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洪崖_考辨_贺雪梅
- 格式:pdf
- 大小:184.01 KB
- 文档页数:6
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曹植《辩道论》有云“温颜以诱之,美辞以导之”,这里的“美辞”是美丽辞藻之意。
而“美辞”这个词一直很少使用,甚至广收古汉语词汇的《辞源》也未收录。
但是“美辞”在日语中却并不是生僻词,它指的是有审美修饰作用的辞藻,而且在日本还有一种学问叫作“美辞学”。
日语中狭义的“美辞学”与汉语中的“修辞学”意义相近,但是“美辞学”的重点在“美”而不是“修”(修饰)。
实际上,“美辞学”往往会超出语言修辞的层面,而提升为审美词语的研究,亦即成为专门研究审美词语的美学一个分支。
长期以来,类似的研究,在美学界只以“审美范畴”或“美学概念”称之。
其实,从“美辞”到“审美范畴”或“美学观念”,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
从词义的宽窄来看,“美辞”要比“概念”和“范畴”都宽泛一些。
“概念”指的是理论文本中所使用的概括性词语,是具有一般性、抽象性、总括性的词,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特殊词语而成为一般词语的;“范畴”则是进入学科中的概念,而“学科”必定是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美辞”与美学上的“概念”“范畴”,即便是同一个字词,因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都有一个从“美辞”到概念、再到范畴的发展演变过程。
究其实质,“美辞”就是对美的事物加以描述与评价的审美性质的宾词。
有一些“美辞”具有审美判断的功能,并经长期反复使用,可能会成为人们所公知、所公认的概念,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概念”。
除了一些原创性的概念范畴,如中国哲学中的“道”“气”“仁”“诚”“理”“性”“体用”、文论中的“赋比兴”“言意”“文质”“意象”“形神”等之外,大多数我们现在所公认的审美范畴或美学观念,最初其实只是属于“美辞”。
“美辞”主要是诗文作品乃至小说中使用的作为审美评价的词,主要是形容词,也有一些名词。
四川省洪雅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1. (6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
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
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
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
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
国子监,下辖“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均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
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
由博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
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
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
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
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
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
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
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小梁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记者桂杰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
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
还有一个个那些以前不曾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似乎都在电视媒体的放大和热闹的网络中一下子跳出来。
最近出现的大众历史热引发的关注和出版热潮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可以说讲史自有其传统,而独盛于今,其中自有原因。
其实,早在易中天之前,讲史、读史的热潮就已经形成了。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央视《百家讲坛》又趁热推出了孟宪实主讲的《贞观之治》。
《孟宪实讲唐史》一书的热销又使得“唐朝”一度成为热门关键词,韩国《朝鲜日报》评价说,中国人陷入“帝国回忆”时代。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所研究员雷颐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并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历史学不断升温,史学热还要热多久?面对大众史学热,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记者:清史、明史之后,今年一度出现了“唐史年”、“唐史热”的说法,有很多人预测这股大众史学的热潮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退,您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正常?雷颐:实际上,在其他国家史学都是比较热门的东西,很多历史学家写的著作都十分通俗好读,并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
但是在我国,历史学却长期是冷门,80年代历史学内部甚至反复讨论史学危机的话题,当时没有人关注历史学,研究者自身都不知道历史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当时的《光明日报》还曾发表过一些文章。
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这样不正常的位置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而史学危机的出现和长期以来史学被公式化教条化有关,我们甚至在谈到某个历史问题时要求引哪些经典语录都是有规定的,这些导致历史学文章干巴巴的。
山东省淄博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祝融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后裔。
然而翻看更多的史料,就会发现高贵的祝融其实是个官名。
(甲)《国语》中就有“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的记载。
可见“祝融”是官职,负责掌管用火事宜。
(乙)这在《汉书•五行志上》中得到了印证:“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丙)由字可知,“祝”在甲骨文中如人跪在神前祷告;“融”的形态则是炊烟自一种叫“鬲”的烹任器具旁边如虫般蠕动而出。
祝融成为“火”的代言,众望所归....。
火的使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对于尚在蒙昧..状态下的古代先民来说,火是防御野兽的工具、抵御严寒的利器、烹饪美食的神物。
即便是越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不必再靠天赐予,但如何保留火种、如何将火的使用极大化,依然是个难题。
在这一点上祝融绝对..功德无量,否则也做不了火官。
而且在那一时期火之威力堪比如今的武器,身为火官,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参与部落战争,并担负重任。
于是就有了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时祝融襄助火攻,黄帝南巡祝融随侍为之“辨乎南方”的故事。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正苗红B.众望所归C.蒙昧D.绝对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
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
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
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
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
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
美国的全食超市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
紫砂壶名家贺红梅介绍及作品-紫砂之家【贺洪梅】工艺美术师性别:女出生:1971-04-26【简介】传统技艺结合个人独特设计风格,屡创新品,并多次获奖,师从顾绍培,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工艺美术师。
【详细介绍】贺洪梅,紫砂之家1971年生于宜兴蜀山,职业陶艺人、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89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先后学习造型艺术创作设计,创作艺术、制壶技艺。
1994年进中央工艺美院培训,提高艺术素养,并注重壶的造型、线条搭配,作品古朴圆润、气脉贯通,继承了前辈们的制壶风格,获得到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指导,获益匪浅,并擅长传统器皿制作和创作,作品屡次获奖,先后作品入选《当代青年英才集》、《壶魂》、《中国当代紫砂精英作品》、《壶论》等紫砂书刊,为陶都艺苑中实力派艺师。
2003年——《百日八方茶具》荣获首届宜兴陶艺专业新人新作展评活动优秀奖2004年——《旭日东升》荣获第二届中国(福州)珠宝首饰客商交流大会暨宜兴紫砂精品展金奖2007年——《卧龙》荣获第四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铜奖2007年——《卧龙》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2008年——《龙珠》荣获山东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暨首届紫砂工艺展览会金奖2008年——《八面玲珑》荣获第五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铜奖2009年——荣获中国百名优秀紫砂艺术家称号2009年——《福音》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收藏2009年——《富贵如意》荣获中国宜兴紫砂百名陶瓷艺术家评选活动金奖2009年——《旭日东升》荣获首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活动二等奖2010年——《富贵如意》被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紫砂之家共收录贺洪梅紫砂壶作品56个,详情访问紫砂之家贺洪梅紫砂壶作品库【紫砂之家贺红梅相关作品】【富贵如意(寿】作者:贺洪梅编号:9146泥料:原矿红泥容量:150cc【禅香】作者:贺洪梅编号:15545泥料:青灰泥容量:380cc【富贵如意(禄】作者:贺洪梅编号:9147泥料:原矿底槽清容量:250cc【底槽清石瓢】作者:贺洪梅编号:7206泥料:原矿底槽清容量:200cc【月下潇湘】作者:贺洪梅编号:9790泥料:原矿段泥容量:260cc【永结同心】作者:贺洪梅编号:7244泥料:原矿紫泥容量:350cc【暗香】作者:贺洪梅编号:15532泥料:原矿朱泥容量:350cc【狗(12生肖】作者:贺洪梅编号:17440泥料:青灰段泥容量:430cc。
2020届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想象的作用只能解释某意象的发生如何可能,不能解释作者在许多可能的意象之中何以独选择该意象。
在艺术作品中人情和物理要融成一气,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
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杨柳本来可以引起无数的联想,桓温因杨柳而想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何以《闺怨》这首诗的主人公懊悔当初劝丈夫出去谋官呢?因为“夫婿,,的意象对于“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少妇来说是一种受情感饱和的意象,而杨柳的浓绿又最易惹起春意,所以经它一触动,“夫婿”的意象就立刻浮上她的心头了。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
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
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
所以诗是做不尽的。
有人说,风花雪月等等都已经被前人说滥了,所有的诗都被前人做尽了,诗是没有未来的了。
这般人不但不知诗为何物,也不知生命为何物。
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含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王昌龄不是“闺中少妇”,何以能感到她们的情感呢?诗人和艺术家都有“设身处地”和“体物入微”的本领。
他们在描写一个人时,就要钻进那个人的心孔,在雾时间就要变成那个人,亲自享受他的生命,领略他的情感。
所以我们读他们的作品时,觉得它们深中情理。
在这种心灵感通中我们可以见出宇宙生命的联贯。
一般批评家常欢喜把文艺作品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两类,以为写自己经验的作品是主观的,写旁人的作品是客观的。
这种分别其实非常肤浅。
凡是主观的作品都必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
文艺作品都必具有完整性。
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精彩就全在这综合上面见出。
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乱的;在既综合之后,意象是谐和整一的。
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
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来看,说某一笔平几、某一句警辟,因为完整的全体中各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阅读答案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阅读答案解析《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阅读答案解析《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阅读答案解析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关键字】语文高一语文质量检测试题(2016、1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与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把选择题1、2、3、10、11、12、17、18、19按题号相对应地填涂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画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51/洪崖0考辨贺雪梅(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2)摘要:/洪崖0一词,5敦煌变文校注6中被解释为是仙人名、地理专有名词,但是结合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和方言现状等方面来考释,发现5校注6的释义并不准确,/洪崖0在敦煌变文中的含义应该就是其本义/高大的山崖0。
关键词:洪崖;敦煌变文;词义中图分类号:H1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9)02-0051-06黄征、张涌泉先生的5敦煌变文校注6¹是一部关于敦煌变文校勘、注释的集大成之作。
特别是词语注释方面,5校注6不但旁征博引,汇集方家之说,而且深入探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从而使得变文中的许多疑难词语的意义清晰明朗。
然而,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出土的俗文学作品),佐证资料的客观局限性(如某些实实在在存在、但/名不见经传0的方言资料的匮乏),使得一些词语的释义仍有商补之处。
本文立足于5校注6注释,对/洪崖0一词的词义作进一步的考辨。
/洪崖0一词,在5校注6中首先出现在卷三5燕子赋(二)6中:/不能别四海,心里恋洪牙(崖)0(页414)。
5校注6校/五十0:/原校:周云º:-洪牙.当是-洪崖.,仙人名。
按:蔡邕5郭有道碑文6:-将蹈洪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
.-洪涯.又写作-洪崖.。
此处洪崖当指洪崖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因相传洪崖先生在此炼丹得道而得名0(页419)。
一收稿日期:2009-02-25作者简介:贺雪梅(1984)),女,陕西清涧人。
2007级硕士生,主要从事近代汉语研究。
¹黄征、张涌泉5敦煌变文校注6,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下文简称/5校注60。
无特殊说明,文中所标页码均为5校注6中的页码。
º 指周绍良。
其中/洪牙(崖)0一词,又作/洪涯0、/洪厓¹,周注认为是仙人名。
从历代的传世文献来看,/洪崖0确实是一指人的专有名词。
但是,洪崖先生到底是谁?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历来是颇多争议的。
一说洪崖先生是轩辕黄帝的乐官伶伦,后来修道成仙,号洪崖仙人。
5云谷杂记补编6卷2:/三皇时伶伦得仙者,号洪崖。
0º此洪崖先生,在唐五代之前的文献中多次/随乐而出0。
例如:(1)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1洪涯,三皇时伎人2度曲未终,云起雪飞。
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5文选6卷25赋甲6)(2)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郭璞5游仙诗6)(3)大客挥高弦,洪涯发清歌。
(5艺文类聚6卷425乐部二6)以上三例中的/洪涯0,/洪崖0实指一人,即传说中黄帝乐官伶伦,也就是所谓的/洪崖乐祖0。
传统的/抓周0习俗中就有称之为/洪崖乐0»物件,为/抓周十二抓0¼之一。
据说,小儿在抓周时抓到此物,预示着孩子将来性格活泼,能歌善舞。
另一说洪崖先生就是唐朝晋州高士张氲。
5陔余丛考6卷39:/其一唐张氲,亦号洪崖先生。
,,常服乌方帽、红蕉衣、黑犀带,跨白驴,从者负六角垂云笠,往来市间。
0½比较伶伦,张氲的形象更加具体,不但有体貌描写,连坐骑从者也有记录。
当时及稍后文献资料中的洪崖一般都是指张氲(民国小说5上古秘史6等以上古人事为内容的作品除外)。
例如:(4)李相泌,以虚诞自任。
尝对客曰:/令家人速洒扫,今夜洪崖先生来宿。
0 (5唐国史补6卷上)(5)却有个神仙是洪崖先生管着,用葫芦盛着白骡子。
(5喻世明言6第33卷)例(4)中的洪崖,指的就是时人张氲;例(5)出自明代小说5喻世明言6,其中提到有个洪崖先生走失了白驴子,可见此处的洪崖先生还是指张氲。
因为传说中张氲的坐骑是一头名为雪精的白驴子。
¾还有一说,即洪崖先生是北朝卢玄(卢思道曾祖父)的重孙卢敏。
¿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洪崖是两个人,如5陔余丛考6卷39就提到/两洪崖0:一为伶伦,一为张氲。
À从/洪崖0出现在文献中的时代及相关的史料看来,这个结论是52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¹º»¼½¾¿À罗竹风5汉语大词典6(缩印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3214页。
李乔5行业神崇拜#中国民众造神运动研究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538页。
洪崖乐:即双龙衔钟。
抓周十二抓:王亥算(古权、秤砣)、仓颉简(竹简书)、财满星(财神)、洪崖乐(双龙衔钟)、官星印(龙印)、食神盒(食盒)、将军盔(古代头盔)、串铃、伊尹镬(古代的炊具)、鲁班斗(墨斗)、陀螺乐、酒令筹筒。
详见邓向生5生日寿诞主持词6,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赵翼5陔余丛考6,中华书局,2006年,第874页。
袁珂5中国神话传说词典6,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343页。
张邦基、陈思、苏象先5四部丛刊三编6,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年,第512页。
赵翼5陔余丛考6,第833页。
正确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洪崖是在历史中是否实有其人已并不重要了。
在民间传说中,他已成为长生不老的道家仙人的代表。
一般的观点认为,洪崖先生是众仙真中地位较高的一位。
梁陶弘景将其列为/青城真人0,¹英藏敦煌文献S 1298(3)5太上灵宝洞玄灭度五练生尸经6就有这么一段:/衍门子师夜光,高丘子是师石公,洪崔º先生师金母,并受灵宝灭度五练之法、升天之传。
,,洪崔先生百二十年墓开,尸形飞腾,受书为青城真人。
0»因此,历代文人喜欢将他和其他道家仙人并提,如:(6)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郭璞5游仙诗6)(7)若宁固执匪石,守志箕山,追迹洪崖,参踪巢、许。
(5三国志6卷11)(8)还如简子复归来,更与洪崖同寿考。
(卢象5紫阳真人歌并序6)(9)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里暂辞尘宇。
(朱敦儒5聒龙谣#肩拍洪崖6)以上各例中,将/洪崖0与/浮丘(邱)0、/巢父0、/许由0、/简子0、/子晋0等传说中长生不劳的仙人对举,可知周注认为洪崖是仙人名是有道理的。
但是,/洪崖0一词是否只有此一条义项呢?在敦煌变文中又该作何解释?让我们回到5燕子赋(二)6中去。
二/不能别四海,心里恋洪牙(崖)。
0文中与/洪崖0对举的是/四海0,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人物名称。
由此可以推断,/洪崖0一词应另有他意。
黄征、张涌泉两位先生将其解释为洪崖山,特指今江西新建县西的洪崖山,因洪崖先生在此炼丹得道而得名。
初读此条释义,颇觉有趣,很是长了些见识。
但稍加探究后,便发现期间颇多疑义。
首先是洪崖山的具体位置。
5校注6认为就是江西新建县西的洪崖山,能为此论提供直接的依据可能就是5太平御览6。
该书卷48收录/南昌山0时引5豫章图经6曰:/南昌山者,昔吴王濞铸钱之山,时有夜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
0又引唐5梁氏十道志6云:/以豫章有铜山,山中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是也。
山有洪崖先生炼药之井,亦号洪崖山,有石臼存焉。
0¼明确提到南昌山就是洪崖山。
但在同一卷中,又收录了/洪崖山0,似乎/洪崖山0并不就是/南昌山0。
½即便如此,有一点53/洪崖0考辨¹º»¼½光田忠夫等著、朱越利译5真诰校注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1页。
文中/洪崔0当为/洪崖0之误。
详见冯利华、徐望架5陶弘景3真诰4的语料价值6,5文献天地62003年第3期,第17)24页。
郝春文5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6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57页。
李昉等5太平御览6,中华书局,1961年,第233页。
李昉等5太平御览6,第237页。
是统一的:即豫章¹是有洪崖山的,而且这个/洪崖山0是得名于洪崖先生的。
同样得名于洪崖先生的还有一井)))洪井。
南朝刘宋雷次宗在5豫章记6中曰: /厌源山西北余侯村五六里有洪井,俗说洪崖先生之井。
0º5水经注6卷39在注/赣水0时也提到:/赣水又迳郡北,,,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叠嶂四周,杳邃有趣。
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远而至者相继焉。
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之井也。
0»可见,南北朝时的/厌源山0就是/散原山0,也就是5豫章图经6中的/南昌山0、5梁氏十道志6中的/铜山0、/洪崖山0。
至此为止,似乎可以肯定,洪崖山的具体位置正如5校注6所指就是在今江西新建县西。
然而,问题是:洪崖先生既是三皇时伶伦得仙者,而/洪崖山0又是因洪崖先生而得名,那么,何以在南北朝及之前,/洪崖山0不称之为/洪崖山0,而以/厌源山0、/散原山0等来命名呢?上述疑问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此洪崖山命名来源并非是三皇时伶伦得仙者洪崖,而是唐初高士张氲。
二、洪崖山本非一专有的地理名词,也并非因洪崖其人而称之为/洪崖山0。
关于第一解释,假如能得到证实,其结果是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洪崖其人的历史原型问题,又可以解释/洪崖山0这一地理名词只出现在唐之后文献中的疑问。
然而,正如前面所述,在汉时的文献资料中,洪崖先生就已抽象化为道家仙人了。
而且,据称,张氲所隐之地为姑射山。
¼姑射山并不在江西,而在山西。
½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洪崖是否就是洪崖山?若是,那么它到底在哪?如上所述,江西是有洪崖山的。
然而,翻阅古今文献,/洪崖0却并非江西独有。
重庆有/古巴渝十二景0之一的/洪崖滴翠0;¾广东省南雄县有洪崖山;¿河北有洪崖山。
À即使现在,也有些地名以洪崖来称,如河南省洛宁县的涧乡就有一个洪崖村(估记不会是洪崖先生的户籍所在地)。
至此,几乎可以肯定:/洪崖山0并非仅仅是一个专称的地理名词,/洪崖0也不见得就是5校注6所说的今江西新建县西的洪崖山。
事实上,雷次宗的5豫章记6中提到此事时已声称:/此乃紧风捕影之论。
据实本所未辨,聊记奇闻。
以广井鱼之听54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¹º»¼½¾¿À今江西,/豫章0为汉至隋开皇九年的郡县称。
周婴纂5卮林(附补遗)6,中华书局,1985年,第217页。
郦道元5水经注6,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743页。
罗竹风5汉语大词典6(缩印本),第3214页。
罗竹风5汉语大词典6(缩印本),第2280页。
陈桥驿5中国都城辞典6,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68页。
顾祖禹5读史方与纪要6,中华书局,2005年,第4762页。
此洪崖山上有/洪崖积雪0,为著名的易州十景之一。
详见常江5数字合称百科名物辞典6,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第692页。
矣。
0¹至于谢庄5游豫章西山观洪崖井诗6,则是因文人并非地理学家,他们更喜欢随物附会、借景抒情(想想苏东坡的5念奴娇#赤壁怀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