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改革研究与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89.34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互联网+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市场,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
在这个背景下,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是一门重要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涉及到了很多实际的应用领域,比如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智能家居等。
基于互联网+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我们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更新,因此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来进行更新。
传统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主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更需要掌握的是具体的技术和技能。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物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硬件开发等,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为主,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死板和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还需要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视频、网络课件、在线实验平台等。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堂外自由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基于互联网+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5年1月January,2015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单独开设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其系统性大大增加了。
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化,采用贯穿的实例将知识点构成有机的整体以及软件虚拟仿真教学,使课堂教学前后连贯、生动形象。
独立实验克服了实验受课堂教学的束缚,时间灵活,选修实验有效增加,激发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和个性发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学改革独立实验单片机[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1-0158-0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丁保华张有忠[收稿时间]2014-09-18[作者简介]丁保华(1963-),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机电检测与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普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作为机电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
[1]主要介绍一种典型类型单片机的基本硬件组成,指令系统和程序结构,单片机常用外围接口芯片的接口电路及编程,单片机的实际系统应用等。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包括软件、硬件及系统等,为后续的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单片机的教学效果,人们也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改革与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4]不过学生仍感觉到课程内容抽象,建立单片机系统的概念困难。
当然这与学生自身的相关知识储备有关,但从单片机教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有许多方面值得教师研究和探索,切实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单独开设单片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单片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的,也就是常说的理论和实验混编课程,实验形式叫课内实验,这是大多数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
教改·教研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46· ·各课程的开设顺序,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了专业交叉、渗透与结合的特点。
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更符合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及社会用人的需求。
2.做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实施一般是不同的人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总体上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堂的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拓展和特长发挥。
二是要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要积极发挥学生自身能动性,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通过他们积极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
3.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理念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培养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就是要竭力营造一个大环境,在全校达成共识、学校相关主管领导和教学部门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课时一般都压缩到很短,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把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活动、各类社团活动等方式表现出来。
4.提高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水平的提升,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自动启发和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积极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开展校外联合培养或是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1] 徐晓星.高职院校教师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探索[J]. 科技信息. 2012(12)[2] 张海彬.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和模式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01)[4] 吴灿.创新艺术设计教育践行 建构主义教育观下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6) 课题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14612机械类本科《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黄艳玲 简毅 杨继东 朱文(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00044)【摘要】《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具有概念抽象、实践强的特点,本文针对机械类本科《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教学现状,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在阐述传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着重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尝试。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改革;同步教学单片机课程是高校中计算机类、通信类、电气类专业教学都会涉及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不但注重强电知识与弱电知识结合,而且强调软件开发与硬件设计于一体。
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面广,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且学时少,其教学难度较大。
一、改革背景以笔者在单片机教学中为例,目前单片机传统的教学方法先介绍单片机理论知识,包括概述、单片机的组成和基本原理、指令系统等,然后安排实验课。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见不到实物,原理的介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生一般难以接受,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而且一般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学生本来就很难理解和接受理论课上的知识,再经过几天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后再去上实验课,此时学生早已把理论知识忘掉。
学生做实验时还要重新学一篇基本知识,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单片机理论知识,而且效率很低。
学生实验时使用实验室的单片机实验板,由于实验板的芯片和器件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搞清楚各模块单元的功能,同时单片机实验项目一般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指导书均提供实验步骤和实验程序源代码,学生在完全不了解实验硬件电路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完成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单片机硬件开发和程序设计的能力,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学习完单片机课程后,大部分学生遇到具体的项目设计依然无从下手,往往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方法采用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只是对单片机最基本常识进行考核,学生只需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即可通过考试,甚至可以获得高分,这样极大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绩未能体现学生的单片机实际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分的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成正比,容易出现很多“眼高手低”的学生。
课程思政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探究与实践摘要:针对当前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以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相结合为指导,设计出在课程思政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以课程思政元素为切入点,采用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进课堂的教学模式。
探索新型的课程思政化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每个教学课堂、教学环节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思政育人功能,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单片机、课程教学引沿“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实际授课中依托学院应用电子技术高水平省级专业群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标准和课程培养目标,依据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在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引领下,实际教学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与真实工程项目相结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任务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旨在培养职业学生操作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通过知识的学习并进一步具备单片机系统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项目工程中的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不辞辛苦奋斗的精神,鼓励学生在项目中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努力成为大国工匠。
一、课堂教学思路探究教学实施过程中探索新的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言传身教相统一,争取每个教学活动都能够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功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既能够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又能够学到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思政教育充分有机分解融合到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中,既能充分体现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又能体现出专业老师的育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