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较复杂的小数乘小数—姚珍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上1.3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六年级上 13 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小数乘小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而当我们遇到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应对。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简单的小数乘小数。
比如 05×03,我们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 5×3=15,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到 015。
那么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又是什么样的呢?比如 125×036。
同样,我们先把小数当成整数来计算,125×36=4500。
接下来,数一数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 045。
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时,一定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有时候因数的小数位数较多,很容易点错小数点。
为了避免出错,我们可以在计算前先数好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心里有个底。
再来看一个例子,256×018。
按照前面的方法,先算256×18=4608。
因数一共有四位小数,所以积是 04608。
那如果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积的末尾有 0 怎么办呢?比如 025×04,算出 25×4=100,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应该是 0100,但我们可以把末尾的 0 去掉,写成 01。
还有一种情况,当一个因数比 1 大,另一个因数比 1 小的时候,积的大小会怎样呢?比如 15×08,先算出 15×8=120,因数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积是 12。
可以发现,一个因数大于 1,另一个因数小于 1,积比大于 1 的那个因数小。
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小数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比如我们去买东西,苹果每千克 35 元,买 08 千克需要多少钱?这就用到了小数乘小数,35×08=28 元。
又比如,我们要给一个长方形的桌面铺上一块面积为 12 平方米的桌布,桌面的长是 15 米,宽是 08 米,这块桌布够不够?我们需要先算出桌面的面积,15×08=12 平方米,刚好够。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全椒县石沛镇明德小学纪开山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进行小数乘小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主要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等。
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问题解决: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
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给学生每人一张标有长、宽数据的房间平面图,请学生计算房间面积。
2.让我们来看看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出示例1)。
提问:根据图中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解决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求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6×2.8指导观察:“3.6×2.8”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初步探索计算方法1.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指名回答并说说怎么估算的。
2.谈话:通过刚才估算,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在6到12之间,或者说是在9左右。
那么准确答案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3.引导:根据前面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说说看,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明确: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可以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转载]《小数乘小数》教后反思(2021-03-25 13:58:34)原文地址:《小数乘小数》教后反思作者:车小数学名师培育工作室《小数乘小数》教后反思淮安市车桥中心小学岳红飞“小数乘小数”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一、经历过程——体验算法在过去的计算教学中,我重视的往往是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停留在会与不会计算这一浅层面上。
本节课,我转变理念,较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一结果。
教学中,在学生估算后首先让学生尝试计算3.2×3.8是多少?再让学生探讨研究并进行转化。
在交流中,许多学生确实也提出应该把小数和小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
可见,学生已初步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碰到的新问题。
感知并逐步掌握这一转化方法,这样不仅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更是大有裨益。
二、注重交流——理解算理以前教学本节课,我往往把重点放在讲清计算方法上,并把一定量的时间放在记忆计算法则上,从而忽视了生生之间的交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同时教师又是互动交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用以指导后面的学习。
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在小数和小数相乘列竖式时,应该把两个因数的末一位齐,而不是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当积的末尾有“0”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O”。
整节课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自然学得轻松,积极主动,效果较好。
2016年2月上旬刊聚焦运算能力绽放心灵之花———摭谈《小数乘法》祝章强(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狮城第一小学福建周宁355400)【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4-01《2011版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关键词之一重新又提出来。
足见其难以撼动的实用价值与基础地位。
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本领。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探寻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1]面对云技术、大数据、MOOCS等互联网技术掀起教育变革浪潮,在计算器普及的今天。
我们运算教学,应该教学哪些知识,应该怎样落实运算能力培养任务?又应该特别关注什么呢?现在笔者就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谈谈教学这节课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关注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因此,我们应该紧扣教材,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树立学习自信心,学会思考。
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首先引导学生收集情境图中的有效信息,明确需要解决问题,给每位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多种方法计算“0.8×3”,自主解决问题。
有的列加法竖式计算。
把它转化为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来计算。
0.8×3可以表示求3个0.8的和,得到0.8+0.8+0.8=2.4(元)。
有的利用元、角、分与小数之间关系列式计算,0.8元=8角,8角×3=24角,24角=2元4角,2元4角=2.4元。
还有的列乘法竖式计算:根据8个一乘3得24,类推出8个0.1乘3得24个0.1即2.4。
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聚焦这些运算的共同点,都是运用转化思想,或把算式转化为购物的故事,或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或把数转化为形,让他们充分感悟到数学思想,以主人翁精神增强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