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为了加强我院疫情报告,做到及时、准确,不漏报、不错报、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疫情管理制度如下:1、全院每一个医务人员均为疫情报告责任人,都有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义务。
对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传染病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向卫生防疫站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禽病毒、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 小时内、农村应于6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 小时内、农村应于1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各临床科必须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如实按要求项目进行填写,不得缺项、漏填。
3、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即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信息科,住院病人还需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和病历中登记或者记录。
4、信息科负责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并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5、如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责任报告人报告科主任,科主任即将向信息科报告,信息科负责向院领导报告,由院领导在发现之时起2 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
6、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当事人允许,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7、医务科、信息科、预防保健科负责对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省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及依法执业执法检查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省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及依法执业执法检查的通知(卫办监督〔2011〕190号)各省直医疗卫生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规范,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安徽省2011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卫监督秘〔2011〕263号)的要求,我厅将于2011年10月17日-11月10日对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和依法执业监督检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对象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友谊医院、省立新安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半汤温泉疗养院、安徽省肺科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共19所省直医疗卫生单位。
二、检查内容(一)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内容1.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有关情况;是否存在丢弃、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及非法回收利用等问题。
2.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制定并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情况;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情况;血液透析等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建立对住院病人合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等。
附件1
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其他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填表说明:
1. 监督检查结果以计分的形式,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状况。
实际得分占总分85沖上为传染病防治优秀医疗卫生机构;60-85%为合格单位;60% (不含60%以下的为重点监督单位。
2. 综合评价采用计分制,按照评分标准判定应得分数和实际得分。
3. ★为关键项,如发生即认定为重点监督单位。
4. ☆为重点项,此项不合格则该项目整体不得分。
5. *为合理缺项。
合理缺项时,应在总分中减掉该项分值,为应得分。
即应得分=100-合理缺项分。
例如医院不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总得分应减掉预防接种管理的单项分值,标化后得分=(各项实际得分的总和/应得分)x 100。
总得分=(实得分/应得分)x 100。
附件4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附件5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分项监督评价结果汇总表
卫生计生局单位(盖章):。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7年版)为进一步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情况,促进报告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一)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对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评估。
(二)评价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
(三)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二、组织领导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的制定,组织开展全省现场调查,对每年的调查结果进行通报;各市卫生计生委负责本地调查工作的实施,开展本级现场调查;县(市、区)级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开展具体调查工作。
省级、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调查方案的培训和指导,配合本级卫生计生委完成现场调查和复核工作,汇总分析各上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配合本级卫生计生委开展调查工作,并完成信息采集、分析、数据汇总上报、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三、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 0 -调查对象包括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医疗机构。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方案的调查方法分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常规调查即日常督导。
专项调查属于国家卫生计生委指令性调查。
1。
日常督导县(市、区)日常督导: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对辖区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所有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查阅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电子病例),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季度核实10例病例,乡级医疗机构每季度核实5例病例,病例不足时核实当月全部法定传染病病例。
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50%。
同时应当注意抽查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1 / 6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一、概述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是用于记录和追踪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工具。
通过填写此表,可以有效地掌握疫情的传播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的基本内容、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表格设计1、标题:在表格的顶部居中位置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2、填写日期:在表格的右上角填写报告日期。
3、填写人员信息:在表格的左上角填写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4、病例信息:表格的主体部分包括病例的各种信息,如病例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时间、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接触史等。
5、疫情报告信息: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信息。
6、处理情况:记录疫情处理情况,如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消毒等措施。
7、备注:根据需要填写其他相关信息或说明。
三、填写方法1、标题:直接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2、填写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报告日期,格式为YYYY-MM-DD。
3、填写人员信息: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4、病例信息:根据病例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
注意填写完整、准确,包括病例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时间、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接触史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5、疫情报告信息:填写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信息。
6、处理情况:根据疫情处理情况填写相关信息,如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消毒等措施。
7、备注:根据需要填写其他相关信息或说明。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附页进行补充说明。
四、注意事项1、及时性:在发现疫情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以便及时掌握疫情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
2、准确性:确保填写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误判或漏报。
3、完整性:应完整填写表格的所有内容,包括病例信息和处理情况等,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传染病疫情登记表是记录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工具,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诊、住院登记)注:请在相应位置填写编号,(1)医院级别标准1: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④乡镇级;(2)医院级别标准2:①三级②二级③一级或未分级(以当年《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为准);(3)病例来源:①门诊②住院;(4)科室类型包括:①内科②儿科③感染科④急诊⑤腹泻病⑥肝炎门诊⑦其他,请具体注明;(12)发病日期缺失时填写病人就诊日期;(15)网络直报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唯一编号;(17)可填写未进行网络报告原因等。
被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成员:附件2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表单位名称: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被调查单位领导签字: 调查时间: 年月日调查组成员签字:附件3各级疾控中心调查表单位名称: 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被调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附件4医疗机构调查表单位名称:近3年年均门诊量:人次; 全年传染病报告数: 人次医院级别标准1: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④乡镇级医院级别标准2:①三级②二级③一级或未分级;被调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附件5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汇总表附件620**年度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单位)20**。
(日期)撰写提纲一、调查内容和方法(一)调查范围。
(二)调查内容。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
(三)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
(四)质量控制。
二、调查结果(一)基本情况。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2.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4。
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
5。
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6.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三)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与网络直报管理. 1。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经费保障情况。
(2)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情况。
(3)建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奖励机制情况。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三)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1、按照“网络直报,逐级审核上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化管理,依法报告,依法管理”的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乡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所、个体诊所),各负其责,实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卫生院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1、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卫生院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2、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配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搜集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3、负责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开展技术指导。
4、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审核1、卫生院防保科每天应进行疫情信息网络监控;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加、罕见传染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为业务科室及时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
镇江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调查表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人(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床位数____________ 医疗机构级别三级□ 二级□ 专科2008年度门诊总人数(次) __________2008年度住院总人数(次) __________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门诊总人数(次) __________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住院总人数(次) __________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数_______________一、疫情报告管理制度1.预防保健机构(科,室) 有□ 无□2.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有□ 人无□3.疫情报告制度3. 1工作总结(查2008年) 有□ 无□3. 2传染病报告制度有□ 无□3. 3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有□ 无□3. 4疫情报告培训记录有□ 无□3. 5传染病报告登记记录有□ 无□3. 6门诊日志记录有□ 无□3. 7违反规定处理情况有□ 无□若有,处理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二、传染病网络报告情况1.是否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现了网络直报是□ 否□2.网络直报上网方式宽带上网□ 拨号上网□3.网络直报系统是否畅通(开机检查) 是□ 否□4.网络直报是否专机专用是□ 否□5.网络直报开机到登陆时间__________ 分钟6.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是否有因计算机故障不能进行网络直报是□ 否□若有,停止网络直报的时间_____天7.网络直报计算机维护的部门是CDC□ 本机构□ 其他__________8.无网络直报时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1.门诊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各科室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间接诊法定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与本院报告登记记录进行复核1.1 内科门诊人次数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 __________例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 __________ 例1.2 儿科门诊人次数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 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__________ 例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 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__________ 例1.3 医院感染科核查门诊人次数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 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__________ 例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 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__________ 例1.4 皮肤性病科门诊人次数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 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__________ 例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 与本院登记记录复核__________ 例2.从下述各科室每科至少抽取5例法定传染病(或疑似)病例(若不足5例按实际情况抽取)与所属CDC复核(抽取病例按"患者姓名(病种)"格式填写)符合率为__________%3.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有□ 无□3.1 门诊内科查出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_____登记符合_____ 例缺_____ 例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报告符合_____ 例不符合_____ 例3.2 门诊儿科查出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_____登记符合_____ 例缺_____ 例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报告符合_____例不符合_____ 例3.3 医院感染科查出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_____ 登记符合_____ 例缺_____ 例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报告符合_____ 例不符合_____ 例3.4 门诊皮肤科查出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_____登记符合_____ 例缺_____ 例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报告符合_____ 例不符合_____ 例3.6网络直报核实中未能查实病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情况(查登记记录) 完整□ 缺__________ 例缺项为:姓名□ 性别□ 年龄□ 发病时间□ 初诊时间□地址□ 确诊时间□ 报告时间□ 报告人□3.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否进行了技术指导是□ 否□2008年进行了技术指导__________ 次.四、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工作的建议(可另附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陪检单位人员: 年月日监督员: 年月日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管理调查表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人(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机构级别一级□其他床位数__________2008年度门诊总人数(次) _______2008年度住院总人数(次) ________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门诊总人数(次) ____________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总人数(次) ____________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数____________疫一、疫情报告管理情况1、预防保健机构(科,室) 有□ 无□2、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有□ 人无□二、疫情报告制度1、工作总结(查2008年) 有□ 无□2、传染病报告制度有□ 无□3、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有□ 无□4、疫情报告培训记录有□ 无□5、传染病报告登记记录有□ 无□6、门诊日志记录有□ 无□7、违反规定处理情况有□ 无□若有,处理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传染病网络报告情况1.是否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现了网络直报是□ 否□2.网络直报上网方式宽带上网□ 拨号上网□3.网络直报系统是否畅通(开机检查) 是□ 否□4.网络直报是否专机专用是□ 否□5.网络直报开机到登陆时间_______分钟6.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是否有因计算机故障不能进行网络直报是□ 否□ 如有,停止网络直报的时间______________。
7.网络直报计算机维护的部门是CDC□ 本机构□ 其他____________。
8.无网络直报时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1.门诊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以下各科室共抽10例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待与本院登记本复核1.1 内科门诊人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例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例1.2 儿科门诊人次数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例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例2.从上述各科室共抽10例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待与所属CDC复核(抽取病例按"患者姓名(病种)"格式填写)符合率______________。
3.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有□ 无□3.1 门诊查出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登记符合_____例缺_____例门诊查出疑似法定传染病病例_____登记符合_____例缺_____例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报告符合_____例不符合___例3.2 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情况(查登记记录) 完整□ 缺______例缺项为:姓名□ 性别□ 年龄□ 发病时间□ 初诊时间□地址□ 确诊时间□ 报告时间□ 报告人□3.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否进行了技术指导是□ 否□2008年进行了技术指导______________次五、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陪检单位人员: 年月日监督员: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