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录机拆解方法大集合
- 格式:doc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22
设备内部拆解方案在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我们可能需要对设备进行拆解,以便进行相关操作。
但是,设备内部拆解过程需要谨慎,否则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设计一个合适的拆解方案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设备内部拆解的常用方案。
方案一:螺钉拆解在拆解设备前,我们需要了解设备内部的构造。
一些拆卸点通常是用螺钉固定的。
采取螺钉拆解方案需要准备一把合适的螺丝刀,在拆除过程中要记住所取下的螺丝的位置。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拆卸,以确保能够正确地重新组装设备。
方案二:连接器拆卸许多设备在内部连接元件时使用了插头和插座连接器。
通过松开连接器的固定装置,我们可以轻松拆下连接器。
此方法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但在拆下连接器时要确保安全,并不会损坏设备本身。
在拆卸完成后,我们还需要正确地将连接器重新组装。
方案三:打开机箱对于一些设备来说,直接打开机箱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这要求我们使用相应的工具来剪开机箱顶部和底部的紧固装置。
打开机箱需要我们注意一些细节。
例如,在打开设备时通常要脱离电源,并且我们需要记住机箱的内部结构,以避免出现问题。
方案四:压接拆卸与连接器拆卸类似,压接拆卸也是一种快速的拆卸方法。
通过压接连接来连接两个元件。
通过松开这些连接器的固定装置,我们可以轻松地拆下压接部件。
如在方案二,需要确保安全并不伤害设备自身,尤其注意不伤设备的插插头,同时在重新组装时焊接头等需要进行注意和辨别。
方案五:剥离绝缘层电线或部分元件之间的连接通常需要通过绝缘层进行保护。
在需要进行拆卸时,我们可以利用工具剥离这些绝缘层以获得所需的部件。
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损坏绝缘层,我们需要进行准确地处理以确保元件不受损坏,并在拆卸完成后重新组装绝缘层。
综上所述,这几种设备内部拆解方案都各有优缺点。
在选择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进行决策,并保证拆解时的安全和正确性。
刻录机修理不求人“刻录机进入家庭”、“刻录机成为标配”等口号已经被众多商家反复炒作,也有很多消费者在朋友或媒体的怂恿下采购了刻录机,但是刻录机这东西可不象软驱那么好伺候,东西用着谁都知道在意,可刚出保修期就出了毛病的故事也不胜枚举,送回厂家修理动辄要你若干大元也确实觉得揪心。
其实修理刻录机并不象人们想的那么复杂,它不过是象搭积木一样的模块组合。
了解了内部原理维修起来也就方便了许多。
其实修理刻录机也非常简单,只要更换关键的元件就可以了(刻录机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就是电路板和激光头)。
下面笔者按照随见随拆的顺序进行讲解(笔者的第一次拆卸是探索性的拆卸,不是最佳的拆卸顺序,之所以笔者按照这种顺序来讲,是为了告诉大家如何拆卸一个新的东西),大家看了笔者的拆卸顺序应该可以总结出一套较科学的拆卸顺序。
首先我们看看刻录机器的外观然后拆卸个底盖的螺丝取下底盖,拆下光头数据带通过紧急出盘孔弹出托盘,并拆卸面板拆卸后如图取下电路板和托盘如图接下来可以将整个电路板取下并取下激光头托架接下来将电路板与光头部分彻底分离,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分离光头部分取下光头再取下光头的导轨,到此我们的拆卸工作完成如图下面我们有可能要更换的两样东西激光头和电路板下面笔者讲讲如何确定是光头的故障,还是电路板的故障常见光头故障现象:读盘能力越来越弱最后无法读盘或者读盘能力很差。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功率电阻来增强激光头的功率,如图常见电路板故障现象:开机无法找到刻录机,无法探出托盘,突发性刻录机烧毁。
如果是你的电路板坏了,那没办法,只有自己想办法换一块了。
好了更换完故障元件以后我们只要按照上述步骤的逆序做就可以把整个刻录机安装回去了。
学会了刻录机修理大法你就可以放心的对它实施“酷刑”,如昼夜不分的刻盘、彻底舍弃光驱只用刻录机读盘等等,让你的刻录机发挥最大的效能。
不过在修理刻录机之前你最好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来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专家建议:您的产品如在保修期内,请尽快送至厂家的维修中心,不要自行修理,因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您自己负责!《光驱复活记》激光头功率调节大法复活光驱刻录机!效力了整整年的三星金将军终于罢工了,读盘吃力想必是光头老化了,突然想起多年前《电子报》曾经介绍的光头调节方法,通过调节可调电阻来加大激光头功率,使老化的激光头复活,延长的光头寿命,光驱和都是通过光头组件读取数据的,原理和机构基本相同,只不过添加了电源组件,能否参照?下边请和博主一起进行探索……要打开光驱,首先要让托盘伸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后看,就知道了。
设备内部拆解方案当我们需要维修、更换设备的内部部件或者进行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时,我们就需要打开设备,了解设备内部结构和部件的连接方式。
设计良好的设备内部结构和便捷易用的拆解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通用的设备内部拆解方案。
常见的设备内部拆解方案1. 松脱螺丝许多设备的拆解首先需要松脱设备外壳上的螺丝。
在进行松脱操作时,需要逐一分离各螺丝,以免在操作时造成螺丝丢失以及螺丝松紧力度不一致的情况。
2. 拆除外壳在松脱了螺丝后,需要小心拆下设备外壳。
新款设备一般采用磁吸式外壳,只需对准合适位置进行轻轻地拉扯即可拆卸设备外壳。
3. 去除电源和电池在大多数设备拆解中,需要先拆下设备内部的电源并拿出电池,以免在维修时发生短路等意外事故。
4. 拆除内部部件在松脱螺丝,拆除外壳,并处理好电源和电池后,接下来就是要拆下设备的内部部件。
新设备一般采用轻质材质和模块化设计,因此拆卸相对较为容易。
5. 组装并测试在完成更换、升级、修理工作后,需要对设备进行组装并进行测试验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设备内部拆解注意事项1. 防止静电导致设备损坏在拆解电子设备时,由于电子零部件对静电非常敏感,应该注意防止静电对设备的伤害。
在拆解或组装设备时,应尽可能使用静电防护设施和工具,并且在进行工作前要接地。
2. 小心应对易损部件在拆卸设备时,一些易损零部件,如灯、马达、传感器等需要特别小心处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损坏,从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3. 记录拆下的部件当我们需要重新组装设备时,需要对拆除的每个部件进行记录,并且放在交通整洁的工作平面上,以便在组装时能够迅速定位零部件。
特别是在拆装复杂设备时,必须对每个组件进行标记,以确保拆除和重新装配的顺序恰当。
4. 保持设备整洁为了防止设备缺乏整洁,在拆卸设备时,请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及各种辅助设备,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并将每个拆下的零配件放在不同的容器内。
随着宽带的普及和数码大潮的兴起,大家对大容量存储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此外,随着单面双层技术的出现以及产品价格的不断走低,DVD刻录机更是以其高刻录速度以及大容量的特点,成为消费者存储视频录像、数码照片、音乐和商业文件的首选。
迪迪近期收到力富公司代理的正品行货索尼 DRU-800A DVD 刻录机新品,轻车熟路地将它完整拆解,现为大家介绍如下。
一、产品特性据资料介绍,DRU-800A主要采用了4项技术:1.3D 光头追踪技术(3D tilt adjustment):通过对激光光头进行三维跟踪调整,使光头以最佳角度和方位刻写和记录媒体,防止因光盘品质良莠不齐使读写准确度降低,保证读写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而减少刻坏盘片的情况。
2.OPC & ROPC技术:由于不同光盘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各有不同,不同的介质对不同的温度、激光的波长及敏感性有不同的表现。
OPC(Optimum Power Control)即时能量控制技术,可以使刻录机根据不同的信息记录介质调整最佳的激光能率,保证以最佳的激光能率在媒体上进行记录,减少记录过程中的阻力和误解。
ROPC(Running Optimum Power Control)最优能量控制技术可以随时监控激光能量反射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于正常值范围,在刻录期间对激光束功率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刻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3.PSDV(Prevent Sympathetic Disc Vibration)防共振技术:在刻录过程中,由于刻录机的振动和与光盘介质产生的共振,会影响刻录机的读写能力。
PSDV技术避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刻录机的读写能力。
4.防缓存欠载技术(Power-Burn Conformed):该技术是针对高速刻录机而设计的,在高速刻录盘片时,如果出现刻录机缓存中的数据容量跟不上刻录要求时就会出现“刻死盘”的现象。
该技术保证缓存数据的输入速度与刻录机的写入速度相一致,从而保证数据的精确写入。
光驱拆解教程(雕刻机制作用必看)
51黑电子论坛有很多坛友做雕刻机的时候老是在拆解光驱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给大家制作一个教程,大家将就看一下吧.有什么问题请回帖.
光驱选择,光驱必须选择台式机光驱,DVD和VCD机里的,,,,就不要考虑了,曾经去废品站买了两台DVD花了20rmb,拆开之后发现里面的是直流电机,,,,,后悔的一逼啊。
下面开始拆解,注意看哦
拧掉光驱背面的四颗螺钉,然后用手指拖着后盖向上轻轻用力,底盖就可以抬起来了,向后拔,拿下底盖.
拿下后盖板之后的样子,,,
轻轻拔下所有的排线,小心这块,这四根排线是我们所需的步进电机的排线。
拆掉螺钉,把卡勾松开,圈中的内个黑色的塑料卡勾
光驱的主控就可以拿下来了,可以收藏一下,留作以后用。
拆掉主控之后的样子
把圈中的三颗螺钉拆掉就可以收获第二胎步进电机咯,值得珍藏
哦
把圈中的白色塑料滑块滑到下边,碟片托架就可以弹出来了,
把这俩卡勾按下去,就可以取下光驱前脸了
取下后的样子
这块板子上有一台直流电机,可以拆下来收藏一下
把前面的那些拆掉之后,剩下的就简单多了,比如,这个大铁壳子,扣着两边往外一摆,从后面向上一台就下来了。
(时间有限,后面就没有详细的图片了)
拆完外壳,把光驱反过来,应该就可以吧滑台完整拿下来了。
我的光驱还打算看碟呢,就不拆了,大家只要把滑台拆下来就行了,最
后废物利用一下,把它固定到黑塑料壳上也就完工了。
刻录机拆解方法大集合如果出现光驱卡住无法弹出的情况,可能就是光驱内部配件之间的接触出现问题,大家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解决:将光驱从机箱卸下并使用十字螺丝刀拆开,通过紧急弹出孔弹出光驱托盘,这样你就可以卸掉光驱的上盖和前盖。
卸下上盖后会看见光驱的机芯,在托盘的左边或者右边会有一条末端连着托盘马达的皮带。
你可以检查此皮带是否干净,是否有错位,同时也可以给此皮带和连接马达的末端上油。
另外光驱的托盘两边会有一排锯齿,这个锯齿是控制托盘弹出和缩回的。
请你给此锯齿上油,并看看它有没有错位之类的故障。
如果上了油请将多余的油擦去,然后将光驱重新安装好,最后再开机试试看。
7、激光头老化造成排除了灰尘造成的原因,如果光驱还不能读盘很可能是“激光头”老化了,这时就要调整光驱激光头附近的电位调节器,加大电阻改变电流的强度使发射管的功率增加,提高激光的亮度,从而提高光驱的读盘能力。
提醒:大家用小螺丝刀顺时针调节(顺时针加大功率、逆时针减小功率),以5度为步进进行调整,边调边试直到满意为止。
切记不可调节过度,否则可能出现激光头功率过大而烧毁的情况笔者使用的是SONY 52×的CD-ROM光驱,近日光驱罢工,表现为光驱托盘弹不出来,在此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但只要过一段时间就能使用,当时以为是软件的问题,也没有在意,但这次不同,按下弹出键只能听到光驱里面有“咔嗒、咔嗒”的声音,托盘死活都不出来,用铁丝伸入紧急弹出孔捅也不行。
因急用,只好将挡尘板拆下,露出里面的传动齿轮,使用时用针捅里面的齿轮,托盘出来一点后再用手将它拉出。
于是笔者干脆把光驱拆开,仔细观察发现传动齿轮有些磨损,这些磨损的齿轮会不会是引起故障的元凶呢?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齿轮更换无法证实,只好加点机油增加润滑。
无意中碰到传动皮带,感觉皮带有些松弛,就想先把皮带紧紧再说,于是把传动皮带取下后在松香粉中滚了一下,使皮带上沾满松香粉末以增加摩擦力。
因找不到合适的齿轮,只好先将光驱装好另想办法,没想到装好后实验时托盘居然能弹出来了,经反复多次实验,故障消除。
影碟机的拆卸方法一S当影碟机发生故障时.需要检查或更换损坏的元器件,这就需要拆卸机器.下面以夏普MV—K8000X为例,说明整机及各部件的拆卸方法.一,整机的拆卸1.按图1,卸下5个A1螺钉.取下上盖.圈L拆卸上盖2.卸下6个B1螺钉(图2),拔下3个插件(B2)(图3),卸下前面板.复装时应注意光盘托盘盖与装载杆的相互位置(图2中的放大图)..48.圈2拆卸前面扳圈3拆取插件3.光盘托架的拆卸,如图4.用手转动加载齿轮(1).光盘托架慢慢上升并移出机仓.然后取下两个固定螺钉C1.光盘的装入和卸出是由电机在微电脑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的,当电源或电机驱动集成电路发生故障时,光盘便不能自动退出,按上述方法可手动退出光盘,再进一步检修.当光盘托架需要重新安装时,要注意驱动齿轮与托架齿条的关系,使驱动齿轮上的标记小孔与托架齿条的第一齿对齐.圈4拆卸光盘托辜光盘托盘齿条的第1齿期一一一二,机械部分的拆卸1.按图5,卸下8个螺钉DI.拔下8个插件D2.圈5拆取D22.按图6,取下2个螺钉E1,拔下巧固定座E2,再拔下3个插座E3和一组扁平线E4.取下伺服电路板.图6拆取伺服电路板3.按图5和图7,卸下17个固定螺钉F1,取下一个插件F2,卸下图象电路板.4.按图8,卸下4个固定螺钉GI.取下输入输出端子电路板.图望影碟机的原理与维修图7拆取图囊电路扳黑,圊8取下端于电路板5.按图9,卸下7个固定螺钉H1,取下电源电路板.~+o4)<8mmIH1)>~4,'图9取下电潍电路板6.接图10,取下1O个固定螺钉J1,卸下显示和输入转换电路板.491993年l0月第5期《电子天府,圄1O取下显紊和翰入转换电路枉7.取下3个钮K1,卸下11个固定螺钉K2,取下操作电路板(如图10).另外,传声器电路板是由2个钮L1和2个螺钉L2固定的,拆卸时要注意.三,激光头的拆卸激光头是光盘机中的重要部件,拆卸或更换时需要特别注意.具体方法如下:1.先按前述的方法打开光盘机,然后按图11和图12,取下进给齿轮部分的同定螺钉B1,再将(A)杆向箭头方向用螺丝刀拨50囤n淮光头秽出路残示意囤…劈囤l2进绔齿轮部分动,并加以固定,即用一字头螺丝刀临时插入2.按图11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出激光头;3.当激光头移动到图11的(B)点时,拧下两同定螺钉A1(如图11),目的是使导向体保持原位,再进一步向前移,即可取下激光头.图14为激光头导向体和(B)点的放大图.4.当重新装入激光头时.如图13,将激光头的导向体安装在齿槽中.5.进一步将激光头向里移,当到达(B)点时,重新装入固定螺钉(图14),再按图ll 固定A1螺钉.避给皮带囤l3重新蓑八囊光头舭//——/——……圈14囊光头导向体四,齿轮和电机的拆卸1.倾斜电机的拆卸按图15,取下2个螺钉B1和2个螺钉B2,即可取下电机及驱动齿轮.2.高度电机及驱动齿轮的拆卸按图16,取下2个c1螺钉,即可卸下高度齿轮,取下2十c2螺钉,即可取下高度电机3.进给滑动齿轮的拆卸按图17,取下3十螺钉D1,即可取下齿轮部分,注意将滑动齿轮的3十孔之一置于箭头所指的位置,取下该处螺钉.4.进给电机的拆卸按图17,取下2十D2螺钉,即可取下进给电机.哩!骂影碟机的原理与维修旧斟电机圈l5拆取悄蚪电机弹簧圈l6拆取高度电机)×2(C2)×2P2x2m圈17进培滑动齿轮的拆卸5.主轴电机的拆卸按图18,取下螺钉F1,检测器电路板,51993年】0月第5期'电子天府'圈18主轴电机的拆卸个螺钉E2,即可取下主轴电机,注意此电机带有锁定金属块6.松开螺钉Fl,将金属块向(A)方向滑动,以便取下皮带,如重新装上皮带,则将金属块向(B)方向滑动,再重新紧固螺钉Fl.7.加载齿轮的拆卸按图l9,先将齿轮转向箭头方向,使光盘托架升起,然后分别取下螺钉G1和4个螺钉G2,将凸轮连杆和凸轮取下.装载齿轮都甘圈19加载齿轮的拆卸8.加载电机和皮带的拆卸接图20,取下皮带,再取下2个螺钉H1,即可取下加载电机9.加载齿轮的安装接图21,先将各齿轮接所要求的方向装好,这是齿轮之间的相位关系.位置关系不正52确,光盘机便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齿轮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好后.再按图l9的状态安装凸轮和连杆,并进行固定加载圜2O加载电机的拆卸光盘托盘驱动圈21加戴齿轮的安装l0.加载凸轮轴齿轮的安装接图22,安装中要注意其上的棱形标记这里凸轮和状态开关的关系非常重要,若开关状态不正确,光盘则不能正常工作.键转开关齿轮圈22加找凸轮轴齿轮的安装轴齿…。
内部拆解:蓝光与普通刻录机有何不同前言:光驱工作原理介绍光存储到目前已经走到了蓝光阶段,容量与速度的提升让我们切实感到了科技的进步。
随着三维体存储技术、近场光学技术、光学集成技术等等的发展,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快、更大容量的光学产品出现。
光存储产品拆解构造目前,无论是主流的刻录机还是即将成为主流的蓝光产品其原理都没有脱离两个数字那就是1和0,IT业的进步更是牢牢建立在这两个数字之上。
如果简单的说光存储的工作原理就是用激光束在盘片上雕刻出凹凸不同的点来进行数据的记录,读取时光束遇到不同的点进行数据读取。
下图中间就是光驱的核心部件之一光头。
工作原理介绍-续篇按照官方的说法其原理和硬盘相同,只不过一个是机械的一个是光技术的,它们都是以二进制数据的形式来存储信息。
刻录过程是借助激光把电脑转换成的二进制数据写在光盘上。
规定中为了识别数据,定义激光刻出的小坑就代表二进制的“1”,空白处代表二进制的“0”。
由于这些小坑最小长度仅为0.4μm,肉眼无法准确识别。
光驱核心部件之一光头读取时光驱产生对应的激光光束,经过处理后射到光盘上,然后经由监测器捕捉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数据读取。
其过程和刻录过程相反,如果光盘不反射激光则代表“1”;如果激光被反射回来就代表“0”。
说完普通刻录机的原理我们还要说两句蓝光,蓝光是利用波长较短的蓝色激光(405nm)读取和写入数据。
而传统DVD是用波长较长的红色激光(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
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刻录或读取更多的数据。
其刻写与读取原理和普通光驱没有区别,其不同的地方在于主控,光头等处。
光驱常规运行模式介绍下面我们在了解完光驱常见的运行模式后就直接进入拆解过程。
蓝光刻录机测试1.恒定线速度CLV它是早期光驱的读取方式。
恒定线速度是指从内到外都是同样的读取速度,而为了保持一开始内圈的速度,机器会将光碟的转速调高,而到外圈时则会降低光碟片的转速来配合读取速度。
拆机子的方法如下:先打开前盖盒,并将其取下(只需将左端插点按进一点即可),取出粉盒,松开后盖板的三个螺丝,用小平口螺丝刀轻轻撬开机背上部两个向端孔内的暗卡,取下机背盖板。
折下机子顶部的两个机壳固定螺丝,向上提出机壳(机壳底部在在右两侧靠前单位也有两个暗卡,将机壳固定于底座上,提出机壳时应先拉出这两个暗卡)。
取下机子右边定影器护罩上边的挡片,松开定影器护罩上的两螺丝(此两个螺丝在护罩边上,用于将定影器热辊护罩固定在底板上),取下护罩,即可取出卡在里面的打印纸。
若纸夹在定影器热辊中,则可再松开定影器上加热器的金属压板的固定螺丝,轻轻向上提起加热辊,取出卡在定影器部的打印纸。
如若要清洁定影器,则全部松开金属压板的螺丝,将金属压板取下,而后将定影器上的脏物清除干净。
最后按原样将机子复原。
上金属压板螺丝时要注意,不可将其上得太紧或太松,以免造成日后工作时走纸不。
586和586W需要的工具:小号的六角改锥、镊子、小刀。
拆机对比,566和586两款机型的主板、摄象头、听筒等完全相同,如果586资料不能满意,可参照566拆机教程步骤1、打开586电池盖,取出电池、sim卡、miniSD卡2、拆天线盖:用储蓄卡将天线盖下方分别撬开,一定要从下面撬,就是和电池后盖连接的地方(图1红圈部分)。
撬开下方后将天线盖向上推即可拆下。
3、拆586后盖:将图中红圆圈位置的6个螺丝拆下。
用储蓄卡从中红箭头处分开机身和后盖,卡从上向下划分开后盖。
从缝隙中将摄像头后面连接主板的排线从主板上拔下来(插座是白色塑料的)。
取下后盖。
4、拆主板:拔下键盘排线,主板和显示屏被左右两个塑料卡扣固定在前面板上,拨开塑料卡扣,一起取出主板和显示屏。
[ 本帖最后由xhmlb 于2007-9-23 06:43 PM 编辑]附件1.jpg (56.32 KB)2007-9-23 12:50 PM先取下电池盖和电池取下(废话)2.jpg (59.2 KB)2007-9-23 12:50 PM天线盖取下后就可以看到隐藏在天线盖后的两颗螺丝3.jpg (62.28 KB)2007-9-23 12:50 PM把四个螺丝旋下来后,小心打开机器,注意:因为键盘和射像头排线都和主板相连,所以别用力过大而拉坏排线。
4.jpg (50.82 KB)2007-9-23 12:50 PM586的后面板,在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摄像头和露出的排线5.jpg (39.13 KB)2007-9-23 12:50 PM接着把主板分离出来,外壳两边有两个小卡扣,很容易就可以取下主板。
6.jpg (46.79 KB)2007-9-23 12:50 PM前壳和主板有一条连接键盘的排线。
打开后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QVGA屏了7.jpg (68.36 KB)2007-9-23 12:50 PM586主板。
光驱拆卸方法教程详解有用户发现光驱出故障了,又不想找人来修,那么自己怎么拆卸下来检查呢?拆卸方法其实不难,具体步骤一起看看!1.前面板的拆卸首先切断计算机电源,然后拆开机箱把光驱从 5.25英寸驱动器槽中取出,拔去相应的I D E数据线以及音频线。
找一根牙签,或是细铁丝之类的东西,伸入到光驱的应急弹出孔中,把光驱仓门打开,便于下一步的拆卸。
还有一种方法:在计算机电源接通的情况下,让光驱弹开之后再切断计算机电源,不过从机箱里拆卸光驱时就比较麻烦了。
光驱的仓门打开之后,在光驱的左右两侧,会发现光驱的前面板是用两个塑料小卡子,卡在了光驱的外壳上。
用手按下那个卡子,再用力抠开前面板,这样光驱面板的拆卸就完成了。
2.外壳的拆卸在光驱的外壳四周,左右两边各有两颗螺丝,底部共有四颗螺丝。
用螺丝刀一一将其拆除,然后将上下两部分壳体分离。
这样就打开了光驱的外壳,光驱的内部结构就基本呈现出来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有些光驱外壳上的螺丝型号比较特殊,且+字槽比较浅,一般的装机螺丝刀是不行的。
在拆卸时,还得注意用力均匀,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螺丝滑丝,这种情形可就不好办了。
拆去外壳的上半部分后,就会看见一块覆盖在光头组件上的铁板,中间有一圆形物体,它是固定光盘盘片用的,光驱主轴电机开始旋转时就会向上移动,和夹板紧紧地合在一起,固定光盘然后高速旋转。
3.电路板的拆卸在光驱的底部,是一块绿色的P C B印刷电路板。
上面有光驱的缓存、解码芯片、B I O S等元件。
另外还有一根数据线从P C B电路板上引出,线的另一端接在光驱激光头以及仓门控制电路附近,拆卸时一定要注意。
电路板一般也是用螺丝固定在光驱底部的铁外壳上。
拆掉螺丝后,电路板就分离出来了,不过还有几根白色的数据线连在光头组件之类的设备上。
小心地把数据排线拔掉,注意不要折断数据排线(因为光驱内部的数据排线是那种I D E硬盘线)。
现在P C B电路板已彻底地与光头组件分离。
磁带型录像机的拆解与构造分析磁带型录像机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家庭影音设备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录像机已经逐渐退出了舞台,但它对于影音技术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磁带型录像机的拆解与构造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磁带型录像机的主要构造部分。
录像机主体一般由外壳、前面板、电路板和磁带驱动系统组成。
外壳起到保护内部部件和电路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美观的作用。
前面板上有一组按键和旋钮,用来控制录像机的各种功能。
电路板是整个录像机的核心,包括了视频处理电路、音频处理电路、控制电路等。
磁带驱动系统则是录像机实现录制和播放功能的重要部分。
磁带型录像机主要依赖磁带来存储和读取影像和音频信号。
磁带采用的是类似磁带录音机的磁带技术。
磁带内部涂有磁性物质,通过驱动系统将磁头与磁带接触,以读写磁带上的数据。
磁带驱动系统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主电机,带动磁带运动;读写头,负责将磁带上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以及张紧轮和压紧轮,负责保持磁带的正常张紧和接触。
通过拆解录像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精巧的电子元件和连接线。
电路板上铺满了各种芯片和元器件,包括主控芯片,视频处理芯片,音频处理芯片,以及电源管理芯片等。
这些芯片和元器件相互协作,完成了视频信号处理、音频信号处理、录制和播放等各种功能。
主控芯片起到录像机的大脑作用,它控制着录像机的各个部分的运行和通信。
视频处理芯片负责对视频信号的解码和编码,以及调整视频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等参数。
音频处理芯片则负责对音频信号的解码和编码,以及调整音频的音量和均衡器等参数。
电源管理芯片则负责对电源进行管理和调控。
除了这些核心部件外,磁带型录像机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辅助部件。
例如,录像机通常会配备一台彩色显示屏,用于显示录制和播放的内容,以及各种设置选项。
另外,还会有音频输出和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音响设备或麦克风。
拆解蓝光刻录机激光头内部总成蓝激光高清视盘机一张蓝光光盘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50GB,有的多层的光盘存储容量能达到120GB,存储容量是普通DVD光盘的N 倍,这种光盘可以存储多部高解析的影片,一张光盘要能写能读才能使用,使用聚焦更好的405nm激光管使光盘上的数据密度更小。
就目前来说,这种蓝光高清视盘机使用人并不多,现在多数人都有电脑,手机,喜欢从网上下载或网上看电影了。
蓝激光高清视盘机似乎没有必要了,所以蓝光刻录激光头,到了拆客手里。
它的命运不将是再刻录读取光盘,而是被分解成零件。
下面就拆一个全新的蓝光刻录激光头。
待拆的SF-BW512L蓝光刻录激光头背面拆开后盖,可以看到各个元件。
说来很简单,双眼激光头其实就是将2个激光头做成一个,成了双核心的激光头。
一个DVD的红光660nm,另一个VDC. CD的近红外光780nm,双波长激光二极管。
激光管都做到一起了。
蓝光激光二极管近看各元件和光路,红色为VDC. CD光路。
另外为蓝激光光路拆出蓝光激光二极管到手的蓝光激光二极管,功率很大,通电的时候非常危险DVD的部分高电测试DVD激光二极管这是DVD机光头正面镜片出光下面是拆物镜拆下的物镜支架拆掉物镜支架上盖拆散的物镜支架两个功率检测光电二极管PD小小微动电机DVD多分割光电二极管拆出的DVD多分割光电二极管Blu-Ray多分割光电二极管,和DVD的比起来复杂得多成功拆出的两个激光二极管。
准备测试蓝光激光二极管没给激光二极管装散热片,低电测试吧。
低电测试蓝紫光的能照钱拆解完毕,除了激光二极管有可玩性,其它就一堆垃圾.。
自动刻录机拆卸方法介绍自动刻录机是一种常见的音视频录制设备,用于将光盘或DVD上的数据刻录到光盘或DVD上。
然而,当需要修理或更换部件时,我们可能需要将自动刻录机拆卸。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自动刻录机拆卸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安全拆卸自动刻录机。
需要的工具在开始拆卸自动刻录机之前,确保您拥有以下工具:1. 螺丝刀套装:包括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螺丝刀,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螺丝头。
2. 接地腕带:确保您在拆卸过程中不会引入静电,以保护自动刻录机内部的电子部件。
3. 塑料卡片或平头螺丝刀:用于拆卸内部连接器或插槽。
拆卸步骤下面是一个常见的自动刻录机拆卸步骤:1. 断开电源:首先,确保刻录机处于断电状态。
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开关。
2. 接地操作:穿戴接地腕带,并将其连接到自动刻录机的金属外壳或电源插座上。
这将帮助您避免静电损害电子部件。
3. 拆卸外壳:使用相应的螺丝刀,拧掉刻录机外壳上的螺丝。
通常,这些螺丝位于刻录机的背面或侧面。
将已拧下的螺丝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免丢失。
4. 打开刻录机:轻轻地将自动刻录机外壳的一个角度向上提起,然后再向外侧推。
这样,刻录机外壳的扣子就会脱落,使您能够打开刻录机。
5. 断开连接器:在拆卸刻录机的过程中,您可能会发现一些连接器或插槽。
使用塑料卡片或平头螺丝刀轻轻地将其插上,然后轻轻推动或抬起以将其断开连接。
请务必小心,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连接器。
6. 移除部件: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您就可以找到需要修理或更换的部件了。
将其从刻录机内部移除,并记录其位置和连接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正确的安装。
7. 清洁和维护:在更换或修理部件之前,您可以使用空气喷气罐或棉签轻轻地清洁刻录机内部的灰尘和污垢。
这会帮助提高自动刻录机的性能,并避免脏污对部件的损坏。
注意事项在拆卸自动刻录机时,请记住以下事项:1. 确保电源已断开,以避免触电危险。
2. 穿戴接地腕带,确保自动刻录机内部的电子部件不受静电损坏。
如果出现光驱卡住无法弹出的情况,可能就是光驱内部配件之间的接触出现问题,大家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解决:将光驱从机箱卸下并使用十字螺丝刀拆开,通过紧急弹出孔弹出光驱托盘,这样你就可以卸掉光驱的上盖和前盖。
卸下上盖后会看见光驱的机芯,在托盘的左边或者右边会有一条末端连着托盘马达的皮带。
你可以检查此皮带是否干净,是否有错位,同时也可以给此皮带和连接马达的末端上油。
另外光驱的托盘两边会有一排锯齿,这个锯齿是控制托盘弹出和缩回的。
请你给此锯齿上油,并看看它有没有错位之类的故障。
如果上了油请将多余的油擦去,然后将光驱重新安装好,最后再开机试试看。
7、激光头老化造成
排除了灰尘造成的原因,如果光驱还不能读盘很可能是“激光头”老化了,这时就要调整光驱激光头附近的电位调节器,加大电阻改变电流的强度使发射管的功率增加,提高激光的亮度,从而提高光驱的读盘能力。
提醒:大家用小螺丝刀顺时针调节(顺时针加大功率、逆时针减小功率),以5度为步进进行调整,边调边试直到满意为止。
切记不可调节过度,否则可能出现激光头功率过大而烧毁的情况
笔者使用的是SONY 52×的CD-ROM光驱,近日光驱罢工,表现为光驱托盘弹不出来,在此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但只要过一段时间就能使用,当时以为是软件的问题,也没有在意,但这次不同,按下弹出键只能听到光驱里面有“咔嗒、咔嗒”的声音,托盘死活都不出来,用铁丝伸入紧急弹出孔捅也不行。
因急用,只好将挡尘板拆下,露出里面的传动齿轮,使用时用针捅里面的齿轮,托盘出来一点后再用手将它拉出。
于是笔者干脆把光驱拆开,仔细观察发现传动齿轮有些磨损,这些磨损的齿轮会不会是引起故障的元凶呢?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齿轮更换无法证实,只好加点机油增加润滑。
无意中碰到传动皮带,感觉皮带有些松弛,就想先把皮带紧紧再说,于是把传动皮带取下后在松香粉中滚了一下,使皮带上沾满松香粉末以增加摩擦力。
因找不到合适的齿轮,只好先将光驱装好另想办法,没想到装好后实验时托盘居然能弹出来了,经反复多次实验,故障消除。
看来光驱托盘不能弹出是传动皮带松弛的原因,而传动齿轮只要不是磨损得特别严重,对托盘的弹进弹出影响不大。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更换传动皮带,但在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传动皮带,怎么办呢?笔者找来一些缝衣服的线,在电机的皮带轮上缠了几圈,另外在皮带上再涂一些松香粉以增大摩擦力。
装好后一直使用至今,没出现任何问题
就是皮带松了!光驱用久了就这样1就是捅那个小孔2就是里面长期放一张盘(空的最好
杭州萧萧:我的DVD刻录机光驱托盘无法弹出,必须用手强制拖出来,但并不影响正常刻录碟片,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这可能是由于DVD刻录机里的皮带松了(也可能是齿轮打滑,但皮带出问题的情况占多数),因为刻录机托盘的进出是由内部的马达通过一根皮带来带动塑料齿轮转动而实现的,如果在质保范围内,请拿到商家那里更换皮带,如果过了质保期,可自己拆开刻录机,打开后就能看到皮带,可以从旧光驱中拆一根皮带换上,或者将皮带卸下,用电烙铁在滑轮上烫出一圈凹槽,再将皮带套上去,这样可以增大滑轮与皮带的摩擦力,一般都能解决问题
驱动皮带打滑了
力量没有吸盘的吸力大所以就打不开
你去掉顶上的盖子没了吸盘的吸力就能打开"
不错,是皮带打滑了,用松香是不错的办法,我试过用肥皂水洗一下,也管用
皮带换皮带没有皮带在轮子上的沟槽里勒一圈缝纫线
简介
连续使用过三年以上台式机的同学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按一下光驱按键,看到光驱灯闪两下,只能听到吱吱的声音,可是托盘就是弹不出来,如果多按几下光盘架还是能弹出来的。
难道是光驱寿命到了,要换台新的吗?当然不用啦
其实光驱内部许多机械部分都是靠齿轮和皮带进行传动的,由于皮带老化、松动,导致传动力量不足,托盘无法弹出。
另外,传动部件打滑也会造成托盘弹不出。
采取的措施是更换皮带,或将传动部件用无水酒精清洗,必要时可在传动皮带与传动轮之间加一点松香粉末,以增加摩擦力。
动手能力强的话,完全可以自己修一下。
工具/原料
∙十字螺丝刀
∙一字螺丝刀
∙两面胶
∙镊子
步骤/方法
1.将光驱卸下来(具体步骤可以参考“如何组装电脑”)
2.将光驱外壳螺丝卸下(十字)
3.去掉外壳
4.去掉前面板(一字)
5.拆下托盘
6.找到皮带(镊子夹着的就是)
7.最关键的来了:把皮带拿下来,你会发现传动轮的V形槽内非常光滑,这就是打滑
的原因。
我们要在电机轮槽里面缠上1圈两面胶(把两面胶剪成0.9×0.3cm的小条,用镊子轻轻粘到轮槽里,撕下表面的纸),安上皮带,哈哈大功告成了!
注意事项
一定要粘均匀,不要影响了电机的转动,用镊子进行修整,将多余的两面胶去掉。
注意,不要缠的太厚,以免使皮带与传动轮接触过紧
1.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比较常见.比如说光驱电源线没有插好或与电源连接部分损坏.这个可以用替换法解决.如果按下光驱进出开关有少许马达振动的声音. 那么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尝试解决.
2.第一种情况就是传动机构.比如说齿轮的润滑.或者仓口仓门堆积的垃圾太多都容易造成弹出不通畅而导致卡死.这样就需要拆开光驱.
用抹布沾少许水擦拭.千万不要使用带有腐蚀性物质擦拭.比如说:酒精等.
3.这种情况我发现的也很多.特别是某种牌子的光驱.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传送带与齿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无法有足够的力量将托盘推出仓门.这种情况要首先拆开光驱.[用螺丝刀等物品把光驱拆卸.拆卸过程中不要触及激光头.要注意这种设备的心脏部分非常脆弱]然后
准备一把比较锋利的小刀.在靠近仓门的地方有一条传送带.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皮筋.一般
是黑色的. 把他拆下用干燥的纸巾擦拭干净.然后用小刀在皮筋连接两端的齿轮上均匀划上
数刀.但刀子要轻.只要划破一点皮就可以起到增强摩擦的作用.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吧....大功告成.安装好以后试用一下看看吧.但本人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修好哦.
【转】光驱拆解、刻录机拆解、激光头清洗、激光头拆解
明基DW2000为例拆解
一、光驱拆机,清洗激光镜头(清洗最好沾点纯净水,用棉棒擦拭几次即可,读盘效果大增)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狂拆激光头(注意:激光头属于高精度部件,拆了就进灰尘了,一拆进灰尘精度就下降也就意味着已经坏了)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