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02
- 格式:doc
- 大小:588.50 KB
- 文档页数: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D 〕A. 斯密B.李嘉图C. 马克思D.蒙克莱田2.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D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 科学技术D.生产工具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 〕A.唯物辩证法B.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C.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D.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4.推进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科技革命的标志是〔B 〕A.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B.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制造和使用C.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D.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5. 商品的价值〔A 〕A.表达了社会经济关系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C.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当者D.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6.观念上的货币可以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7.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C 〕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D.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8.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D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延长工作日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B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者的全部劳动酬劳D.劳动者制造的全部价值10.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C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11.产业资本循环中发生了价值增殖的阶段是〔B 〕A.购置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2.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B 〕A.货币资本 B. 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银行资本13.在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D 〕A.燃料B.原材料C.辅助材料D.机器厂房1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C 〕A.增加预付总资本B.增加预付可变资本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D.提高剩余价值率1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求追加消费资料,反映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D 〕A.I(v+m)=IIc B.I(v+m)>IIcC.I(v+△v+m/x)=II(c+Ac) D.Ⅱ(c+m-m/x)>I(v+m/x)16.生产价格的构成是〔C 〕A.生产本钱加利润B.生产本钱加剩余价值C. 生产本钱加平均利润D.生产本钱加垄断利润17.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C 〕A.货币输出B.劳务输出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18.“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D 〕A. 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治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治理C.购置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企业和银行D.购置肯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操纵企业和银行19.无偿没收是新中国初期针对〔A 〕A.官僚资本的政策B.民族资本的政策C.个体农民的政策D.个体手工业者的政策20.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C 〕A.国有经济的数量B.国有经济的效益C. 国有经济的操纵力D. 国有经济的覆盖面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是〔D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 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2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主要〔C 〕A.以国家为单位进行 B. 以行业为单位进行C.以企业为单位进行D.以家庭为单位进行23.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首先表现为〔A 〕A.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B.工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C.效劳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D.出口加工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4.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A 〕A.物质生产领域进行B.非物质生产领域进行C.全社会范围内进行D.跨境效劳贸易领域进行25.总供应与总需求的平衡是指供求双方处于〔B 〕A.绝对相等状态B.根本相等状态C.绝对不等状态D.根本不等状态26.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属于〔A 〕A.扩张性收入分配政策B.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C.盈余财政政策D.紧缩性货币政策27.向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证的是〔C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救助D.社会优抚28.完成统一产业政策的国际地域经济集团是〔D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同盟29.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B 〕A.重商主义理论B.比拟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产业内贸易理论30.最先提出彻底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是〔B 〕A.兴旺国家B.开展中国家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多项选择题31.生产资料包含〔BC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力E.生产关系32.价值形式开展所经历的阶段包含〔ABDE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 相对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ACDE 〕A.雇佣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B.个体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C.工人劳动服从资本家安排D.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全部34.货币资本是〔BCD 〕A.生产资本的组成局部B.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C.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 D. 为剩余价值生产打算条件的资本E.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35.资本主义银行利润〔BCD 〕A.由贷款利息的总和构成B.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C. 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D.来自产业工人制造的一局部剩余价值E.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制造36.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过程是〔ACDE 〕A.必定的B.短期的C.长期的D.复杂的E.曲折的37.“有增长而无开展〞指的是〔ABC 〕A.只有经济总量的增长B.没有经济结构优化C.没有经济质量的提高D.收入差距缩小E.生态环境改善38.导致地域经济开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ABCDE 〕A.自然条件的差异B.资源禀赋的差异C.分工水平的差异D.经济结构的差异E.社会历史的差异39.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包含〔ABCD 〕A.税收手段B.价格手段C.利率手段D.汇率手段E.行政手段40.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底是〔ADE 〕A.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B.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改变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开展E.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开展三、简答题41.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00009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导论O.l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O.l.l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
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包括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0 1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运行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未来社会经济关系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0.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0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0.2.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0 2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既要注重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又要重视对经济体制的研究,更要对二者之间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0 2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0.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0.3.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0 3 2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经济规律的两大特点。
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0 3 3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经济规律体系的含义。
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二)答案政治经济学(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BCCBB6—10:BABDB11—15:DBCAB16—20:BABCC21—25:BCBCD26—30:DDADA(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
44.(1)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基本实现规模化经营。
(2)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充分运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生物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3)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变,基本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45.(1)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世界市场。
(2)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力,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
(3)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要求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从而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权的状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一、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
与商品交换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发明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C.运用经济规律D.改造经济规律2.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A.超越生产力状况B.落后于生产力状况C.适合生产力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互相关系及社会发展规律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互相关系及经济发展规律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私有制和社会分工B.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互换C.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D.以对等为原则的产品互换5.用以偿还债务的货币,执行的是()A.流通手段职能B.贮藏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购买手段职能6.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格始终高于价值B.价格始终低于价值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7.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市场体系可以分为()A.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B.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C.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D.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增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9.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一方面要区分()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0.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个别资本生产规模的方式是()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垄断11.可以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1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IIcB.I(c+v+m)=Ic+IIcC.I(v+△v+m/x)=II(c+△c)D.I(c+v+m)=I(c+△c)+II(c+△c)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D.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公司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14.部门之间竞争的方式重要是()A.改善生产技术B.抢占销售市场C.垄断商品价格D.进行资本转移15.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A.借贷资本的价值B.借贷资本家过去劳动的报酬C.货币资本白行增殖的价值D.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16.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按其自有资本计算()A.等于平均利润B.低于平均利润C.大于平均利润D.大于商业利润17.平均利润进一步模糊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这是由于()A.利润被视为可变资本的产物B.利润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C.所有部门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相等D.各部门按预付资本所得的利润在量上相等18.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间是()A.18世纪中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大公司为了垄断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各种协定所组成的垄断联盟是()A.卡特尔B.托拉斯C.辛迪加D.康采恩20.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A.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避免两败俱伤C.互相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1.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的结合,形成()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组织C.金融寡头D.国际资本联合22.资本输出的实质是()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23.社会主义社会的主线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C.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D.不断提高公有化限度24.我国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特性的经济形式是()A.股份制经济B.承包制经济C.股份合作制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25.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是()A.外资经济B.私营经济C.国有经济D.个体经济26.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派的主线因素是()A.社会分工的发展B.生产资料公有制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劳动是谋生的手段2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涉及生产要素市场和()A.劳动力市场B.技术市场C.商品市场D.土地市场28.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营模式()A.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C.仅存在于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中D.仅存在于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中29.重要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和进行沟通的市场中介是()A.会计师事务所B.律师事务所C.经纪商和经纪人D.审计师事务所30.国与国之间发生经济往来的主线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意识形态的多样化C.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D.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代码0000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工厂中的厂房、道路属于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关系2.价值规律是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3.发达的商品经济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使用价值和价值B.交换价值和价值C.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D.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5.在“1只绵羊=2把石斧”中,等式左端的“绵羊”A.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B.是表现价值的商品.C.处于等价形式D.处于被动地位6.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A.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B.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C.形成与一般商品流通完全不同的资本流通D.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7.资本家组织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劳动力价值B.生产使用价值C.获取剩余价值D.满足社会需求8.资本家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得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相对剩余价值D.绝对剩余价值9.资本主义再生产按规模可分为A.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B.内涵式再生产与外延式再生产C.劳动力再生产与产品再生产D.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10.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A.社会的两极分化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C.经济危机的根源D.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11.某资本一年周转3次,该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是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6个月12.生产价格的构成是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可变资本+剩余价值C.生产成本+剩余价值D.生产成本+平均利润13.以实力最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跨部门联合形成的垄断集团是A.卡特尔B.康采恩C.辛迪加D.托拉斯14.固定资本更新是A.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B.防止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手段C.形成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D.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的条件15.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有经济A.可以不占支配地位B.必须占支配地位C.比重可以大大减少D.应逐步分批退出16.为国防提供主要技术装备的产业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金融业17.减少税收能够A.扩大个人消费B.抑制企业投资C.减少可支配收入D.缩小社会总需求18.运用汇率手段提高本国货币币值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C.有利于进口和出口D.不利于进口和出口19.融通期限在1年以上的国际中长期资金市场是A.国际货币市场B.国际资本市场C.国际外汇市场D.国际黄金市场20.发达国家在生产领域相互联系的重要方式是A.直接投资B.货物贸易C.服务贸易D.货币兑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4年4月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生产资料是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2.在一切社会中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商品价值的实体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B.生产商品的时间上交叉、空间上并存的两次劳动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商品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5.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商品按照价值量出售后,他的劳动耗费就A.得到部分补偿B.得到超额补偿C.得到全部补偿D.得不到补偿6.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是A.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B.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充当等价物的商品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7.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8.商品经济是A.以消费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B.以供自己使用而进行的生产C.无偿供给他人而进行的生产D.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9.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导致A.通货膨胀B.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C.通货紧缩D.物价下降10.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劳动力C.生产资料D.货币11.超额剩余价值是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C.所有企业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D.是大多数人获得的12.产业资本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信贷资本和商品资本B.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信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3.年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C.一年生产的剩余价值问题与预付可变资本价值额之比D.一年产生的剩余价值与一个预付的总资本之比14.利润本质上是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剩余价值B.银行贷款C.筹办股份公司D.信用形式1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单个企业生产的有序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性D.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1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公有制C.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D.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18.在宏观层次上,效率是指A.生产率B.工资率C.资源配置的效率D.就业率19.按照征收商品的流向,关税可以分为A.从量税和从价税B.混合税和选择税C.进口税和出口税D.所得税和消费税20.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构成是A.财政资金使用政策B.税收政策C.利率政策D.就业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旳政治经济学重要研究(C)1-6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2.劳动资料中最重要旳是(B)2-13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合3.只需要观念上旳货币就可以执行(A)3-60A.价值尺度旳职能B.流通手段旳职能C.支付手段旳职能D.贮藏手段旳职能4.根据国内对三次产业旳划分,第二产业是(C)3-34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工业和服务业5.商品旳二因素是(B)4-47A.使用价值和互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互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旳实体是(D)4-51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旳市场秩序是(B)5-78A.供求均衡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旳决定性条件是(C)6-87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所有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但是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旳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D)6-89 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旳时间B.工人发明新价值旳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旳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旳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旳状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旳是(B)6-94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旳转化是(C)7-114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达(D)7-123A.预付固定资本旳增殖限度B.预付不变资本旳增殖限度C.预付流动资本旳增殖限度D.预付可变资本旳增殖限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旳出发点是(A)7-124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所有消费资料之和D.所有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旳量旳关系表目前(B)8-139A.两者相等B.利润率不不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不小于剩余价值率D.两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旳真正来源是(D)8-147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旳差额B.流通中发明旳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发明旳价值D.产业工人发明旳剩余价值16.利息率旳变动区间是(B)8-152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旳因素是(D)8-160A.土地旳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她部门D.土地旳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C)9-174A.竞争目旳相似B.竞争剧烈限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旳垄断者”旳机构是(B)9-175A.工业公司B.银行C.商业公司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旳最高形式是(A)9-180A.国有公司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共有旳垄断资本C.半国有公司垄断资本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公司外部旳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旳重要形式是(D)10-195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A)10-202A.政府间旳国际金融组织B.联合国旳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旳多边协定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旳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旳时期是(C)11-212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旳浮现是(C)11-217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旳否认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旳局部调节D.主线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涉及(D)14-267/268A.公有制经济中旳按劳分派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旳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旳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旳劳动者旳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派(B)14-261A.是在全社会范畴内实行旳B.是以公司为单位旳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D.不受市场机制旳制约27.宏观调控旳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19-341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旳平衡B.社会总供应与总需求旳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旳平衡D.三大产业之间旳平衡28.国内财政政策体系旳重要构成内容是(D)19-354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国内现代化旳重要特性是(D)21-379A.人均GDP达到相称高限度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称高限度C.都市化率达到相称高限度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都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称高限度30.国内运用外资旳重要方式有(D)22-399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消费 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互换 D.物质资料的分派2.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 D.劳动资料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A.生产工具的发展 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 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发明的 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发明的C.前者一般是长期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 D.后者一般是长期不变的,前者大多数不是长期不变的6.自然经济是一种()A.互换经济 B.自给自足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 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A.计划方式 B.市场方式 C.行政方式 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新发明的价值是()A.v+m B.c+v C.c+m D.c+v+m 9.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A.原料 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11.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事实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A.各个部门的发明过程 B.各个部门内部的转移过程C.各个部门内部各公司之间的瓜分过程 D.各部门之间重新分派的过程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的互相关系B.各个私人垄断资本互相有机结合的总体C.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矛盾的体现D.私人垄断资本运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13.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加大和南北对立的主线因素是()A.地区局部战争 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 D.国际经济新秩序1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按劳分派规律作用的结果C.按比例分派社会劳动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5.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A.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 B.对外开放的本质规定C.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D.改革开放的本质规定16.我国城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1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劳动者共同富裕 B.社会化大生产C.生产资料公有制D.市场经济18.按劳分派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A.补贴和救济B.奖金和津贴C.福利和补贴D.保险和救济19.在现阶段,经济运营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A.计划 B.市场C.公司 D.政府20.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 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1.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所有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A.无限责任公司 B.业主制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作制公司22.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主线目的是()A.追求赚钱最大化 B.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们需要C.实现商品价值 D.调节供求,保持宏观经济稳定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商品供求关系 B.商品价值 C.纸币发行量D.经济政策2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派的重要途径是( )A.银行信贷 B.劳务费用的支付 C.价格体系 D.国家财政预算25.通过增长税收或压缩财政支出来克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属于( )A.平衡财政政策 B.紧缩财政政策C.扩张财政政策 D.赤字财政政策26.社会主义经济中,用于原材料、燃料和粮食等重要物资储备的基金属于( ) A.扩大生产基金 B.社会后备基金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D.社会保证基金27.当前,在我国经济的三次产业中( )A.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二、三产业B.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三产业C.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二产业D.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要齐头并进28.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 )A.农业的现代化 B.工业的现代化C.服务业的现代化 D.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29.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 )A.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B.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C.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同时并存D.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主体同时并存30.我国运用外资时,通过补偿贸易运用的信贷属于( )A.出口信贷 B.财政信贷C.商品信贷 D.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学政治经济学(财经)00009试题及答案
10月。
XXXX,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及答案(湖北高考网编译)
一、单项选择题(这个主要问题是XXXX岁时,或者当你中年时,你在生活中既美丽又精彩。
时间会带来惊喜。
只要我们不忘记为什么我们开始把梦想当成我们的马,这些年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愉快的,前方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生活突然就像一封邮件。
生活是苦涩的。
人生短暂的旅程,不要让时间失望,不要让自己失望。
愿我们每个人都自律、阳光、勤奋、随心所欲地生活,像一束光一样生活。
欢迎访问我们。
下载后可以编辑word文档。
双击以删除页眉和页脚。
谢谢!简单的教科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大脑的人不使用手,不使用手的人使用大脑,所以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
因此,双手和大脑的力量都是不可思议的。
单词模型。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政治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边际效用学派属于(C)A.重商主义经济学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小商品经济又称(D)A.产品经济B.市场经济C.发达商品经济D.简单商品经济3.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D)A.有价值B.是商品C.是劳动产品D.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4.由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是(A)A.—般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价值形式5.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是(B)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C.企业信用D.国家信用6.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说明(C)A.社会分工是怎样形成的B.货币是怎样出现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D.资本是怎样周转的7.必要劳动时间结束时工人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等于(B)A.剩余价值B.劳动力价值C.生产资料价值D.预付资本价值8.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在于资本家是否把(C)A.不变资本全部用于个人消费B.可变资本全部用于个人消费C.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D.预付资本全部用于个人消费9.某资本周转一次需要18个月,该资本一年的周转次数是(A)A.2/3次B.3/2次C.2次D.3次10.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用于(D)A.劳动力的资本B.原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资料的资本1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A)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超额利润C.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D.劳动资料价值+劳动对象价值1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前提是(A)A.平均利润率的形成B.剩余价值率的形成C.劳动生产率的形成D.资本折旧率的形成13.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物质基础是(D)A.国家干预B.市场竞争C.社会分工D.生产集中14.垄断组织出售商品的价格是(B)A.垄断低价B.垄断高价C.市场竞争价格D.商品生产价格15.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D)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公有制经济16.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A)A.第一动力B.内在要求C.必要条件D.本质要求17.通过修订税法进行宏观调控属于(B)A.计划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1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主要的保障形式是(D)A.社会优抚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保险19.某产品的零部件分散在世界各地生产,这一现象集中体现了(A)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服务全球化D.金融全球化20.购买国外专利属于(C)A.对外货物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