入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
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物之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
C.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形式;从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格。
D.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人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B.《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时中国木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C.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
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
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的变化。
C.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
D.“借景”“虚实”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
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
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
八年,赐爵关内侯。
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
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
唯奋无资,单车就路。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预以为质。
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
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
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
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
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弟奇,游学洛阳。
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孔奋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弥:满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感:感谢。
C.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见:被。
D.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表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奋“力行清洁”的一组是( )(3分)①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②躬率妻子,同甘菜茹③唯奋无资,单车就路④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⑤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⑥上病去官,守约乡间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奋年少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称赏敬服;他与老母幼弟到河西躲避王莽之乱,受河西将军窦融邀请代理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建武八年被赐爵为关内侯。
B.孔奋侍奉母亲孝顺谨慎,在艰苦的生活中努力给母亲最好的食物。
当时天下未平,士大夫多不重操守,孔奋却力行清洁,坚持树立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
C.孔奋为姑臧长时,因清正廉洁,仁义贤明,而深受当地吏民和少数民族的爱戴感激;他做武都郡丞时,率领督促当地氐人大豪齐钟留等,拦截抄袭,里应外合,终于擒获消灭了叛贼隗茂等人。
D.孔奋在武都为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受他影响,无不注重修行操守。
他为政明断,亲美德,仇无行,郡中称赞他清廉公正。
后来为了给弟弟孔奇让出官位,他就称病辞官了。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5分)(2)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8.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
(4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
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3)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5)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6)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7)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8)古来圣贤皆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4)题。
(25分)千叶瓶刘心武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
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
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
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
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
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
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
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
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
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
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