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九章 苗族医药学选论
- 格式:ppt
- 大小:461.51 KB
- 文档页数:32
苗族传统民间医术苗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人民拥有丰富的传统民间医术,这些医术经验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成为保护和发展苗族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资源。
一、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起源和特点苗族传统民间医术起源于苗族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巧。
这些知识和技巧传承至今,成为苗族人民治疗疾病和保健的重要方法。
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疗法:苗族传统民间医术深受自然观念的影响,推崇自然疗法。
他们相信大自然中的万物有着独特的疗效,草药、石药、虫药等天然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苗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很多植物和动物都具有治疗功效,比如野葛根、苦艾草等。
2. 道德观念:苗族人民注重道德观念在医疗中的作用,认为医务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
在治疗病人时,他们会给予慈爱和关怀,树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3. 治未病:苗族民间医术强调预防和保健,注重治未病。
苗族人民相信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他们会通过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的调节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主要疗法苗族传统民间医术有许多疗法,其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疗法包括:1. 草药疗法:苗族人民广泛运用各种天然植物制备草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他们根据不同病症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配伍和煎煮,以提取药效。
比如苗族人民常用的川木香可以治疗感冒,龙胆草可以治疗肝炎等。
2. 推拿疗法:苗族人民善于利用手法进行推拿,将经络按摩和穴位按压结合起来,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推拿疗法在苗族传统医术中有着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
3. 祈福疗法:苗族人民相信疾病与灵魂的和谐与否有关,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他们会进行一些祈福仪式,以寻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
这种疗法在苗族医术中虽然并不常见,但对苗族人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现代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苗族传统民间医术正在逐渐受到关注和保护。
苗医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伤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医疗经验,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部分。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一、病因苗医认为人体患病跟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对疾病的命名及分类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疔“、“铁疔”等。
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
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二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
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疗、癀、花、疮等类。
(一)经类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苎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苎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
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经病,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复习题《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部分答案第一部分绪论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受佛教文化影响较深的医学是(A)A.藏医学B.维吾尔医药C.回族医药D哈萨克医药.E苗医药2.中国民族医药学的地域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都和下列哪些因素相关?(A)A.生活的地理环境B文化.C.宗教信仰D.生活习俗E.气候3.中国民族医药学的民族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都和下列哪些因素相关?(B)A.生活的地理环境B.文化C.生产方式D.生活条件E.疾病状况4.中国民族医药是指(B)A.中医药B.少数民族医药C.民间医药D.藏医药E.蒙医药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1.贝叶经:在一种棕榈树的叶子上书写佛经,最早见于傣文贝叶经。
贝叶经除小乘经典外,还记载了许多民间传说、医药故事等。
2.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
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一,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三、简答1.何谓中国民族医药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5分)(1)所谓地域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都和其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状况有密切相关。
(2.5分)(2)所谓民族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与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2.5分)2.中国传统医药包括哪三个部分?(5分)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三部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
其中,民族医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第二部分特色理论一、选择题1.藏族医学所谓的三因,就是指、、三种因素。
( B )A.隆、赤巴和巴达干B.隆、赤巴和培根C.隆、赫依和培根D.赫依、协日和巴达干;2.下列哪种因素相当于中医的气( D )A.赤巴;B.协日;C.巴达干;D.隆3.隆的分类中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D )A.维命隆B.上行隆C.遍行隆D.下行隆 E.伴火隆4.隆的特性中哪种与人的性情急躁;舌苔明显,厚而粗;皮肤粗糙等有关( E )A.轻B.寒C.硬D.动E.粗5.三因中具有中医火或热性质的是( E )A.隆B.巴达干C.协日D.赫依E.赤巴6.分布在胃肠的是下列哪种赤巴( B )A.变色赤巴B.能消赤巴C.能作赤巴D.明色赤巴E.能视赤巴7.赤巴的特性中使人体分泌的汗液具有一些微臭,而尿液也都具有明显的腥臭味的是( C )A.腻B.锐C.臭D.轻E.热8.三因中( C )具有中医水和土的性质?A.赤巴;B 协日;C 培根;D 隆;E.巴达干9.藏医认为人的五脏是( A )A心、肝、脾、肺、肾; B 心、肝、脾、胰、肾;C心、肺、肝、脾、胰;D心、肺、肝、胰、肾;E心、肺、脾、胰、肾10.藏医的六腑包括( B )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姆休;C.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舍;D.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胰;E.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11.蒙医把一切事物归属于以下哪五种物质?( B )A.木、火、土、金、水;B.土、水、火、气、空;C土、水、火、气、风;D木、水、火、气、空;E土、水、火、气、木12.蒙医的三素是指( C )A.赫依、隆、巴达干;B.隆、赤巴和培根;C.赫依、协日、巴达干;D.赫依、赤巴、协日;E.赫依、赤巴和巴达干13.蒙医的六腑包括( C )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姆休;C.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舍;D.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胰;E.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14.蒙医的病因学说当中,根本性的因素是指( C )A.饮食、起居和时令;B.血、黄水和虫;C.赫依、协日和巴达干;D.季节、气候和饮食;E.贪、嗔、痴15.蒙医疾病的分类中,按照病性可以分为( D )A.赫依病、协日病、巴达干病;B.血病、黄水病、虫病;C.急性病和慢性病D.热性病和寒性病;E.单纯病、合并病、聚合病16.维医的四大物质是指( A )A.火、气、水、土;B.木、火、水、土;C.土、水、气、空;D.木、火、气、空;E.火、水、气、空17.维医学把人的气质分为( A )四大单纯类。
苗族的传统医药
摘要:
1.苗族传统医药的概述
2.苗族传统医药的特点
3.苗族传统医药的治疗方法
4.苗族传统医药的价值与影响
正文:
【苗族传统医药的概述】
苗族传统医药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
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苗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
苗族传统医药主要包括苗医、苗药和苗疗等方面。
【苗族传统医药的特点】
苗族传统医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独特的理论体系:苗族传统医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学说,这些理论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界和生命现象的独特见解。
2.天人合一的观念:苗族传统医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疾病时,注重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3.丰富的药物资源:苗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苗族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资源,研制出了众多具有独特疗效的药物。
【苗族传统医药的治疗方法】
苗族传统医药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熏洗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疗效,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
【苗族传统医药的价值与影响】
苗族传统医药不仅为苗族人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还对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苗族传统医药的传播和交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种独特的医药体系,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族医药--苗医学苗医学是指中国苗族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特定地域药材为基础的一种医学体系。
苗族起源于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的“九黎”、“三苗”,距今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苗族医药。
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
后来学者认为,“苗父”实际上就是医术精湛的苗医。
民间自古就有“三千苗医、八百单方”的说法,苗族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尤以其内病外治的疗法闻名中外,成为民族医药的一枝奇葩。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
贵州--这片夜郎古国的神秘土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自古以来便是药材的主产地。
这更成就了苗族医药的疗效神奇,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即收有百中以上的苗药。
苗药配方有两个法则:“配单不配双”及“三位一体”。
“配单不配双”,就是只用1、3、5、7、9之类成单的药物种数配方,而不用2、4、6、8成双的药物种数配方。
据说,苗医忌用双数配方,源出于制天命、破均衡、反静止、废旧态、创新序的医学思想。
“三位一体”,就是领头药、铺底药、监护药三类药物共组成方。
领头药是针对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药;铺底药是对领头药有相资作用的药;监护药是调和领头药、铺底药药性的药。
这三类药物共配成方,形成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利用事物生成的相资、相制、相征三大关系,在选药、用药分量、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药方式、禁忌事项等方面,发扬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使药物产生最佳疗效。
风光旖旎的黔东南州,是中国苗药的发祥地。
那里不仅苗药品种多、药效奇、无污染,而且至今保存着原始生态,所产苗药均为纯正原生态植物药。
苗早期医药活动:巫医合一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
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样柯地,……,疾病无医药,但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
苗药古老而神奇的中草药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和认可。
苗药,作为中草药的一种形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少数民族苗族传承下来的重要疗法,被称为苗药。
苗药基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采用特定的制作方法提取有效成分,以治疗各种疾病。
苗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唐朝时代,苗族传统医学就开始流传。
苗族是中国最早研制和应用草药的民族之一。
在苗族的传统医学理论中,认为疾病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所引起的,苗药则是通过调整这种阴阳关系来恢复身体的健康平衡。
苗药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苗族药师进行手工制作。
首先,苗药师会精选和采集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材料,这些材料通常都是在当地山林、草原和河流中采摘或捕捞而来的。
然后,它们会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的药方进行炮制。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煎煮、蒸馏、蒸炼、研磨和浸泡等步骤,以提取出有效成分。
苗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苗族的传统医学中,苗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病症,包括感冒、发热、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
由于苗药的温和性和温补效果,它也常被用于恢复身体健康和增强免疫力。
此外,苗药还用于美容和保健,许多人认为苗药可以改善肤色、减轻皱纹和治疗皮肤病。
苗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苗药是由自然材料制成的,不含化学物质和人工添加剂,因此被认为是安全和无副作用的。
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苗药的药效和疗效。
例如,某些苗药被发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此外,苗药也逐渐受到现代医学界的重视和研究。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开始研究苗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以期发现新的药物并改进传统疗法。
一些苗药甚至已经被开发成为现代医药品,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
然而,苗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苗药的制作过程需要时间和精力,这限制了苗药的产量和供应。
此外,由于苗药的制作方法多为传统手工制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苗族医药文化有关文献
苗族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一些与苗族医药文化相关的文献:
1.《苗族医药学》:这是一本系统介绍苗族医药学的著作,包括苗族医药的历史、理论、
药物、疗法等方面的内容,是了解苗族医药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2.《苗族医药研究》:这是一本专门研究苗族医药的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多篇关于苗族医
药的研究论文,涉及苗族医药的理论、药物、疗法等多个方面,对于深入了解苗族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苗族医药志》:这是一本详细记录苗族医药历史和现状的志书,包括苗族医药的起源、
发展、现状、特色等方面,对于了解苗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苗族医药论文集》:这是一本收录了多篇关于苗族医药的论文集,涉及苗族医药的理
论、药物、疗法等多个方面,对于深入了解苗族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文献,供参考。
一、苗族文化概述1. 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有独特的语言、服饰、舞蹈和建筑等文化特色。
2.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苗族文化以其神秘而深远的魅力,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和研究,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二、苗医药发展史1. 苗医药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
2. 苗医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起源甚为久远,被誉为我国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3. 苗医药在贵州、湖南等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4. 苗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医药事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贡献。
三、苗族文化对苗医药的影响1. 苗族文化对苗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苗族的祭祀、宗教仪式、饮食习俗等都为苗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 苗族文化中的一些传统文化符号和图腾对苗医药的理论形成和药物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
3. 苗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对苗医药的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苗医药的特点与独特之处1. 苗医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主张“表里协调,阴阳平衡”的医学思想,注重调理阴阳,保持人体的平衡。
2. 苗医药的药物多来源于天然植物和动物,采用的药材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制药方法和配伍原则。
3. 苗医药秉承着“宁缺毋滥”的药物使用原则,更注重调整生活方式,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提倡健康养生。
五、苗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1. 苗医药在现代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借鉴。
2. 苗医药对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有着一定的疗效,被现代医学所重视和借鉴,拓展了医学的治疗领域。
3. 苗医药也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中医药的推广和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六、苗医药的未来发展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苗医药也在逐步走向现代化,注重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