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逃台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彩色电视机出现“逃台”怎么办
佚名
【期刊名称】《山东农机化》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引起彩色电视机“逃台”故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经+33V 稳压管后的电压仍不稳定。
这种故障大多数是由于+33V 稳压管的性能不良引起的,但有的机器是由于稳压管的限流电阻偏小,使稳压管的工作点偏离了线性工作区,造成电压不稳所致。
这时需要更换稳压管或限流电阻。
2.预选器的微调电位器因长期使用后磨损或积垢引起接触不良,使调谐电压在某一个预选位时
【总页数】1页(P2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9.1
【相关文献】
1.彩色电视机出现一条水平亮线的故障分析及检修 [J], 刘忠;陶红艳
2.三洋牌彩色电视机开机自动调台功能 [J], 韩栋
3.彩色电视机出现那些现象时需要调整机内微调元件 [J], 黄华
4.改进彩色电视机测试台工装 [J], 林一心
5.逃台弃日败走美国韩最大社交网站无奈退守本土 [J], 文小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遥控彩电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1)遥控彩电信号流程与常见故障现象及范围摘《自电子世界》2003~2005 作者程敏遥控彩电从控制模式上分为传统遥控彩电和I2C总线控制遥控彩电。
传统遥控彩电是在普通彩电电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彩电的频道、亮度、色度、音量控制及屏幕数字显示均由CPU通过控制相关电路来实现;I2C总线控制遥控彩电是通过CPU的数据线(SDA)、时钟线(SCL)与被控集成块或集成块与集成块之间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来实现彩电的各种功能控制。
当彩电采用I2C总线控制技术后,可大大地提高彩电集成化程度,改掉了普通彩电与传统遥控彩电各单元电路中有许多可调电阻、电位器等弊病,使整机电路因无调试点,而有效地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
遥控彩电整机基本电路如图1框图所示,主要由以下七个基本单元电路组成。
(1)公共通道电路:由高频调谐器、声表面波滤波器及图像/伴音中频电路组成。
高频调谐器常用电压合成式与频率合成式两种;对于高档遥控彩电,为了减小图/声相互干扰,采用两个声表面波滤波器分别分离出图像中频信号和伴音中频信号。
(2)伴音通道电路:一般遥控彩电主要由伴音中频限幅放大与解调电路、模拟卡拉OK处理及混合放大电路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对于中、高档彩电还设有数字式卡拉OK处理、环绕声、重低音与BBE音效增强等音效处理电路;对于具有丽音接收功能的彩电,伴音通道还设置了多制式数字丽音处理电路。
(3)视频通道电路:由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及放大处理电路、多制式色解码电路、视频信号放大电路、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等组成。
较高档的彩电为了改善彩色图像的质量,在视频通道中还设置了数字化动态梳状滤波器电路、动态亮度瞬态特性改善电路、彩色瞬态特性改善电路、黑电平延伸电路及扫描速度调制电路等;对于射频/视频画中画彩电,还设有画中画处理电路。
彩色显像管有基色信号激励和色差信号激励两种。
(4)扫描电路:由行/场扫描信号形成、激励与放大电路组成。
彩电自动搜台不记忆或漏存故障的检修步骤和方法初步的简易检查(1)检测AFT输出电压:特别是对于比较新的彩电,在出现搜台不良现象时,不要出手就拧中周,应该先检测AFT输出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再调中周。
如果一拿不准,最好把中周原封不动地拆下,换上中周后再调,发现误判后再装回原中周,以避免造成新故障。
测量AFT输出电压的方法是,在预置状态用微调选出一个质量比较好的节目,按动上下微调键,监测AFT电压,注意,AFT电压作为信号,它的变化规律才是主要内容,图纸上的标称值没有多大意义,AFT信号具有五要素:第一是中点,约为一半的VCC(CPU的AFT输入脚以2.5V为准),AFT电压在中点处对应的图像和伴音应最佳,中点电压被称作静态值。
第二是对称,上下摆动幅度基本相等。
第三是幅度,摆动幅度要足够大,比如集成块电源VCC是12V,AFT电压可在2—10V之间摆动,VCC是9V的,AFT电压在1—8V之间摆动。
第四是速度,即对高频调谐的响应速度高,摆动最灵敏,理论上讲,AFT鉴频特性呈S形曲线,其斜率要符合一定要求,实际操作中只能凭感觉作出定性的判断。
第五是方向,变化方向要正确,即向上(下)调谐时,AFT电压应下降(升高)。
在检测中放AFT输出信号正常后,还要进一步检测电脑的AFT输入电压,正常情况也应具有规范的“五要素”(其中,中点电压为2.5V)。
若不正常应查AFT电平移位电路,查CPU内接口是否漏电。
(2)检查电台识别信号的性能:通过减弱天线信号,观察何时静噪(静音、静屏),如果静噪过早,则有必要进一步检查电台识别信号是否正常。
(3)检查AGC性能:接收强信号,观察有无不同步现象,测量高频头AGC引脚电压是否下降。
(4)对于新型机,要先进入总线调整状态,检查AFT、VCO、RFAGC等相关项目的数据有无问题。
二、调整中周方法经过以上检查后若确认故障根源在中周,就要动手换中周、调中周。
调中周的前提是有准确的38MHZ中频信号。
电视自动跳台解决方法
电视自动跳台是指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频道会自动跳转到其他
频道,给用户带来困扰和不便。
这种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检查遥控器是否出现故障。
有时候,遥控器的按键可能
会出现问题,导致频道自动跳转。
此时,可以尝试更换电池或者清
洁遥控器的按键,确保按键的灵敏度和正常使用。
其次,检查电视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电视机如果摆放不稳或
者受到外界干扰,也可能导致频道自动跳转。
因此,建议将电视机
放置在平稳的位置,并远离其他电子设备或者干扰源,以确保电视
机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另外,排除信号干扰可能也是解决电视自动跳台问题的关键。
信号干扰可能来自于周围其他电子设备或者无线信号干扰,这些干
扰可能导致电视信号不稳定,从而引起频道自动跳转。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调整天线的位置或者使用信号增强器来加强电视信号,以解决频道跳转的问题。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专业的维修人
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有时候,电视机内部的零部件可能出现故障,
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和更换,以确保电视机的正常使用。
总的来说,电视自动跳台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决。
首先,检查遥控器和电视机
的状态,然后排除信号干扰,最后如有必要可以联系专业的维修人
员进行检修。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电视自动跳台的问题,让观看电视节目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彩电不存台故障的分析检修一、彩电自动选台原理目前的彩色电视机都是利用CPU进行全自动搜索选台,有的智能型彩电在接通电源后,若原来没有储存到电台,或储存的电台已清除,其CPU还能自动地进行搜索选台,实现“傻瓜”功能。
不管彩电是普通型还是智能型,也不管其CPU是PWM控制还是I2C总线控制,选台原理大体是相同的,下面以电压合成式高频头电路来分析选台原理。
当按下自动搜索键,CPU接到指令后,其BAND1、BAND2和BAND3(有的CPU无BAND3)发出波段数字信息,送往波段译码器,波段译码器可以是集成电路,也有的使用分立元件组成,经过译码后,把波段数字信息转换成波段模拟电压(一般为12V或9V),按次序轮流送往高频调谐器的VL、VH和U端子,选择所接收电台的频段;同时CPU的调谐端(VT)输出精密的PWM调宽脉冲(一般为14Bits),经电容滤波后变为5~0V平滑的直流电平,再经调谐三极管倒相、电平转换后变为214=16348级,每级分辨率为1.835mV的0~30V的调谐电压加至高频头调谐端子。
电视机搜索到了图像信号后,同步分离将分离出同步信号,电视机利用该信号来作为是否接收到电台的依据,因此也叫电台识别信号,该信号被送往CPU的电台识别脚后,CPU确认已接收到电台信号,马上发出指令,让其调谐端(VT)放慢搜索速度,以进行更精确的微调,同时取消蓝屏,出现图像。
在接收到图像信号的同时,图像中放IC中的AFT电路也输出呈S形曲线变化的电压(变化范围一般是0~4.5V)送到CPU的AFT输入端,经CPU内部A/D转换成相对应的数字信息触发CPU发出存台指令。
当调谐到高频头输出准确的38.00MHz图像中频时,AFT输出电压正好对应S形曲线的中点(约2.5V),CPU被该电平触发,立即通过I2C总线或片选端向E2PROM发出存台指令,把当前的调谐电压、波段信息、AFT电压、频道号、制式等数据,存储在E2PROM中,同时电视屏幕显示的频道号自动向前加1,继续搜索下一个电台节目。
彩电故障维修的成败,准确的判断故障部位,正确的检修方法和步骤至关重要。
本章搜集整理了彩电50种常见故障的检修流程,将故障现象或检修步骤、检修部位和易损元件以表格的形式显示,一目了然,维修人员按照本章提供的检修流程检修,步步深入,便可找出故障元件,排除故障。
1 开机烧保险管或限流电阻检修流程维修提示:检修开机瞬间就烧保险管或大功率限流电阻时,说明故障彩电的消磁电路或开关电源初级电路有元器件被击穿,电流剧增,将保险管熔断或将电源大功率限流电阻烧断。
检修时,采用电阻测量法排除严重短路的元件,如果是电源开关管击穿,还要排除引发屡损开关管的故障。
检修流程见表1。
表1 开机烧保险管或限流电阻检修流程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检查消磁电路1.消磁电阻有无短路。
2.消磁线圈有无对地短路检查市电整流滤波电路1.市电整流桥堆或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是否击穿。
2.市电整流滤波电容(大于100uF/400V)有无漏电或击穿检查厚膜集成电路或开关管1.开关管(含厚膜IC中的开关管)集电极与发射极(源极与漏极)极间是否击穿。
2.若有压敏保护器件,检查其是否击穿,检查开关变压器绕组1.开关变压器绕组漏电电路或对地漏电短路。
2.这种故障虽不常发生,但检修时也不要忽略检查2 屡损电源开关管检修流程维修提示:屡损电源开关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压击穿;二是过流损坏。
当电源开关管的外部电路失效、变质、失控时,使加到开关管上的电压过高或流过开关管电流剧增时,均会损坏电源开关管。
检修时,主要排除引发屡损开关管的变质、损坏元件,避免再次损坏开关管。
检修流程见表2。
第1 页,共30 页表2 屡损电源开关管检修流程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过压损坏开关管的检查1.检查开关管集电极或漏极的反峰压吸收、保护电路元件,是否开路、失效。
2.检查开关电源取样误差放大电路是否开路,造成稳压失控,输出电压升高,加到开关管上的电压也随之升高。
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技术彩色电视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庭娱乐设备之一。
然而,就像其他任何电子设备一样,彩色电视机也可能出现故障。
在遇到彩色电视机故障时,一些简单的检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并解决它们。
首先,检查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确保电视机插头正确插入电源插座,并且电源插座工作正常。
如果使用电源线连接电视机,请确保线路没有断裂或损坏。
其次,检查电视机的视频输入。
如果您使用的是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接收器,请确保电视机与接收器的连接正常。
使用HDMI线缆或RCA线缆连接时,请检查线缆是否插入正确的接口,并且没有松动。
如果发现接线连接不良,重新插拔线缆可能会解决问题。
如果以上步骤没有解决问题,您可以尝试重新启动彩色电视机。
将电视机断电一分钟,然后再重新插入电源。
这个简单的操作可以消除某些临时故障,并恢复电视机的正常运行。
如果电视机仍然无法正常显示彩色画面,可能存在图像问题。
请检查彩色电视机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设置是否正确。
您可以尝试调整这些设置,看看是否有任何改变。
此外,还可以尝试通过菜单系统进行重置,恢复电视机到出厂设置。
如果没有改变,可能需要考虑彩色电视机的硬件问题。
此时,建议寻求专业的维修帮助。
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更深入的检查来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并提供相应的修理方案。
总之,彩色电视机故障的检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它们。
然而,如果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检修步骤解决,最好寻求专业的维修帮助,以确保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彩色电视机是现代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让我们可以在家中舒适地享受电影、电视剧和游戏。
然而,当彩色电视机出现故障时,我们常常感到苦恼。
下面将继续介绍一些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检查电源与电源线路彩色电视机无法开机或无显示时,首先应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正确连接,电源插座是否工作正常。
有些电视机背后的电源开关需要打开才能供电。
彩电通用故障诊断检修思路(2)彩电通用故障诊断检修思路彩电通用故障诊断检修思路三无(由电源引起);由电源引起的三无故障在实际维修中非常多。
首先应断开负载确认是电源部分不正常而引起的故障,然后检修电源。
如果保险丝烧断且发黑严重,则应检查是否有短路故障,通常300V滤波电容、消磁电阻和电源开关管损坏较为常见。
如无明显短路,则检测300V直流是否正常,不正常则检修300V整流滤波电路,正常则检修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故障可分为过高(有些机型电源过高会引起保护性三无)、过低和没有输出三种情况。
对于输出电压过高,故障应在稳压控制回路,极少数出在电源开关管和开关变压器。
如果输出电压过低,除稳压控制回路外,还应检查正反馈回路以及负载回路与开关变压器。
没有电压输出则应重点检查起动电路与正反馈支路以及电源开关管,必要时可断开控制支路以确定振荡电路是否正常,不过此时进行降压检修。
除以上所述基本电路外,一些新型电视机电源多采用了许多保护电路,当这些保护电路和保护性元件不良时,也会引起电源故障,这一点应引起注意。
三无(由行部分引起);行部分不良引起的三无故障通常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行部分没有工作;二是行部分工作不正常引起X射线保护或过压、过流保护以及电流过大时使电源不能正常工作,三是行部分已经工作,但行输出变压器供电形成电路不良而使整机呈现三无。
如果电源正常而行部分不工作,首先检查行推动管集电极电压是否正常,正常则重点检查行输出部分,通常确定行输出管正常后检查重点应放在行输出变压器及其外围。
如果行推动管集电极电压不正常,首先排除推动极本身故障,然后检修行振荡电路。
通常行起动供电电阻开路较为常见。
对于保护电路动作所引起的三无,应首先确定是什么保护动作。
方法是逐一断开各保护支路予以排除,然后分别检查。
对X射线保护或过压保护应重点检查行频是否过低和行逆程电容是否变小,对过流保护或电流过大使电源不能正常工作应重点检查行输出变压器和其负载电路。
大屏幕彩电故障检修方法分析bstr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nd technology nd the incresing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tndrd of living, lrge-screen color TV uses multiwfer monolithic integrted circuit whose performnce is good, nd whose function is esily combined nd expended. To mke thorough understnding for repirer, the uthor presents its fetures nd repir skills combining with lrge-screen color TV fult.Key words: lrge-screen color TV;fult;overhul XX:1006-4311(20XX)21-0318-020 引言近几年,新型大屏幕25英寸以上多功能纯平、超平、直角平面遥控彩电逐步取代以往的小屏幕彩电,它们主要以多制式、多功能、良好的伴音质量,以及纯平、超平显像管、高清楚度,兼容性强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欢。
然而,这些新彩电电视机结构复杂、电路特别、线路也较复杂,再加上资料欠缺,使得维修人员和电子爱好者对其缺乏了解,电路原理,检修方法等需要探究。
实际上除屏幕大小不同外,在产品的档次上也是有区别的,在市场上一般分为经济型和提高型两种,21寸以下的彩电常属于经济型而大屏幕彩电则大多属于提高型,若从功能与性能的角度来讲,大屏幕彩电与小屏幕彩电不尽相同,从集成电路的应用来看也有所不同,在小屏幕彩电中不再适用,大屏幕彩电往往采纳多片式结构的大规格集成电路,而要求性能优良,功能易于组合和扩展,为使维修者深入了解,本人结合一些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故障介绍其特点及修理技巧,以飨读者。
一、彩色故障二、图像故障三、伴音故障四、光栅故障一、彩色故障1.图像无彩色故障〔1〕故障现象在接收彩色节目时,画面上只有黑白图像而无颜色,调节天线、频率微调钮和将色饱和度与比照度调大仍无效,而伴音正常。
这类故障现象可细分为两种;所有频道都无彩色,特定频道无彩色。
〔2〕故障分析在彩色电视机中,产生黑白图像的亮度〔Y〕通道与重现彩色图像的色度〔F〕通道是分开的,所以当画面上只有黑白而没有颜色时,说明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和基色矩阵电路以与彩色显像管工作根本正常,故障围是在色度通道。
所有频道都无彩色的故障通道是由于色度放大、ACC电路、消色器、色副载波振荡与色同步电路等局部工作不正常造成的。
因为色度放大器或ACC电路损坏,如此无色度信号通过或输出幅度很小;假设消色器使色度通道中断,彩色也自然没有了。
另外,如果色副载波振荡器停振,色同步解调器就失去基准副载波;如果色同步选通与别离电路有毛病,如此色副载波振荡器也不能正常工作,都将使色差信号不能被解出。
再有,彩色全电视信号传送电路有故障,使之不能传送到色解码器;色解码器的供电正常,将使色解码器停止工作。
总之,只要上述几局部电路有一局部有毛病,致使信号中断,就可能使色处理电路无三路色差信号输出,而只有正常的亮度信号经亮度通道送到基色矩阵,如此在彩色显像管三个阴极上只有亮度信号而无三基色信号,故只能显示正常的黑白图像,从而造成无彩色的故障。
应该特别指出,彩色电视机中设置的消色电路,在以下5种情况都将动作,到使色度通道关闭。
①加到解码器的色度信号太弱。
在接收远区弱台时,这是正常现象,否如此说明天线、馈线或高、中频通道有故障,使色度信号受到很大衰减。
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上背景杂波很大。
②PAL开关失常,不能提供逐行倒相的副载波。
常见的故障原因是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或集成电路部PAL开关损坏。
③色同步信号丢失。
假设色选通脉冲或移相网络失常,都会使色同步信号丢失。
另外ACC色度放大器有故障切断色信号通路,也会使色同步信号丢失。
彩电逃台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彩电的逃台故障是一种常见故障。
该故障有两种现象:所有频段的电台均逃台;只有某一频段的电台出现逃台。
此故障主要有两种形成机理,以下分别作一介绍。
一、高频头VT端电压不稳所致
因高频头调谐电压不稳而造成的逃台故障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主要故障点有:
1 33V调谐输入电压不稳;
2 调谐板上频道预选开关、调谐电位器接触不良(指非遥控彩电);
3 CPU不良(含存储集成块);
4 调谐板本身漏电;
5 接口电路(指VT输出至高频头VT端子)有关元件存在不稳定漏电;
6 高频头内调谐回路存在不稳定漏电。
该故障的检修思路是:首先断开高频头VT端子与外部电路的连线,然后串入一只微安表测电流。
若电流大于5μA且不稳定,则是高频头本身故障,反之则是上述故障点在1~5之中。
可先测33V输入电压是否稳定,若稳定,再测VT端(指VT电压形成端)看是否稳定,如稳定,则故障在接口电路,若不稳定,则故障在调谐电压形成电路,即在上述2~4之中。
〔例1〕一台佳丽EC-227D彩电出现所有频段均逃台故障。
测高频头VT端电压不稳,断开高频头VT端子,测VT电压仍不稳。
再查33V调谐输入电压也不稳,怀疑33V 稳压管D711(550A)性能变坏,用μ PC574更换后故障排除。
〔例2〕一台罗兰士(ITT)3304彩电,出现冷机将台调准后,热机逃台;热机重新调准后,冷机又出现无台故障。
测VT端子电压,发现此电压随机内温升而有所升高。
察看调谐板上有油烟灰尘(此板印制电路朝上水平安装),显然此板有漏电可能。
试用酒精清洗烘干后,并用绝缘漆将铜箔面涂刷一层再烘干后试机,故障不再出现。
〔例3〕一台孔雀KQ47-39A彩电出现逃台。
测高频头VT端电压有2V范围的不稳定变化,断开高频头再测依旧。
再测33V输入电压稳定,显然故障在调谐板,怀疑调谐电位器或频道转换开关接触不良,经查正常,表明调谐板线路间存在漏电。
切断33V输入,再测VT仍有2V不稳定电压,清洗电路板无效。
仔细分段检测,终于发现是调谐板上12V(频道指示灯用)铜箔走线与VT电压铜箔走线之间的板基有一处漏电。
试用刀刻一槽,测其电阻已恢复无穷大,再用松香液复盖后试机,故障消失。
〔例4〕一台康佳T953PⅢ彩电出现逃台。
查VT电压不稳,断开高频头VT端子电压仍不稳,测33V电压却稳定,说明故障在CPU或接口电路。
断开N601(M50436~560SP)1脚(VT端)与电路板连线,测1脚输出的脉宽电压仍有波动。
显然故障在CPU1脚内部的数/模转换电路,更换N601后恢复正常。
〔例5〕一台东芝1831彩电出现逃台,重新按一下该频道的预选开关,又能收看一会,这是典型的频道预选开关接触不良,而导致VT电压不稳的逃台。
试用注射器注入少许变压器油(缝纫机油亦可)至该开关内,反复按动数次,故障不再出现。
当然,换新预选开关最好。
〔例6〕一台莺歌C51-3-RC彩电,出现逃台。
测VT电压不稳,断开高频头VT端子电压稳定,显然高频头VT支路存在不稳定漏电。
试断开VT端子的穿心电容,将VT线跳过接入,再测VT电压稳定,说明穿心电容已漏电,将其挖去,用瓷片电容代替后故障排除。
〔例7〕一台牡丹CT-483D彩电,出现U频段逃台故障。
查VT电压不稳,断开高频头VT端子再测电压却稳定,显然故障在高频头U频段的本振回路中有关元件性能变劣,换新高频头后故障不再出现。
二、AFT电路失常所致
AFT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由中放级产生一个频率误差电压,经高频头AFT端子进入,进行自动控制本振级的工作频率。
因此当该电路出现故障时,也会导致逃台现象。
其故障点有:
1 高频头AFT电路:高频头内部AFT电路;高频头外部AFT电路(含CPU)。
2 中放AFT电路:中放AFT移相中频变压器、中放图像检波中频变压器失谐;中放集成块AFT电路失效。
对于是AFT电路失常的故障,其修理思路是:先测高频头AFT端子电压,若正常但不稳定(正常,可进一步断开高频头AFT端子,再测若稳定,则故障在高频头内部AFT电路。
反之,则在高频头外部AFT电路。
这时可进一步关断AFT开关,再测AFT 电压,若稳定,则是中放集成电路故障。
反之是AFT分压电路或CPU AFT输出不稳。
如果首先测得的高频头AFT端子电压稳定,但不正常,则是AFT移相中频变压器或图像检波中频变压器失谐。
若确定是高频头外部AFT电路故障,作为应急修理,可断开高频头AFT端子与外部连线,在该端子对地接一只68k电阻,对MB(12V)接一只56k电阻,可使AFT端子电压恢复正常。
〔例8〕一台佳丽EC2103AR彩电,原先存储的电台有90%在收看中自动消失,按自动搜索键,所有电台一晃而过,不能存储,测高频头AFT端子电压为,但稳定,收到电台后几乎没有变化。
显而易见是上述二个中频变压器失谐所致。
逆时针调节AFT移相中频变压器(T131)磁芯2圈后,AFT电压达到最大值。
再逆时针旋转图像检波中频变压器磁芯1圈后,AFT电压达到无信号时6V),试机存储功能恢复,逃台故障消失。
〔例9〕一台熊猫C54L1彩电,出现逃台。
测VT端子电压稳定,再测AFT(高频头)电压但不稳定。
断开高频头AFT端子再测,电压稳定,显然故障在高频头内部AFT 电路,更换高频头后故障排除。
〔例10〕一台康佳T2106彩电,出现部分电台收看中逃台,测高频头VT端子电压稳定,再测AFT端子电压正常但不稳定,断开高频头AFT端子再测,仍不稳定,于是在高频头AFT端子对12V及对地分别接一56k及68k电阻,使AFT端子有稳定电压,试机,故障排除。
世贤摘自《无线电》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