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宝石与宝石学的基本概念1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30
《宝石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宝石学基础》是珠宝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珠宝玉石基础知识及常见珠宝玉石基本特征,掌握常用珠宝仪器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未知宝石的能力,并能在珠宝首饰鉴定、首饰营销、珠宝首饰设计、珠宝加工中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宝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类珠宝玉石基本知识,能正确运用珠宝鉴定仪器鉴定宝石种,为其它几门珠宝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目测珠宝鉴定能力和仪器使用鉴定能力,能到企业熟练使用珠宝鉴定仪器等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一章.宝石的基本概念1宝.石的概念2宝.石的分类3宝.石的命名4宝.石的属性5宝.石的价值6宝.石的性质要求:宝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属性及价值。
要求学生掌握:宝石的概念、宝石的分类、宝石的命名;了解:跟宝石相关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学基础、结晶学基础、地球化学基础、宝石的物理性质、常用鉴定方法等。
第二章.钻石1.概述2.钻石的基本性质3.钻石真假鉴别要求学生掌握:钻石的一些基本性质、钻石的现状、钻石的真假鉴别;了解:钻石的基本性质、钻石的评价等。
第三章.红宝石和蓝宝石1.概述2.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要求学生掌握: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一些基本性质、红宝石和蓝宝石的现状;了解: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
第四章.绿柱石类宝石1概.述2主.要宝石品种3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鉴别要求学生掌握:绿柱石类宝石的一些基本性质、几种主要宝石品种、绿柱石类宝石的现状;了解:绿柱石类宝石的鉴别与评价。
第五章.翡翠1概.述。
2翡.翠的鉴别要求学生掌握:翡翠的一些基本性质、翡翠的鉴别与大体评价;了解:与相似翡翠的鉴别。
第六章.玉石1软.玉2岫.玉3独.山玉要求学生掌握:软玉、岫玉、独山玉之间的区别,软玉、岫玉、独山玉的一些基本性质;了解:软玉、岫玉、独山玉的品种和评价。
宝石学名词解释宝石学名词解释2010-12-13 12:52第一章绪论宝石:是一些可作为装饰用的矿物和物质,它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同产物。
天然宝石:指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单晶,具有美丽、耐久、稀有三大属性。
族:指化学组成类似、晶体结构相同的一组类质同象系列宝石。
如石榴子石族、辉石族等。
种:指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相同,外观相近的宝石。
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
指同一个种的宝石,因化学组成中的微量组分不同,从而在外观上有较明显的变化者。
如蓝宝石中的黄色蓝宝石。
天然玉石: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及少数非晶质体(天然玻璃)统称为天然玉石,简称玉。
天然有机宝石:指自然界生物成因的宝石,它们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其中的一些品种本身就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如象牙、玳瑁。
人工养殖珍珠,由于其养殖过程的仿自然性及产品的仿真性,也划分在天然有机宝石中。
合成宝石:全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的无机岩矿材料,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原子结构,本质上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
人造宝石:人造的无机岩矿材料,通常在外观上与某种宝石相象(与所仿宝石),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相同,没有天然对应物,如钇铝榴石、钆镓榴石。
拼合宝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在外形上给人以整体琢磨印象的宝石,称为拼合宝石。
再造宝石:将一些天然宝石的碎块、碎屑经人工熔结后制成。
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仿制宝石:完全或者全部由人工生产的材料,它们模仿天然宝石或者人造宝石的效应、颜色和外观,但不具有所仿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如玻璃和塑料。
第二章宝石的形成和资源宝石矿床: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如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热液活动、地下水活动、风化、淋滤、搬运、沉积及变质作用等,在地壳表层和内部形成的并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其质和量符合开采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质的集合体。
围岩:是指位于矿床周围的岩石或紧靠矿体两侧的岩石。
宝石学第一章绪论§1 概述一、概论考古发现,人类于文明时期以前就会使用天然矿物作为一种朴素的装饰品,计时、计天或用作护身的佩戴物。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已经认识到,天然宝石矿物不仅是制作华丽精美首饰的珍贵佳品,而且很多高、中档宝石如红宝石、电气石和黄玉等,又都是现代尖端工业的特种矿物原料。
特别是近代,一些优质高档宝石生产大幅度下降,造成国际市场宝石价格成倍增涨,尤以高档名贵宝石,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价值极为昂贵,如一克拉无缺陷祖母绿正常国际市场价格达二千英磅,而稍大的祖母绿每克拉价格则可高达到一万英磅。
因此宝石作为一种硬通货,它比黄金、白银体积小,价格高,便于保存和携带,成为一种特种财产。
同时,一些高档珍贵宝石,如世界名钻往往保存富贵之家手中,因此它也是一种富贵和权势的象征。
二、宝石学的发展史宝石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集地质学(结晶学、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经济、贸易、加工工艺学、首饰设计及制作等学科与一身。
宝石学的发展最初因合成红宝石问世引起商人们的恐慌,英国率先开始研究宝石学教育。
1.英国FGA率先开创宝石学教育合成红宝石1905年问世,1908年英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13年在全世界进行宝石学考试,考试通过者发英国宝石协会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FGA),成为英国宝石协会会员。
2.1931年美国GIA开始建立宝石学院在英国FGA的基础上开办的,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形成自已的特色,世界上钻石的4C评价是由该院创立的。
GIA的教学主要偏重宝石商贸。
3.1931年德国FGG建立宝石学院德国伊达-奥伯斯坦最初是一个小城市,这里也是一个小的宝石市场。
德国宝石学院就在这个小城市中建立。
发展至今,已成为德国的一个宝石城,创始人也是FGA证书的获得者,发展至今也有自已的特色。
4.中国的宝石学教育我国的宝石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中期,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开始宝石学培训,1992年2月我国的第一所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宣告成立。
宝石学整理1、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学、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宝石的磷光性、荧光性、光泽、透明度?(1)宝石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等;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如蛋白石(欧泊)。
(2)宝石学宝石学(GEMOLOGY):研究宝石的科学。
属于矿物学的分支与交叉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非金属矿物。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学科之一。
矿物: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单位,是成分、结构比较均一,具有一定形态、物化性质,并呈各种物态出现的自然物体。
如:金刚石、石英、云母、盐、水和冰等。
(3)玉石玉石:地壳中质地细腻、品性坚韧、光泽油润、颜色美丽的岩石。
单矿物的集合体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
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绿松石等。
(4)荧光性荧光性:指宝石暴露在紫外或阴极射线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如:红宝石(Cr)——红色荧光,锆石(U)——黄色荧光(5)磷光性磷光性: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切断外部能量(紫外线)后,宝石继续发光的性质磷灰石——兰色磷光钻石——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性(6)透明度宝石的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宝石透明度级别:根据可见光透射宝石后被宝石吸收与畸变的程度划分透明---光无明显畸变或吸收半透明---有少量畸变或吸收半透彻---有相当微量畸变或吸收次半透彻---只透过少量的光不透明----几乎很少量光透过,例如黑玉髓、天青石(7)光泽宝石光泽:宝石矿物表面的反可见光的能力光泽强弱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吸收大,反射愈大,光泽愈强。
其大小用反射率描述即R=[(N-1)²+K²]/[(N+1)²+K²]N---吸收系数K---折射率K很小时R=(N-1)²/(N+1)² R很小时(8)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像猫眼瞳孔收缩亮带的光学现象。
、宝石的概念1.1广义的宝石的概念凡是适于琢磨和雕刻成精美首饰和工艺品的原料均属宝石。
有机宝石:与生物有关的,珍珠,珊瑚,琥珀,煤玉等(广义)宝石天然宝石:狭义宝石:天然单晶无机宝石:玉石:天然岩石人造宝石:合成宝石:有相应的天然宝石,合成刚玉,水晶等赝品:无相应的天然宝石,玻璃,塑料,立方氧化锆,钇铝榴石,钇镓榴石天然宝石注:无机宝石合成宝石人造宝石(赝品)1.2狭义的宝石概念天然的,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或透明度稍差,但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
注:美,稳,大于3MM,单矿物晶体2、天然宝石的必备条件(1)美:色泽艳丽,透明无瑕,或有特殊光学效应,(变彩欧泊,黑光红,兰宝,猫眼)(2)耐久:硬度大,性质稳定,宝石多是世袭之物,已发现的3000多种矿物中,常见宝石矿物仅20余种(3)稀少:合成宝石的价格远远低于同类天然品3、天然宝石的经济评价依据(1)宝石品种贵宝石高档,150美元/克拉以上,钻,红宝,兰宝,祖海绿和金绿宝石半宝石中低档,欧泊,海兰,碧玺,水晶,红榴石(2)宝石的质量,颜色,透明度,净度,特殊光学将就及其清晰度(3)宝石的重量价格=DXDXK,(D是宝石重量,K为每克拉单价)(4)宝石的款式和磨工宝石的物理化学特性晶体和晶系一、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二、晶系1等轴晶系钻石,石榴石,青金石各方性质相同2四方晶第锆石,方柱石3六方晶系和三方晶系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绿柱石,电气石,水晶磷灰石等。
4斜方晶系金绿宝石,黄玉,红柱石,堇青石,橄栏石黝帘石,顽火辉石5单斜晶系紫锂辉石,月光石,透辉石,孔雀石6三斜晶系日光石第二节宝石的光学性质一颜色1颜色的三要素,色调,饱和度和亮度(1)色调;红橙兰(2)饱和度;也叫纯粹度彩指颜色的鲜艳程度,通常用色光与白光的比例来定量的表示。
例;主波长650NM的深红色的加40%的白混合而成。
它看起来不如100%的650NM深红色光哪样鲜艳,但比饱和长低于60%的要鲜艳(3)亮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第一部分:宝石学概论一、基本概念1、宝石:指自然界中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或者是透明度稍差,但具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称为宝石。
宝石界人士泛指的宝石一般限于此类。
由此可以得出天然宝石必须具备的条件•美丽——颜色鲜艳,光泽强•稀少——物以稀为贵•耐用——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天然宝石经济评价的依据(一)宝石的品种——五皇一后指的是那些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变石和猫眼;一后是指珍珠)(二)宝石的质量(三)宝石的重量(四)款式和磨工(五)买主的喜爱商贸界较合理的分类1、常见宝石——20多种(商业)2、不常见宝石——目前正在寻找开发利用的宝石。
3、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琥珀、象牙等4、人造宝石:(1)合成宝石(2)人造宝石(CZ、YAG、GGG)(3)再造宝石(4)拼合石5、仿制宝石:也有人造也有天然的只是用于仿制别的宝石。
玻璃、塑料2、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组成它的光谱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称为色散。
3、多色性:宝石晶体在透射光照射下,不同方向呈显不同颜色的现象,称之为宝石的多色性。
4、光泽•宝石表面的总光量称为光泽。
•对于透明度很高的宝石来说,除了宝石表面反射光量之外,还应考虑透射光量。
也就是说宝石表面的光泽,是反射光量(主要的)和透射光量(少数的)的总和。
•宝石的光泽与折光率和宝石表面抛光程度有关:折光率高、抛光好的宝石光泽强。
5、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称为透明度。
•透明度的大小取决于宝石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
•如果宝石的化学组合结构中有较多的自由电子,对光波的吸收较多,因而透过的光就少或不透明。
反之,不存在自由电子的宝石,对光的吸收少,透过的光多,透明度就高。
6、猫眼效应•弧面宝石在光线照射下,在宝石表面呈现可以平行移动的丝绢状光带,象猫眼睛的虹膜,这种现象称之为猫眼效应。
•自然界中常见具猫眼效应的宝石有电气石、绿柱石、磷灰石、金绿宝石、石英等等。
宝石学基础宝石学是一门关于宝石的研究科学,它涉及到宝石的起源、特性、分类和鉴定等方面。
作为人类历史中的一部分,宝石一直以来都是珍贵而令人着迷的贵重物品。
了解宝石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美丽的瑰宝。
首先,宝石是在地球深处形成的矿物质。
它们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和压力作用才能形成最终的宝石结构。
宝石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矿物质组成,而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硬度和光泽等特征则取决于它们的成分和结晶形态。
宝石的颜色是由其中的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方式决定的。
例如,蓝宝石的颜色是由铁和钛的存在导致的,而红宝石的颜色则是由铬的存在所引起的。
宝石的透明度也是一种重要特征,透明度高的宝石通常更受欢迎。
除了颜色和透明度,宝石的硬度和光泽也是鉴定宝石的重要指标。
硬度可以通过莫氏硬度尺来测量,而光泽则是宝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对于宝石学家来说,分类宝石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宝石可以按照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地理起源来进行分类。
例如,翡翠、绿松石和石榴石等都属于宝石类别。
通过研究宝石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最后,宝石学家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鉴定宝石的真伪和价值。
这些工具包括显微镜、分光镜和密度计等。
通过观察宝石的内部结构、颜色和折射率等特征,宝石学家可以确定宝石的种类和质量。
总之,宝石学是一门研究宝石起源、特性和鉴定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瑰宝。
了解宝石学的基础知识可以使我们对宝石的价值和美丽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购买和收集宝石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宝石学是一门丰富有趣的学科,它为我们揭示了地球上宝贵的自然之美。
继续发掘宝石学的世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宝石的特性和分类,还可以深入探索它们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宝石是地球深处的礼物,它们以其瑰丽和独特的属性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力。
通过学习宝石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宝石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宝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地壳深处的矿物质形成过程。
在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矿物质通过熔融和固化形成了宝石的最初结构。
宝石学专业系统培训宝石学专业系统培训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宝石学基础知识、宝石鉴定技巧、宝石切割与加工、宝石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的学习重点和要求。
一、宝石学基础知识1.宝石学基本概念:学习宝石学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等基本概念,了解宝石学的研究范围。
2.宝石矿物学:掌握宝石矿物的分类、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等,学会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宝石矿物。
3.宝石岩石学:学习宝石岩石的成因、分类、成分和特征,了解宝石岩石与宝石矿物的关系。
4.宝石学历史:了解宝石学的发展历程,熟悉宝石学领域的著名人物和重要事件。
二、宝石鉴定技巧1.眼观鉴定:学会观察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内部结构等特征,进行初步的判断。
2.仪器鉴定:掌握宝石测验仪、折射仪、偏光镜、紫外荧光灯等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
3.实验室鉴定:学习实验室常用的宝石鉴定方法,如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
4.鉴定证书解读:学会阅读和分析宝石鉴定证书,了解证书中的各项指标和宝石的真实情况。
三、宝石切割与加工1.切割工艺:学习宝石切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不同切割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公主方等)的切割技巧。
2.加工工艺:学习宝石打磨、抛光、镶嵌等加工技术,提高宝石的美观度和价值。
3.切割与加工设备:熟悉切割机、抛光机、钻机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四、宝石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1.宝石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宝石市场的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2.宝石定价与评估:学习宝石价值的评估方法,掌握定价策略和技巧。
3.营销策略:学习宝石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电子商务与社交媒体营销:掌握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的运用,拓展宝石业务的销售渠道。
在学习宝石学专业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知识: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绪论第一节宝石的基本概念一、宝石的定义宝石在我国也称为珠宝玉石。
早在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动物的牙齿和骨骼串成的项饰,这恐十白就是人类最早的宝石制品。
究其内涵,已初步具备了作为宝石的几个基本条件。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对宝石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天然宝石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已进一步明确为美丽、稀少、耐久等特点。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及人们对审美和装饰需求的多样化,宝石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
根据我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宝石的概念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并称为珠宝玉石。
珠宝玉石的概念珠宝玉石泛指一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或工艺晶的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
传统观念上,宝石仅指上述概念中的天然珠宝玉石,即指自然界产出的,具有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并且稀少及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晶的矿物、岩石和有机材料,天然珠宝玉石是目前珠宝玉石行业的主流产品。
而人工宝石主要用于时尚首饰、工艺晶、装饰品以及其他如钟表、服装、皮具和灯具等。
当然这种应用范围也不是严格和一成不变的,例如天然珠宝玉石也越来越多地用于钟表、皮具、服装等高档消费晶中。
二、天然珠宝玉石具备的条件自然界中发现的矿物虽已超过3000种,但可做宝石原料的仅230余种,而国际珠宝市场上的主要高中档宝石只不过20多种,尚不及10%。
可见矿物岩石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宝石,宝石是众多的矿物岩石的精华。
(一) 美丽美丽是宝石价值的首要条件。
宝石的美由颜色、透明度、光泽、纯净度等众多因素构成。
这些因素相互弥补又相互衬托,当上述因素都恰到好处时,宝石才能光彩夺目、美丽绝伦。
1.颜色宝石的颜色有彩色和无色之分。
彩色宝石要求其颜色艳丽、纯正、均匀。
例如,一块高档翡翠的颜色为纯正的浓艳的绿色,给人以青翠欲滴的感觉,才能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灰色、褐色色调会降低颜色的美丽程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宝石的属性一、宝石的基本概念宝石是一些可作为装饰用的矿物和物质,它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同产物。
自然界形成宝石矿物,人类将其加工成形,增加其瑰丽,使之适合于作珠宝使用。
宝石由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组成。
无机矿物和少数岩石作为宝石原料的约有一百余种,占宝石原料的90%。
例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都是矿物。
有机原料属动植物的产物,它们是动植物体本身或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如珍珠、象牙、琥珀、煤精和珊瑚等,特别是珍珠,总是被列入最珍贵的宝石之列。
二、宝石的特点作为宝石材料必须具有三大主要特征,这就是美丽、耐久和稀少。
美丽:晶莹艳丽、光彩夺目,这是作为宝石的首要条件。
如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具有纯正而艳丽的色彩;无色的钻石可显示不同的光谱色,我们称之为火彩;欧泊拥有各种颜色的色斑,这是一种变彩;某些宝石能产生猫眼似的亮带和星状光带,都是美的体现。
当然,大多数宝石的美丽是潜在的,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充分地显露出来。
耐久: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这是宝石的特色。
绝大多数宝石能够抵抗磨擦和化学侵蚀,使其永葆美丽。
宝石的耐久性取决于宝石的化学稳定性和宝石的硬度。
通常宝石的化学稳定性极好,可长时间的保存,世代相传。
宝石的硬度也往往较大,大于摩氏硬度7度,这样的硬度使得宝石在佩戴的过程中不易磨损,瑰丽常在。
而玻璃等仿制品因为硬度太低,不能抵抗外在的磨蚀,所以会很快失去光彩。
稀少:物以稀为贵,稀少在决定宝石价值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稀少导致着供求关系的变化:钻石是昂贵的,因为它稀少;一颗具有精美色彩的无瑕祖母绿是极度稀少的,它可能比一颗大小和品质相当的钻石价格更高。
橄榄石晶莹剔透,色彩柔和,但因为它产出量较大,所以只能算作中低档宝石。
人工合成的宝石,虽然在性质上与天然宝石相同,但合成宝石可以大量生产,因而在价格上与天然宝石相距极殊。
三、宝石的价值自古以来,宝石就为人类所重视和遐想,人们对宝石充满着迷信,并将宝石同财富、威望、地位和权力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