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废水的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化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溶解碱调节pH值、过滤、中和反应、沉淀、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处理前应首先了解实验室酸碱废水的化学成分,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2、对高PH值的废水,应在废水中溶解碱性物质,将PH值降到一定
的水平,如HCl或NaOH等碱性物质,调节pH值使废水处于中性。
3、将调节过pH值的废水放入过滤机中,用大孔滤膜进行过滤,将有
害微粒去除,然后进入下一步处理。
4、调节过pH值的废水可以通过中和反应,使其未反应的有机物受到
破坏,这是通过采用强碱性和强酸性物质,如Ca(OH)2和H2SO4等进行
中和反应实现的。
5、沉淀处理是利用一定的沉淀剂,如:铁锌颗粒,铁锰颗粒,氯化
钙等,把有机物沉淀出来,以减少有机物含量。
6、活性炭吸附处理,是把有机物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以减少有机物
的浓度。
7、离子交换处理则通过两种离子交换技术,即固定床离子交换和混
合离子交换处理废水,以达到减少离子的目的。
酸碱废水处理(一)处理方法及其选择1.酸性废水处理方法:(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2)投药中和;(3)过滤中和;(4)离子交换(5)电解。
一般是前三种方法应用较广。
2.碱性废水处理方法(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2)加酸中和;(3)烟道气中和。
3.选择酸碱废水处理方法的注意事项(1)废水中所含酸类的性质、浓度、水量及其变化情况。
(2)本企业或附近工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排出碱性废料(或酸性废液)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3)当地药剂供应情况。
(4)废水排入城市管道的条件。
(5)酸性废水中和方法。
(二)酸碱废水处理的设计与计算1.酸性废水中和(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1)中和能力计算根据化学基本原理,酸碱中和应符合一定的当量关系。
为使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混合后呈中性反应,可按下式进行计算:∑Q z B z≥∑Q x B y aK式中Qz—碱性废水流量(升/小时);Bz—碱性废水浓度(克当量/升);Qx—酸性废水流量(升/小时);B y—酸性废水浓度(克当量/升);a—药剂比耗量,即中和1公斤酸所需碱量(公斤),见表7-4{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六册【室外排水与工业污水处理】)330页};K—考虑中和过程不完全的系数,一般采用1.5~2.0。
酸(碱)当量值R可按表7-5进行换算{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六册【室外排水与工业污水处理】)330页}。
如已知酸(碱)浓度为C(克/升)或P(%)时,则当量浓度为B=C/R=10P/R(克当量/升)。
2)中和池设计中和池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Q z+Q x)t(升)式中Qz—碱性废水流量(升/小时);Qx—酸性废水流量(升/小时);t—中和反应时间,与排水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有关,一般采用1~2小时。
当生产过程中,如酸及碱性废水排出的很均匀,酸碱含量能互相平衡时,亦可不单独设中和池,而在吸水井及管道内进行混合反应。
如数量及浓度有波动时,则应设中和池。
酸性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和池,在通过池底穿孔管使之得到更充分混合再由出水管排出。
污水处理工艺酸碱中和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酸碱中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工艺,通过控制酸碱度来调节污水的PH值,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酸碱中和过程。
二、背景污水中的酸碱度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酸碱度都会导致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酸碱中和工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酸碱中和原理酸碱中和是通过加入酸碱性物质来改变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常用的酸碱中和物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盐酸等。
在中和过程中,酸性物质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和盐,从而中和了污水的酸碱度。
四、酸碱中和工艺流程1. 污水进入中和池:污水首先进入中和池,该池是一个封闭的容器,具有足够的容积和搅拌设备。
中和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污水流量、酸碱性物质的投加量以及搅拌设备的功率等因素。
2. 酸碱性物质投加:根据污水的酸碱度和所需的PH值,确定投加的酸碱性物质种类和用量。
投加酸碱性物质的方式可以是手动投加或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可以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污水PH值来调节酸碱性物质的投加量。
3. 搅拌混合:在酸碱性物质投加后,通过搅拌设备将污水和酸碱性物质充分混合,使其反应充分。
搅拌设备可以是机械搅拌器或气体搅拌器,具体选择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规模来确定。
4. PH值监测:在酸碱中和过程中,需要对污水的PH值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PH值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中和效果达到要求。
监测结果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反馈,实现自动调节投加量。
5. 沉淀和过滤:经过酸碱中和后的污水,可能会产生一些沉淀物和悬浮物。
为了进一步净化水质,可以进行沉淀和过滤处理。
沉淀可以通过静态沉淀池或离心机来实现,过滤可以使用滤网或滤布等材料。
6. 出水处理:经过酸碱中和、沉淀和过滤后的污水,可以进一步进行其他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等,以达到出水标准要求。
酸碱废水处理方法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酸碱废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酸碱废水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常见的酸碱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法、沉淀法、氧化法、膜分离法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酸碱废水,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一、引言酸碱废水是指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的废水。
由于酸碱废水的特殊性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酸碱废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酸碱废水的特点酸碱废水具有酸度或碱度高、PH值偏离中性、含有大量的酸碱盐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酸碱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更加严重。
三、常见的酸碱废水处理方法1.中和法中和法是将强酸废水与强碱废水进行中和反应,使之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从而达到除酸碱性的目的。
中和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常用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中和法适用于一些酸碱废水浓度较低的情况。
2.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等物质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酸碱物质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沉淀法适用于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的情况。
3.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将废水中的酸碱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氧化法适用于酸碱废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情况。
4.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酸碱废水进行分离,使废水中的酸碱物质得以分离。
常用的膜材料有反渗透膜、纳滤膜等。
膜分离法适用于废水中酸碱物质浓度较低的情况。
四、酸碱废水处理的综合应用针对不同的酸碱废水特点,可以综合应用以上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酸碱废水中既含有酸性物质又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情况,可以先使用中和法将酸性物质中和至中性,然后再使用沉淀法去除重金属离子。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清除废水中的酸碱物质。
五、结论酸碱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
酸性废水的处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酸碱中和处理的原理
2、掌握酸水中和试验测定的方法及流程
二、实验原理
中和法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消除污水中过量的酸和碱,使污水中的PH值达到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处理过程。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烧杯50mL(一个),锥形瓶250mL(四个),量筒250mL,滤纸,磁力搅拌器,PH试纸,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
98%浓硫酸,Ca(OH)2,NaOH,CaCO3,Na2CO3固体粉末
四、实验步骤
1、将仪器洗净备用
2、通过计算,用98%浓硫酸5.43mL。
配置0.1moL硫酸1L,倒部分浓硫酸到小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5.43mL浓硫酸1L的容量瓶中定容。
3、量取0.1moL/L硫酸溶液200mL,分别倒入四个相应的锥形瓶中
4、将称好的Ca(OH)2、CaCO3、NaOH、Na2CO3固体粉末逐步加入4个含有200mL硫酸溶液的锥形瓶中,放入磁石,把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5、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是否为中性。
6、将余下的纸和粉末放入分析天平上称量,得到消耗的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药剂称取的量PH值消耗的量理论数值/g 实际/理论Ca(OH)2 1.48
NaOH 1.6
CaCO3 2
Na2CO3 2.12。
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过量的酸或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的过程称为中和。
处理含酸废水时,以碱或碱性氧化物为中和剂,而处理碱性废水则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剂。
对于中和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互相中和,或者利用废碱渣(碳酸钙碱渣、电石渣等)中和酸性废水,条件不具备时,才使用中和剂处理。
酸性废水中和处理经常采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废水中和处理一般采用硫酸、盐酸。
1.酸碱中和法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过量的酸或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的过程称为中和。
处理含酸废水时,以碱或碱性氧化物为中和剂,而处理碱性废水则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剂。
对于中和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互相中和,或者利用废碱渣(碳酸钙碱渣、电石渣等)中和酸性废水,条件不具备时,才使用中和剂处理。
酸性废水中和处理经常采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废水中和处理一般采用硫酸、盐酸。
当酸碱废水的流量和浓度变化较大时,应该先进入水质均质调节池进行均化,均化后的酸碱废水再进人中和池。
为使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得较完全,中和池内要设搅拌器进行混合搅拌。
当水质水量较稳定或后续处理对pH值要求较宽时,可直接在集水槽、管道或混合槽中进行中和。
2.酸碱中和法的常用设施有哪些(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设施。
①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小,或废水缓冲能力较大,或后续构筑物对pH值要求范围较宽时,可以不用单独设中和池,而在集水井或管道、曲径混合槽内进行连续流式混合和反应。
②当水质水量变化不大、废水也有一定缓冲能力、但为了使出水pH值更有保证时,应当单独设置连续流式中和池。
③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而水量较小时,连续流式中和池无法保证出水pH值要求,或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或废水中还含有其他杂质或重金属离子时,较稳妥的做法是采取间歇式中和池。
这时中和池至少要有两座,以便交替使用,每池的容积可按一班或一昼夜排放的废水量计算。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化学实验室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有机溶剂、酸碱废液、固体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若不正确地处理,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有机溶剂废液处理有机溶剂废液一般是指含有或者受污染的氯代烃、酮、醚等有机物。
对于有机溶剂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回收法:将有机溶剂收集后,通过适当的操作和设备,将其中的有机成分还原回去,回收使用。
(2)物化法:通过加入一定的碱或酸,将有机物的热功效作用,直至水解或酸解,最后与水或废酸进行混合处理。
(3)焚烧法:通过高温将有机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燃烧后的产物可以进一步处理或直接放入大气中。
二、酸碱废水处理酸碱废水通常是指含有占有毒有害的酸、碱及其盐的废水。
对于酸碱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和法:将酸碱废水中的酸、碱用中和剂中和至中性后,再由沉淀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最终通过沉淀、过滤、蒸发等催化方法将处理后的水中杂质沉淀,然后放入废水池中。
(2)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占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的化学处理过程。
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酸碱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后排放。
(3)沉淀法:将酸碱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沉淀成不溶性盐类,然后再通过过滤、浓缩和干燥等处理后处理掉。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三、金属废物处理金属废物主要指金属杂质或废旧金属。
金属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再利用:通过分类、清洗、再加工等步骤,将金属废物进行再利用,重复使用。
(2)回收:通过各种金属回收设备,将金属废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废铜线回收等。
(3)处理:通过各种金属处理设备,将废旧金属进行处理,例如熔炼、电解、机械加工等,将它们变成新的金属半成品。
综上所述,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并且对不同种类的化学废弃物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酸碱中和与中性化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酸碱中和与中性化。
酸碱中和与中性化的目的是调整污水的pH值,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酸碱中和的原理、方法以及中性化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酸碱中和的原理污水中的酸和碱物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腐蚀设备,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中和处理。
酸碱中和是通过将酸性或碱性物质与相应的中和剂进行反应,使其中和成盐和水的形式。
在反应中,酸性物质会与中和剂中碱性成分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碱性物质则与中和剂中酸性成分反应,同样产生盐和水。
二、酸碱中和的方法酸碱中和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化学中和:通过向污水中添加中和剂,如氢氧化钠(NaOH)或硫酸(H2SO4)来中和酸碱物质。
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反应物的用量。
2. 生物中和: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酸碱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并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
3. 物理中和:通过物理方法将酸碱物质进行分离,如使用中和塔来将酸性或碱性废水分离,然后分别处理。
三、中性化的重要性中性化是指将酸性或碱性的污水中和至中性的过程。
而中性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中性化后的污水pH值接近中性,不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排放中性化的污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2. 流程稳定:污水处理系统中,一些后续处理步骤对酸碱度有特定要求。
通过中性化,可以保证后续处理步骤的正常运行,确保整个处理流程的稳定性。
3. 设备保护:酸碱性物质对设备腐蚀性强,通过中性化可以降低污水对管道、设备的腐蚀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结:污水处理中的酸碱中和与中性化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酸碱中和通过化学、生物或物理等多种方法实现,以调整污水的pH值;而中性化则是将酸碱中和后的污水调整至中性。
酸性废水如何处理平均每年我国大约要排出工业废酸近百万立方米,化工厂、化纤厂、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及电镀行业等在其制酸用和酸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酸性废水。
如果直接排放这些工业酸性废,会将管道腐蚀,损坏农作物,伤害鱼类等的水生物,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工业酸性废水必须经过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才能排放,酸性废水还可以经过回收处理,再次利用。
处理废酸时,可以选用方法有盐处理、浓缩法、中和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法。
1、膜分离法对于酸性废液,还可以使用渗析、电渗析等膜处理法。
膜法回收废酸主要采用的是渗析原理,是以浓差做推动力的,整个装置由扩散渗析膜、配液板、加强板、液流板框等组合而成,通过分离废液中的物质以达到分离效果。
膜是有选择透过性的,它不会让每种离子以均等的机会通过。
首先阴离子膜骨架本身带正电荷,在溶液中具有吸引带负电水化离子而排斥带正电荷水化离子的特性,故在浓度差的作用下,废酸侧的阴离子被吸引而顺利地透过膜孔道进入水的一侧。
同时根据电中性要求,也会夹带带正电荷的离子,由于H+的水化半径比较小,电荷较少;而金属盐的水化离子半径较大,又是高价的,因此H+会优先通过膜,这样废液中的酸就会被分离出来。
膜回收法还有电膜回收法(ED),由于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原因,排放的工业废酸中常含有各种金属离子,ED法可以实现金属离子和废酸的回收。
对于含铜、铁、镍离子的硫酸废水,即使硫酸质量浓度高达200 g/L,金属离子质量浓度高达59 %,ED法回收硫酸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膜生物反应器法: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COD、BOD、SS都很高。
在采用浸入式屏幕状结构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MBR 处理酸、碱废水中工艺中,MBR 由6 组SM-L型膜组件组成,处理水量为220 m3/d,实际运行中膜通量为0.20 m3 /(m2 d)。
出水中的SS 几乎为零,COD 的去除率大于95 %。
酸碱废水的处理方法和酸碱废水处理的注意事项说明酸碱废水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废水类型之一,主要来自钢铁厂、制药厂、电力厂等。
酸性废水中常含有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
碱性废水中则常含有氨氮、硝酸盐、氢氧化钠等污染物。
艾柯废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同时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在线监测,大大提高酸碱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酸碱废水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酸碱废水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酸碱废水的处理方法:目前,含酸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主要有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真空浓缩冷冻结晶法和自然结晶法。
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的基本工艺是将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喷入待蒸发的废液中,除去废液中的水分,浓缩回收酸性物质。
该浓缩法适用于处理量较大的废水,具有热效率高、回收再生酸浓度高(可达42.6%)的优点;缺点是酸雾大,对防腐要求高,必须有可燃气源。
真空浓缩和自然结晶的基本工艺是通过真空减压降低含酸废水的沸点,使水蒸发、浓缩和回收酸。
该浓缩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解决酸雾问题;缺点是回收再生酸浓度低(只有18~20%);需要的耐酸、耐腐蚀材料多,设备投资大。
自然结晶法主要利用含酸废水生产化工原料和硫酸铵等化肥。
此外,酸和碱物质也可以通过透析和离子交换来回收。
在水处理过程中,酸性废水还可用于磺化煤的再生,用于软化水和稳定水质。
酸碱废水处理注意事项:酸碱废水因为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酸碱废水的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废水的性质和成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 控制废水的pH值和温度,避免对处理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损害。
3. 严格遵守废水处理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4. 合理使用化学试剂,防止副反应和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残留。
5.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洗,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酸洗是一种用强酸溶液去除表面氧化皮和杂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钢材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环。
然而,酸洗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酸洗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酸洗废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预处理、中和、沉淀、过滤、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理等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是预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铁屑等杂质。
然后将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通过加入碱性物质使废水中的酸性物质中和,使废水中的PH值接近中性。
接着进行沉淀处理,将中和后的废水沉淀沉淀,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
然后通过过滤处理,将沉淀后的悬浮固体物质进一步过滤,使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得到有效的去除。
之后,对处理后的水进行中水回用,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再次进行酸洗工艺中使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最后,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根据污泥性质可以选择干化、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上述工艺流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处理酸洗废水,并且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酸洗废水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达到了节水和资源利用的效果。
因
此,酸洗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对于环保和资源节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验室中各类无机酸、碱的用量较大。
废液呈酸性时,若且未经严格处理便直接排入下水管道,会造成下水管道被腐蚀。
若酸或碱含量过高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则会污染河流、污染土壤,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一、试验室内常见的废液种类及处理方式:
1 酸碱废液处理:
试验室中各类酸、碱的用量较大,因而可设置废酸、废碱液缸进行收集,收集后的废液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处理。
将含酸和含碱废液相互中和,剩余的酸或碱,用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中和,用pH试纸检查溶液pH值达6~8时,即可将废液排放至下水道,这样也做到了“以废治废”。
若试验室酸碱废液量不大,中和的程序可以在烧杯中完成,也可通过稀释法处理。
2 含甲醇、乙醇、醋酸类的可溶性溶剂处理:由于这些溶剂能被细菌分解,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排放。
3 含氮废物的处理:本公司试验室废液中的氮主要是硝酸、亚硝酸盐等,去除氮的方法可加入漂白粉进行氧化分解,然后加NaOH
提高PH值到11以上,使NH
4转化成氨(NH
3
)随后进行搅拌,以气
体的方式将氨从水中去除。
本试验室内多产生酸碱废液,实践证明,采用中和反应是处理无机酸、无机碱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且此种方法是利用废物自身特性进行综合利用,中和途径简易,且价格低廉,试验室易于操作、费用小,生成物对环境无有害作用。
二、具体处理步骤
(1)确定即使将酸、碱废液互相混合液没有危险时,可分次少量将其中一种废液加入另一种废液中
(2)用pH试纸(或pH计)检验,使加入的酸或碱的废液至溶液的pH约等于6~8。
(3)用水稀释,使溶液浓度降到5%以下,然后将其排放。
污水处理中的酸碱废液处理与中和一、引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酸碱废液。
这些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合理处理和中和这些废液成为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酸碱废液处理与中和的方法和技术。
二、酸碱废液的生成及危害1. 酸碱废液的生成酸碱废液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生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化学药剂的投加:包括酸性药剂如硫酸、盐酸等,以及碱性药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2)生物反应的产物:生物部分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酸碱性物质;3)其它排放物:如含有酸碱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等。
2. 酸碱废液的危害酸碱废液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以下危害:1)改变水体的酸碱性,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2)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和生态影响;3)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三、酸碱废液处理方法1. 酸碱废液的分类根据酸碱废液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酸性废液和碱性废液。
不同的废液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2. 酸碱废液的处理方法2.1 酸性废液处理方法对于酸性废液,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中和处理:将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逐渐加入酸性废液中,使其中和为中性或碱性,从而降低其酸度;2)酸性废液的稀释:通过将酸性废液与大量水混合,使其酸度减弱,从而达到合理排放的标准;3)酸性废液的中和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中和剂和沉淀剂,将酸性物质中和并转化为固体沉淀物,然后进行沉淀和过滤分离,最终得到可无害化处理的固体产物。
2.2 碱性废液处理方法对于碱性废液,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中和处理:将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逐渐加入碱性废液中,使其中和为中性或酸性,从而降低其碱度;2)碱性废液的稀释:通过将碱性废液与大量水混合,使其碱度减弱,从而达到合理排放的标准;3)碱性废液的中和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中和剂和沉淀剂,将碱性物质中和并转化为固体沉淀物,然后进行沉淀和过滤分离,最终得到可无害化处理的固体产物。
污水处理工艺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污水的酸碱度,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酸碱中和过程及其相关技术。
一、酸碱中和的原理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酸碱中和是通过向酸性或者碱性污水中添加相应的中和剂,使其与酸碱污水中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中和污水的酸碱度。
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酸 + 碱→ 盐 + 水其中,酸和碱的浓度、中和剂的种类和用量都会影响中和过程的效果。
二、常用的酸碱中和剂1. 碱性中和剂常用的碱性中和剂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这些碱性中和剂可以中和酸性污水中的酸性物质,使其转化为盐和水。
2. 酸性中和剂常用的酸性中和剂有硫酸(H2SO4)、盐酸(HCl)等。
这些酸性中和剂可以中和碱性污水中的碱性物质,使其转化为盐和水。
三、酸碱中和的工艺流程酸碱中和在污水处理工艺中通常作为前处理工艺,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污水进水调节进入酸碱中和系统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初步调节,包括调节污水的流量和酸碱度。
这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和pH调节仪来实现。
2. 中和剂投加根据污水的酸碱性质和需要中和的程度,确定合适的中和剂种类和投加量。
中和剂可以通过自动投加设备或者手动投加的方式添加到污水中。
3. 搅拌混合为了使中和剂和污水充分混合反应,需要进行搅拌混合。
搅拌设备可以是机械搅拌器、气泡搅拌器或者超声波搅拌器等,具体选择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规模来确定。
4. 反应时间中和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干达到最佳效果。
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污水的酸碱度、中和剂的种类和用量,普通在5-30分钟之间。
5. 沉淀和分离中和后的污水会产生一些沉淀物,需要进行沉淀和分离。
这可以通过沉淀池、沉淀池和离心机等设备来实现。
6. 出水处理经过酸碱中和后,污水的酸碱度已经得到调节,但仍然可能含有一些有机物和悬浮物。
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混凝、沉淀、过滤等,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酸碱废水的处理
酸碱废水是水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
天然水的pH值通常为6.5-8.5,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表示水体受到酸类或碱类污染。
酸碱废水的来源很广,往往还含有悬浮物、金属盐类、有机物等杂质,·但在排至水体或进人其他处理设施前,均须对酸碱废液先进行必要的回收。
含酸或含碱的废水来源很广。
含酸废水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化学纤维厂、染料厂、金属酸洗车间和电镀车间等。
其中有的含有无机酸,有的含有机酸,或二者兼有。
含酸浓度差异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
含碱废水主要来自制碱厂、制浆造纸厂、印染厂、皮革厂、炼油厂等。
其中有的含无机碱,有的含有机碱。
含碱浓度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
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以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有机物。
酸碱水的来源
含酸含碱废水来源很广。
化工、化纤、制酸、电镀、炼油以及金属加上厂酸洗车间等都会排出酸性废水。
有的废水含有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有的则含有蚁酸、醋酸等有机酸,有的则兼而有之。
废水含酸浓度差别很大,从小于1%到10%以上都有。
造纸、印染、制革、金属加工等生产过程会排出碱性废水,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机碱,也有些废水含有有机碱。
某些废水的含碱浓度很高,最高可达百分之几。
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和碱式盐,以及其他的酸性或碱性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等物质。
将含有酸碱的废水随意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囚此,对酸、碱废水首先考虑回收和综合利用。
当酸、碱废水浓度较高时,例如含酸废水含酸量达到4%以上、含碱废水含碱量达到2%以上时,就存在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可以用以制造硫酸亚铁、石膏、化肥,也可以回用或供其他工厂使用。
浓度低于4%的酸性废水和浓度低于2%的碱性废水,因为回收利用的意义不大,才考虑进行中和处理。
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或重金属盐类。
酸的质量分数差别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印染厂、皮革厂、造纸厂、炼油厂等。
其中有的含有机碱或含无机碱。
碱的质量分数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
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常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和有机物。
酸碱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需经适当治理方可外排。
治理酸碱废水的原则:
1)高浓度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偏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2)低浓度的酸碱废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碱洗槽的漂洗水,应进行中和处理。
对于中和处理,应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
如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废碱(渣)中和酸性废水,利用废酸中和碱性废水。
在没有这些条件时,可采用中和剂处理。
高浓度酸碱废水的回收利用:
目前含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真空浓缩冷冻结晶法和自然结晶法。
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的基本过程是:将煤气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喷入待蒸发的废液,去除废液中的水分,浓缩并回收酸类物质。
这种浓缩方法适用于处理大量废水,其优点
是热效率高,回收的再生酸浓度较高(可达42.6%);缺点是酸雾大,防腐蚀要求较高,并须有可燃气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