扌衮法动作结构预备姿势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4
搂手拗弓步冲拳动作要领1. 动作准备好嘞,今天咱们聊聊“搂手拗弓步冲拳”这招,听名字就觉得厉害,是吧?其实这招可不是光听听就行,它背后可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准备好姿势。
这时候,你得把自己调整好,双脚自然分开,跟肩同宽。
身体放松,心里也别紧张,想象一下自己像一只轻松的小猫咪,准备随时出击。
然后,手肘稍微收回,像是在抱住一块空气,给自己一点安全感。
哎,别忘了,胸部要挺起来,像个骄傲的小狮子,给人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
1.1 站姿要稳站得稳是关键,脚尖要稍微指向外边,这样的站姿可不光好看,还能让你重心更稳。
试想一下,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风吹不倒,雨打不弯,绝对是给人安全感。
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把重心放在后腿上,像是准备随时发力的弹簧,蓄势待发。
1.2 调整呼吸在这个过程中,呼吸也别忘了哦。
慢慢吸气,感觉空气充满肺部,然后再缓缓呼出,像是在放松一根紧绷的弦。
深呼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让你在出拳的瞬间,力量能更集中,效果翻倍!2. 动作执行接下来,咱们就要开始动手了。
首先,双手要像两个小木偶,轻轻地抬起,往前伸展,想象你要搂住什么珍贵的宝物。
这时候,手掌要朝外,像是向对手发出友好的邀请,当然,真正的目的可不是请他喝茶哦,而是给他一个“惊喜”!2.1 拗弓步的技巧然后,进入“拗弓步”的环节。
这一步可得讲究点,你要把一条腿向前迈出,注意要把膝盖稍微弯曲,像是一根弓箭,随时准备射出。
这时候,前面的腿要承受大部分的重量,而后面的腿则要稍微用力,给你提供支撑。
别忘了,身体要保持挺直,别让自己变成一根软面条。
2.2 冲拳出击终于来到了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冲拳!在你摆好姿势后,迅速向前出拳,拳头要像炮弹一样,直冲而出。
出拳的同时,前腿要跟上,身体稍微向前倾,感觉整个身体都像是被弹弓拉开的那一瞬间,充满力量。
这一拳出击,不仅要快,还要有劲,像是雷霆一击,让对手感受到你的气势。
3. 动作回收与调整别以为出拳就完事儿了,动作回收也是很重要的。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1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2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摆动,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
3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4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
5落枕: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证。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或肩胛提肌。
6肩周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
肩痹。
7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
痹证,腰痛。
8扛肩现象:肩周炎后期疼痛减轻而肩关节广泛粘连,致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功能受限,尤以外展,内收,内收,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
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扛肩现象。
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手法:用手或肢体的相关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将这种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手法”介质的使用一为起一定的润滑作用,并保持操作部位不受损害,二是使具有药效作用的介质能通过手法操作从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手法和药效的双重治疗作用。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
明代: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技能操作评分考核内容:推拿扌袞 法 单位: 学员姓名:日期: 评分专家签名:注:如果二名考官打分差值超过30分,由主考官重新裁定考核序号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标准 满分 得分1、物品准备 5按摩床、毛巾、毛毯、枕头、按摩巾、血压计、一般抢救晕厥药品等5分 2、操作前准备20(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温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5分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5分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5分 (4)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
5分3、操作方法及技巧60(1)侧扌袞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以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肘关节微曲并放松,腕关节放松,前臂摆动,靠前臂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手法频率120-160次每分。
25分(2)立扌袞法:以小鱼际及手背尺侧为着力面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肘关节周期性屈伸与前臂内外旋转的联合运动,并带动腕关节屈伸与手掌内外摆动,使弓成半圆的手臂在施术部位上做来回滚动的手法;手法频率120-160次每分。
25分动作要领:沉肩,垂肘,立臂,竖掌。
10分 4、术后处理15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因推拿手法过重或时间过长而出现晕厥,应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部保持低位,经过休息后,一般就会自然恢复。
也可采取掐人中、拿肩井、合谷、按涌泉等方法,促使其苏醒,也可配合针刺等方法。
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可让受术者喝些糖水。
10分 口述处理医疗废弃物并做好治疗记录。
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5分 合计 100最后得分。
第五章推拿技术一、(扌衮)法【操作方法】1.侧(扌衮)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2.立(扌衮)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操作要点】1.侧(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微屈;立(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伸直。
2.着力部位应似球形或瓶状。
3.着力部位应吸附于治疗部位上,避免往返拖动。
4.侧(扌衮)法的(扌衮)动幅度在120°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扌衮)动80°;腕关节伸直时向内(扌衮)动40°。
立(扌衮)法(扌衮)动幅度在60°左右,即腕关节中立位至背伸60°范围内进行操作。
5.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要协调一致。
6.往返持续用力。
一、(扌衮)法【操作方法】1.侧(扌衮)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2.立(扌衮)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操作要点】1.侧(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微屈;立(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伸直。
2.着力部位应似球形或瓶状。
3.着力部位应吸附于治疗部位上,避免往返拖动。
4.侧(扌衮)法的(扌衮)动幅度在120°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扌衮)动80°;腕关节伸直时向内(扌衮)动40°。
立(扌衮)法(扌衮)动幅度在60°左右,即腕关节中立位至背伸60°范围内进行操作。
5.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要协调一致。
6.往返持续用力。
三、揉法【操作方法】1.指揉法用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2.掌揉法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扌衮 )法的五部练习法
陈和军;许金亮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05(023)004
【摘要】@@ (扌衮 )法是摆动类手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运用得当,用力可刚可柔,可在点、线、面等不同形状的操作部位灵活施术,应用非常广泛.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陈和军;许金亮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推拿职业学校)专业组,830001;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推拿职业学校)专业组,8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丁季峰(扌衮)法配合被动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J], 苏霄乐;翁文水;罗晓英
2.(扌衮)法推拿作用的动态压力特征研究 [J], 曾广南;李羿;袁仕国;李义凯;周孟君
3.论(扌衮)法教学重难点 [J], 王新军
4.(扌衮)法的不同方向力度和周期观察 [J], 朱茂;顾星;彭劲;陈玲
5.在体手法测量系统对扌衮法的生物力学分析 [J], 秦杰;赵鹏;刘家勇;钟红刚;李勇;马元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手法重点推拿的治疗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的治疗原则:一、整体观念,辩证施术;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扌衮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
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要求及注意事项】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 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
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5.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缓慢移动。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肩关节放松,肩部下垂。
放松,肘部自然下垂。
腕部放松。
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手掌都要放松。
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紧推:频率略快,有节奏,每分钟120-160次。
慢移:缓慢的移动。
(二)操作要求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3、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即所谓紧推慢移。
(三)临床运用本手法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
摆动类手法——衮法
5·1摆动类手法
以指或掌、腕关书作协调的连续摆动,称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缠法、衮法和揉法等。
5·1·2衮法
【动作要领】
衮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
伸屈腕关节是以第二到第四掌指关节背侧为轴来完成的;前臂的旋转运动是以手背的尺侧为轴完成的。
因此衮法的吸定点是在上述两肘的交点,即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这点附着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
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
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图5-2)。
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
【临床应用】
衮法压力大,接触面也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对风湿痠疲痛、麻木不仁、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疾患常用本法治疗,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第五章推拿技术一、(扌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称为(扌衮)法。
[操作方法]1.小鱼际(扌衮)法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2.掌指关节(扌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以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的掌指关节背侧为滚动着力面,腕关节略屈向尺侧,余准备形态同(扌衮)法。
其手法运动过程亦同(扌衮)法。
3.拳(扌衮)法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半握空拳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背着力于施术部位上。
肘关节屈曲20°~40°,前臂主动施力,在无旋前圆肌参与的情况下,单纯进行推拉摆动,带动腕关节做无尺、桡侧偏移的屈伸活动,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背、掌指关节背侧、指间关节背侧为滚动着力面,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地滚动。
[动作要领]1.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自然屈曲约40°,上臂中段距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弯曲,不能过度屈曲或挺直。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即前(扌衮)至极限时屈腕约80°,回(扌衮)至极限时伸腕约40°),使掌背部分的二分之一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3.(扌衮)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剌激,前(扌衮)和回(扌衮)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扌衮)三回一”。
[注意事项]1.在操作时应紧贴于治疗部位上滚动,不宜拖动或手背相对体表而空转,同时应尽量避免掌指关节的骨突部与脊椎棘突或其他部位关节的骨突处猛烈撞击。
2.操作时常出现腕关节屈伸幅度不够,从而减少手背部的接触面积,使手法剌激过于生硬,不够柔和,应尽可能增大腕关节的屈伸幅度。
·112·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Mar.2010 Vol.17 No.3 ·中医教育·扌衮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静(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关键词:推拿手法;扌衮法;中医教学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10)03-0112-01扌衮法在推拿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推拿手法中难度最大、使用频率最高,也是衡量一个推拿医师技术娴熟程度的标志之一,故扌衮法对初学者尤为重要,也是基础手法教学中难点之一。
笔者针对学生在练习 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手法不能吸定、摆幅不到位、甩肘现象、手法跳动或生硬、手法无力等摸索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经过6年反复试用并逐渐完善,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手法要领扌衮法是以小鱼际尺侧及手背为着力面,沉肩,垂肘,立臂,竖掌,肘关节做周期性的伸展与前臂内、外旋转的联合运动,并带动腕关节屈伸与手掌内外摆动,使弓成半圆形的手背在施术部位上做来回滚动的手法。
2 手法不能吸定这是每个学生在初学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悟性高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能自行解决,但大多数学生不能自行解决,以至最终练成不规范的扌衮法且很难纠正。
对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在米袋上用粉笔沿纵轴中央画一直线,操作扌衮法时,当外摆至最大限度时,手背矢状轴恰好与直线吻合,操作一段时间后,如果手背上出现一条清晰的粉笔线且米袋上的线依旧存在,说明操作者吸定得很好;反之,若米袋与手背上的直线均变得模糊甚至消失,说明操作者的手背没有吸定,出现了摩擦,故使粉笔的痕迹变得模糊。
此方法能有效减少练习中的摩擦现象,效果很好。
3 摆幅不到位该问题易被学生忽略。
扌衮法要领中要求外摆45°,内摆15°。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二者均不到位,由于要领中要求的角度很难测量,为避免该现象,笔者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外摆时尽量屈腕至最大程度,这样测量的角度差不多达到45°的要求;内摆时,手、腕、前臂一定要过中立位,这样测量的角度差不多达到15°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