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谚语与歌谣
- 格式:docx
- 大小:17.99 KB
- 文档页数:5
写中药的谚语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下面是挑选较好的写中药的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春采茵陈夏采蒿,根茎药材春秋刨;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打得满地爬,离不了祖师麻。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九月中旬摘菊花,十月上山采连翘。
知母好刨,就怕有毛。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萝卜泡茶,大夫睡床。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三月三月,芥菜当灵丹。
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七叶一枝花,见蛇不用慌。
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穿山甲、王不留,妇女吃了乳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打得满地爬,离不开祖师嘛。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识的半边莲,不怕与蛇眠。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中医俗语歌谣土方治大病;有病乱求医;是药三分毒;好药不在多;小小单方治大病;不怕生错命,就怕生错病;吃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百人生百病,百药治百病;瞒粮受饥,瞒病亡身;一晚少一觉,十晚补不到;吃少养命,吃多害病;好汉只怕病来磨;久病成良医;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三分病七分养;三分吃药,七分调理;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交了九月九,省了大夫的手,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吃饭先喝汤,强似开药方;吃药不忌口,瞎费大夫的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百了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坐卧不迎风,走路要挺胸;小病不治成大病,大病不治送了命;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若要不生病,锅碗瓢勺洗干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饭后三百步,不用上药铺;养好的疖子,睡好的眼;要想身体好,天天起得早;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饭吃八成饱,到老胃肠好;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萝卜入了口,大夫抄了手;贪吃贪睡,添病减岁;臭鱼烂虾,送命的冤家;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老年过闲,疾病来缠;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发黄;不气不愁,活到百头;心不安,病百般;瞒了爷娘,瞒不了大夫;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有病早求医,迷信是自欺;衣破早补补丁小,有病早治痛苦少;食多伤胃,愁多伤身;忌住烟和酒,活到九十九;行医不看癣,看癣净丢脸;疮怕有名,病怕无名;春捂秋冻,不生百病;能瞒爹娘,不瞒先生;牙越剔越稀,耳越挖越聋;吃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气是下山猛虎,酒是穿肠毒药;天天佛前瞎烧纸,有病不治还是死;上床萝卜下床姜,强似大夫开药方;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不吸烟,不喝酒,病魔见了绕道走;有屁不放,损坏心肠;没屎硬挤,损坏身体;人要健,天天练;牛老怕过冬,人老怕掉牙;不饱不饿三碗饭,不冷不热三件衣;男人怕打头耙,妇人怕生娃;爱玩爱笑,阎王不要;牛老角就窝,人老病就多;坐成病,睡成痨;吃得干净,肚子无病;树老生菌,人老生病;三十八,花一花;五十四,眼生刺;有钱买香烧,无钱买药吃;冷言冷语说不得,冷菜冷饭吃不得;无病不知有病的苦,有病方知无病的福;犯色伤寒犹易治,伤寒犯色最难医;若要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睡前烫烫脚,胜过安眠药;清官难断家务事,良医难治自家病。
中药歌谣通常是为了帮助记忆中药的功效和应用而编写的,以便于学习者快速掌握中药的特性。
以下是几个中药歌谣的例子:
1. 辛温解表药:
- 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 这首歌谣中列举了若干种辛温解表的中药,如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生姜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病症。
2. 清热泻火药:
- 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 歌谣中提到了石膏、知母、芦根、决明子、栀子、苦参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
这些药物主要适用于内热病证。
3. 五味歌:
-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 五味歌是根据中药的“五味”(辛、甘、酸、苦、咸)来归纳每种味道的中药的主要功效。
比如辛味中药常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血瘀等症状。
4. 其他:
- 温凉寒热,补泻宣通。
- 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 这些歌诀提供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养生原则。
在使用中药时,应该遵循医嘱,并且注意辨证施治的原则,不能仅凭歌谣中的内容自行选择药物。
此外,歌谣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医学知识。
中药顺⼝溜、谚语、歇后语⼤全,通俗易懂,⼜有趣!中药顺⼝溜、谚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民、医药⼯作者,长期与疾病作⽃争过程中,总结积累、逐渐形成的中医药知识,是祖国医药⽂化中的宝贵财富。
其中⼀些经验,通过群众⼝⽿相传,形成通俗易懂、流畅的中药知识。
这些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向⼈们阐述了中药的⽣态环境、采收季节、加⼯炮制、鉴别特征、药⽤功效、医疗价值等。
顺⼝溜⼭参:马⽛雁脖芦,下伸枣核艼,⾝短体横灵,环纹深密⽣,肩膀圆下垂,⽪紧细光润,腿短⼆三个,分裆⼋字形,须疏根瘤密,⼭参特殊形。
圆参:圆参形态⽋伶俐,芦碗稀疏长圆体,须多质脆如扫帚,肩纹不密⽪不细。
朝鲜红参:朝鲜别直黄棕栓,油盏芦头将军肩,体长腿短上下匀,⾹⽓特浓味苦甜。
西洋参:西洋参呈纺锤形,⽆芦质结有横纹,外表淡棕类⽩⾊,断⾯黄⽩有环纹。
三七:三七铜⽪铁⾻⾝,⽪⾊灰褐疙瘩形,味苦回甜⽪易离,切⾯⽊部显花⼼。
川贝母:松贝抱⽉青炉开,炉⼤青中松居三,鳞叶⼆三中茎盘,炉贝基尖体虎斑。
天⿇:天⿇点轮⼗余环,鹦哥嘴头体扁圆,肚脐眼在基部底,断⾯⾓质⽓微⽢。
巴戟天:巴戟⾁质断裂纹,形似连珠鸡肠形,⾁厚⽊细味甜正,⽪⾁淡紫⼼黄棕。
冬⾍夏草:⾍草黄棕似蚕形,头部红棕⾝环纹,⼋对⾁⾜两边⾏,⾍脆草韧⽓味腥。
羚⽺⾓:羚⽺⾓呈弯曲⾝,轮状环节特别明,⾓顶光照通天眼,锯⼝整齐⾻塞⽣。
杜仲:杜仲板⽚或内卷,嚼有残存韧胶物,外表灰褐槽纹多,内表光滑暗紫⾊;折断胶丝细⽽密,拉长⼀⽚银⽩⾊。
⽜黄:⽜黄形状差异⼤,颜⾊深黄能挂甲,质松易碎显层纹,味苦后甜凉感佳。
黄连:表⾯披鳞叶,味苦⾊黄褐,质坚易折断,断⾯纹理显。
⿅茸:⿅茸本是雄⿅茸,柱状分枝被茸⽑,茸⽑红棕或青灰,锯⼝表⾯呈蜂窝。
党参:党参长条圆柱形,狮⼦盘头顶端⽣,上部多有环纹在,断⾯淡黄放射纹。
当归:当归主根圆柱形,质地滋润⾊黄棕,断⾯黄⽩显油性,裂隙油点为特征。
谚语揍打苍术,⽕燎升⿇。
抽⼼远志,剥⽪桔梗。
知母不净⽑,吞下⼀把⼑。
中药材知识、歌谣四时用药春季--薄荷、荆芥夏季--香薷、生姜长夏--人参、白术秋季--白芍、乌梅冬季--黄芩、知母2六淫各证用药(一)风风证--防风荆芥风热--薄荷双花风寒--羌活薄荷风湿--羌活白芷(二)寒寒证--生姜葱白实寒--麻黄桂枝(三)暑暑邪--西瓜荷叶暑冷--香薷薄荷暑风--荆芥穗薄荷暑湿--通草薏米暑热--石膏黄连暑泻--厚朴扁豆(四)湿湿邪--猪苓泽泻寒湿--官桂茯苓猪苓湿热--滑石石膏风湿--防风萆薢(五)燥燥邪--黄芩生地暑燥--乌梅麦冬燥渴--天花粉生石膏燥干--沙参冰糖(六)火火邪--黄芩黄连黄柏气分火--石膏知母血分火--丹皮石膏三焦火--栀子黄芩心火--牛黄犀角黄连肝火--龙胆草栀子胆火--龙胆草栀子肺火--桑叶生石膏胃火--生石膏黄连小肠火--木通生地大肠火--大黄元明粉脾火--石斛胡黄连肾火--知母黄柏膀胱火--滑石木通3头部用药六经头痛须用川芎加引经药太阳经头痛:羌活蔓荆子阳明经头痛:白芷少阳经头痛:柴胡太阴经头痛:苍术半夏少阴经头痛:细辛独活厥阴经头痛:吴茱萸普通头痛:荆芥穗薄荷巅顶头痛:藁本蔓荆子吴茱萸左偏头痛:柴胡荆芥穗薄荷右偏头痛:川芎黄芩荆芥穗薄荷头角痛:柴胡川芎头中痛:川芎头面肿:附子白鲜皮头眩:泽兰叶川芎天麻后脑痛:细辛颈项痛:独活4眉目用药眉棱骨痛:羌活半夏白芷黄芩目疼:菊花玄参茺蔚子目干:生地元参目翳:蛇蜕蝉蜕木贼目障:蛴螬密蒙花谷精草目疮:白蒺藜细辛目赤:红花赤芍目暗:熟地石决明赤眼爆发:防风黄连胞轮震颤:当归川芎薄荷目珠夜痛:夏枯草眼肿:大黄荆芥5鼻病用药鼻病:辛夷黄芩鼻塞:辛夷花薄荷细辛鼻渊:苍耳子茯苓鼻中生疮:黄芩6耳病用药耳疮:龙胆草薄荷耳脓:龙胆木通车前子耳鸣:龙胆草苦丁茶耳疳:雄黄牛黄白矾7十二经引经药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膀胱经:寒证:羌活肾经:热证:知母寒证: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肺经:寒证:葱白、白芷;寒热证:升麻、桔梗大肠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寒热证:升麻脾经:偏热证:白芍;寒证:苍术;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胃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心包经:偏热证:柴胡、牡丹皮三焦经: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肝经:寒证:吴茱萸、川芎;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胆经: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中药顺口歌诀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家有刘寄如,不怕刀砍头。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一味丹参药,功同四物汤。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无家。
疽痈如遇着,一似手拈拿。
铁脚威灵仙,沙糖加醋煎。
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一进九月九,医生抄了手。
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人家。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穿山甲,王不留,产妇见了奶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中药之最发汗之最是麻黄清热之最是石膏泻火之最是黄连凉血之最是犀角开窍之最是麝香补气之最是人参补阳之最是鹿茸温里之最是附子退黄土最是黄陈消食之最是神曲泻下之最是大黄安神之最是酸枣二驱虫之最是使君子芳香化湿之最是藿香利水渗湿之最是茯苓重镇安神之最是朱砂降气之最是沉香止血之最是三七补阴之最是女贞子理气之最是枳实疏肝之最是郁金活血之最是丹参补血之最是当归补脾之最是山药清痰之最是贝哥祛风之最是就通止咳之最是杏仁中药性能就中药主有几性能?皿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皿名歌皿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影,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爆降泄能坚阴,感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陈就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欠,入药方知奏效奇。
中药七情就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低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中药歌诀大全1、十八反(三组相反药—配伍禁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甘草反海藻、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诸5参: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2、十九畏(9组19味相反药)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3、妊娠禁忌歌雄黄青草饿八川——雄黄、轻粉、草乌叶、莪术、巴豆、制川乌草子悬命急忙盯-—黑种草子、玄明粉、京大戟、芒硝、丁公藤土鳖上路扮男性-—土鳖虫、商陆、斑蝥、天南星天仙随父至公社——天仙子、甘遂、附子、水蛭、蜈蚣、麝香雪莲造霜喂千牛——天山雪莲、猪牙皂、巴豆霜、阿魏、牵牛子三员千金马前闹--三棱、芫花、千金子、马钱子、闹羊花慎用: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之品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4、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⑩酥:蟾酥。
国务院1988年公布了28种毒性中药材:植物药类16: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甘遂。
生狼毒、生藤黄、雪上一支蒿、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洋金花;动物药类4:斑蝥、蟾酥、青娘虫、红娘虫矿物药类8: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红升丹、白降丹上述内容中药综合要考,中药鉴定要考,药事管理与法规要考,中药学也有涉及一、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中药记忆口诀歌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
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湿,凉血解毒肿痛止。
夏枯草清肝散结,高压消瘿珠痛解。
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
决明益肾又清肝,明目润肠通大便。
4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
苦参燥湿又杀虫,疮疹癣麻痢尿淋。
5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
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凉血活血有紫草,解毒消斑水牛角。
6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双黄连,蚤休败酱青板蓝,二白地丁垂盆菊,马勃红藤马齿苋。
山豆土苓鸦胆子,秦皮射干穿心莲,鱼熊牛蛇青半边。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利尿淋。
公英解毒消乳痈,利湿通淋咽喉痛。
板蓝根凉血解毒,利咽消肿大头瘟。
牛黄解毒热心包,息风止痉化痰窍。
鱼腥解毒尿淋通,脓疮湿痢热肺痈。
中医四百种中草药歌谣精品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医疗情况。
以下是四百种中医常用中草药,并附有相应的歌谣。
精选中医中草药
1. 当归:调经活血,美容养颜。
歌谣:
当归虽好用,月经调不平。
养红面,美容颜,变成白天仙。
2. 人参:补气养血,增强体力。
歌谣:
人参箭,补气力,增体力,长精神。
少年你要好,人参不离身。
3. 附子:温阳散寒,驱除寒邪。
歌谣:
附子炮炒好,散寒气,温阳道。
冬天冷,躲一躲,附子帮你保。
4. 麦冬:清肺润燥,护嗓喉。
歌谣:
麦冬炖羊汤,治肺热,治燥喉。
嗓子疼,解困扰,麦冬来帮助。
5. 川贝:润肺止咳,解痰。
歌谣:
贝爷川贝,降咳嗽,糖尿病,哮喘好。
透吐时,痰流掉,川贝真帮忙。
......
总结
以上是四百种中医常用中草药的一些歌谣。
这些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的不同情况,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疗效。
使用前请咨询专业中医师建议,不要自行使用中草药。
请留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还需经过临床实践确认。
中药谚语与歌谣
在中医药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采药治病的生活实践,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流畅顺口的谚语歌谣,通过一代代相传,在民间广为传播。
现将中药谚语与歌谣辑录如下。
一、防病治病谚语
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二、预防疾病谚语二月二,荠菜当灵丹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三、药名食疗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四、食用功效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其它实用小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骨头跌得粉粉碎;药中要用四叶对. 八叶黄荆七叶拿,不劳神仙罗汉爷.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萝卜泡茶,大夫睡床。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三月三月,芥菜当灵丹。
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人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