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2
- 格式:ppt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55
⼈因⼯程第⼀章:⼈因⼯程学1.美国: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的因素⼯程学Human Engineering,⼈类⼯程学西欧:Ergonomics,⼈类⼯效学,它是希腊⽂意为⼯作法则我国:该学科名命名有多种,⼈机⼯程学,⼈体⼯程学,⼯程⼼理学,⼈类⼯效学,⼈类⼯程学等等。
近⼏年使⽤⼈因⼯程学和⼈类⼯效学命名的较多。
2.⼈因⼯程学尽⼒的四个阶段:因⼯程学的萌芽/兴起/成长/发展第⼆章:⼈体测量1.⼈体测量的定义:只对⼈类⾝体各⽅⾯特征数据的度量,特别是⼈体的尺⼨,形状和耐⼒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
2.测量基准⾯:⼈体测量基准⾯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横轴、纵轴和铅垂轴来确定。
a:⽮状⾯: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及与其平⾏的所有平⾯;b:正中⽮状⾯:在⽮状⾯中把通过⼈体正中线的⽮状⾯称为正中⽮状⾯c:冠状⾯: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及与其平⾏的所有平⾯d:⽔平⾯:与⽮状⾯及冠状⾯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适应域的定义:⼀个设计只能取⼀定的⼈体尺⼨范围,只考虑整个分布的⼀部分⾯积。
可分为对称适应域和偏适应域。
对称适应域对称于均值,偏适应域通常是整个分布的某⼀边⼈体测量数据相关计算(1)求任⼀百分位a的数值已知某群体⼈体测量尺⼨分布状况,求任⼀百分位数a对应的⼈体测量尺⼨时可⽤下式计算Xa= 式a在1%—50%时取“—”,当百分位数a在50%—99%时取“+”;K为百分⽐此变换系数可查表注,平均值是作为设计的基本尺⼨,⽽标准差是作为设计的调整量。
例题:设计适⽤于90%东南区男性使⽤的产品,试问应按怎样的⾝⾼范围设计产品的尺⼨?解:由东南区男性⾝⾼数据统计查表可得其⾝⾼的平均值为1686mm,标准差SD为55.2mm.要求适应90%的⼈群,故第5百分位数为下线,第95百分位数为上线设计,查表可得5%与95%的变换系数为K=1.645第5百分位数对应的尺⼨为:X5=1686—55.2*1.645=1595.2mm第95百分位数对应的尺⼨为:X5=1686+55.2*1.645=1776.8mm结论:按⾝⾼1595.2~1776.8mm设计产品将适⽤于90%的东南区男性。
名词解释:1、简述人机工程学定义一般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以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视野及分类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
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野3、视觉的暗适应与明适应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亮度的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4、反应时间反应时间( RT):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隔。
5、人体测量学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法兰克福平面法兰克福平面是通过左右耳的耳屏及右眼眶下缘的水平平面8.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只觉得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9.分布:人体尺寸按一定频率出现。
10.日光系数:在云层覆盖天空时或者在阴影处进行的。
室内光强度于室外光强度之比。
11.目眩:进入人眼的光量过大,使视网膜的感受性不能适应。
12.照度: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13.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4.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
15.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的现象。
16.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后,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
17.明适应:与暗适应情况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
18.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19.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指导教师:xxx班级:120108学生姓名:xxx学号:********二零一五年一月六日目录前言 (2)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意义 (3)二、课程设计内容、任务描述与要求 (3)1、设计题目 (3)2、设计任务 (3)3、选题的意义 (4)4、设计程序 (4)第一部分评析准备 (4)实地调研考察 (4)1.1、洗漱室实际情况 (4)1。
2、问题总结 (5)第二部分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 (6)2.1、洗漱室的整体布局评价 (6)2.1。
1、门的宽度 (7)2.1。
2.人均使用面积 (7)2。
2、水龙头评价及分析 (8)2。
2。
1 水龙头的清洁及损坏 (8)2.2.2 水龙头的使用空间 (8)2.3、水龙头的水流的评价 (8)2.4、洗漱室水槽的评价 (9)2.4。
1、水槽深度合适 (9)2。
4。
2、水槽的高度 (9)2.4.3、水槽的四个角 (9)2。
5、对洗衣机的评价 (10)2。
5。
1、对洗衣机的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 (10)2.5.2、洗衣机工作时声音太大 (10)2.6、在脸盆里洗不干净衣服 (11)2.7、墙壁和安装水管处的改善 (11)2。
8、洗漱池的的灯光评价 (11)2。
9、洗漱间的颜色搭配 (11)2。
10、地面常有积水 (11)第三部分改进设计 (12)3。
1、洗漱室的空间布局的设计改进 (12)3。
2、洗漱室台的设计改进 (13)3。
2。
1、调整水槽的高度 (13)3。
2。
2、为了调节同学们用水的高峰期 (14)3.2。
3、为了解决在脸盆里洗衣服洗不干净 (14)3.2.4、有些人吃泡面,防止其污染洗衣台 (14)3。
2。
5、节水改进 (14)3.2.6、没有镜子 (15)3。
2。
7、洗漱台四个角 (15)3.3、洗衣机的设计改进 (15)3。
3.1、洗衣机的进水管与排水管 (15)3。
3.2、洗衣机的噪音 (15)3.4、垃圾桶的改善 (15)3。
《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因工程课程代码:INDE3008英文名称:Ergonomics and Human Factors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基础课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5学期适用专业:工业工程、机械工程、设计类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基础工业工程后续课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匡绍龙大纲执笔人:匡绍龙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该课程基于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工业工程等先期课程基础上,针对工业生产现场设备与设施、以及人机交互设备及工具,从人的能力及限制条件出发,运用合理的方法,探讨其设计的合理性、可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能问题。
并为后续课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数控等先进制造技术、生产组织和人力资源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工程的角度掌握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对人及其与机具、环境相互关系有比较全面了解,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并能从适合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工作安排、环境布置等提出必要的数据和要求,为人、机具、环境系统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实用方案,使作业者获得舒适,健康、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力求提高作业者的作业能力,以提高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
并为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最终能使相关人员解决大系统、作业空间、工作站、人机界面等人因问题及面向人因的设计与改善问题。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人机交互过程中人的信息处理结构和处理模型,掌握常用生理学、心理学等用于认知负荷的测量与评估方法,掌握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特征和极限,掌握人的运动特征及运动能力限制,学会应用上述特征进行显示器、控制器的设计与合理布局,实现人机交互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解决人机界面设计中的人因问题;2.掌握在生产、生活及使用工具作业中人的解剖学、肌肉骨骼系统业疲劳等进行测量和评估;并结合掌握人体测量学方法,以及理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及作些能力了的影响及控制策略,实现对工作空间布局、工作站设计进行指导和改善,从而实现安全、健康的作业设计,解决空间布局、体力作业的人因问题;3.掌握人体生物节律及人机系统中作业特点及规律,掌握事故成因及分析方式,从而设计合理的工作轮班制度、团队与任务的分配和有效沟通方式、作业规则及作业制度,建立人机和谐共存的人机系统,解决大系统人因问题。
人因工程學(又稱工效學[1]、人機工程學[2]、人類工效學、人體工學、人因學),是一門重要的工程技術學科。
它是管理科學中工業工程專業的一個分支,是研究人和機器、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結合,使設計的機器和環境系統適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達到在生產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適目的的一門科學。
其中側重於研究人對環境的精神認知稱為cognitive ergonomics或human factors,而側重於研究環境施加給人的物理影響稱為physical ergonomics或occupational biomechanics。
作為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的研究和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因此人們試圖從各種角度命名和定義它。
命名下面是一個有代表性(但不是全部)的命名表:命名表國際人類工效學學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簡稱IEA)將人類工效學(Ergonomics)定義為: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任何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中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學科。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還有其他一些從不同角度出發的、關注重點不同的定義。
從這些不同的定義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元素:研究內容:人-機器-環境系統的相互關係。
研究方法:對人的能力和行為(生理的、心理的)進行深入研究,把成果用於設計和改善機器和環境。
研究目的:使機器和環境適應人的需要,這些需要包括:提高工作和生產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
這些共同的元素表明,儘管命名和定義並不統一,但它們都指涉同一學科。
工效學主要可以分為兩個研究方向:工作環境工效以及產品工效。
前者目標主要為設計和設定工作者的工作環境,以減低工作者的工作壓力並提高工作效率。
後者為產品設計提出友善的操作界面以及舒適的外形設計,以此提高用戶的舒適度和加入美學的設計因素。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是以()为目的。
•A.实现人机系统安全•B.实现系统经济性•C.实现人机匹配•D.降低职业危害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以上、数月、数年乃至终身不忘的信息。
•A.一分钟•B.一小时•C.一天•D.一个月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则空气较()。
•A.新鲜•B.浑浊•C.难以呼吸•D.被污染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4 .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称为应激源,下列选项中不是应激源的是()•A.工作因素•B.环境因素•C.组织、社会因素•D.人为因素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工作场所通风按空气流动动力可分为()。
•A.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B.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C.自然通风和认为通风•D.认为通风和机械通风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 .工作记忆编码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包括一下哪项()•A.觉醒水平•B.工作记忆的组块•C.加工深度•D.编码技巧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7 .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A.•B.80ug/L•C.100ug/L•D.120ug/L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 .下列关于灯具安排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灯具应布置在执行任务的人员的视野内•B.荧光灯灯管的排列方向宜于于视线成直角•C.所有灯具应安装阴影或眩光屏遮装置•D.尽可能使用较多低功率的灯具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 .以下不属于疲劳一般规律的是()•A.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恢复•B.疲劳没有累积效应•C.疲劳程度与生理周期有关•D.人体疲劳有一定适应能力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0 .觉醒水平即大脑皮层的()水平•A.绩效•B.•C.兴奋•D.保持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1 .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称为()•A.应激素•B.应激反应•C.应激源•D.应激起因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2 .操作者由于辨别不清颜色信号、听不清声音信号或看不清仪表信息,而没有及时识别危险,导致危险发生。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
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B.光强C.视度D.亮度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B.局部照明C.综合照明D.特殊照明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B.合理分布光源C.光线转为射线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B.1/3C.1/4D.1/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A1 B 11 C17 D188、以下不属于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A新车内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9、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A镭 B苯 C钍 D钾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12、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A 能量代谢 B基础代谢 C 安静代谢 D 机能代谢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A 基础代谢量B 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 代谢量14、基础代谢量的符号()A R BBCSDM1、安静代谢量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A安静代谢量B能量代谢量C基础代谢量D相对代谢量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张程度。
目录一、题目: 台灯的改进设计 (2)1.1、前言 (2)1.2、本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二、客观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3)2.1、调研总体概况 (3)2.2、台灯的发展前景 (3)三、调研分析 (5)3.1、台灯高度不适合 (5)3.2、台灯光线散射面积不合适(灯光聚集度不合理) (5)3.3、台灯光照区域改变困难 (6)四、方案设计与改进 (6)4.1、设计规范和要求 (6)4.2、方案内容分析 (7)五、改进前后评价 (8)六、方案比较 (8)六、设计说明 (9)6.1 方案效果图 (10)七、设计认识与结果讨论 (11)八、参考文献资料 (11)一、题目: 台灯的改进设计设计说明1.1、前言受制于现代房屋结构,日光灯的设置高度都普遍偏高,不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如阅读书籍,使用电脑,对精密零件进行加工等)给予足够的照明,且个人的生活习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光的需求量也不一样,人们往往采取使用台灯的方案来满足自己对光线的需求,并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台灯要改变台灯的灯管高度往往是靠改变灯管的高度来实现的,但这又带来灯光的散射面积和灯光的聚集度的改变,并且靠灯管的高度改变来改变台灯的高度也改变了灯光的照射方向,从而对眼睛带来更大的伤害。
而高档可变高度的台灯往往都采用高档的软钢绳作为支撑杆,来改变台灯的高度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对台灯的要求,但其高昂的售价往往导致人们望而却步,没能在生活中得到普及。
其次当我们夜晚使用台灯时,受制于反射片的影响,往往导致光线散射面积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对他人的生活待来影响。
而当我们需要频繁转换工作区域时,期望台灯光照能跟随工作区域的转变而转变,所以我们在台灯头上设计一个可在平面内360度旋转的灯头。
作为生活中采光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人性化、实用化的设计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台灯的改良,我们通过观察各设计中,我们通过观察不同身高,对光线敏感程度不同人群,习惯使用台灯时间段不同的人群进行观察,最终通过灵活地运用一些人机工程学的分析方法与数据测量和处理方法,确定了在灯管下方的支撑柱上加一个可伸缩支撑柱来实现在不改变灯管的高度同时保持光线散射角度不变的情况先改变灯管的高度;同时将原有的固定式反射片改成活动反射片,来改变灯管的散射角度,和灯光的聚集度,通过旋转灯头来改变光照区域。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导论1、人因工程学定义:人因工程学就是依据人的特征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学讨论方法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3、人的生理阈限:听阈声压:2*10-5Pa,痛阈声压:20Pa;4、中枢神经系统如何实现对内外的协调:对外界的协调是指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的人与外界的协调关系。
对内部的协调是指人体各内脏器官的协调。
(不准)5、人体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感觉器官1视觉、2听觉、3味觉、4嗅觉、5肤觉;运动器官1上肢、2下肢。
其次篇人的工作环境1、光的物理性质:关于光的波动性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辐射波。
2、亮度与照度含义:亮度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3、明适应与暗适应:人从光明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于黑暗环境的过程叫暗适应。
明适应发生在由黑暗环境进入光明环境的时候。
4、环境照明设计原则:环境照明设计,在任何时候都应当遵循工效学原则。
5、色觉的特性:1恒常性、2适应性、3显色性、4明视度、5向光性、6反射性、7负后性。
6、颜色的表示方法:孟塞尔颜色立体模型7、响度与响度级: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正常听力者对该声音的主观响度感觉成正比。
响度以N表示,单位为宋,并定义1宋为40方。
8、影响听力的噪音指标:9、噪声掌握方法;声源掌握,掌握噪音的传播,个体爱护,音乐调整。
10、微气候的要素: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
11、人体舒适温度与湿度:21加减3摄氏度,湿度40到60%。
12、肯定湿度与相对湿度:肯定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克数。
定义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饱和水汽压强的百分比为该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13、正辐射与负辐射:当环境的物体表面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时,则向人体放射热量,称为正辐射。
反之,称为负辐射。
人因工程职业伤害之预防人因工程职业伤害的预防(Prevention of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Occupational Injuries)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工作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工程领域,人因工程职业伤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人因工程职业伤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工作环境优化、培训教育、合理工时安排等方面,以期能够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一、引言工程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各种潜在的职业伤害风险。
人因工程职业伤害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人员疏忽或不适当的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工作相关的伤害。
这些伤害可能是身体上的,例如损伤或中毒,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例如工作压力和焦虑。
二、工作环境优化工作环境是发生职业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防止职业伤害的发生,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优化。
首先,需要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和管理。
例如,安全出口、防火设施和紧急救援组织应得到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此外,还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区域的布置,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照明等条件符合健康安全要求。
最后,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职业伤害。
三、培训教育对于从事工程职业的人员来说,培训教育非常重要。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
首先,员工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各种职业伤害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工作设备,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此外,还应提供紧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和正确地采取行动。
除了安全培训,还需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减少职业伤害的风险。
四、合理工时安排过度疲劳是导致职业伤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合理的工时安排和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员工精神和身体的疲劳,从而增加了发生职业伤害的风险。
第1篇一、实验目的人因工程,又称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工作环境优化以及人体行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改善工作环境,促进人体健康。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用户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人因工程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人因工程实验,可以了解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产品设计、工作环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人体测量目的:获取人体基本尺寸数据,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人体测量仪器,如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尺等,对实验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臂长、腿长等基本尺寸的测量。
- 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数值和标准差。
2. 实验二:操作舒适性实验目的:评估产品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性。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电脑键盘、鼠标、手机等。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使用不同的产品进行操作。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验对象对操作舒适性的评价。
- 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品的舒适性。
3. 实验三:视觉舒适度实验目的:评估产品在视觉方面的舒适度。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显示器、手机屏幕等。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观看不同产品的屏幕。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验对象对视觉舒适度的评价。
- 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品的视觉舒适度。
4. 实验四:工作效率实验目的:评估产品或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环境,如办公室、生产线等。
-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每组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
- 通过计时、数据记录等方式,收集实验对象的工作效率数据。
- 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5. 实验五:人体行为分析目的:分析人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特点。
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如商场、机场等。
人因工程试题选择题1.人体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95%百分位数是指。
A.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B.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C.有95%左右的人群身体尺寸等于此值。
2.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一般在以内。
A.4s B.1min C.5min3.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中,的反应时间最长。
A.听觉B.视觉C.痛觉4.关于人手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右手由右向左比由左向右运动速度快;B.手朝向身体的运动速度比离开身体的运动速度快;C.垂直面内的运动比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快。
5.当人体、躯干与大腿成适度弯曲时,脊椎形状最接近自然状态。
A.侧卧B.仰卧C.放松坐6.在作业空间设计中,当容膝空间较小时,应优先考虑采取作业。
A.坐姿B.立姿C.坐--立姿7.人的两眼综合视野是。
A.水平方向约为180°,垂直方向约为120°;B.水平方向约为120°,垂直方向约为180°;C.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为120°。
8.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9.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10.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11.人体测量基准面中,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A.正中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12.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则最易辨认的是。
A.黄底黑字B.蓝底白字C.白底黑字1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B.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D.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14.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人因工程概述及应用举例-----安座宝(SAFETY BABY)在一些好莱坞的科幻大片里,未来的世界充斥着生硬冷漠的巨型建筑、和横行无阻的巨无霸机器人,人类成了一群柔弱渺小的蝼蚁,面对自己的造物一边作无力的挣扎,一边也对此前的技术狂热作绝望的反省。
另一方面,我们也见到近来有些厂商,尤其在计算机和家具产品领域,把“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质来重点宣传。
如何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涉及到人因工工程的领域。
人因工程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的工作,有趣的是,其许多原理认识之后常常显得非常浅显,而认识之前又常常难以发现或者易于忽视。
就日常的熟悉程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青少年的学习姿势和近视眼问题。
为了防止青少年写字时驼背和近视眼,人们曾设计出各种姿势纠正器具,来限制弓腰,使学生写字时保持直坐姿势。
这些器具也许会吸引家长掏腰包,但我要怀疑它们是否会得到学生的欢迎。
难题实际上在于,人的眼睛是向前长在脸上的,而不是向下长在下巴上的,而人的眼睛又倾向于对对象作正面的观察。
这样,看作业本就就要求面部向下倾斜,这时要挺直脊柱,必然导致颈部弯曲角度的加大;如果又要挺胸又要直颈,学生就只好使劲向下撇眼睛。
对此王小波在《白银时代》里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只要不是工间操时间,我们都要挺胸垂着头写稿子,那样子就像折断了颈骨悬在半空中的死尸。
长此以往,我们都要像一些拐杖了。
”所以相比之下,在作业中自然形成的适度的驼背姿势,把这个角度的扭曲交由脊柱、颈部和眼睛来共同分担,倒可能是更适合人的生理特性的姿势。
这个问题合理的解决办法之一,是让桌面具有适当的斜度,及椅座具有所谓瀑布形的前缘,总之某种姿势的自然形成,是离不开相应的桌椅设计为诱导和支持的。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操作计算机的上机姿势中。
在现行的上机条件下,操作员常常是手臂向前悬空着来操作键盘和鼠标的。